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生气不如争气
2033900000007

第7章 换个角度“品”不顺(3)

有四个人,一个是盲人,一个是聋人,两个是耳聪目明的人。攀爬铁索桥时,四个人一个接一个地抓住铁索,凌空而行。结果,盲人过桥了,聋人过桥了,一个耳聪目明的人失去了过桥的勇气,另外一个则顺利通过铁索桥。难道耳聪目明的人还不如盲人、聋人?其实,他的弱点恰恰源于耳聪目明。

盲人说:“我眼睛看不见,不知山高桥险,心平气和地攀索。”聋人说:“我的耳朵听不见,不闻脚下咆哮怒吼,恐惧减少很多。”那么顺利过桥的那个健全人呢?他的理论是:“我过我的桥,险峰与我何关?急流与我何关?我只管尽心尽意地过我的桥就是了。”

这实在是一个富有警示意义的故事。很多时候,做事就像攀爬铁索桥,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自身力量的薄弱,不是因为自身智商的低下,而是被环境所威慑,被周围的声势吓破了胆。

化悲痛为力量

有一个女孩,有很小的时候就拥有一个梦想,她想使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滑雪运动员。然而,不幸的是她竟患上了骨癌,为了保住生命,她被迫锯掉了右脚。后来,癌细胞蔓延,她先后又失去了乳房及子宫。

这一而再再而三的厄运不断地降临到她的头上,她曾哭泣过、悲伤过,但是她从来没有放弃过心中的梦想。她一直都在告诫自己:“我要为自己的生命负责!决不轻言放弃,我要向痛苦挑战!”

最后,她不但没有被病魔打倒。相反,她竟以顽强的生命斗志和无比的勇气及信心,排除万难,终于为自己创下了多项世界记录,其中包括夺取1988年冬奥会的冠军,并在美国滑雪锦标赛中总共赢取了29枚金牌。甚至在后来,她还成为了攀登险峰的高手。她就是在美国运动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滑雪运动员——戴安娜?高登。

一个人一旦沉沦于痛苦之中,他(她)就永远不会有所作为。只有那些懂得融解痛苦,并在痛苦之中不断积聚力量者,才会使生命愈加丰满和充实。曾经有一位诗人如此说过:“其实,不论在岁月之内还是在岁月之外,痛苦都是比幸福更为博深更为奥妙更为耐读的书籍!”这是一句多么耐人寻味的话啊,痛苦并不可怕!在痛苦中积聚力量,犹如内部剧烈涌动的火山一样,他(她)一旦喷发,必定带给人们一种震颤灵魂的感受!

以积极的作为推动“否极泰来”

“否极泰来”这句话人人皆知,它的意思是:人的恶运到了极点时,便会开始转为好运!

这句话可说对,也可说不对。

先从“对”说起。假设一个人失了业,走投无路,也花去了他最后一块钱。然后他找到了一份工作,虽然待遇不高,但比起身无分文的时候,他这种转变的确是“否极泰来”。这种相对式的境遇,就是“否极泰来”“对”的地方;但如果这个人在走投无路时生了病,或是遭遇车祸,甚至因意外而身亡,那么在这个人的身上,“否极泰来”就“不对”。

“否极泰来”在很多人身上得到验证,也在很多人身上被否定——那么,我又为何在这里提这句话?

我觉得,命运固然有人无法抗拒扭转的一面,但是,人为的力量还是可以改变很多事情。因此我认为“否极”不一定会“泰来”,但若在“否极”的时候加入人为的力量,那么“泰来”的机率将大为提高,这也就是我强调的:以积极的作为推动“否极泰来”!这一点,可以从那些屡仆屡起,或是通过人生考验的人身上得到验证!

何谓“积极的作为”?

首先是保持“存在”。“存在”有两种,一是生命的存在,一是意志的存在。有些人在碰到困境奋斗无效之后,便丧失意志,放弃战斗,有的甚至觉得“人生乏味”,干脆一死了之。丧失意志的人不可能“否极泰来”,因为他已失去了动力,也失去了寻找机会、掌握机会的动力;一死了之的人则什么都已失去,更不可能“否极泰来”了!所以要否极泰来,一定要留住生命,并保持意志的跳动,只要意志和生命还在,就会有机会!

其次是发挥无比的耐心。人在倒霉的时候是很痛苦的,除了要忍受物质的匮乏外,也要忍受别人的轻视,而最难忍受的是“这倒霉的日子究竟何时才会过去”的煎熬。很多人无法“否极泰来”就是因为沉不住气,因而招来毁灭;而有些人就会铤而走险,做出犯法的事;也有些人在最不顺的时候,孤注一掷,结果把仅有的“元气”都赔掉了。所以,有耐心,才会有机会。

最后是要不断拼命地累积能力。人在走恶运的时候,不是每天唉声叹气或躺着睡觉就会“否极泰来”的,你必须在这个时候拼命下工夫学习、充实。这样做的好处是加强了自己的勇气和对社会环境的掌握及观察,这对“否极泰来”都是有直接帮助的。而累积“能力”越多,“否极泰来”的收获也就越大。

人的命运是很奇妙的,有些人失败后反而大发,但有些人失败后再起来的成就却不若以往,这种人有的会认为他还没“否极泰来”,反而因此不快乐——这么想的人,将会一辈子活在“倒霉”的阴影中,何不想想在真正倒霉时的苦呢?

