书城家庭家居我最想要的常识书
20381200000003

第3章 饮食习惯常识(3)

有报道说:食终日而又缺乏运动,会造成能量过剩,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使之成为人类第一死因,第一杀手,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古人云“三分饥寒保平安”是有一定道理的。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饭吃八分饱才有利于健康。宋代学者苏轼提出“已饥方食,未饱即止”,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人如果长期习惯于填鸭式的就餐方式,肚子终日呈充盈状态,使胃肠负荷过重,消化功能受损,最终必将导致饱食型“早衰”。终日饱食,由于食物的特别动力作用,过多地消耗内源性能量,极易造成体内组织器官的衰萎。另外,长期饱食易导致消化液不足,消化不良,肠内食物腐败变质,产生许多有毒物质,如吲哚、组胺、氨气和硫化氢等,使人慢性中毒。

每餐食量要适宜,要给胃留有一定的空隙,以便胃肠充分蠕动进行消化。如果吃得过饱,胃被过度充满,胃肠蠕动和消化受阻,长期如此,只会促进衰老,加速死亡。一日三餐安排的原则是:“早餐要吃好,午餐八成饱,晚餐吃半饱。’’此原则不仅适合中年人,更适合老年人。

刚出炉的面包并不-定有利健康

面包中,淀粉、糖约占60%,植物蛋白质超过10%,另外还含有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人们挑选面包时还存在两个误区:刚出炉的面包才够新鲜。其实,任何经过发酵的东西都不能立刻吃,刚出炉的面包还在发酵,马上吃容易引发胃病,至少放上两个钟头才能吃。还有人喜欢吃大而松软的面包,觉得口感好。其实面包发酵也有一个度,体积过大不见得营养就多。

事实上,面包刚出炉的时候,由于仍处于高温状态,面包的酵素作用还在持续进行着。此时的面包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这是在发酵与烘焙过程中产生的,如果立即食用,可能会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吃进肚中,这不仅会引发胀气,而且一些消化功能较差的人食用后很容易产生胃酸,这是由于面包中有酵母。长期吃刚出炉的面包对身体有害无益,很容易引发胃病。

选面包的时候,最好不要选刚刚出炉的,而且任何经过发酵的东西都不能马上吃。当面包的中心温度降至40℃左右,大约出炉后的15分钟,酵素作用才会停止,此时面包中的二氧化碳已充分排出,我们就可以放心地尽享它的美味了。如果喜欢吃热腾腾的面包,那么可以将买回来的冷面包放入烤箱中稍微烘烤一下,因为这时的酵母已经不起作用,也就不用担心会危害我们的健康了。

大家在购买面包时一定要注意,不要吃刚刚出炉的面包,选择面包时如果个头过大,分量却很轻,过分洁白的面包尽量不选择或者少吃为宜。

糖尿病病人可以随意食用“无糖食品”吗

无糖食品的最大卖点就是“无糖”,有商家宣称糖尿病患者可以随意食用无糖食品,且食用后不会引起血糖升高。事实证明,许多糖尿病患者在食用无糖食品后,血糖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升得更高。这是为什么呢?

许多糖尿病患者认为市场上的无糖食品不会升高血糖,可以放心吃。其实这是对于无糖食品的一种误解。糖尿病患者应注意纠正以下五个误区。

误区一:糖尿病患者可以随意食用无糖食品。

关于无糖食品认识上的误区主要来源于商家各种错误宣传的误导。其实只要含淀粉、蛋白质或脂肪的食品就含有热量,进食过多势必造成血糖升高。即使食用,也应该在每天可允许吸收的总热量范围内。

误区二:无糖食品就是“不升高血糖的食品”。

现在很多无糖食品都在强调无糖,实际上强调的是没有蔗糖,这与真正意义上的无糖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虽然有的无糖食品中不含有蔗糖,但含有麦芽糖,这也不能叫无糖食品。因为不论是麦芽糖还是葡萄糖,食用过量,都会造成血糖升高,可能会对糖尿病患者造成危害。

