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最有趣的民俗知识
20379400000006

第6章 最有趣的饮食文化(1)

1、何谓“开门七件事”

古人所谓“开门七件事”指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七件日用生活必需品。开门七件事之说,一般认为始于宋朝。对当时的人来说,开门七件事乃是新事物。米(即稻)在宋朝是主要粮食。酱在宋朝才明确地指酱油。在宋朝以前的醋,仍不是生活必需晶。茶在唐朝以至北宋,乃是奢侈晶,而且不常见。至于油,指由芝麻、紫苏属和大麻榨成的油,因南宋时期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而普及。

明代唐伯虎写过一首题为《除夕口占》的七绝,诗中描写了他因家境贫困,以致于在热闹的除夕夜也清闲得无事可做、只好跑到寺院里去观赏梅花的情景,字里行间充溢着自我解嘲、自得其乐的幽默和风趣:

柴米油盐酱醋茶,

般般都在别人家。

岁暮清闲无一事,

竹量寺里看梅花。

据清人查为仁《莲坡诗话》和袁枚《随园诗话》等书记载,清代诗人张璨首《无题》诗:

书画琴棋诗酒花,

当年件件不离它;

而今七事都变更,

柴米油盐酱醋茶。

在这首诗中,诗人将自己当年家境富裕时钟情的“书画琴棋诗酒花”七件事和现在要操持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七件事相对比,活龙活现地刻画出生活的前后变化。

2、古代也是“一日三餐”吗

据古籍记载,秦朝以前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并且有严格的时间规定如不守时吃饭或一天吃两顿以上的饭,则被看做是失礼行为。汉朝以后,才开始盛行一天三餐或四餐。到唐朝时,早饭已被称为早点。午饭,也称中饭,吃午饭,古人说是“过中”。

古时人们一日两餐,表示一种时间的分段概念,吃过早饭,表示一天开始,吃过晚饭表示一天时间已完。现在人们的一日三餐,也常用以表示对时间的分段。古人就已开始食用油吗上古时期,我国古人就已开始食用油类食品,不仅如此,据古书记录,不同季节还须食用不同的油。春天用牛油煎小羊、乳猪,夏天用狗油煎野鸡和鱼干,秋天用猪油煎小牛和小鹿,冬天则用羊油煎鲜鱼和大雁,这时吃的是动物油。

汉代以后,开始出现植物油,但不能食用,只用来制绢布。直到宋代,才开始有食用植物油的纪录,有麻油、豆油、菜油、茶油等。古代炊具主要有哪些我国古代炊具有鼎、镬(hu6)、甑(z6ng)、瓶(Von)、鬲等。

鼎,最早是陶制的,殷周以后开始用青铜制作。鼎腹一般呈圆形,下有三足,故有“三足鼎立”之说;鼎的上沿有两耳,可穿进棍棒抬举。可在鼎腹下面烧烤。鼎的大小因用途不同而差别较大。古代常将整个动物放在鼎中烹煮,可见其容积较大。夏禹时的九鼎,经殷代传至周朝,象征国家最高权力,只有得到九鼎才能成为天子,可见它是传国之宝。

镬是无足的鼎,与现在的大锅相仿,主要用来烹煮鱼肉之类的食物。后来它又发展成对犯人施行酷刑的工具,即将人投入镬中活活煮死。

甑,是蒸饭的用具,与今之蒸笼、笼屉相似,最早用陶制成,后用青铜制作,其形直口立耳,底部有许多孔眼,置于鬲或釜上,甑里装上要蒸的食物,水煮开后,蒸气透过孔眼将食物蒸熟。

颇,是蒸食器,分上下两部分甑和鬲,有的是连体,有的是分开的。

鬲与鼎相近,但足空,且与腹相通,这是为了更大范围地接受传热,使食物尽‘陕烂熟。鬲与甑合成一套使用称为“颇”。鬲只用作炊具,故体积比鼎小。

炊具可分为陶制、青铜制两大类。一般百姓多用陶制,青铜炊具为贵族所用。

3、古代酒器主要有哪些

尊,是古代酒器的通称,作为专名是一种盛酒器,敞,高颈,圈足。尊上常饰有动物形象。

壶,是一种长颈、大腹、圆足的盛酒器,不仅装酒,还能装水,故后代用“箪食壶浆”指犒劳军旅。

彝、卣(Y6u)、景(回)、缶(f6u),都是形状不一的盛酒器。

爵,古代饮酒器的总称,作为专名是用来温酒的,下有三足,可升火温酒。

角,呈两夹角形的饮酒器。

觥(g6ng),是一种盛酒、饮酒兼用的器具,像方圈足,有盖,多作兽形,觥常被用作罚酒。只横放的牛角杯,椭圆形,是用来盛羹汤、酒、水的器物。杯的质料有玉、银、瓷器,小杯为盏、盅。

