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后盾,段祺瑞面对派系林立的局面,他坚决坚持来用武力手段统一全国。为此,1918年他动用了直系精锐部队(主要是吴佩孚军)去湖南与湘、粤、桂军战,以为这样既可保存皖系实力,又使直系主力远征西南,两败倶伤,他便可坐收渔利。
1918年2月2日,吴佩孚奉段氏北洋政府命令,率军入湘,对湘、粤、桂联军作战,而其所部主帅曹锟则在此次“拔湘之役”中,从2月6日抵汉口起即“逗留汉口,每日招妓数十,饮酒打牌,并纳名妓花宝宝为妾”,用“侵挪军饷12万元,运动选举副总统”。奉张亦垂涎副座而“投入段派与西南各省及冯总统战争之漩涡”。3日,他受段指使,通电指责直系主和派李纯“身膺节钺,首倡调和,长彼凶锋,怠我士气”。15日,张敬尧奉段指使率第七师尾随吴师南下,亦抵汉口。2月5日,段祺瑞令北洋政府以明令任命吴佩孚署中央陆军第三师师长。吴佩孚率第三师及三个混成旅于26日抵蒲圻,作分兵三路进攻岳州的准备,其部署是:以第三师为主力,第二、第三两混成旅沿武岳铁路攻击联军正面,以第一混成旅王承斌部由嘉鱼;经太平口、鼓花洲(今谷花洲)沿江岸攻击联军侧翼;以第六混成旅和第四混成旅攻击羊楼洞,并于3月11日,一举攻占了这一通往武昌的咽喉要道,突破了西南联军第一道防线。
3月12日,吴佩孚亲率第六混成旅向联军第二道防线云溪发起攻击。守军是陆荣廷之子陆裕光第一混成旅和湘军一个团的兵力,吴于15日即占领云溪。16日,吴下令对岳州发起总攻,他以5万兵力攻击西南联军9万之众。联军内部矛盾重重,消极防堵,互不相援,吴部于18日进占岳阳,完全控制了湖南。湘、粤、桂联军内讧,弃城南逃。
岳阳失守,联军节节败退,一泻千里,战争形势急转直下;吴佩孚乘胜追击,率部猛进,分路夹击,夺取衡阳,“常胜将军”由此得名。联军退至长沙,总司令谭浩明束手无策,在其所召集之团以上军事会议上,联军互推战败责任,乱作一团,谭氏出布告道:“岳阳小挫,军事之常,本帅坐镇,自有主张。安居乐业,勿稍惊慌。”而第二天,这位总司令便弃守长沙,逃往桂林去了。
谭氏出走,联军瓦解,败局不可收拾。湘军集结粤桂边境,谭延阊派张其键返湘观察形势并联合吴佩孚以求生路。
26日,吴氏率第三师未经战阵,未失一兵一卒,大队浩浩荡荡进入长沙。而皖系大将张敬尧在几经败阵之后亦赶到长沙,声称与吴师“会师长江”,“平定川、粤”,做得利之渔翁。
吴佩孚在湘取得大胜,使段祺瑞不可一世。27日,冯为战局所迫,请主战派头目段氏复职,上任伊始,段即任命嫡系张敬尧为湖南督军,且在虚任省长谭延闾接任前(明知谭不可能就职)由张兼任,同时命令吴氏率部南下,向湘南及两广进军,为皖系打天下。
与此同时,段下令“查办冯玉祥。但遭全体官兵一致抗议,声明:宁与旅长同死,不愿任其独去,否则请将全旅官兵九千五百五十三人一律枪毙,以谢天下”。
段氏损人利己的举措,引起了吴氏行动方向的改变。他以为凭“战功”湘督一席稳操在手,可是,督军与地盘联系在一起,它关系到势力的消长。段氏清楚,吴佩孚若得手湖南,再向前推进,直系曹、吴就兼有湘、鄂、豫、直四省地盘,声势越发不可遏止而将无敌于天下,故深深地感到:动用直军赴湘作战为本系扩张势力,事与愿违,得不偿失。号称“常胜将军”的直系后起之秀吴佩孚无意中引起派系意识强烈的段氏极大的疑惧,所以,段氏急令嫡系张敬尧率领四倍于吴氏的兵力(加上原驻湘范国璋师、李奎元师和田树勋师)以援吴为名随吴入湘,以监视和争功,并借机扩张皖系实力和地盘。
