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最有趣的民俗知识
20379400000035

第35章 最有趣的天文历法(1)

1、最早的天文星占着作是什么

《石氏星经》是现在见到的最早的一本天文星占着作,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魏国石申所着。书的原名叫《天文》,内容涉及太阳、月亮、行星、交食、恒星、古代天文名词、宇宙概念等多方面,尤其是恒星部分价值更高。

3、甘德和时申是古代的天文学家吗

甘德是战国时楚国人。经过长期的天象观测,甘德与石申各自写出一部天文学着作。后人把这两部着作结合起来,称为《甘石星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天丈学着作。书里记录了800颗恒星的名字,其中121颗恒星的位置已被测定,是世界最早的恒星表。书里还记录了木、火、土、金、水等五大行星的运行情况,并指出了它们出没的规律。

石申是战国时代魏国天文学、占星学家,着有《天文》入卷、《浑天图》等。石申曾系统地观察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发现其出没的规律,记录名字,测定121颗恒星方位,数据被后世天丈学家所用。《甘石星经》在宋代失传,今天只能从唐代《开元占经》里见到它的片断摘录。它比希腊天文学家伊巴谷测编的欧洲第一个恒星表早200年,《甘石星经》在我国和世界天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3、《开元占经))是本占卜书吗

《开元占经》共120卷,是唐代瞿昙悉达撰,成书于唐玄宗开元6-14年(718--726年),所以又称《大唐开元占经》。唐以后失传,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安徽歙县人程明善在古佛像腹中偶然发现,始得再次流传至今。它是一本唐以前天文星占着作大全,把当时能见到的古代七十多种天文星占书按内容分别摘录编撰,内容涉及天文星象、气候、奇异现象等各方面。

唐代另一本天文星占着作《乙巳占》是李淳风所着,也摘编了许多现已失传的古代星占着作的片断,包括天文、气象、星占,内容也很广泛。明代还有一本《观象玩占》,作者不可考,也是天文星占书中一本有价值的着作。

4、司南和指南针是一回事吗

司南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发明的一种最早的指示南北方向的指南器,但不是指南针。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前206-220年),中国人就发现山上的一种石头具有吸铁的神奇特性,并发现一种长条的石头能指南北,他们管这种石头叫做磁石。古代的能工巧匠把磁石打磨凿雕成一个勺形,磁石的南极(s极)磨成长柄,放在青铜制成的光滑如镜的底盘上,再铸上方向性的刻纹。这个磁勺在底盘上停止转动时,勺柄指的方向就是正南,勺口指的方向就是正北,这就是我国祖先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指示方向的仪器,叫做司南。其中,“司”就是“指”的意思。

5、圭表是古代一种计时的表吗

圭表是一种既简单又重要的测天仪器,它由垂直的表(一般高八尺)和水平的圭组成。圭表的主要功能是测定冬至日所在,并进而确定回归年长度,此外,通过观测表影的变化可确定方向和节气。

很早以前,人们发现房屋、树木等物在太阳光照射下会投出影子,这些影子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于是便在平地上直立一根竿子或石柱来观察影子的变化,这根立竿或立柱就叫做“表”,用一把尺子测量表影的长度和方向,则可知道时辰。后来,发现正午时的表影总是投向正北方向,就把石板制成的尺子平铺在地面上,与立表垂直,尺子的一头连着表基,另一头则伸向正北方向,这把用石板制成的尺子叫“圭”。正午时表影投在石板上,古人就能直接读出表影的长度值。

经过长期观测,古人不仅了解到一天中表影在正午最短,而且得出一年内夏至日的正午,烈日高照,表影最短;冬至日的正午,煦阳斜射,表影则最长。于是,古人就以正午时的表影长度来确定节气和一年的长度。譬如,连续两次测得表影的最长值,这两次最长值相隔的天数,就是一年的时间长度。

在现存的河南登封观星台上,40尺的高台和128尺长的量天尺就是一个巨大的圭表。

6、浑天仪是测量什么的

张衡是浑天说的重要代表人物,他认为天是一个圆球,把地包在球中,圆球不停转动。在此理论基础上,张衡设计出一种观察天象的新型仪9S--漏水转浑天仪。

浑天仪是浑仪和浑象的总称,是由精铜铸成的球体模型。浑天仪利用齿轮,带动浑象绕轴旋转,并使浑象的转动与地球的周日运动相等,这样就可以把当时肉眼能观测到的天体现象表示出来。人们只要看着这台仪器,就能清楚地观察到日月星辰起落的现象,这在当时是一项了不起的创造,

唐代僧一行、李淳风,元代张思训和苏颂等人在张衡浑天仪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制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

