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最有趣的民俗知识
20379400000001

第1章 最有趣的节日文化(1)

1、除夕夜北方人为何要屹饺子

俗话说:“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着。”除夕吃饺子是中国人的传统,吃饺子也被认为是大吉大利的象征。追溯饺子的历史,唐代时,“饺子”的形状与现在的饺子已经基本没什么出入了,而吃法也与现在的吃法一模一样了,即将煮好的饺子捞出来盛在盘子里。宋代时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除了上述称法,元代时还称饺子为“扁食”,明代也沿用了这个说法,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元旦拜年,作匾食”。

《明宫史》就记录过过年吃饺子的食俗“五更起……吃水点心,即扁食也。”到了清代时,出现了诸如“饺”、“水点心”、“煮饽饽”等有关饺子的新的称谓。

“除”谓去也,“夕”则夜晚。除夕本意就是把本年中最后的一夜去掉,有除旧布新的意思。最通常的习俗是这天晚上全家人要聚集在一起,高高兴兴、团团圆圆地吃一顿年夜饭。在北方这顿饭一定要吃饺子。

北方人为何要在年三十晚上吃饺子呢,一是取其谐音,“更岁交子”,在半夜旧岁刚过已交新年子时吃它,喻辞旧迎新。二是取其吉形,因饺子酷似元宝,喻国泰民富,“招财进宝”。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

饺子因所包的馅和制作方法不同而种类繁多。一般包三种饺子:荤的,晚上吃;二是素的,祭神用;三是验岁的,包上硬币、红枣等,初晨吃。

北方人都喜欢吃饺子,尤其是逢牟过节时,关于饺子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以前有一位吃饭挑剔的皇帝,他要求一日三餐都不重样。除夕前,皇帝对御厨说:“今年的年夜饭,要是没有什么新花样,我可饶不了你们!”厨师们没有好主意,就向朝中大臣请教。大臣潘奇家有位新厨子,他让人买了一些蔬菜、肉和白面,就关上门,乒乒乓乓地准备。天黑了,皇帝坐在餐桌前,等待着品尝美味佳肴。不一会儿,厨师就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小元宝”。皇帝夹一个放进嘴里,满,喷香,原来面皮里裹着肉糜和蔬菜制成的馅,鲜美之极,皇帝的胃口大开,很快就吃完了,这才想起来问:“这是什么美味呀?”厨师道:“人们叫它粉角。”“我看,这食品是在年三十晚上,新年与旧年交替的时候吃的,还是叫它交予吧。”皇帝说。

后来,“交予”的名字流传到民间,演变成了“饺子”,囚饺子形似元宝,过年时吃“更岁饺子”有新的一年招财进宝的意思。因此,味道鲜美的饺子成为我国汉族人民过大午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品。

2、除夕祭祖有哪些习俗

每到除夕这天,家家户户都要设供桌敬祖先,包饺子、放鞭炮、贴春联,请已故的先祖回家过年。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

除夕最为隆重的就是除夕祭祖仪式了。如果家中富庶,内有祠堂,则场面更是颇有威仪。除夕下午开始把画像挂上,备好香炉、灯笼、长钱、纸钱、鞭炮等物,摆供祭祖。

汉人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南方人寓居北京者,祭祖很隆重,用八碗大莱,中设火锅,按灵位设杯箸;满人祭祖用桃酥、芙蓉糕、苹果、素腊、檀香等;蒙古族人祭祖用黄油炒黄米面,撤供时用香油炸,蘸白糖分食。

农村一般到黄昏时开始请祖。有的是上坟请祖先回家过年;有的由本族中长者带领一二子孙,手执纸钱,到村头跪下,一边烧纸一边念叨:“爷爷奶奶,回家过年了。”烧完纸便起身回家。到大门前,再烧纸,鸣放鞭炮,面向大门叩头,并念道:“爷爷奶奶回家过年了,请门神让路。”然后才迈步进门,点燃明烛,彻夜不熄。进了大门以后,要在门口横放一根木棍,叫做拦门棍,最好是桃木的,拦住凶神恶鬼不准进门。在院内撒芝麻秆,或者谷草,叫做“踩岁”,据说有什么精灵或鬼怪进来会有响声。待过年后正月初六,再焚烧钱锭,将祖宗送走,名为“送年”。