误区三:无糖食品能降糖。

商家宣称无糖食品具有降糖功能是极不科学的,这使一些消费者误认为吃了这样的产品,血糖就能下降。其实,无糖食品也是食品,所有的食品被人吃了以后,血糖都会升高。如果要降糖的话,就必须加入药物。在食物当中加入药物,这是不可取的。因此,糖尿病患者要认识到无糖食品不能替代药物的治疗作用,更不能相信无糖食品有关降糖功效等商家的宣传。

误区四:无糖食品能减肥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系列的无糖食品,如饼干、糕点、乳制品、麦片等,许多肥胖的糖尿病患者认为,这下总算可以尽享口福而不用担心长胖了,有人甚至把这些食品当成了“减肥餐”。

其实,所谓的无糖食品只是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没有人工添加白糖、红糖、蜂蜜、麦芽糖等甜味剂。但产品本身还是有可能含有能够在人体内分解成糖的成分。

另外,无糖食品并不等于低热量食品。因为无糖食品依然含有大量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高热量的成分,所以不能依赖无糖食品减肥。

误区五:“无糖食品”就代表没有糖。

有人认为,只有蔗糖,也就是产自甜菜或者甘蔗的糖才被定义为“糖”,因此其他种类的糖就不再被视为糖,用它们生产的食品就可以被冠以“无糖”的字样。其实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因为除蔗糖外,还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多聚糖等,而且淀粉类物质也可代谢分解为葡萄糖。

所以,“无糖食品”糖尿病患者还是少吃为好。

咖啡是黑色的毒药吗

劳累之际,喝杯咖啡,能提神醒脑,咖啡对人们的身体和精神都会产生作用。按照目前的理解,咖啡因首先作用于中枢神经的皮质层,通过提高清醒程度,注意力和联系能力来减少疲劳和困倦的感觉。但同时,咖啡也可能会给人带种某种依赖性。当嗜饮咖啡者想减少咖啡饮用量或者干脆不再喝咖啡时,这种瘾头就会明显地表现出来。如头疼、疲倦,甚至经常有轻微恶心的感觉--这是明显的上瘾症状。这只是习惯上的不适应,事实上,咖啡并不具备成瘾性。

人们喝咖啡之后产生的提神振作的感觉来自于咖啡因,它能使血清素激活成分提高。血清素在神经系统中充当信使的作用--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它传递好消息。精神上的那种舒适的感觉就是与血清素紧密相联的。因此,抑郁症经常与血清素失衡有关。当血清素含量下降时,情绪也会低落。血清素数量与光线强弱有关,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有些人早上一定要喝一杯咖啡,就是为了使情绪“进入状态”。当光线弱下来的时候,提醒我们下午喝咖啡的时间到了。从生物学的角度看,我们实际上人为地使白天延长了。因此我们与其认为咖啡是黑色的毒药,还不如把它看做一种柔和的、具有很少副作用的、能够抵抗抑郁症的良药呢。

相关链接?咖啡的来历咖啡起源于近百万年以前,事实上,它被发现的确切年代已不可考究,仅相传咖啡是埃塞俄比亚高原的一位名叫卡尔迪(Kaldi)的牧羊人,无意中发现他的羊在吃了一种植物的果实后,变得非常话泼充满活力,这种植物的果实也就是咖啡。所有的历史学家似乎都同意咖啡的诞生地为埃塞俄比亚的凯发(Kaffa)地区。但最早有计划栽培及食用咖啡的民族却是阿拉伯人,而且咖啡这个名字也被认为源自于阿拉伯语“Qahwah”(植物饮料)。直到18世纪才正式以“coffee”命名。

据史料记载,1884年咖啡在台湾首次种植成功,从而揭开了咖啡在中国发展的序幕。大陆地区最早的咖啡种植则始于云南,是在20世纪初,一个法国传教士将第一批咖啡苗带到云南的宾川县。在以后的近百年里,咖啡种植在幅员辽阔的中国也只是“星星点点”。

