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最有趣的民俗知识
20379400000009

第9章 最有趣的服饰文化(1)

1、中华民族何队独祟黄色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黄色是至高无尚的,这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已得到证实。人们印象最深的当属“黄袍加身”这句话了。着了黄袍的就成为真龙天子,宋太祖赵匡胤在未穿黄袍时是没有资格坐皇帝宝座的。黄巾起义军的将士,一律头戴黄巾,其口号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这时的天就是“黄”,与其它色彩无关。后来,诸朝历代对黄色格外尊重,只有帝王才能沾黄色的边儿,其它人不可擅用黄色。清雍正时大将年羹尧可谓功绩卓着,但他被判死罪,其中就有擅用黄色包袱和出门时用黄土填道等罪责。黄色终于成了统治者的垄断晶,终于使黄天下的臣民对黄色持有特别崇尚的感情。

那么,中华民族何以非要崇尚黄色呢?学者们从学术(而不是从政治)的角度对此加以分析。有人提出,黄色乃中和之色,它介于黑白赤橙之间,是诸种颜色的中央之色。这种中和色与中华民族的性格相吻合,因此而被选为高贵之色。

另外,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耕社会,人们视土地为本,而华夏民族世代息居黄土高原,对黄土大地有着深厚的依恋与崇敬,这种崇敬也是一种黄色情结。中国人降生就是炎黄子孙,离开时也要走赴黄泉,一生都与黄色为伴。

2、历代服装“流行色”有啷些

我国历史上,最早使用的颜色是黑、白、土红和赭石色,而红色是最早的“流行色”。到奴隶制社会,青、赤、白、黑、黄,被认为是代表东、南、西、北、中和木、火、金、水、土的五方正色。在封建时代,黄色标志着神圣、权威、庄严,是智慧和文明的象征,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彩,任何庶人都不许穿黄衣服。我国夏代流行黑色,殷代流行白色,周代流行红色,并给这种颜色以正统地位。

春秋时,齐国风行紫色,齐桓公穿上紫袍,于是紫色纺织晶价格猛涨十倍。而一向认为朱红色是正统的孔子,却讨厌紫色。理由是它夺去了周代以来朱红的正统地位。秦始皇以为自己是水德得天下,提倡用黑色。而汉高祖是从南方起兵取得胜利的,是火德兴邦,又提倡穿红。

隋代则以白地配青色、绿色,显得沉着、文静。唐代社会兴盛,用色五彩缤纷、富丽堂皇。

到宋代,又喜欢青、绿等冷色调,向素雅方向转化。元代,大量喜用金、银色。

明代则晶蓝、宝蓝、金色等浓重色彩。

清代则好以仿唐、仿宋为时髦。但又有不同,用色更复杂艳丽。

3、中国的冠服制度是什么

根据文献资料及出土文物分析,中国冠服制度的初步建立,大约在夏商以后,到了周代才逐步完善,产生完整的冠服制度,服装根据帽子的不同而命名。冠服分为以下几类:冕服、弁服、玄端、深衣、裘服、命妇服等。

其中,冕服在冠服制度中属于最高等级,它是天子、诸侯、大夫上朝和参加重大活动时穿的服装。按照《周礼·春官》的记载,周代的冕服有6种:大裘、衮冕、瞥(敝)冕、毳冕、绨(希)冕和玄冕。弁服则是仅次于冕服的冠服,是天子、诸侯平时临朝服装,皮弁由首服、上衣和下裳组成。

从这时开始,上白天子卿士,下及庶民百姓,服制就有了差别。这可以从这时期铜器铭文及《诗经》、《论语》等记载来看,周朝不仅有服饰制度,而且还有专门设“司服”一职,掌管服制的实施,安排帝王贵族的穿着。周代后期,奴隶制逐渐瓦解,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冠服制度又被纳入了“礼制”的范畴,成了礼仪的表现形式。

4、周代弁服有哪些

在周代,除冕服外,尚有弁服、元端、深衣、袍、裘等。弁服在古代是仅次于冕服的一种服饰。弁冠的形制上锐小,下广大,像人的两手作相合状,象形字即似之。弁白天子至士都戴用,到周代时冕与弁逐渐划分尊卑,即冕尊而弁卑。古代的弁主要有韦弁、皮弁、冠弁三种,与六种冕服一起被称为“六冕三弁”。