7、第一次测子午线长度的是中国人吗

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长度的人是僧一行(683叫27年),本名张遂。唐代着名天文学家、高僧。武则天侄武三思想借重他的声誉,要与他结交,他拒绝后隐入嵩山,削发为僧,一行是他的法名。

724叫25年,他组织了全国13个点的天文大地测量。这次测量以天文学家南宫说等人在河南的工作最为重要。一行从南宫说等人测量的数据中,得出了北极高度相差一度,南北距离就相差351里80步(合现代131.3千米)的结论。这个数据就是地球子午线一度的弧长。这与现在计算北纬4~5地方子午线一度弧长110.6千米,仅差20.7千米。唐朝测出子午线的长度,在当时的世界上还是第一次。

8、最早记载太阳黑子的是中国人吗

黑子,在太阳表面表现为发黑的区域。由于物质的刺激运动,经常处于变化之中。有的存在不到一天,有的可达一个月以上,个别的长达半年之久。

现在世界上公认的关于太阳黑子的最早记载,是西汉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所见的太阳黑子现象,载于《汉书?五行志》:“河平元年……三月己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一记载,把太阳黑子的位置和时间,都叙述得很详尽。其实在我国,太阳黑子的记录还有更早的,《淮南子》:“日中有跋乌”。鞍乌,也就是黑子现象。《淮南子》约成书于公元前140年。而欧洲到1610年才因伽利略使用望远镜而看到这一现象。

根据我国研究人员搜集与整理,自公元前165一公元1643年(明崇祯十六年)史书中观测黑子记录为127次。这些古代观测资料为今人研究太阳活动提供了极为珍贵、翔实可靠的资料。

9、是中国人最早发现木星的卫星吗

我国古人称木星为岁星,民间也称其为太岁。木星卫星的发现最早也是在我国古代。战国时期,我国的天文学家甘德发现了木星卫星。唐代瞿昙悉达编的《开元占经》中,引用甘德的话说:木星“……若有小赤星附于其侧,是谓同盟”。“同盟”意即小星和木星组成-个系统,据今资料,木卫一和木卫三呈橙黄色,木卫二和木卫四呈红黄色,而古时的“赤”是指浅红色。“小赤星”即卫星,木星有16个卫星,其中有4个较大。甘德发现的年代大约是在公元前364年夏,而伽俐略在1609年底才用望远镜发现。

10、历史上哪些年号取自《易经》

在中国古代,许多帝王为了确保江山稳固,都会求教于风水师,有时帝王的年号甚至朝代的名称也取自于《易经》。汉武帝刘彻,把他即位的第一年称为“建元”之年。西晋司马炎曾有年号“咸宁’,取自《易经》中:“首出庶物,万国咸宁。”隋炀帝杨广在605年取年号“大业”,来自《易经·系辞上》“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断之谓盛德’。

唐太宗曾有年号“贞观”,取自《易经·系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贞,正也;观,示也。“贞观”以正示人也。唐高宗曾取年号“咸亨”,取自《易经》:“含弘广大,晶物咸亨。”咸,皆、都;亨,美好。咸亨,即一切都平安美好。

元世祖忽必烈,就是采纳汉族官僚刘秉忠的建议,改国号为“元”。这是取自《易经》中“大哉乾元”,哉是语气词,乾元是天的意思。而明朝的“明”字,则取自《易经》中“大明终始”,大明指太阳,意思是像太阳一样永放光明,故取朝代名为“大明”。

11、最早的历书是夏小正吗

《夏小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献之一,也是现存采用夏时最早的历书。《夏小正》由“经”和“传”两部分组成,全文共四百多字。它的内容是按一年12个月,分别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特别是生产方面的大事。书中反映当时的农业生产的内容包括谷物、纤维植物、染料、园艺作物的种植,蚕桑,畜牧和采集、渔猎。蚕桑和养马颇受重视,马的阉割,染料的蓝和园艺作物的芸、桃、杏等的栽培,均为首次见于记载。

12、黄历与皇历是一回事吗

考古发现,中国在四千多年以前就开始有了历法,用甲骨文记载的历书,距今已有三干多年历史。“黄历”与“皇历”都是中国古代使用的历书,但它们并不是同一回事。

黄历是黄帝历的简称。唐朝诗人卢照邻《中和乐·歌登封章》:“炎国丧宝,黄历开睿”。黄帝历传说是黄帝创造的历法,它在我国西汉之前使用的六种古历法(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和鲁历)中是最古老的。所以人们习惯把历书称为黄历。

