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我最想要的常识书
20381200000024

第24章 历史常识(2)

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如建立唐朝的李渊是唐高祖,接替李渊即位的李世民是唐太宗。汉朝对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因此不少皇帝都没有庙号。后“祖”逐渐泛滥,后赵、前燕、后秦、西秦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称祖。

除了中国,王氏高丽、李氏朝鲜,越南李朝、越南陈朝、莫朝、阮朝帝王也有庙号。

皇帝的上朝不是每天必须进行的

我国古代皇帝有两种朝会,一种是大会文武百官、王国诸侯和外国使臣的朝会,称为大朝,大朝是一种隆重的典礼,往往在特定的节日举行,如元旦、冬至、皇帝生日。“大朝”仅仅是一种仪式,一般不处理和商定国政。另一种常朝,即皇帝每天或间隔数天,于早晨会见主要文武官员,处理一些日常政务,如宣布政令、决定重大军政行动等。这种朝会,并不是皇帝进行日常统治活动的全部,因为并非所有国家政务都是在“常朝”上决定的。所以,有些倦政的皇帝常常不上早朝,如唐玄宗天宝年间以后贪于酒色,怠于朝政,白居易《长恨歌》护墙中有旬云:“从此君王不早朝。”

古代皇帝所处理的政务,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日常政务,不一定均须在朝会中处理。我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是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统治,皇帝是最高的决策者与行政首脑,其下分文武百官,分工管理各方面的政务。皇帝只须定期进行检查就可以了。一类是非常性的政务。如外族入侵、内部叛乱和大的天灾,或出现有关官员依据定制无法解决的问题,需要皇帝拿出处理办法或对制度进行某些更改。在这种情况下,皇帝往往要和主要官员商议决策,通过朝会处理,但也有不上朝会处理的。所以,古代皇帝的朝会只是皇帝进行封建统治活动的一种形式,而绝不是全部。

“尚方宝剑”根本没有“先斩后奏”之权

“尚方宝剑”(或称“尚方剑”),就是“尚方”铸的宝剑,“尚方”是掌管供应制造帝王所用刀剑等器物的一个部门,秦朝始设置。

“尚方宝剑”是指皇帝所用的剑,是一种最高权力的象征。据说真正的尚方宝剑始自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真正把尚方宝剑作为皇权象征物以赐臣下。朱元璋出身贫苦,对官吏的贪赃枉法深恶痛绝。开国之初,就将御史台与军政首脑部门并列,下诏说:“国家立三大府,中书总政事,都督掌军旅,御史掌纠察。朝廷纪纲尽系于此,而台察之任尤清要。”(《明史?职官志》)后又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使监察御史兼有监督各地官僚的职责。御史出巡,带有专印,印文为“绳衍纠缪”,以示其代表朝廷的权力。但这种印文似乎难以象征皇帝的权威。

后来,监察御史出巡,常赐以尚方宝剑,表示“如朕亲临”。

其他大臣临事,亦有赐尚方宝剑的。它究竟有没有“先斩后奏”之权,从历史的记载来看,皇帝是不会把这样的大权交给别人的。

武则天并不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女皇帝

提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人们便会想到武则天。殊不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其实另有其人,她便是陈硕贞,是浙江淳安县梓桐镇人。陈硕贞,唐代农民起义女领袖,号称中国第一位女“皇帝”。她自称仙人,民间奉以为神。

公元653年,是唐高宗李治继位的第四年。就在这一年,睦州青溪县(今浙江淳安)爆发了一次农民起义,为首的是位巾帼女杰,名唤陈硕贞,她自称皇帝,建立政权,震动一方。唐高宗继位时,唐朝建立才四十余年,其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都处于上升阶段,尤其是刚刚经历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政治形势十分看好。尽管如此,在局部地区内,社会矛盾和阶级对立仍很尖锐,人民对唐朝的统治还心怀不满,希望能有一个更理想的王朝出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陈硕贞举行了青溪起义。