不知你是否遇到过挫折,那么请记住“否极泰来”这句话,但不是无所作为地相信,而是要有“积极作为”的行动,就像我前面说的那样。

失败并非面目可憎

横逆困穷,是锻炼豪杰的一副炉锤。能受其锻炼者,则身心受益;不受其锻炼者,则身心受损。

失败也许是最让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字眼之一了。有谁会喜欢失败呢?别说是“屡战屡败”,就是一两次失败,也会让有些人觉得大伤了元气,岂止是损失了精力、时间和金钱。

失败带给大家的感受之一,就是自卑。“我不行,成就事业是那些有特殊才能的人或幸运儿的事,对我来说是高不可攀的。”于是,有的人自认无能,从生活的跑道上退到一边,去做一个看客。

失败带给大家的感受之二,就是懦弱。所谓“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从此变得缩手缩脚,前怕狼后怕虎,再也不敢去冒哪怕一丁点儿险,从而变成了懦夫。

失败带给大家的感受之三,是悔疚。有些人会时时想,当初我不那么做,就不会失败了,要是世上有卖后悔药的就好了。也有些人盯着失败的伤口,看着它流血,却不知赶快去包扎,而是深深地陷入悔恨自责中不能自拔。

失败带给大家的感受之四,是耻辱。有的人认为,失败是最没面子、最不光彩的事。因此就有这样一则笑话,一个人与别人下棋,三盘皆输,却要硬着嘴说:“第一盘,我差点儿赢;第二盘,他差点儿输;第三盘,我让他了。”死活不说“我输了”三个字。

失败真是这么令人讨厌吗?

明朝人洪应明说,恶劣的生存环境(包括不公正的待遇、贫困的生活、不能获得成功的困境),是锻炼英雄豪杰的熔炉和铁砧。能够经受它的锻炼的人,身心两方面都会受益;反之,身心则会受损害。用句现代的话说,洪应明讲了一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道理。

对失败,应该如何对待呢?实际上,失败往往会使一个人的生存环境变得恶劣起来。比如,一个投资家失败,可能马上变成一文不名的穷光蛋。一个军人失败,可能会沦为战俘或受伤。失败是一种既成事实,正确地对待它(所谓“能受其锻炼”),身心就都会受益。不能正确对待它,失败就会如上面谈到的,使你自卑、懦弱、悔疚、推诿、逃避……使你产生肉体和精神两方面的疲乏感,而疲乏使你难以着手工作,去积极补救或另辟新路,从而又促成失败。

首先,大家应该认识到,失败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功课。人们不可能生而知之,要长大成人,其间必定要经历诸多失败。婴儿蹒跚学步,总要摔些跟头。如果摔了一两次跟头就趴在地上不起来,那他永远也不会走路。法国作家雨果说:“尽可能少犯错误,这是人的准则。不犯错误,那是天使的梦想。尘世上的一切,都是免不了错误的。”

造成失败的原因无外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因素。有的失败是由于自身知识水平和能力所限。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大家自身加倍努力,再作冲击。上官云珠是我国着名的电影演员。她原本是一家照相馆的女职员,因为长得漂亮,国华公司聘请她演一部影片的重要角色,还把她的彩照登上画报,准备捧红她。不料她第一天拍戏就砸了锅,站在镜头前浑身发抖,紧张得一句台词也说不出。导演耐心地连试了三次,她都发抖,只得作罢。第一次明星梦破灭,上官云珠不甘心失败,又托人介绍到艺华公司,争取到一个角色。当正式在水银灯下拍摄时,她那个临场紧张发抖的毛病又犯了,第二次又失败了。面对两次失败,上官云珠并没有放弃梦想。不过她也没有再蛮干。她认真分析失败原因,认识到发抖是因为自己缺乏表演基本功,心虚胆怯是病根子。于是她进入业余剧团,在舞台演出中磨炼基本功,积累经验,东山再起。她还先后到上海戏剧学校、新华公司演员培训班学习。1941年,上官云珠参加《玫瑰飘霉》的拍摄,获得成功,终于成为大明星。

英国诗人波普说:“并非每一个灾难都是祸,早临的逆境常是幸福。经过克服的困难,不仅给了我们教训,而且对我们历次的奋斗有所激励。”美国作家爱默生说:“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都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如果上官云珠没有经受失败,“顺利”地第一次拍摄就通过了,而其实她的演员基本功很差,那么,她就可能只能做昙花一现的“明星”,不会有后来真正的辉煌。

失败也可能是客观条件暂时不具备造成的。这时候,需要耐心等待时机成熟,而不能轻易放弃目标。也有主客观条件都不成熟造成失败的,这就需要从两方面总结教训,以利再战。

在中国历史上,由平民而成为封建帝王的,只有刘邦和朱元璋。刘邦“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其间经历了数不清的失败。楚汉相争五年,刘邦在军事上一直处于劣势,他直接指挥的几次大战几乎都失败了,而且败得相当惨。他身负重伤12处,有好几次差点儿做了俘虏。但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他都不气馁。公元前202年,刘邦终于有实力与项羽在垓下大决战。项羽兵疲粮尽,面对自己心爱的美人和骏马,低声悲歌,然后率800骑突围而出。项羽虽冲出了重围,却忍受不了失败的耻辱,感到无颜见江东父老,最后拔剑自刎于乌江。