卮,也是一种盛酒器。

4、筷子是大禹发明酌吗

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以筷进餐少说已有3000年历史,那么筷子是何人发明的呢?相传,大禹在治水中偶然发明了筷子。

传说尧舜时代,洪水泛滥成灾,舜命禹去治理水患。大禹为清除洪水之患,三过家门而不入。一次,大禹乘船来到一个岛上;饥饿难忍,就架起陶锅煮肉。肉在水中煮沸后,因为烫手无法用手抓食。就砍下两根树枝把肉从热汤中夹出,吃了起来。从此,为节约时间,大禹总是以树枝、细竹从沸滚的热锅中捞食。这样可省出时间来制服洪水。如此久而久之,大禹练就了熟练使用细棍夹取食物的本领。手下的人见他这样吃饭,既不烫手,又不会使手上沾染油腻,于是纷纷效仿,就这样渐渐形成了筷子的雏形。

其实,这只是一个传说,促成筷子诞生,最主要的契机应是熟食烫手。上古时代,因无金属器具,再因兽骨较短、极脆、加工不易,于是先民就随手采摘细竹和树枝来捞取熟食。当年处于荒野的环境中,人类生活在茂密的森林草丛洞穴里,最方便的材料莫过于树木、竹枝。正因如此,小棍、细竹经过先民烤物时的拨弄,急取烫食时的捞夹,蒸煮谷黍时的搅拌等,筷子的雏形逐渐出现。从现在筷子的形体来研究,它还带有原始竹木棍棒的特征,即使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其原始性依然无法改变。

5、“杂烩”是南宋秦桧发明的吗

“杂烩”是指用几种原料混合烹烩而成的莱肴。在中国烹饪史上,最早发明“杂烩”的是齐鲁之帮的娄护,字君卿,为汉武帝时人,曾做过京兆吏。当时娄护常往来于汉武帝母舅王谭、王根、王立、王商、王逢这五位同时被封侯的“五侯”家中,因而创造出了“五侯鲭”佳肴。鲭,就是用鱼和肉及山珍海味烹制的杂烩,即“五侯杂烩”。《西京杂记》卷二载:“五侯不相能,宾客不得来往。娄护、丰辩,传食五侯间,各得其Jb,竞致奇膳,护乃合以为鲭,世称五侯鲭,以为奇味焉。”后用以指佳肴,影响较广。

还有个传闻,在南宋时,抗金名将岳飞被奸贼秦桧诬陷而死。当时福州有一名厨,特意取用多种原料烹制了一道取名“杂烩”的菜。有一次官府接待一位来自京都的大官,特地品尝这位名厨的“杂烩”菜,当客官问及菜名何叫“杂烩”,厨师则大胆应道:“小的识字不多,只听人讲杂是杂种的杂,烩是秦桧的桧,木字偏旁换上火字旁。”这位京都来的大官听了虽感到惊恐,但不知是酒喝多了,还是他也恨秦桧,只是虚张声势地吆喝了一声:“滚!”从此,

“杂烩”一词由福州传到各地。

6、秦桧夫妇和油条的关系

油条是很多人爱吃的早点食品。它原来叫“油炸桧”、“油炸鬼”,是一种传统的早餐小吃,据传说还有一段故事。

《宋史》记载,南宋高宗绍兴十一早(1142年),秦桧一伙卖国贼,以“莫须有”的罪名在临安风波亭杀害了岳飞父子。京城临安(今杭州市)百姓知道了这件事后,个个义愤填膺,对秦桧、王氏深恶痛绝。

当时风波亭附近有一家专卖油炸食品的饮食店,店老板正在油锅旁炸食品,得知岳飞被秦桧夫妇害死的消息后,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从盆中抓起一块面团,捏成一男一女两个小人,一个吊眉无赖,一个歪嘴刁婆。他抓起切面刀,往那吊眉无赖的颈项上打横一刀,又往那歪嘴刁婆的肚皮上竖着一刀。并将它们背靠背粘在一起,丢进油锅,口里还连连喊道:“吃油炸秦桧啦!”他这么一喊,买早点的群众心领神会地喊起来:“吃油炸桧!吃油炸桧!”还一边动手帮着做,一边吃。

