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最有趣的民俗知识
20379400000016

第16章 最有趣的的喜庆文化(4)

民间以为,小孩的衣服、帽子、鞋或玩具常会对另一个小孩的生活产生神秘的影响。所以,一个逃脱夭折之命运的孩子的衣饰借给另一个孩子穿就对他有保护作用。相反,一个夭折的孩子的衣服就会给穿用他衣服的孩子带来不幸。

39、民间认干亲有何习俗

在过去生活条件、医疗条件十分不好的情况下,人们担心孩子是否能够健健康康地长大。为了让孩子免灾去病,健康成长,人们想出认干亲的办法,以为认了干亲,孩子就多了一层保护。也有因爹妈“命毒”的,“妨”孩子,也认个干亲。

认干亲的习俗在我国南北方都有,北方叫“认干爹干妈”,南方叫“认寄父寄母”,俗又称为“过房爷房娘”。名称虽不同,意思却一样。一般来讲,只要孩子向干爹干妈磕几个头,改口叫干爹干妈就行了。认干亲的双方要相互送礼。干爹干妈要为孩子准备衣帽、兜肚,尤其是饭碗、筷子和长命锁。饭碗、筷子都是不易坏的东西,否则若很轻易就坏了的话,是不吉利的。干儿干女也要孝敬干爹干妈,最要紧的是送干爹一顶帽子,送干妈一双鞋,所谓“干爹的帽子干妈的鞋”。此外,还要送些衣料、点心之类。

有的地方干亲一定要认姓常或姓刘的,取“常”、“留”的谐音,表示孩子能常在,能够留住。还有的拜场为干娘,碌碡为干爹,碌碡为石碡子,坚硬结实,场谐音“长”,长命。

也有人寻找与本姓谐音同类的姓氏给孩子认作干亲的,譬如孩子姓杨、侯的,多认姓马、朱、牛的人为干亲,因为羊、猴、马、猪(朱)、牛等都是四条腿,是同类。

40、冠礼是男子的成年礼仪吗

冠礼以加冠来象征男子成年,有一套严整仪礼。周代时,男子到20岁时,家族就要在宗庙举行冠礼。男青年的父亲先用占的方法来决定行礼的吉日,然后再用占来决定请哪一位贵宾来为青年加冠。到举行冠礼的那天,早晨将一切都准备好,让被加冠的青年立在房中,父亲请贵宾进门,人宗庙规定位置,然后青年也出房站到指定位置,向贵宾和长辈行礼。加冠时,贵宾将规定的帽子和服饰给青年换上。加冠共有三次:第一次加黑麻布帽,称为“始加”;第二次戴白鹿皮帽,称“再加”;第三次是赤黑色平顶帽,称“三加”。加冠时由专人唱“祝词”。加冠后,贵宾拿酒向青年表示祝贺。然后青年去拜母亲,拜见后再回来,由贵宾给他起一个字(成年后的名字),这样,冠礼就算结束了。

仪式结束后,青年的父亲送贵宾出庙门,摆酒席款待,最后还要送他束帛、鹿皮等礼物。而被加冠的青年要先去见自己的兄弟姑姊,随后再去拜见君、卿、大夫和乡先生(乡先生是曾外出做官,后退休还乡教学的老人)等,以取得各方面对他成年的承认。

从此,这个青年便有了治人、服役和参加祭祀的权利,并且也可结婚成家了。

42、女子的成年礼叫笄礼吗

笄礼是女子的成年礼仪。古代无论男孩女孩,孩童时头发都自然下垂,称为“垂髫”,有的把头发扎咸两撮,垂于脑后,称为“总角”,所以“垂髫”、“总角”后来就成为童年时代的代称。女子到15岁时,要将头发盘起来,用笄即簪子簪上,表示已经成人。这也是一种象征性的仪礼。

冠礼和笄礼都是古代一种象征性的成年礼仪。这种成年礼在贵族之家受到格外重视。中国传统社会素来是重男轻女,所以冠礼要比笄札隆重得多。

42、少数民族有哪些成年礼

如今,汉族地区虽已没有冠礼一类的成年礼了,但在一些少数民族中仍然保留传统的、带有原始风貌的成年礼仪。

在云南的一些彝族村寨,姑娘满15岁时,阿妈和女友要为她举行秘密的“换裙礼”。当一群十六七岁的女友进来时,所有局外人都得退出。于是,她们为这位姑娘扯额开脸,将独辫梳成双辫,把挂在耳垂上的穿耳线扯下来,换上银光闪烁的新耳坠,再给衣领挂上银牌。最后,再把那红白两色的童裙,换成黑蓝色的百褶长裙。仪式结束后,姑娘便可以逛街、赶场,可以观看赛马,同青年男女一起对歌、跳舞了。

从前的高山族、仡佬族男女成年时,要拔掉上颌的一两枚牙齿,才能结婚。今天的云南布朗族、傣族男女青年到结婚年龄,则要相互给牙齿染色。基诺族新娘出嫁时,要先把牙齿染黑,嘴唇染红。这是古代“敲齿完婚”遗风的演变。

43、瑶族“度戒”是青年曲成年礼吗

云南西双版纳瑶族青年一般在十六七岁时举行“度戒”仪式。每个成年男子都要经过此仪式才能成为社会的正式成员,才可以参与一切村社活动,具备选举或担任村寨头人的权利或资格,也才能获得神灵的庇护,死后方可列入:‘本家祖先”,并可接受香火供祭。不经度戒或度戒未过关者,不算真正的男人,没有资格谈情说爱,难以得到姑娘的爱慕,终生被人歧视。因此,男子对度戒极为重视。