吃巧克力并不会使人发胖

很多人都认为巧克力是一种最典型的可使人发胖的食品,尤其是爱美的女孩子,更是对巧克力唯恐避之不及。但新的研究表明,巧克力对人也有一定的益处。其实巧克力并不会使人发胖。很多人都高估了巧克力中的热量。其实,一块40克的牛奶巧克力也只含有大约8日2焦的热量。由巧克力成分中的糖分和可可脂产生,仅占人体每天所需8000焦的十分之一,即每天享用40克左右的巧克力是没有问题的。有调查表明,许多体重超标的人并不是因为吃过多的含糖食品。控制体重更重要的是控制每天总的热量摄入和身体活动中的能量支出,就是俗话说的:管住嘴,迈开腿!另外,巧克力可以降低胆固醇。因为巧克力中的可可脂是可可豆中的天然脂肪,由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其他少量的脂肪酸组成。有关研究结果显示,可可脂尽管有着很高的饱和脂肪含量,但是不会像其他饱和脂肪那样升高血胆固醇。这是由于巧克力所含的饱和脂肪酸中含有大量的软脂酸和硬脂酸。硬脂酸对胆固醇具有中性作用,不升高也不降低,而软脂酸则具有轻度降低胆固醇浓度的功效。因此,巧克力中的饱和脂肪酸对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并不存在影响。一项科学研究还发现,在食用巧克力后,血液氧化所需的时间有所延长,而且其血液的总抗氧化能力也有所增加。

由此可见,食用巧克力有助于维护,心血管的健康。

由此可见,适量地吃巧克力不仅不会使人发胖,而且对健康有益。一般人群都可以食用巧克力。但是,巧克力不宜多吃,多吃会导’致胃痛、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特别是淡巧克力,它的脂肪含量.更多,而且含有较多的多元醇,食用过多的淡巧克力会引起胃痉挛或腹泻。另外,儿童不宜吃巧克力,糖尿病患者也应该少吃巧克力。

相关链接?巧克力的由来。

巧克力的原产地是墨西哥,主原料是可可豆。1526年,西班牙探险家柯特兹将带回西班牙,献给当时的国王,使欧洲人视它为迷药,掀起一股狂潮。后来大约在16纪,西班牙人让巧克力“甜”起来,他们将可可粉及香料拌和在蔗汁中,形成香甜饮料。到了1876年,一位名叫彼得的瑞士人别出心裁,在上述饮料中再掺入一些牛奶,这才完成了现代巧克力创制的全过程。不久之后,又有人将液体巧克力加以脱水浓缩成一块块便于携带和保存的巧克力糖,深受人们的喜爱。

饭后不宜立刻饮水

许多人习惯于在饭后立刻饮水,认为一来可以爽口,二来可以加快胃内容物的溶解和消化的过程。尤其在酒桌上,一般人的手边都有杯茶。喝酒之后,大多数人都会选择马上喝几口水或者喝几口茶。但是,一般而言,饭后立刻喝下去的水会冲走消化器官中的酶,或降低它们的作用。这是因为被流体稀释的食物很快会离开胃,结果刚用完餐又有了饥饿感。

另外,饭后频繁和大量饮水也是容易引起烧心的因素,所以有胃灼热毛病的人适宜饭后2-3小时才饮水,而且是每间隔20~30分钟饮上3~4小口。吃一般饭菜时不宜喝水,要喝也只能少量,但是此后一段时间内不宜再喝水。食用完水果和蔬菜应等半小时,食用完淀粉类食品应等1-2小时,而食用完高蛋白食品应等1.5-2小时再饮水。饮用水、果汁和其他饮料最好在饭前15~40分钟食用。

相关链接?多喝水也会中毒。

众所周知,日常生活中要多喝水,尤其是夏天要多喝水,可是喝水过量也会引起水中毒!过量饮用则会导致人体盐分过度流失,一些水分会被吸收到组织细胞内,使细胞水肿。开始会出现头昏眼花、虚弱无力、心跳加快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痉挛、意识障碍和昏迷,即水中毒。

