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我最想要的常识书
20381200000028

第28章 历史常识(6)

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崇尚武功。骑马民族的传统风尚也是男女老少都酷好相扑。明清至近代,中国曾举行过多次女子摔跤大赛。

“九拜”就是拜九次的意思吗

“九拜”是古代的大礼,在一般的理解中,’“九拜”就是连续拜九次,而礼法上真实的“九拜”却是另外一番含义。

“九拜”是古代行礼时的九种礼拜方式。这九种礼拜方式分别叫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九拜所不同的不仅仅是名称,连其动作要领也大为不同。

稽首的基本要领如下:跪,拜手,然后手至地,首亦至地。

稽首是拜礼之中最敬的方式,臣子对君主用此礼,为吉事之拜的最重者。

顿首亦名稽颡,其基本要领如下:先跪拜手,然后手至地,首亦叩地。这种方式只用于凶丧之礼,为丧事之拜中的最重者。顿首与稽首的不同之处在于,稽首头至于地而不叩,顿首头至于地而叩。

空首的动作要领为:跪而拱手,头俯至于手,与心平。

振动的动作要领如下:先拜而后踊。踊是丧礼中最哀恸的表现,顿足,跳跃,以示哀之至也。

吉拜的动作要领如下:先拜手,而后重复九拜中的“顿首”动作。也是丧礼之拜。

凶拜的要领是先做“九拜”中的顿首而后再拜。

奇拜之“奇”表示单数,在这里是拜一次的意思。

褒拜指拜的次数在再拜以上。

肃拜为女}生用的礼拜方式,不跪,俯首两手下垂。

因此,“九拜”是一个非常笼统的说法,它涵盖了古时全部的礼拜方式。“九拜”中既包括了吉礼,又包括了凶礼,既包括了男人行礼的方式,也包括了女人行礼的方式。很显然,在任何一次仪式之上,都不可能穷尽这九种礼拜方式,因为,“九拜”中包含了性质完全不同的礼拜形式。

所以,九拜不仅不是拜九次的意思,而且也不可能在任何一次仪式上听到“行‘九拜’之礼”。

“压轴戏”就是最后出场的戏吗

戏剧界称最后一出戏曲为“大轴戏”,而紧挨大轴的戏才称为“压轴戏”,也叫“贴轴”、“倒二”,是指倒数第二出戏,其名意为“紧挨大轴”。

在旧中国的戏剧社演出中,尤其是大戏中,往往名家云集,同台献艺,多以折子戏组台演出。剧目少则五出戏,多则七出、九出、十一出戏不等。以七出戏为例,第一出戏叫“开场戏”,或称“开锣戏”。往下依次“第二”、“第三”,第四出戏叫“中轴”,第五出戏叫“贴轴”,第六出戏为“压轴”或称“倒二”,最后一出戏叫“大轴戏”,或叫“轴子戏”、“压台戏”。“轴”字的读音戏剧界统读去声(四声),不读阳平(二声)。“压轴戏”多为戏班头牌演员或名角演出唱做兼重的文戏。有人认为“压轴戏”是“压台戏”和“大轴戏”的同义语,其实,这是理解上的错误。

在我国传统戏曲中,生、旦、净、末、丑是一台戏剧中的五大角色,其名称是由“反喻”而来。

“生”就是生疏的意思。过去老生是各行当之首,也就是整出戏成败的关键,要求生角的演出必须老练娴熟、唱做俱佳,故反其意为“生”。在各戏曲剧种中的生行,大都根据所扮人物的年龄、身份的不同划分出许多专行,如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红生等。

“旦”的本意原指旭日初升,也就是阳气最盛之时。旦角表演的是女性,女属阴,故反其意称为“旦”。旦角在剧中是扮演女性角色,按所扮演的年龄、身份不同,又分为青衣、花旦、刀马旦、老旦、彩旦等。

“净”的本意指清洁干净,而剧中的净角都是满脸油彩的大花脸看起来很不干净,不干净的反面就是净,因而得名。各剧种中的净角一般都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特异之点的男性人物,面部都勾有脸谱.故俗称“花脸”。

“末”。演此角色的多为中年以上男性,其职能为引戏,如舞头之引舞,一般最先出场,故取其反义为“末”,其实“末为戏头”。

“丑”。在十属相中,丑属牛,牛性笨,因此丑就是笨的代名词。而演丑角的人,则要求活泼、伶俐、~--ql,所以反其义取名为“丑”。根据剧中所扮人物性格、身份的不同,又分为文丑、武丑两行。扮演女性人物时称丑旦、摇旦或称丑婆子。