陈硕贞的事业在婺州终结了,虽然她从起兵到兵败身亡,不过一个多月时间,但是震动东南,影响极大。她自称皇帝,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后来武则天称帝多多少少受到了她的一些影响。甚至今天,在青溪的“天子基”、“万年楼”等遗迹中,似乎仍可找到当年“文佳皇帝”的影子。

正如历史学家翦伯赞所说,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称帝的农民起义女领袖,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

虽说陈硕贞起义并未波及整个中国,但从她比武则天早31年称帝和她起义的影响以及她的思想来看,她足以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

中国的“私学”不是孔子首创的

很多人认为,孔子首创了中国的“私学”。在孔子之前的周代,有所谓“国学”,学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孔子17岁的时候,鲁大夫孟篮子的儿子懿子就听从父亲的教诲,和鲁人南宫敬叔一起跟孔子学礼,也即古人所谓“孔子十七即有弟子”。后来孔子“以诗书礼乐教”,有弟子三干之多,其中“身通六艺者”,有七十二人。他的弟子以四类分,即所谓“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因此,人们尊孔子为教师的先祖。但也有人认为,中国的“私学”早已有之,并不是孔子首创。

据《史记》等史料记载,公元前675年,周王朝亲王之间发生争夺王位的事件,掌握文史资料典籍的官员跟着亲王奔波,造成大量资料流出周王室,分散到诸侯各国。由于文史资料和文史人员的大扩散,出现了“官学失守”、诸侯各自为学为教的局面,即“私学”出现。换句话说,早在孔子诞生前一百年左右,中国就有“私学”了。孔子求官四处碰壁,没办法,他才开始了以私学为生计的日子。说孔子“首创”,是不符合历史的。

孟姜女并不是秦始皇时代的

很多人都知道孟姜女哭倒了长城,但是,这只是个传说,其实孟姜女并不是秦始皇时代的人!

杞梁(杞,一作“芑”),名殖(一作“植”),是春秋时的齐国大夫。齐庄公四年(公元前550年),齐袭莒。杞梁和华周进军到莒的郊外,被俘而死。他的妻子姓姜,字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孟姜,到郊外去迎丧。齐庄公也派人到郊外去凭吊。孟姜认为这不合乎礼仪,于是齐庄公只得亲自到她家中去凭吊。《左传》中记载了这件事,并认为孟姜的哭改变了国俗。

汉代刘向的《烈女传》在“贞顺”条下较为详细地记载了孟姜的事迹:(孟姜)“齐杞梁妻也。庄公袭莒,殖战死…?-杞梁之妻无子,内外皆无五属之亲,既无所归,乃枕其夫之尸于其城下而哭,内诚动人,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十日而城为之崩。”这里已经有了“哭城”这一关键情节,但刘向主要表扬的,是孟姜的“贞顺”。

杞梁死了之后,孟姜既没有儿子,娘家和夫家又没有近亲,在无法殡葬丈夫的情况下,孟姜用她的真情感动了周围的人,也感动了上苍。

这两则材料都清楚地告诉我们:杞梁和孟姜都是春秋时期的人,早秦始皇时期三百年有余。

在很多人看来,孟姜女是姓盂的,其实,孟姜女并不姓孟。

孟姜女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其记载最早见于《左传》。事实上,她不是秦国人,而是齐国武将杞梁的妻子,无名无姓,称为杞梁妻。

哭的也不是秦长城,而是齐城墙。杞梁后来讹化成万喜良或范喜良,其妻成为孟姜女。“孟姜”,孟为排行第一,姜为姓,是美女的象征性称呼,在诗经中多次出现,如《诗经?小雅?有女同车章》有句“彼美孟姜”。现在流传的故事核心在唐朝的时候已经成型。

古代待嫁女子,按“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正妻生的长子(女)冠以伯,偏房生的长子(女)冠以孟,长子(女)以下依次冠以仲、叔、季。出嫁女子,有冠以自己国家或氏的名称的,如“齐姜”;有冠以配偶(别国国君)的国名的,如“秦姬”;有冠以配偶(别国卿大夫)的氏名或邑名的,如“孔姬”;有冠以配偶或本人的谥号(帝王等死后依事迹所给予的称号)的,如“武姜”。战国以前,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所以,孟姜女就是姓姜的偏房生的大女儿。