(1)韦弁

韦弁是古代礼冠之一。韦弁服是天子诸侯以及大夫从事战争、战事活动的服饰。其冠色彩呈浅朱色,形制如同皮弁。韦弁也为军戎射礼服饰的首服,比如天子、公卿、大夫行大射礼于辟雍(亦作“璧雍”等。本为西周天子为教育贵族子弟设立的大学。取四周有水,形如壁环为名。其学有五,南为成均,北为上庠,东为东序,西为瞽宗,中为辟雍)时,执事者均戴白鹿皮所做的皮弁。因为以白鹿皮弁为典型,重视服饰色彩搭配和谐的先人着皮弁时要配素白色的衣裳,这一套固定的搭配常常用于射礼等军事礼仪。这套皮弁服装则称为皮弁素积服。

(2)皮弁

皮弁用于临朝听政,是用白鹿皮制成的,在皮革的接缝处点缀有珠玉宝石,其中天子用五彩玉十二颗装饰于冠缝之中。《周礼·夏官·弁师》:“王之皮弁,会五采(彩)玉瑾(qf,古代皮件缝合处的玉饰),象邸(d1)玉笄。”可译为:“帝王的皮弁,用五彩玉装饰在帽缝中,象骨为胎,玉为簪。”

(3)冠弁

冠弁是天子田猎时的装束,在玄冠上加皮帽。上古田猎是一种有军事意义的生产活动,并与祭祀有关。殷商甲骨文中有大量的田猎记录,所获猎物有糜、鹿、兔、兕、狐等。殷商已经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田猎不再是以糊口裹腹为目的的生产手段,周代更是如此。田猎的作用,依文献记载所说有下列各项:一是为田除害;二是供给宗庙祭祀用;三是驱驰车马,弩弓骑射,兴师动众,进行训练。

6、元端是古代礼仪服饰吗

除了冕服、卉服外,日常生活中应用频率最多的礼服还是元端和深衣。元端(又称玄端)是一种上自天子下到至士都可以穿着的礼服,也可作为天子的燕居服饰,士、大夫则把它当作朝服来用或者在祭祀宗庙时和见父母时用,也就是说元端是群臣、贤士的礼仪服饰。元端在周代时为国家的法服。所谓元端,就是取其端正之意,其颜色以紫为正色,衣袖都是二尺二寸长、二尺二寸宽的整幅方形。这又是中国传统思想所致。中国历来讲究以规矩行事,万事要有模式、有典范,不可随意超越,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一点影响了中国服饰几千年。

6、何谓朝服与吉服

朝服是古时君臣朝会时所穿的礼服,举行隆重典礼时亦穿着。尊卑异制,历代异制。司马相如《上林赋》:“于是(天子)历吉日以斋戒,袭朝服,乘法驾。”

吉服是仅次于朝服的衣服,它是级别比较高的人穿的一种服装。穿这种袍式的衣服,皇帝叫龙袍,是明黄色的,皇子是金黄色的,亲王仅次于皇子的地位,是皇室成员,所以他穿的是蓝色的或石青色的。

7、古人佩剑是为了战争吗

剑不仅用于沙场,也是我国古代人雅爱的佩饰武器。在周秦汉唐两千多年间,一直盛行佩剑之风。

西周到春秋,剑主要用于佩带防身。另外,腰间悬剑也是一种身份地位的标志,剑只有贵族才能佩带,其他人是不许带剑的。战国以后,剑发展变长,秦国剑就更长,长了有利于实战,但从剑鞘拔出却不方便,荆轲刺秦王时,秦始皇就因剑长拔不出来几乎丧命。

东汉以后,在疆场征战中,用刀已代替了用剑,但是作为佩饰剑仍是必不可少的。晋时达官贵人甚至用木剑、玉剑作佩饰。隋唐之时佩剑有金装剑、苍玉剑,只佩、双佩等等级别规定,朝廷上百官走动,剑佩铿锵。正因佩剑之风盛行,“书剑”成了文人墨客诗赋中不可少的点缀,直到近代诗文中仍不乏咏剑佳句。古人十分重视身上的佩饰,不仅用以美化自身外形,而且借以标志身份等级。玉是最重要的佩饰。