度戒由师公主持,进行七天七夜。这期间,度戒男子必须住在师公家,不得出门,走动时还要戴帽低头。除了师公之外不得与任何人说话,不得吃油荤食物。夜晚,随师公学习各种宗教礼仪,背诵宗教经典以及本民族、本家族历史,接受传统的人生知识教育。在举行仪式之前的三天里,要坚持沐浴净身,为度戒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举行仪式时,要在村寨外选一平地,平地上竖起四根木桩架起的两丈多高的木台,这称之为“云台”。云台下结一张藤网或铺以稻草、棉被,让度戒者从云台上往下滚落于藤网、稻草或棉被上。

“度戒”仪式以“跳云台”为主。受戒者身披红袍,两人为一组,在师公引领下登台。然后,师公在台下绕台念经作法,而台上的受戒者要表明对戒师的教诲和所传授的人生知识已经牢牢记住,然后双手抱住双膝,准备从台上翻滚下来。跳下后两手不能松脱,也不能四肢朝天,否则就视为度戒失败,还要被人耻笑,而且会因“功德修得不圆满”而遗憾终身。受戒者周身下后呈昏迷状态,人们随即抬着他绕台三圈。待其苏醒后,师公喂他饭食,由戒师赐名,成为真正的人。

这个颇为惊险的仪式象征了受戒者从天而降,其生命从此便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度戒成功的男子,可以公开参与各种社交活动,自由择偶,与姑娘谈情说爱,成家立业。

44、为何年过半百讨能“做寿”

一般来说,50岁以下的人称过诞辰为“生日”,50岁以上的人才开始称诞辰为“寿诞”,家人开始为其“做寿”,或称“上寿”,这是因为民间称50岁为“天命”之年。有的地方则是满60岁才称“做寿”,而60岁前的叫“过生日”。有的地方不论年龄大小,只论辈分,如胶东等地方,添了孙子之后,就可以做寿了。也有的地方讲究“尊亲在不敢言老”,如果父母健在,即使年过半百也是不能“做寿”的。

做寿也分大小,逢五逢十为整寿,习惯逢五小庆(55、65岁),逢十大庆,一般都较为隆重,特别是六十大寿和此后的七十大寿、八十大寿。66岁大寿有哪些讲究六六寿是长江下游各省流行的一种专为年满66岁的老人做寿的寿诞习俗。当父亲或母亲年满66岁时,出嫁的女儿要为自己的父亲或母亲做寿。山东鄄城,66岁生日女儿送肉,77岁生日女儿送鸡,当地俗语说:“六十六,割块肉;七十七,杀只鸡。”金山地区也比较流行的这一礼俗。此时如果父母健在,在他们其中一个过66岁生日时,女儿必须为父母做一双绿色的鞋子穿上,并烧66块红烧猪肉,让66岁的父母一顿吃完(当然这肉切得特别小,像骰子般大小就可)。当地流传这样一则民谚:“六十六,女儿家中吃碗肉,穿着绿鞋能长寿,人能活到一百有零头。”

45、过寿为何“做九不做十”

有的地方在过整寿时有“庆九不庆十”、“做九不做十”之说,做整寿时往往提前一年,如庆祝80岁寿辰多在周岁79岁时举行,这是忌讳“十全为满,满则招损”的说法,也有的是因为当地“十”的读音与“死”相近,成为忌讳,也有的是认为“十”为满贯,意为终结,而“九”意为天长地久,希望老人越活越长久。有的地方,把59、69,79等带九的岁数称为“明九”,把54、63、72、81等九的倍数称为“暗九”。除了做“明九”之外,也对“暗九”十分注重。“暗九”是人生年轮“九”的倍数,逢暗九生日,亲朋和子孙前来祝寿贺喜,希望以此化解不祥之运。

47、各地方哪些年龄禁忌

苗族地区男女忌18岁结婚,认为此时结婚,将受“18”难。忌20。江浙一带忌“20”,碰到这个数字就读作“念”,据说是因为春秋战国时吴王有个女儿“尔释”是被鱼骨鲠死的,而“尔释”和“20”谐音,故忌之。

忌36。湖北长阳一带忌“36”,据说是因为周瑜死于36岁。人们说36是个“大节巴”(危险关头),因此,忌轮到36。在人家送礼记财时,写到35人时,就把36空着,接着写37。

忌言45。据李家瑞们h平风俗娄征?语言》引《闭纪》云:“燕人讳言45,人或问之,不曰‘去年44岁’,则曰‘明年46岁’,不知何所谓也。”又据《卞梁锁记》载:“汴地民间流传:老包(拯)奉命往陈州放粮,中途遇盗,乔装王八(江湖中下九流妓女的鳖脚),逃出险地,幸免于难。其时正值45岁,民间认定45这一岁,必属厄运,因而忌言45岁,多改称44岁或46岁以避之。”可见忌言45岁,实际上是与遇险、当王八等凶祸不吉之事相关的。忌言“百岁”。百岁常常用来指寿限之极,如“百年和好”、“百年之计”、“百年之后”等都是暗指寿限之极的,所以若要问到某人的岁数时,是忌讳说百岁的。真正是100岁整,也要只说是99岁,否则,不吉。山东泰安一带说100岁是个驴,山东临清、滨州一带说100岁是个老刺猬。

47、花甲寿所柜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