古代也曾有过“生物战”

提起“生物战”,人们首先会想到现代战争中的毒气战,细菌战,其实,古代曾有过“生物战”。人类历史上最早利用生物武器进行的战争,起源于汉武帝后期的汉匈之战,是匈奴人最早使用的。

征和四年汉武帝着名的《轮台诏》中说,几年前匈奴将战马捆缚前腿送到长城之下,对汉军说:“你们要马,我送你们战马。”

这些战马,是被胡巫(匈奴)施过法术的马匹。所谓法术,当时称为“诅”或“蛊”;实际就是染上草原所特有病毒的马匹。汉人将此马引入关后,遂致人染病。

在武帝时代汉匈战争后期,由于汉军攻势猛烈,“匈奴闻汉军来,使巫埋羊牛,于汉军所出诸道及水源上,以阻(诅)汉军。”原来,这些牛羊也是被胡巫“诅”过的,汉军触及或食用或饮用过设置牛羊尸体的水源,就会大染疾疫,使军队丧失战斗力。显然,这些牛羊是被胡巫作过特殊毒化处理的“生化武器”。这是人类历史上见诸记载的第一代生化武器。这种生化战的后果,《通鉴》记载东汉桓帝延熹五年春三月,皇甫规伐羌之战, “军中大疫,死者十之三四。”可见流行疫病对当时军队战斗力影响之大。

匈奴通过疫马和疫畜所施放的瘟疫,当时人称为“伤寒”。

这种“伤寒”的死亡率很高。匈奴将马匹和牛羊尸体染上患病者的排泄物或分泌物后施放给汉军。汉军染病后,又到内地反复传播。

由此即引发了自公元1-4世纪前后数百年间在中原地区反复发作的“伤寒”瘟疫。

由于缺乏有效抗疫手段,自汉武帝后期开始,直到三国、魏、晋的两百余年间,这种流行恶疫绵延不断。在政治、经济、宗教、文化以及医学上,均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古代“先生”是指老师吗

“先生”一词最早见于《论语》。《为政》篇里记载“有酒食,先生馔”,它的意思是指父兄。

但是,不同时代“先生”的指代有所不同。经书中的先生大多指的是老师,后来人们把年长有德者也尊称为先生。正因为如此,孔子被后来封建各王朝尊称为“大成至圣先师”。到了元代,把道士也称作先生。

如今,“先生”已成为社会场合通用的礼貌称谓,不仅男人可以称作“先生”,女人也可称做“先生”。有些女子也把自己的丈夫称为“先生”。在有些地方,有称医生为“先生”的。

“宦官”和“太监”不是一回事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有个大奸臣叫魏忠贤,虽然他是一个阉人,但他却能在朝廷一手遮天,权倾朝野,极尽陷害忠良之事。我们称他为太监还是宦官?

阉人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特殊产物,早已为人们所熟悉。但是提到阉人,人们第一个想到的是太监或者宦官。根据《辞源》的解释,“宦者”就是太监、阉人,“宦官”就是宫内侍奉官。宦官、太监都是我国封建皇宫中的特有人员,都是被阉割过的、为封建帝王的服务奴仆,但是概念却有严格区别。

宦官在西方传说是亚述的美丽王妃所创。在中国,“宦官”之称古已有之。它是在皇宫中为皇帝及皇族服务的官员的总称。东汉以前,宦官既有阉人,也有士人。《后汉书?宦者列传》记载,“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它士”。可见,“悉用阉人”是在东汉之后的事情,这时阉人才与宦官等同起来。宦官多是幼年入宫,社会关系简单,别无出路,但因其近于皇帝,故权势很大。唐代以后,世风日下,民间官僚福商收买男童,私自阉割后送入宫廷,并企图日后利用。