吴佩孚见到段祺瑞厚集兵力,任命湘省督军兼省长,实在咄咄逼人,无异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吴为自己和本系的利益和命运计,决定“不可再战”、“罢战主和”并“撤防北归”。
4月初,段祺瑞在得意忘形和恐惧吴氏之余,实无退路,制订了下一步“武力统一”西南的方针:“定湘援龙(济光),同时并举”;“用湖南作制服两广的基础,用四川作制服滇黔的基础”,一面“虚攻衡、宝,以掣敌势”;“一面阳出郴州援粤,阴由闽急攻潮惠,奇兵制胜”。限一个月定湖南,三个月平两广,半年统一全国,端赖此举。按照这一计划,吴佩孚将奉命攻中路,由长沙经湘潭向衡山、衡阳前进。
西南联军在岳阳、长沙失守后,决定“暂取守势”,退驻衡山、永州(今零陵)一线,而其主帅谭浩明已率先撤回广州了。所以,24日,吴佩孚又未费一枪一弹而占衡阳,但不再前进一步。
此时,广东军政府因战败而自乱,声言承认冯国璋代理大总统为“合法”,向直系大送“秋波”。湘军总司令谭延闾公开声称吴佩孚“罢战”是“出于公心”。“愤于段氏专横,欲结西南,以期促进和平,协谋国事,情意恳切”。
在这种形势下,5月4日,西南军政府改组,达到了驱逐孙中山的政治目的,孙中山通电辞职,愤懑地说:“南与北如一丘之貉。”似已认识到直系吴佩孚与桂系陆荣廷谋妥协旨在倒皖、抗日和反孙,但却提不出正确的革命纲领和对付办法。
5月25日,南方滇系头目唐继尧、桂系头目陆荣廷捧出旧官僚岑春煊为军政府主席总裁,排斥孙中山。岑初上台,秉承滇、桂系的意愿,对直系吴佩孚求和心理更加迫切,正可通过吴佩孚联曹(锟)联张(作霖)而倒安福,共谋一项解决南北问题办法。岑氏派出代表赴衡与吴谈判,其结果是:“第一,请公(岑)与萁(唐继尧)、干(陆荣廷)两公连结西南诸帅为一团体,彼(吴)将连结张(作霖)、曹(锟)、王(占元)、陈(光远)为一团体;第二,此两团体互商解决时局办法;第三,发表及实行办法。”
吴佩孚对自己过湖北、下湖南的“赫赫战功”感到得意,对战胜后的形势估计十分乐观,对自己所获得的社会“名誉”非常自豪,说“是役为隋唐时裴元庆之走马取金提焉”,惟独对段氏不满,并以师久战疲为借口不愿再负弩前驱而为他人争地盘卖死力了。这位“平南”主战场上的指挥官的动向,引起段氏的极大注意,不得不玩弄笼络骗术。
4月4日,段祺瑞特授曹锟勋一位,一等大绶宝光嘉禾章;吴佩孚勋二位,二等大绶宝光嘉禾章,曹感到“段恩非浅”,而吴则不为所动。
13日,吴佩孚电告北洋政府:衡州、永州等地,山峰奇险,道路曲折,易守难攻,较之长岳,战略大相悬殊。现正密遣军探,随同乡导,进一步审观地形,俾得熟悉地理,再行前进,免生阻碍。这实际上是托词不前,是“罢战主和”的某种“试探”或“信号”。
22日,坐立不安的段祺瑞以北洋政府名义,特任曹锟为川、粤、湘、赣四省经略使。这一高官,直辖四省兼直督,在民国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而且是非皖系的“特任级”(其次是简任、荐任、委任级)官制。段氏认为拉住曹锟即能稳定吴佩孚,替曹氏铸了一颗银质狮纽大印,其重量超过一公斤。曹锟在名位上得到了某种满足,便挥旆北返回津坐催军饷和运动“副座”去了。
段祺瑞因吴佩孚在衡阳不再前进一步,于5月27日,特派徐树铮亲赴衡游说。徐强调数点:要维护“北洋袍泽”、“北洋一家”,不要干亲痛仇快之事;段、曹关系非同一般,应予献身;应以“大局为重”,切勿“功亏一篑”。吴答以“军人以服从为天职”相敷衍,而徐则贿以巨款相笼络,并吟诗奉承吴氏:
吴公爱民如爱军,与爱赤子同殷勤;
吴公治军如治民,情感信藉由天真;
在军整暇不自逸,雍容雅度尤无匹。