3、为什么说春节起源于腊祭

对于中国人来说,最隆重最热闹最喜庆的日子就是春节了,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腊祭)。西周初年已有了一年一度在新旧岁交替之际庆祝丰收和祭祀祖先的风俗活动,可以认为是“年”的雏形。但“年”的名称出现却较晚,是从周朝开始的。据史籍记载,春节在唐虞时叫“载”,夏代叫“岁”,商代叫“祀”,周代才叫“年”。“年”的本义指谷物生长周期,谷子一年一熟,所以春节一年一次,含有庆丰的寓意。又传,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腊祭”,这种风俗最早始于周代。古人逢腊月就要围猎,以捕获的禽兽做“牺牲”祭祖宗。

人们经过一年辛勤劳动,在岁尾年初之际,用农猎收获物来祭祀众神和祖先,以感谢大自然的恩赐,逐渐形成了庆祝岁首的风俗。

春节的命名始于1913年。当时任内务总长的朱启钤先生向袁世凯提出一个《定四时节假呈》,“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凡我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夏节”、“秋节”、“冬节”则没有放假休息。这一制度一直沿用下来。

守岁,即除夕之夜人们通宵不寐,要聊天、放鞭炮、打牌、包饺子……

守岁习俗最早始于南北朝,粱朝的庚肩吾、徐君倩,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古时,守岁也叫“照虚耗”,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4、春节为何要扫尘

临近春节,很多家都会进行一次大扫除。人们清扫房子灰尘,擦洗家具,清洗盘碟等,古称“扫年”。“扫年”习俗起源于尧舜时代,由古代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中演变而来。春节扫尘,不只是为了干干净净过新年,它还有些来历讲究呢!

在民间流传着一则传说。扫尘习俗是因通州(今南通)佃农为迎接玉帝的年粮而来。早先,这里的佃农一年忙到头,除纳粮交税外,所剩无几。他们祈求灶王爷在腊月二十三日上天奉本时多说好话,以便玉帝开恩,从天仓拨点恩赐,在除夕前降下年粮--米雪,让他们饱饱地吃顿团圆饭。为了迎接玉帝的恩赐,佃农们每年都在腊月二十四日前,将宅院里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以迎接天赐年粮。这样年复一年,春节扫尘的风俗便一代代延续流传下来。

5、过春节吃年糕是纪念谁

年糕作为一种食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公元6世纪的食谱《食次》就载有年糕“白茧糖”的制作方法,即将糯米蒸熟以后,趁热舂成米咨,然后切成桃核大小,晾干油炸,滚上糖即可食用。

年糕多用糯米磨粉制成,而糯米是江南的特产,在北方有糯米那样粘性的谷物,古来首推黏黍(俗称小黄米)。这种黍脱壳磨粉,加水蒸熟后,又黄、又粘、而且还甜,是黄河流域人民庆丰收的美食。

过大年时,家家户户都要吃年糕。这一习俗在唐以前就已形成。关于吃年糕的来历,有这么一段传说:春秋时,吴王阖闾命伍子胥负责修筑王城。历时三年,城池完工,名为“阉闾大城”。阉阊死后,夫差继位。他不听伍子胥的忠告,不顾越国这一心腹之患,北上攻齐。夫差打败了齐国班师回朝时,文武百官都到城外列队迎接。当时众人都歌功颂德,喜气洋洋,唯有伍子胥却忧心忡忡。在回家的路上,伍子胥郑重地对身边亲近的人说:“将来如果我有不测,都城被围,民无所食,你们可去象门城下掘地三尺取粮。”不久,夫差果然听信谗言,命伍子胥自杀。