“太监”一词,最早始于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将掌管乘舆、服饰的殿中省改为中御府。设“中御太监”、“少监”。到了辽代,“太监”就成了政权机构中的官员称谓之一。据《续文献通考》载,辽代的太府监、少府监、秘书监等设有太监。金、元因袭辽制,所设各监也多有“太监”。元代太监是诸监中的二级官吏,并非尽是刑余之人。

到了明代,大监和宦官有了较固定的关系。充当大监者必是宦官,但宦官并不都是太监。太监是宦官的上司,是具有一定品级、俸禄的高级宦官。如《明史·郑和传》:“郑和……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握太监。”郑和因“靖难”有功,明成祖时被提拔为太监,“太监”显然是超于阉人之上的一类。如果太监即是阉人、宦官的话,又何需“累握”呢?

太监成为宦官的专称是从清代开始的。到了清朝,宦官被取消了,统统称为太监。清朝的太监分为三、六、九等,下级的受苦受难,上级的为非作歹。慈禧的太监李莲英可制约文武大臣,与太后吃一个灶,家乡有地三十六顷,财产无数。

可见,阉人、宦官在东汉之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东汉时起,二者才合流。太监则是地位高于一般宦官的阉人,或者说是阉人首领,二者不应混为一谈。

“铁杵磨成针”只是一个寓言

中国的学龄孩子几乎都听过“磨杵成针”的故事,有的老师或家长会用浅显的现代汉语讲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这个故事里通常有两个人物:一个是那位拿着铁杵打算把它磨成针的锲而不舍者,另一个则是目睹这件事后从此发奋读书的被感动者。前者总是被描述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而后者则被说成是唐代鼎鼎大名的诗人李白。

上海辞书出版社的《中国成语大辞典》“磨杵成针”条说:相传唐代诗人李白读书之时,曾遇一老媪,磨杵不辍,问何为,媪答:“欲磨作针。”白受感动,由此奋发而终有大成就。

“磨杵成针”的故事见于宋人祝穆的《方舆胜览》,这是一本南宋的地理总志,作者对名胜古迹、诗赋序记写得很周详,足见他是个喜好文学的人,他把听来的李白故事记载了下来。以后,明人彭大翼所编的主要供作文之人采撷典故用的《山堂肆考》和陈仁锡的《潜确类书》也都记载了这个故事,于是,磨杵成针的故事就像愚公移山一样流传了下来。只不过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大家知道是个寓言故事,而磨杵成针却因为和李白相关,仿佛真的一样。其实,它也只是一个寓言,和李白无关。

历史上的陈世美不是负心郎

在后人的眼中,陈世美是一个符号,他代表了天下所有薄幸负心的男人。但是历史上的陈世美却不是这样。

然而,真实的历史却是另外一番样子。据《均州志·进士篇》和《湖北历史人物辞典》记载:陈世美又名陈年谷、熟美,均州(即湖北均县,现十堰丹江口市)人,出身于仕宦之家。清初游学北京,顺治八年(1651年)辛卯科进士。初任河北某地知县,后因康熙帝赏识,升为贵州省知府兼石道按察使,兼布政使参政。在贵州为官时,同乡同学来投,谋取官职,他多次接待,并劝以刻苦攻读以求仕进。后因来投奔者众多,陈世美难以应付,乃嘱咐管家一律谢绝。有两个家住均州城郊秦家坡的士子,昔日与陈世美一同进京赴考时,曾以钱物助陈,没想遭到了陈世美管家的回绝,顿生报复之念。遂将社会上一些升官发财、忘恩负义而抛弃妻儿之事,捏在一起,加在了陈世美的身上,编成戏曲《秦香莲》,在陕西、河南等地演出。

相传,清朝末年,有剧团在均州演出此戏时,陈世美的第八代传人组织家族众人,砸了该剧团衣箱并殴打演员,使演出被迫停止。据说,现在当地仍有“北门街不唱陈世美,秦家楼不唱秦香莲”的俗话。因此,包拯和陈世美相差了几个朝代,让包公铡陈世美,可以说是“关公战秦琼”。

岳母给岳飞刺的是精忠报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