29日,曹锟擅自离汉返津,以守直隶根本地盘,此时张怀芝亦回山东,而南军初败,并无反攻力量,所以南北战争事实上已成停战议和之局。
6月1日,徐树铮从南方游说吴佩孚“胜利”返京。向段氏再献“笼络吴佩孚,分化直系”策略。3日,段采徐意,以北洋政府名义,特授吴佩孚为“孚威将军”衔。这又是“特任级”头衔,在北洋政府的官制上与督军平行。地方或中央实力派加此官阶头衔,等于后补督军,堪称“破格提拔”。这与一般督军下台后始授予“将军”衔不同,他是以一师长职跃升为将军的,是少见的“平步青云”。但段始终不派本系劲旅魏宗瀚师南下,他借“平南”使异己两败俱伤的目的昭然若揭。
吴佩孚是北军将领中有“死战精神”的悍将。他现在宣布退出南北战争并与南军携手,“言人之不敢言”,“谏人之不敢谏”,尊重民意,拥护法统,主张共和,高唱爱国,倒皖反日,颇能左右时局,无疑是对段祺瑞“武力统一”政策最沉重的打击。与此同时,日本在欧战后卷土重来的英美势力的压力下也正在改变支持段祺瑞“武力统一”政策,采取“与列国行动一致”,表面“希望中国统一”的政策。但直系头目曹锟,由前方返直驻津后,受皖系官僚、政客、军人包围、利用和愚弄。他们纷纷力劝曹氏继续主战,并严令吴师进兵广东,仍以副总统为交换条件。徐树铮还特意拉进张作霖,一道向曹疏通。6月17日,徐树铮给曹锟介弟曹锐的密电声称:“三哥事(指曹锟副座),芝揆(段祺瑞)极所赞助,即嘱弟转知各同人分头进行。奉省本有接洽,弟暂无须前往。三哥勋誉在人耳目,谅易得当也。”19日,曹锟受皖系所指使,在津召开督军团会议,会议结果一致主战。曹氏本意应当与吴一致,主张讲和,但此时“副座”的诱惑力使他又“模棱两可”了。
20日,冯国璋受皖段组织的督军团会议压力,令吴佩孚为援粤军副总司令(张怀芝为总司令),进攻广东。但此时的段祺瑞已预感到吴佩孚决不服从,“南方之必不可平,乃省其用兵之费,组织新国会,另选总统,为根本倒冯之计划”。而冯国璋亦恐段当选总统,便以南北战争推之于段的手法,以及密令吴佩孚通电罢战主和的计划,挫败段氏阴谋。
吴佩孚前线罢战主和,倒戈相向,还得力于其高级幕僚张其锽的一手策划。张于1918年初入吴幕,运筹帷幄。张与湘军总司令谭延闾是甲辰科同年进士,以“才气纵横”在谭军幕下任军务委员、南武军统领,是谭的副手。他还是湘绅聂云台的妹倩,而聂母则是近代军人的鼻祖曾国藩的女儿。张自命得曾国藩的衣钵,他人亦目为近代词章之土,外号“张半仙”。张氏以谭延闿南军代表资格作吴氏座上客,认为吴是北军中“气吞河岳”的人物。他朝夕与吴畅谈兵略,每以曾国藩、胡林翼治湘军为圭臬,极力献策,力陈“为全国利益计,应重建地方和平”。他说清了湖南问题是南北问题的中心,而谭、吴修好与结合则是解决南北问题与安定全国时局的关键。如果相反,吴将军以“征服者”姿态高压湘人,可用得上《史记》中《项羽本纪》里“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典故。劝吴要以友好合作的方式延揽湘绅、湘军、湘民,约束所部士兵,则湘人必翕然而归。吴听后,肃然起敬,恨相见太晚。吴在发表“罢战主和”叛逆性通电的同时,申明军纪如下:
(1)各军对于防线勤务,不得稍懈,并不得托故请假,如有借词规避等事,照军法治之;
(2)军队驻防之地,应用各物,皆须出钱购买,不得扰及民间一草一木,违者处以军法;
(3)对于本军防守地点之人民。固宜竭力保护,即防线以外,遇有危险发生,亦宜加以援助;
(4)遇有匪类,扰乱治安,危及生命,一律奋勇扫除,不得瞻顾退却,违者以临阵脱逃论;
(5)军队驻防之地,各军对商民,不得有赊欠挪借情事,如士兵负有债项,须从速偿还,倘有强赊硬欠等事,一经发觉,军法从事;