汉字大写数目字原来就是指数字吗

人们说起大写数目字的来由,一般都以清代顾炎武的《金石文字记》三《岱岳观造像记》为依据。此书记载:“数字壹贰叁肆捌玖等字皆唐武后时所改。”因此认为这些字首见于唐朝。但据同朝代的俞樾考证,有些字隋朝就曾出现。如隋代龙藏寺碑文中曾有“劝奖州内士庶壹万人等”字句。又如,开元寺贞和尚塔铭中有“开元贰拾陆年”字样。元和华岳庙题名有“壹月贰拾陆日”和“元和拾伍年壹月”等字样。尉迟恭碑有“粟壹仟伍佰石”字样等。看来,这些字的始源要追溯到隋朝。

由于这些字常见、常用,且流传已久,所以没有人去详细研究。实际上这些大写数目字,在字形上,除了贰、叁、伍、柒四个字中包含着二、三、五、七等部分同形字为字素(如,伍字中有“五”字,柒字中有“七”字)外,其他各字字形都不一样;在字义上,这些字原来都不是指数目的量词,它们都有各自的原义,与数目字更是风马牛不相及,毫不相干,只是借用同音或谐音字代替笔画简单的数目字使用而已,它们各自的含义是:

壹同一、专一。《左传》:“而壹用之”,“与人之壹也。”

贰重复。《论语》:“不迁怒,不贰过。”

背叛、有贰心。《左传》:“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

叁参字的另一种写法。

参加。《后汉书?郎颤传》:“每有选用,辄参之掾属。”

同三字。《左传》:“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谒见、弹劾等。

肆放纵。《左传》:“昔穆王欲肆其心。”

陈设。《诗-行苇》:“或肆之筵”。

经营工商的场所。《论语》:“百工居肆,以成其事。”

伍古代兵士五人或居民五家之称。《周礼?诸子》:“合其卒伍。”郑玄注“军法百人为卒,五人为伍。”《管子·立政》:“五家为伍。”

陆陆地。《易渐》:“鸿渐于陆”。《集解》引司马说:“陆,跳也。”

跳跃。《庄子·马蹄》:“蓖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

柒漆树。《山海经·西山经》:“刚山,多柒木。”

捌农具名。《急就篇》:“捌杷,”颜注:“无齿为捌,有齿为杷。”

玖似玉的浅黑色石。《诗·邱有麻》:“贻我佩玖。”

拾捡取。《史记·孔子世家》:“涂不拾遗。”

古代射箭时用的皮护袖。《诗·车攻》:“决拾既玖。”

是康有为发动的“公车上书”吗

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与日本签定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消息传来,举国震惊,正在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包括康有为和他的学生梁启超、麦孟华等)涌动着一股爱国的激情。康有为连夜起草了长达14000字的上皇帝书,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上清帝第二书》,提出了“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的政治主张。全文慷慨激昂,一气呵成,浸透着康有为变法思想的精髓,即使一个世纪后读来,我们仍然会被康有为那满腔热血及对祖国的爱所深深打动。然而,《温故戊戌年》告诉我们,这封激动人心的万言书并没有像康有为《自编年谱》中说的,由他发动十八省一千二百多举人联名上书,近代史上着名的“公车上书”,其实并没有真的上书。

史料的依据有康有为最忠心耿耿的弟子之一徐勤《南海先生四上书记》所附《杂记》当时参加过松筠庵聚会的“哀时老人未还氏”的《公车上书记序》、张大干提供的他的老师曾农髯、李梅庵(他们都参加过当年的松筠庵聚)的回忆。事实是这样的:万言书确有其事,康有为召集各省举人齐集松筠庵也有其事,正在这个节骨眼上,传来了《马关条约》已经签字的消息,第二天又传出了康有为中进士的消息,“公车上书”也就半途而废了。所以,所谓1895年5月2日,康有为发动十八省一千二百多举人(这个数字根据他的自编年谱。此外,他在1895年写过一首诗,题为“东事战败,联十八省举人三干人上书,次日美使田贝索稿,为人传抄,刻遍天下,题日《公车上书记》”)联名上书都察院被拒,只是一个神话,是康有为虚构出来的。

康有为虽然没有领导“公车上书”,但历史却记下了那一天多达15起的公车上书和官员上书,湖北、江西、浙江、河南、山东、四川等地的举人都曾在这一天上书,一样地充满了爱国热情。

“长征”是走了“二万五千里”吗

一通常人们认为红军“长征”走了“二万五千里”。然而,“长征”并不等于“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先后举行长征的红军部队共有四支。