老百姓当初吃“油炸桧”是为了消消心中的愤懑。但一吃味道真是不错,价钱也便宜,所以吃的人就越来越多。一时间临安城里城外很多摊位,都学着做起来,以后就渐渐的传到了外地,天长日久,就把这一小吃称做了“油条”。

7、满族“萨其玛”的名称有什么含义

萨其玛是满族人的一种传统糕点,原来还称为满洲饽饽,还有人给它起了汉语翻译,称为糖缠或金丝糕,不过现在都称为萨其玛。

为什么糕点叫萨其玛呢?这还有一个传说呢:据说清朝在广州任职的一位满族将军,姓萨,喜爱骑马打猎,而且每次打猎后都一定要吃点心,点心还不能和之前吃过的一样!有一次萨将军出门打猎前,特ZU吩咐厨师要“来点新鲜的玩意儿”,若是不能令他满意,就准备回家!负责点心的厨师一听,自然万分紧张,-个失神就将沾上蛋液的点心炸碎了!偏偏这时将军又催着要点心,厨师一火大骂了一句:“杀那个骑马的!”才慌慌忙忙地端出点心来。

想不到,萨将军吃了之后相当满意,问起这道点心的名字,厨师惊魂未定,随即回了句:“杀骑马!”结果将军听成了“萨骑马”,想说自己姓萨又爱骑马,倒也挺妙的,于是连声称赞,萨其玛因而得名。

8、火锅是怎么演变而来的

《韩诗外传》中记载,古代祭祀或庆典,要“击钟列鼎”而食,即众人围在鼎的周边,将牛羊肉等食物放人鼎中煮熟分食,这就是火锅的萌芽。

关于火锅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在三国时期或隋炀帝时代,那时的“铜鼎”,就是火锅的前身;另一种说是火锅始于东汉,出土文物中的“斗”就是指火锅。可见火锅在我国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了。

直到明清,火锅才真正兴盛起来。清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初十,乾隆皇帝办了530桌宫廷火锅,其盛况可谓是当时中国火锅之最。清嘉庆皇帝登基时,曾摆“千叟宴”,所用火锅达到1550个,其规模堪称登峰造极,令人惊叹。

9、为何说“满汉全席”是中华菜系文化的瑰宝

满汉全席起兴于清代,集满族与汉族莱点之精华,是历史上最着名的中华大宴。乾隆甲申年间李斗所着《扬州书舫录》中记有一份满汉全席食单,是关于满汉全席的最早记载。

满汉全席,分为六宴,均以清宫着名大宴命名。汇集满汉众多名馔,择取时鲜海味,搜寻山珍异兽。全席计有冷荤热肴196晶,点心茶食124晶,计肴馔320品。合用全套粉彩万寿餐具,配以银器,富贵华丽,用餐环境典雅隆重。

满汉全席算是巨型宴席了。既有宫廷莱肴之特色,又有地方风味之精华,菜点精美,礼仪讲究。满汉全席原是官场中举办宴会时满人和汉人合坐的一种全席。满汉全席上菜一般起码一百零八种,分三天吃完。满汉全席取材广泛,用料精细,山珍海味无所不包。烹饪技艺精湛,富有地方特色,突出满族莱点的特殊风味,烧烤、火锅、涮锅成为不可缺少的莱点,同时又展示了汉族烹调的特色,扒、炸、炒、熘、烧等一应俱全,是中华莱系文化的瑰宝。

10、“麻婆豆腐”真的是面部有麻点酌妇女发明的吗

麻婆豆腐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莱中的名晶。主要原料由豆腐构成,其特色在于麻、辣、烫、香、酥、嫩、鲜、活八字,称之为八字箴言。

“麻婆豆腐”因何得名?在四川成都流传这样一个传说:

在清代光绪年间,成都万宝酱园一个姓温的掌柜,有一个满脸麻子的女儿,叫温巧巧,她嫁给了马家碾一个油坊的陈掌柜。10午后,她的丈夫在运油途中意外身亡。丈夫死后,巧巧和小姑的生活成了问题。运油工人和邻居每天都拿来米和莱接济她俩。巧巧左右隔邻分别是豆腐铺和羊肉铺,她把碎羊肉配上豆腐炖成羊肉豆腐,味道辛辣,街坊邻居尝后都认为好吃。于是,两姑嫂把屋子改成食店,前铺后居,以羊肉豆腐作招牌莱招待顾客。小食店价钱不贵,味道又好,生意很是兴旺。巧巧寡居后没改嫁,一直靠经营羊肉豆腐维持生活。她死后,人们为了纪念她,就把羊肉豆腐叫做“麻婆豆腐”,沿称至今。

现在,“麻婆豆腐”已成为一道家常菜随处可见了。

11、“佛跳墙”这道菜究竟是怎样“跳”出来的

佛跳墙原名福寿全。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福州官钱局一官员宴请福建布政使周莲,他为巴结周莲,令内眷亲自主厨,用绍兴酒坛装鸡、鸭、羊肉、猪肚、鸽蛋及海产品等十多种原、辅料,煨制而成,取名福寿全。周莲尝后,赞不绝口。后来,衙厨郑春发学成烹制此莱方法后加以改进,到郑春发开设“聚春园”莱馆时,即以此莱轰动榕城。“福寿全”成了这家菜馆的主打莱,只因福州话“福寿全”与“佛跳墙”的发音相似,久而久之,“福寿全”就被“佛跳墙”取而代之名扬四海了。

还有个说法是,在福建,新媳妇出嫁后的第三天,要亲自下厨露一手茶饭手艺,侍奉公婆,博取赏识。传说一位富家女,娇生惯养,不习厨事,出嫁前夕愁苦不已。她母亲便把家里的山珍海味都拿出来做成各式菜肴,一一用荷叶包好,告诉她如何烹煮。谁知这位小姐竟把烧制方法忘光,情急之间就把所有的菜一股脑儿倒进一个绍酒坛子里,盖上荷叶,撂在灶头。第二天浓香飘出,合家连赞好菜,这就是“十八个莱一锅煮”的“佛跳墙”的来头了。

12、苏东坡是怎样烹制出“东坡肉”的

宋朝苏东坡(1036-1101),因为触犯皇帝被贬到黄州时,常常亲自烧菜与友人品味,苏东坡的烹调,以红烧肉最为拿手。

那时西湖已被葑草湮没了大半。他上任后,发动数万民工除葑田,疏湖港,把挖起来的泥堆筑了长堤,并建桥以畅通湖水,使西湖秀容重现,又可蓄水灌田。这条堆筑的长堤,改善了环境,既为群众带来水利之益,又增添了西湖景色。后来形成了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的“苏堤春晓”。

当时,老百姓赞颂苏东坡为地方办了这件好事,听说他喜欢吃红烧肉,到了春节,都不约而同地给他送猪肉,来表示自己的心意。苏东坡收到那么多的猪肉,觉得应该同数万疏浚西湖的民工共享才对,就叫家人把肉切成方块块,用他的烹调方法烧制,连酒-起,按照民工花名册分送到每家每户。他的家人在烧制时,把“连酒一起送”领会成“连酒一起烧”,结果烧制出来的红烧肉,更加香酥味美,食者盛赞苏东坡送来的肉烧法别致,可口好吃。后农历除夕夜,民间家家户户都制作东坡肉。相沿成俗,用来表示对苏东坡的怀念之隋。

13、为何说四喜丸孑,不说三喜丸孑呢

据传,四喜丸子创制于唐朝。有一年朝廷开科考试,各地学子纷纷涌至京城,其中就有张九龄。结果出来,衣着寒酸的张九龄中得头榜,皇帝赏识张九龄的才智,便将他招为驸马。当时张九龄的家乡正遭水灾,父母背井离乡,不知音信。举行婚礼那天,张九龄正巧得知父母的下落,便派人将父母接到京城。喜上加喜,张九龄让厨师烹制一道吉祥的菜肴,以示庆贺。莱端上来一看,是四个炸透蒸熟并浇以汤汁的大丸子。

张九龄询问菜的含意,聪明的厨师答道:“此莱为‘四圆’。一喜,老爷头榜题名;二喜,成家完婚;三喜,做了乘龙快婿;四喜,合家团圆。”张九龄听了哈哈大笑,连连称赞,说:“‘四圆’不如‘四喜’响亮好听,干脆叫它‘四喜丸’吧。”从那以后,逢有结婚等重大喜庆之事,宴席上必备此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