古人所佩之玉主要有环、珩、璜、琚、璃(y6)、块等。玉本是一种贵重的装饰品,为贵族豪富所专有,但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统治者却把佩带玉石附会上一种神秘的道德色彩。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玉的这种人为色彩并没有被着重表现,凡说到佩玉,都在借以烘托人物的高贵或环境的华美。

8、古人何时开始戴戒指的

在中国,戒指的使用至少有2000年的历史。从大量文献来看,秦汉时期,我国妇女已普遍佩戴戒指。戒指异名“指环”,史书中称“约指”、“手记”、“代指”等。妇女戴指环,不仅为了炫美,而且为了警慎,起着禁戒的作用。

戒指是宫廷中后妃群妾用以避忌的一种特殊标记,当有了身孕或其他情况不能接近君王时,皆以金指环套在左手,以禁戒帝王的“御幸”,平时则用银指环,套在右手。戒指传至民间,其作用就不仅是简单的装饰品了,男女互爱,互相赠送,山盟海誓,以此为证。

9、传统的衣裳制度是怎样形成的

早在我国的神话和传说时代,古人类就已创造了衣服。《易?系辞》里讲:“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世本》说:“伯余制衣裳”、“胡曹作衣”。《白虎通义?衣裳》还记载:“太古之时,衣皮韦,能覆前而不能覆后。”

关于衣服的最初式样,一般是将一块完整的兽皮披在肩背部,或围系于下身。后来人们在兽皮中央穿一个洞,或者在一边切割出一个口,套在脖子上或披系于肩,这就是最早的“套头衫”和披风斗篷。在数十年前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可看到这类衣服式样。

人类最初以皮毛等先围于腹下膝前,后掩蔽其后,再进而将前后两片用骨针相连缀缝合起来,从而成为最早的“裙子”。我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妇女的筒裙,可以说是保留了古代“裙子”的遗风。在我国古代传说中有黄帝的元妃螺祖西陵氏教民养蚕的说法。《禹贡》中也有贡丝的记载。在目前已有的考古资料中殷商时期已有丝织物,甲骨文中也有衣、裳、帛等象形文字,可证实那时服饰的材料及形制已更为丰富起来。可以说,大约于五千多年前,我国就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上身有衣下身有裳的衣裳制度。

这种衣裳制度分为上衣下裳和衣裳连体两种基本形制。上衣下裳:上衣一般由领、衣襟、后身、衣袖、腰带等部分构成。下裳即裙子,上古男女都用裙,以后裙逐渐为女子的专用服饰。衣裳制度逐渐成为我国传统服装的基本形制。

10、为什么上下连裳也称“深衣”

上下连裳的服制也称为“深衣制”。所谓“深衣”,指古代上衣、下裳相连缀的一种服装,为古代诸侯、大夫、文士家居常穿的衣服,也是庶人的常礼服。这种样式为什么称为“深衣”呢?唐朝孔颖达在其所着的《五经正义》中是这样解释的:“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

深衣起源于先秦,虽然是一件长衣,但华夏先民为了恪守上下分开的服装制式,在裁剪时是把上衣与下裳分开来裁,然后再缝成一体,以表示对传统法度观念的尊承。

深衣首先是礼服,尤其是女子礼服。今天女性所穿的连衣裙,也是古代深衣的发展。

深衣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襟:指衣的前幅。

交领右衽:交指汉服标准的领口式样,右衽指领子系向身体右边。方向不可以相反,左衽为异族或死者所穿衣服的样式。

祛:袖口。

裳:裙子。

曲裾:由服装环绕形成的裙子样式。

深衣承袭了华夏衣冠制式的古意,同时又方便美观,既可作为常服也可作为礼服,作为礼服的正规性仅次于衣裳制礼服,上至天子,下至庶人,不论男女文武,都可穿着深衣,它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服饰。

11、裤子是何时出现的呢

据古书记载,汉代已有裤子,当时人称作“穷绔”。据《汉书?外戚传》记载,汉昭帝的上官皇后乃重臣霍光的外孙女,“光欲皇后擅宠有子,帝时体不安,左右及臣皆阿意,言宜禁内,虽宫人使令皆为穷绔,多其带,后宫莫有进者”。所谓“穷绔”,服虔注曰:“穷绔,有前后当(裆),不得交通也。”“穷绔”,即有前后裤裆的裤子。霍光为了上官皇后能独得汉昭帝宠幸而生太子,企图阻挠昭帝与其他宫妃亲幸。恰巧昭帝身体偶然不舒服,左右亲信和御医为讨好霍光,都说皇上应戒房事。于是令后宫佳丽都穿上有裆的“穷绔”。阿谀好事者的目的是想为皇上召幸其他宫妃时设置障碍,以便只宠幸上官皇后一人。从这段记载,我们可以知道汉代已有裤子了。