越王勾践听说伍子胥已死,便举兵伐吴,一路势如破竹,把吴国都城团团包围。吴国军民被围困日久,城中粮绝,每天都有人饿死。于是,伍子胥的亲随带领居民前往象门挖地三尺,发现城砖是用糯米粉煮压成的,十分坚韧,既能筑城,又能充饥。这一发现,使人们欣喜若狂,他们靠着这些“城砖”,终于度过了劫难。从此以后,每逢过年,人们都要用糯米粉做成“城砖”,供奉伍子胥,以表示他们对这位救命恩人的纪念。久而久之,这“城砖”

便被称做“年糕”,形成了过年吃年糕的习俗。

年糕有南北风味之别。北方年糕有蒸、炸两种,均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汤煮诸法,味道甜咸皆有。

6、过年放鞭炮的习俗

过年放鞭炮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没有鞭炮就感觉年味不足。鞭炮在中国很早就有了,《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

到正月初一,鸡叫头一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当时没有火药,没有纸张,人们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这当然是迷信。

到了唐朝,鞭炮又被人们称为“爆竿”,大概是将一支较长的竹竿逐节燃烧,连续发出爆破之声。南昌诗人来鹄的《早春》诗句:“新历才将半纸开,小亭犹聚爆竿灰”,写的就是当时春节燃烧竹竿的情景。

后来,炼丹家经过不断的化学试验,发现硝石、硫黄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烧和爆炸,于是发明了火药。有人将火药装在竹筒里燃放,声音更大,使得火烧竹子这一古老习俗发生了根本变化。北宋时,民间已经出现了用卷纸裹着火药的燃放物,还有单响和双响的区别,改名“爆仗”,后又改为“鞭炮”。

虽然火药发明之后,人们不再燃烧竹子了,但仍一直沿用“爆竹”的叫法,直到今天。

7、“年”有哪些别称

载:唐虞开始称年为“载”。陆游的《书愤》就有“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之句,现在也还常说一年半载、千栽难逢等。

岁:明徐光启所着《甘薯疏序》:“岁戊申。江以南大水。”至今还有“辞旧岁,迎新年”之句。

祀:殷代称年为“祀”。《书?洪范》中曰:“惟十有三祀。”

春:泛指时为年。高适《人曰寄杜二拾遗)诗:“一卧东山三十春。”

秋:李白《金陵歌送别范萱》:“四十余帝三百秋。”俗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其中的“秋”即年的意思。

霜:贾岛《渡桑干》:“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霜即年。

捻:谷一熟为稔,故亦谓年为捻。《国语?郑语》:“九周存亡,不三春节贴对联始-7何时新春伊始,春节将临,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城乡百姓家家户户总要贴上新的春联,以示辞旧迎新,期冀度过和和睦睦的除夕之夜,迎来甜甜美美的新春佳节。可以说,春节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节日,而春联则是我国独有的一种传统文化。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最初,朋J在桃符上题词,称为题桃符。如“姜太公在此,百无忌禁”或“有令在此,诸恶远避”等一类压邪话和符咒。接着又有人在题桃符基础上题联语。联语从内容和形式来看,都是吉语佳话,文字工整,长短对等,又讲求对仗。这种做法到五代又有了新发展。

北宋学者张唐英在《蜀祷杌》中记载:“蜀未归宋之前,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在后蜀亡的前一年(964年),后蜀皇帝盂昶在除夕之日令学士辛寅逊在桃板上题词,以贴寝门,因嫌题词对仗不工,就亲笔写成一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两句桃符诗就是后来大家公认的我国最早的一副对联。自此以后,到宋代,对联开始兴起。

桃符改成春联已是明代的事情。公元1368年,明太祖帝居金陵(南京)时,除夕之夜,令公卿士庶之家都贴春联,过年时还曾亲自微服出行,逐门观看,以为乐趣。并趁兴亲笔题联,一赐大官陶安:“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一赐某平民屠户:“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从此,春联就开始在城市和农村普遍盛行起来。