(6)本军驻防地点,每日由本部派遣人员随时随地秘查外,并责成各团营长官,妥维军纪,以保声誉。
根据其他记载和时人评论,吴部军纪良好,以上六项得到严格执行。“吴氏在衡,不惟民皆爱戴,即与南军亦划界相守,情谊信笃”。“吴军驻屯衡阳,剿匪保民,功绩昭然。张敬尧则任意妄为,动拂舆情。湘民屡请以吴督湘,而政府厄于皖系,未能允准”。吴部“兵夙尚风纪,对于民间秋毫无犯,是以颂声载道”。
衡阳的绅士、民众,对吴氏其人其事早已“如雷贯耳”。而吴氏开府衡阳,颇能“礼贤下士”、“广收民心”。其时,南方的护法军各部军纪不好,一败涂地,粤、桂几无可战之兵。惟湖南谭、赵的部队尚能为“护法”奋力。
在此情况下,吴师驻衡,对西南来说,无异利刃插入中原,完全控制了湖南,使西南不战自乱。孙中山先于1918年辞职,赴沪潜心着述,宣扬三民主义。而西南军人、政客原以为吴佩孚将乘胜南指,一举荡平两广。然而,吴佩孚按兵不动,在湘与谭、赵和平共处了近两年时间,从而造成南北均不敢乱动干戈的局面。吴部倘若真的大举南下,是福是祸,将是一种新的局面了。
曹锟虽曾鼓动吴继续“冲锋陷阵,你得争先,别落人后,给咱们争气”。但曹锟是受“副座”的诱惑力而主战;而吴佩孚则是出于爱国心诚和受五四运动的影响而主和的。曹不愿亲自出马是让张怀芝去打头阵,但张是借吴氏“声誉”而出征的。吴主和,张亦不战。《申报》评述吴氏“罢战主和”列举六项原因:
(1)吴军欠饷过久,士卒人人怨望,一旦酿出意外,则堕军纪而丧令誉,殊为不值;
(2)军械子弹有消耗而无增益,用武无地,士气亦日趋消沉,若再稽迟年月,势必举全军锐气荡然无存;
(3)湘军驱张念切,徒以吴师实力与情谊之关系,遂隐忍不肯轻发。乃张敬尧不以为德,反处处防闲猜忌,恩将仇报,尤令吴灰心;
(4)湘军驱张运动已届准备成熟之时,一旦爆发,则吴氏置身其实,殊难取适宜之态度;
(5)湘军急于驱张,自希望吴师之速退。吴师与此撤去,一方面博得南军之好感,一方面借释对张之宿怨;且该军去而南军发动,尤可证明其军事保障衡岳,维持和平之功;
(6)湘军此次发难,虽欲直接间接借重于吴师,然固始终抱定一自决主旨。此后决不肯再将军民政权交付外省人之手。吴氏勘破此点,故于湘省尤无留恋之必要。
但主要原因尚不在这些。而是段祺瑞、徐树铮操纵中央政权,祸国殃民,引起全国反对,也引起吴氏反对。段、徐的政治与军事目的,是以武力追求皇帝式总统。为此,他们大为失策地动用直系精锐部队出征湖南,“驱虎斗狼”,自己则坐观成败,以消耗直系主力——驱使它孤军深入,陷于绝境,借此消灭异己势力。吴氏悟出此点,不图虚声——“援粤军副司令”,而讲实利——反戈一击,以取皖系而自代之。
另一方面,吴佩孚“罢战主和”又充满爱国思想。他认为,欧战后,中国的当务之急,是反对日本侵华亡我之心的不断升级。皖系、安福系热衷于内战而不整顿国家和地方军队,这种举动,决不能御外侮、保主权、安国本。所以他在前线罢战主和,正是铲除卖国求荣的皖系及其整军御侮的开端,政治目的“遂其军事上之布置耳”。此点从他撤防北归途中将土一路上高声齐唱他自撰的——日后洛阳练兵的军歌——《满江红》词牌写的《登蓬莱阁》歌,得到了有力地证实,歌词是:
北望满洲,渤海中,风浪大作!想当年,吉江辽沈,人民安乐。长白山前设藩篱,黑龙江畔列城郭。到而今,倭寇任纵横,风云恶。甲午役,土地削;甲辰役,主权堕,江山如故,夷族错落。何日奉命提锐旅,一战恢复旧山河!却归来,永作蓬山游,念弥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