“皇历”则是“官方”历书。历代皇帝都很重视历法。历书能够在民间广泛流传,还是在有了印刷术之后。中国第一本雕版印刷的历书,是唐文宗(李昂)大和九年(835年)制订的《宣明历》。《宣明历》对日月、时辰和节令等已有详细的记载。唐文宗下令历书必须经皇帝亲自审定后才能颁布,并且规定了只许官方印,不准私人印。从此,历书就成了“皇历”。当时的“皇历”是将一年分为十二册,每册一个月,每页写上月份和日期,由服侍皇帝的太监在每天日历的空白处记下皇帝的言行,每月月终先交皇帝过目,然后交史官存盘。关于“皇历”一词,据说与宋太宗有关,宋太宗每年到了岁晚,都给文武百富各送历书一本,这本历书里刻有农历日期节令,以及在耕作种植方面的普通知识。因为历书是皇帝所送,故此叫它做“皇历”。

“皇历”与“黄历”谐音,所以,也习惯称做“黄历”。黄历在清朝还有一个名称叫“时宪书”或“宪书”,那是为了避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之名讳而改的。

13、何为《大衍历》

大衍历亦称“开元大衍历”。唐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起施行29年的历法。因立法依据《易》象大衍之数而得名。为僧一行编制。僧一行,原名张遂,唐朝魏州昌乐(今河南濮阳市南乐县)人。张遂自幼天资聪颖,刻苦好学,博览群书。青年时代到长安拜师求学,研究天文和数学,很有成就,成为着名的学者,后出家做了和尚。唐玄宗即位后,被召为朝廷的天文学顾问。

张遂从725年开始编订历法,至逝世前完成草稿,即《大衍历》,728年颁行。《大衍历》共分七篇,包括平朔望和平气;七十二候,日月每天的位置与运动、每天见到的星象和昼夜时刻、日食、月食和五大行星的位置。结构严谨,演算合乎逻辑,在日食的计算上,首次考虑到全国不同地点的见食情况。《大衍历》比以往的历法更为精密,为后世历法所师。

14、《大明历》是谁编制的

祖冲之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大都包含在他所编制的《大明历》中。在祖冲之之前,人们使用的历法是天文学家何承天编制的《元嘉历》。祖冲之经过多年的观测和推算,发现《元嘉历》存在很大的误差。于是祖冲之着手制订新的历法,宋孝武帝大明六年(公元462年),他编制成了《大明历》。大明历在祖冲之生前始终没能采用,直到梁武帝天监九年(公元510年)才正式颁布施行。

《大明历》采用的朔望月长度为29.5309日,这和利用现代天文手段测得的朔望月长度相差不到一秒钟。在《大明历》中,祖冲之提出了在391年插入144个闰月的新闰周。据新的闰周和朔望月长度,我们可以求出《大明历》的回归年长度是365.2428日,与现代测得回归年长度仅差万分之六日,也就是说一年只差46秒,这是非常精确的资料了。

15、为何把一年平分为24节气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后来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24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24节气。

《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8个节气名称。这8个节气,是24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这8个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后来,在《淮南子》一书,就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24节气的名称。

16、24节气在农历中处于什么地位

24节气在农历中占有主要地位,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推算农历时,“冬至”是处于首要地位的,确定了冬至也就确定了农历的年长(是12个月还是13个月)。在现今的农历计算中,“春分”也是非常重要(回归年是以它起点定义的)的。

另外22节气都是农历历月的标志,都是农历置闰的重要依据;22节气中的“四立”是我国传统的四季的正式起点。22节气是我国传统历法中(中国的十二宫历,其本身是农历的一部分,类似西方太阳十二宫)的起点。

在农历历月中标注节气,其本身就体现了节气的主要作用,这是农历区别于国外的其他阴阳合历的标志。农历节气是直接以黄经度数计算的“真节气”,其精度很高。

17、阴历是起源于夏代吗

阴历又叫农历,是起源于夏代的一种历法,所以又叫夏历,也叫旧历。阴历是根据月亮的圆缺周期来定历法的。月相变化的周期是一个朔望月,农历把朔望月定为一个月,即一个朔望就是一个月。月亮全暗时的日期定为月首,即农历初一;这一天就是朔日。由于朔望月的周期平均等于26.5306日,所以有的月份是30天,称为大月;有个月份是29天,称为小月。农历一年有12个月,共有354天或355天。

阴历要同时考虑朔望月和回归年这两个周期,并把这两个周期协调起来,这样又产生了闰月。

19、万历年是谁提出来的

万年历,是记录一定时间范围内具体阳历与阴历日期的年历,是为了方便有需要的人查询使用。“万年”只是一种象征,表示时间跨度大。

相传,西周时期有位叫做万年的樵夫,非常爱观察和思考,除了做工之外就是思索怎样精确确定时间。他最开始是根据太阳在一天中的移动变化设计了一个“日晷仪”,刚开始日晷仪确实能方便计时,但是一到阴雨天,日晷仪就失去了作用。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后来万年终于利用滴水的方法成功实现每天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