要避免水中毒,就必须掌握好喝水的技巧。一是及时补充盐分。

适当地喝一些淡盐水,以补充人体大量排出的汗液所带走的无机盐。

二是喝水要少量多次。渴时不能一次猛喝,应分多次喝,且每次饮用少量,以利于人体吸收。每次以100毫升至150毫升为宜,间隔时间为半个小时。一般情况下,多喝几杯水不足以导致水中毒,因为人体有一个严密而高效的平衡系统。成年人的肾脏每小时可以排出800-1000毫升水,也就是说,只要每小时喝水不超过这个量,一般就不会有问题。

夏季冷饮还是少吃为好

到了炎热的夏季,冰镇饮料、冰棒、冰淇淋等冷饮就成了人们解暑的“佳品”。很多人都认为冷饮不仅味道甜美爽口,而且还能消暑,多吃点也无妨。殊不知,大量地吃冷饮,并且毫无节制,则可能导致不良的后果,引发多种疾病。

一般来说,大量地吃冷饮,很可能导致胃内帮助消化、杀菌的胃酸浓度被大量稀释,同时,过低的温度会刺激胃肠道血管收缩,致使血流量大大减少,会造成食欲下降,看到食物提不起胃口。不仅如此,经常吃冰淇淋等冷制品,很容易导致胃与肠子的蠕动失去正常的规律,这样一来,肠子里的东西便会堆积在肠中,时间长了就会引起肚子绞痛、呕吐、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医学上称这种现象为肠梗阻。如果不及时治疗,肠壁的血管受压,则会造成血液循环障碍,肠壁缺血/朋中等。而且,随着肠子越套越紧,肠壁缺血也就越来越重,严重时可能引起肠穿孔、肠坏死、肠管破裂而危及生命。

吃冷饮过多,冷刺激随之增加,这样就会引起胃部肌肉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胃肠痉挛,常常表现为阵发性腹痛,还可能出现胃部不适、呕吐、腹泻等症状。久而久之,便会造成营养不良,严重时甚至会诱发贫血。

吃冷饮的次数与数量,每次以不超过100克为宜。需要注意的是,进食冷饮后应该及时漱口,以保护牙齿健康。尤其应注意的是,清晨或是吃饭前后的半小时内不宜吃冷饮。

喝凉水、凉饮料并不解渴

炎炎烈日,汗流浃背,人们喜欢用冰镇饮料或者冰水提神解渴。但专家告诉我们,冰镇饮料并不适合夏天解渴,而且大量饮用容易致病。

冰镇饮料中的水分子大部分处于聚合状态,分子团大,不容易渗入细胞,而热饮料单分子多,能迅速渗入细胞,纠正细胞缺水的状态。因此,冰镇饮料的解渴效果反而不如温开水。而且,冰镇饮料虽然会带来暂时的舒适感,但大量饮用会导致汗毛孔宣泄不畅,机体散热困难,余热蓄积,极易引发中暑。

据科学家研究,用红外线温度记录仪对在炎热的气候下,喝温饮和冷饮者的皮肤进行测定表明:温饮能降低皮肤温度1℃-2℃,而冷饮只能使口腔周围变冷。同时,两者的自我感觉不同,喝温饮者感觉清凉舒适,渴感全消。这是因为,与体温相近的温水分子能较快排列整齐地进入肠壁,所以容易解渴,而且喝了温饮出点汗,可带走体内部分热量,这样饮水对身体无害。然而,喝冷饮者则周身不畅,渴感去而复返。这是因为,冷饮要从口腔、肠胃吸收很多热量,内脏器官骤然遇冷,轻则会影响消化功能,重则引起胃痉挛和腹泻。

还有一项研究显示,如果人在出汗很多、感到很渴的情况下,不顾一切地喝凉水或吃冷饮,结果只会越来越渴,造成反射性出汗,使体内失水更多,对身体健康危害甚大。大量出汗还会导致体内缺盐,引起热痉挛,危及生命。

炎炎夏日,想要解渴,正确的做法是养成喝温开水的习惯,最佳的水温为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