从出土文物和传世文献来看,中国早期的裤子都为开裆裤,样式不分男女,而且都只有两只裤腿,无腰无裆,穿时只套在胫上(膝盖以下的小腿部分),古人又称之为“胫衣”。其目的是为了遮护胫部,尤其是在冬季,可起到保暖的作用。

后来裤子逐渐从胫衣发展到可遮裹大腿的长裤,但那时裤裆仍不加缝缀。因为在裤子之外,还穿有裳裙,所以开裆既不会不文明,也便于方便,因而古书上也将这种裤子称作“溺裤”。

传人中原的连档长裤则来自北方少数民族。对于这些长年骑在马上的游牧民族来说,穿裳裙骑马很不方便。因此,他们很早就开始穿连裆的长裤了。大致是到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之后,汉族人才开始穿连裆长裤。

到了清朝后期,裤子才真正成为中国女人的常服。大概在一般人看来,两腿分立,女性苗条的身体露在外面,有失庄重、文雅,所以限制女性穿裤子。从前良家女子和妓院里的姑娘由服装上一看,就可以分得清清楚楚,区别主要就在裤子上。短袄长裤,良家女子只能在卧室或闺房里穿,连出房门都不好意思,无论寒暑,只要走出内室一定要穿上裙予。妓女则刚好相反,她们不论穿多么华贵的衣料,都只能做成短袄大脚裤,不许穿裙子,尤其不许穿红裙子,因为穿红裙是正室夫人的专利,别人不得穿用。所以,旧时老北京有一条歇后语是“窑姐儿穿裙子--假充好人”,窑姐儿就是妓女,这条俗语体现了以前良家女子和窑姐在服饰习俗上的差别。

12、古人所穿体衣有哪些种类

体衣是古人衣服构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主要分为上衣下裳和衣裳连体两种基本形制。上衣下裳:上衣一般由领、衣襟、后身、衣袖、腰带等部分构成。下裳即裙子,上古男女都用裙,以后裙逐渐为女子的专用服饰。古人所穿衣服的种类主要包括全身或仅上身所穿的深衣、袍、裘、衫、襦、袄、半臂等;下身所穿的裳、裙、裤等。

深衣: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深衣是“士”阶层以上的人的常服、庶民的礼服。其特点为上衣和下裳相连,衣襟右掩,下摆不开衩,将衣襟接长,向后拥掩,垂及踝部。因其前后深长,故称深衣。

裘:皮衣,毛向外。国君和贵族穿狐皮的裘要罩上与狐毛颜色相宜的裼衣。犬羊之裘是庶人穿的,不加裼。

袍:直裾深衣进一步发展成为袍,袍也是上衣和下裳连成一体的长衣服。古代“袍”有两种,一种称“茧”,是以新丝棉絮衣里;另一种称“组”,以败棉絮衣里。从东汉起及至宋、明,上自帝王、下及百官,都以袍服为朝服。

衫:汉魏时,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新的服装,这种服装的特点和袍恰好相反。袍以交领为主,它则以直襟为主;袍多采用双层,它则为单层;袍服袖子呈圆弧型,它则呈垂直型;袍的袖口窄小,它的袖口则非常宽敞,这种服装,被称为“衫”。

襦:短上衣。东汉后主要用于妇女。既可用作衬衣,又可穿出在外其形制有长短、单夹,夹襦里加絮,则成了短袄。唐代以后,历经宋元明清各代,一直用作妇女便服。

袄:一种比襦长比袍短的上衣,由襦演变而来。缀有衬里,所以也称“夹袄”。若在其中纳入棉絮,则称“棉袄”。袄的出现,大约在魏晋南北朝时,宋代以后广为流行,到了清代,几乎成了士庶妇女的主要便装。

半臂:无领(或翻领)、对襟(或套头),套在长袖衣衫外面。衣袖之长为长袖衣的一半,所以称“半袖(半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