8、春节有的地方为什么要挂门钱

门钱,也称“门笺”、“过门钱子”、“罗门钱”、“纸帘”。其形状四四方方,底部两个三角形表示幡穗,像一面面旌旗小幡,多是五张排,色彩鲜艳的垂挂在大门上,与对联、门神相互呼应,给春节的农家村舍平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现在中国贴门笺的习俗虽不普遍,但历史悠久,古代就有以幡胜表达意愿的风俗,这样的记载《后汉书·礼仪志》中就已经有了。而到了唐代,门笺的雏形渐成。到了清代,门笺正式成形,清代诗人周宝善为其作年俗诗说:“先贴门笺次挂钱,撤金红纸写春联;竹竿紧束攒前帚,扫房糊窗算过年。”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还为它做了详细的注解:“挂钱者,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飓,贴在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可见,挂钱的历史是由来已久的。而今人对它的喜爱,又多了一层原因,那就是它名字中的“钱”字,把它们挂在门前檐下,预示着新的一年中,财源会滚滚而来。

为什么要挂门钱呢,传说古时“年”本身是一个饿鬼,每到岁末都要出来吃人、吃孩子。为了避邪驱鬼,人们就在大门口、屋檐下、树枝上挂起了花花绿绿剪刻成的纸笺,用来吓唬“年”,果然“年”再不敢进入人家作孽了。

旧时,除夕中午,家中贴上门钱,就是表示已经过年了,凡催账的,至此为止。即便欠账,也不能上门要了,可以过个安稳年了。

9、春节中的商家有哪些习俗

春节期间是商家最讲究习俗的时候,各商业铺户都极为重视。首先是拜“财神”。每年大年初一早晨,掌柜带领伙计们集中到财神爷牌位前磕头烧纸,颇有新年“团拜”的意思。

在“破五”内,停止营业,并改善伙食。商家过年的莱式,除鸡以外,餐桌上一定要有红烧猪肉(取红红火火)、鱼(年年有余)、发菜蚝豉(发财好市)、粉丝(连绵不断)、腐竹、甜竹(富足、甜足)。还要有炒蚬,表示“发市”,炒螺预示“多子”。此外,允许老伙计们玩牌取乐,但严禁恶性赌博。小伙计斟茶递水,可得一些小费。

商家们在每年二月初,将伙计们头一年应得的报酬款,分别转入账内,每个人可随时支取。如果“账”面上转入的报酬款已经支完,即不许再长支浮借,这一商俗包括掌柜的在内,人人须履行。

通常商业字号每年在“破五”内都要请来东家“验账”。所谓“验账”就是向东家汇报字号一年来的经营情况,说明赢利多少,库存若干,每个厘股应分多少红利等。经过验账,东家没有异议,即确定正月初六开门营业,并规定“批账”的日期。

10、为何有年初一不杀鸡的说法

在春节期间的禁忌中,大年初一的禁忌特别突出,“年初一,不杀鸡”就是其中流传广、影响大的一个。

“年初一,不杀鸡”习俗的来历是多方面的。

其一,是没有杀鸡的实际需要。从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到除夕,家家户户要打扫卫生,置办年货,准备食品和衣物,迎接春节的到来。一般在除夕前,鸡鸭鱼肉、年糕、饺子、油炸食品、香烟、屠苏酒、香肠、挂面等,都已经准备好。既然一切准备就绪,应有尽有,年初一杀鸡就毫无必要了。

其二,是年节期间整体上的禁忌使然。初一不仅不杀鸡,而且任何动物都不得宰杀,这种禁忌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如果杀鸡的话,必然会流血,流血即所谓“破”,“破”即破败、破坏、衰落之意,当然是很不吉利的。过年既然讲求大吉大利,就不可以杀鸡。另外,“鸡”与“吉”同音,以鸡谐“吉”,象征吉祥如意,杀鸡即意味着破除了吉利,这是人人都不愿看到的。由于年初一的重要性,初一不杀鸡就意味着一年到头都吉利。

11、为何“年朝一.不吃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