刘邦和项羽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封建王权的争夺者。但历史最终把胜利给了刘邦而不是项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刘邦正确地对待了失败,真正是“屡败屡战”,不以失败为耻,也不因失败而畏缩不前。而项羽在其军事生涯中,几乎是所向披靡:“力拔山兮气盖世”,总是打得刘邦“狼狈逃窜”。也许正是因为缺少了失败的磨炼,所以垓下一败,项羽便很难受住打击。当时接应他的乌江亭长把船划向岸边,对项羽说:“江东虽小,面积也有方圆几百里,照样可以称王,请大王火速过江。”项羽却被这场惨败搞得心灰意冷,又羞又恼,放弃了卷土重来的机会。这如果换到刘邦身上,取不到天下是决不会罢休的。

看《霸王别姬》,大家可能会为项羽的“末路英雄气概”而喝彩,但从成功学的角度来讲,项羽不过是一个被失败打败了的怯懦者。普希金说:“大石拦路,勇者视为前进的阶梯,弱者视为前进的障碍。”在项羽勇敢的外表下,有的只是一颗经不起挫折的脆弱的心。(当然,项羽自杀结束了楚汉战争,使天下平定下来,老百姓免受战争之苦,这也是项羽之死的积极历史意义。但项羽并没有这种自觉。这里附带说说。)

甘地为争取印度的独立,提倡非暴力抵抗,与英国殖民主义进行了斗争,其间多次坐牢。但这些没有使他屈服,而是更坚定了斗争的信念,也增长了斗争经验,最后终于取得了胜利。有一位哲人说得好:只要与困难抗争,便能使孱弱的筋肉变得坚强——希望是在恐慌的守望之长夜诞生的,信心也是在败退及挫折之下到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家应该感谢失败。

失败的另一积极意义,是它的警示作用。在人们试图达成某个目标时,失败将提醒大家注意调整计划、步骤和方法,从而更快地接近以至达到目标。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石英表泛滥于世界市场。钟表之国的瑞士尽管在高价位手表方面仍居世界首位,但在他们曾占优势的中低价位手表方面都遭到了惨败。从1974~1983年,瑞士手表和零件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率从30%骤跌到9%。失败使瑞士的钟表厂商们猛醒了。他们原来一直瞧不上石英表,而固执地抱着传统的机械模式。但失败告诉他们,必须改变这种看法,否则只会自取灭亡。他们及时调整方向,转而开发超薄型手表。他们的口号是:“你一试戴,准会让你发疯!”结果在1983年初,一种名为SWATCH的低价位的超薄表问世了。SWATCH是SWISS(瑞士)和WATCH(表)两个字的缩写。瑞士手表靠它走出了困境,再度辉煌。

失败的警示作用还表现在它会告诉人们,我们设定的目标可能是不切实际的、无法做到的,是必须尽快放弃原来的目标,而重新选择目标。这种情况下,放弃是明智的,而不能“一棵树上吊死”,钻牛角尖。

1985年,美国可口可乐公司作出一项决定:放弃90多年一直不变的可乐口味,代之以较甜较柔和的新型口味。作出这一决定,是因为竞争对手百事可乐的强大压力,它在超级市场上的销量已经开始超过老牌的可口可乐。于是公司用两年时间试验新配方,耗资400万美元,仅口味测验就进行20万次,可口可乐公司充满信心,要用新型可乐全面占领市场,但好景不长。先是人们抢购存量不多的老可口可乐,继而愤怒的公众给公司打投诉电话、写投诉信,有人还成立了“老可口可乐爱好者联合会”,散发印有抗议字样的T恤衫,并威胁说,公司若不恢复配方,他们将上诉法庭。百事可乐却乘机说,可口可乐过时了,只有改方一条路。可口可乐公司显然遇到了极大麻烦。这种情况下,公司毅然作出决定:恢复传统产品的生产。

两年后,可口可乐在美国饮料市场上再度名列前茅。可口可乐公司应该感谢他们改方带来的影响,正是这一失败,无形中为他们作了一次大规模的宣传,以致有人事后怀疑,这是不是公司有意为之的一次广告活动?

失败了,有两种选择,一是鼓足勇气继续尝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另一种是松手退出,另找契机。到底选择哪一种,要根据实际情况,权衡利弊而定。这也与一个人自身的性格有关。作家毕淑敏当过兵,做过军医,34岁才开始学习写作。

有人问她,假如你在投稿时,一投不中,二投不中,三投不中,你会怎么办?毕淑敏回答:“估计三投不中,我就不干了。因为我已尽了所有的努力。如果一投不中,我会想是不是编辑的眼光不行,我可能要找其他编辑部,如果大家都看不中,说明我不是写作的材料,我会激流勇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