第一支是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1935~10fiJl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旗县),行程达两万五千里;第二支是红二十五军(后编入红一方面军),1934年11月16H由河南罗山县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行程近万里;第三支是红四方面军:~1935年5月初放弃川陕苏区,向岷江地区西进,1936年10~j9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第四支是红二、红六军团(后同红一方面军第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1936年10,1~22H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两万余里。

可见,这四支红军部队的行程是大相径庭的,四支长征队伍的总行程约六万五千里,而“二万五千里”只是其中的一支--红一方面军的基本行程。

碑文与墓志铭是一回事吗

墓志铭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墓志:放在墓里刻有死者生平事迹的石刻。也指墓志上的文字。有的有韵语结尾的铭,也叫墓志铭。”但很多人误用了这个词,他们并不知道墓志铭是放在墓里的,墓外的人是根本看不到的,错把地面上的墓碑及碑文错称为“墓志铭”。

众多历史名人的所谓“墓志铭”,实际上几乎都是这些人墓碑上的碑文。如莎士比亚的墓碑上刻着他的遗言:“看在耶稣的份上,朋友,切莫动底下的这黄土。让我安息者上天保佑,移我尸骨者永受诅咒。”这些墓碑迄今为止仍然被完好地安置在他们的墓外,碑上刻的名言从来就不是什么“墓志铭”。

人民币上的“中国人民银行”是董必武写的吗人民币上的“中国人民银行”行名和表示面额的汉字究竟是谁写的,社会上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说是董必武写的,有人说是中国人民银行首行长南汉宸(1949年10月一1954年10月在任)写的,还有人说是当时总行研究处处长冀朝鼎写的,因为他们都写得一手好字。其实,这些说法都不对,或者说不完全对。

1.董必武为首套人民币题字

从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第一套人民币起,至今已经发行了5套人民币。

第一套人民币共发行从1元至50000元l2种面额,共60个票种。

这些票面上的“中国人民银行”行名和面额汉字,除1000元耕地狭版券外,全部是由当时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兼华北财经办事处主任的董必武所书写。这是因为,一方面董必武的一手好字在解放区有口皆碑,另一方面中国人民银行的成立和人民币的发行都是在董老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且“中国人民银行”行名也是由他首肯并上报中央批准的。

2.马文蔚为第二套人民币题字

第二套人民币上的汉字,是由当时在中国人民银行任金融研究员的马文蔚先生所书写。1951年的一天,南汉宸特意从故宫博物院借来一支宫廷用笔,中午休息时,马文蔚用这支笔留下墨宝。不久,这些字便出现在了第二套人民币上。

以后在设计第三套人民币时,票面上的面额汉字改用了印刷宋体字,但“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仍然沿用。

在设计第四套人民币时,又重新把面额文字由印刷宋体改成了马文蔚的手迹,同时把行名和面额汉字中的繁体字改成了简体字,异体字改成了正体字,旧体字改成了新体字,但仍用马文蔚的书体。

我国发行过三元人民币吗

我国发行过三元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中有一款十分罕见的人民币--1955年3月1日发行的一张深色的三元人民币,它是我国迄今为止发行的唯一张面值为三元的人民币纸币。

这张三元人民币票面图案设计活泼大方,其正面花边为深绿色,底纹中间为橙色,两边为浅橄榄绿色;正上方为马文蔚书写的“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纸币中央为井冈山龙源口石桥图景,其两端花符内各有繁体“三元”两个字。纸币的背面图案是花纹和国徽,中间有汉、蒙、维、藏四种文字的“中国人民银行三元”字样,花边及底纹两边的颜色与正面相同,底纹中间为紫粉色。

正面上下花边和背面左右花符相对称,首次采用了先进的胶版凹凸套印技术,钞纸有实心五角星花纹混水印,采用正背面双凹印刷,版纹深,墨层厚,有较好的防伪功能。

三元人民币于1953年印刷,1955年3月1日正式发行,于1964年5月15日停止收兑和流通,前后共使用了9年时间。

由于当时国内印钞技术和能力不够,又缺少高档专用印钞纸,因此面额三元、五元和十元的人民币均由国内设计,而委托前苏联代为印刷,故被称之为苏印“三种票”。后来,由于苏联政府召回在华工作的全部苏方专家,中国人民银行于是发布《关于限期收回三种人民币票券的通知》,规定从1964年4月15日起,苏印“三种票”停止在市场流通。因此,三元人民币散落在民间的数量十分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