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不可思议的流行风尚(青少年探索发现丛书)
20280100000006

第6章 锁住女人的纯洁:贞操带在欧洲流行300年(1)

在我们东方人的心目中,现代西方世界的性观念是那样的开放,女性的地位也非常高。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曾经有那么几百年的时间,尤其是在上层社会,欧洲的男人们个个都是小心眼儿、醋坛子。为了防止妻子的红杏出墙,他们竟发明了一种带锁的内裤,然后让可怜的女人穿上。只是在需要时,做丈夫的财会拿出钥匙打开锁。也不知出于什么心理,这种变态的枷锁居然在欧洲大为流行,并形成一种奇特的社会风尚。

不可思议指数:★★★★★

1.文艺复兴时期贵族的变态嗜好

在古希腊伟大的《荷马史诗》中,曾有这样一个神话故事:火神赫斐斯托斯的妻子、神界第一美女阿芙罗狄忒,因性情风流、不甘寂寞,趁丈夫外出之机与小叔子发生了性关系。知道这件事后,虽然赫斐斯托斯明知家丑不可外扬,但为了防止妻子再次红杏出墙,作为铁匠保护神的他便锻造了一件紧身褡给妻子穿上,从而使其无法与丈夫以外的男子性交。而这件紧身褡,便成了后世欧洲贞操带的雏形。

顾名思义,所谓贞操带,就是指强迫妻子为丈夫守贞操的一种器具,其实是专门用来防止女子性交的金属或橡皮带。从15至18世纪,这种东西作为一种奇特的风尚广泛流行于欧洲上层社会,直到19世纪的西班牙还有人在用它。通常来讲,贞操带主要用两块铁片制成,留着通大小便的孔隙,然后采取各种方式锁在女子下身。要想与该女子性交,首先就必须打开锁,取下贞操带。至于钥匙,则由丈夫掌握。因为只有这样,当在丈夫外出时,才可以对妻子“放心”。由于据说贞操带最早诞生于意大利的一些城市,因此后世又称其为 “威尼斯带”、“佛罗伦萨带”、“意大利带”等。

关于贞操带的起源,许多研究者认为可能是在十字军东征时期(1096~1291年)。据说,当数十万西欧贵族和骑士远赴东方参加战争时,许多人为了保护妻子免遭强暴,同时也防止妻子对他们的不忠,便发明了由各种材料和工艺制成的贞操带。不过由于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这种说法基本上属于猜测。

到公元15世纪,欧洲出现了有关贞操带的直接记载。1405年8月,德国诗人K.吉塞尔(Konred Kyeser von Eichst)曾专门写了一些关于贞操带的诗,诗中还记述了生产这种东西的罗马、威尼斯、米兰、贝加莫等意大利城市。为了给读者留下直观的印象,他还画了一张图画并解释说:“这是一条佛罗伦萨男人们掌握的沉重铁带,锁闭起来就是这个样子。”而经过历史学家的考证,意大利诸侯弗朗西斯科·卡拉拉二世(Francisco · Carrara II)应该是第一位推广贞操带的名人。此人是意大利小诸侯国帕多瓦(Padua)的国王(14世纪末在位),也是一位声名狼藉的暴君。据记载,他不但到处抢掠和强奸妇女,还规定所有妻妾都得穿上他本人发明的贞操带。据说现在收藏于威尼斯博物馆的一条贞操带,即属于他的王后。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这种玩意儿极其变态:它由两块铁片组成,顶端是一圈铁带,可拴在女子的腰间,两块铁片上可供排泄的小孔,其宽度仅容得下一根手指!

自从卡拉拉二世的发明面世后,很快就在无聊的贵族阶层传播开来,乃至成为弥漫于意大利半岛的一股风尚。例如当时一位作家就曾写道:“现在,米兰的贵人们都让他们的妻子们带上金银腰带,在肚脐处锁住,带子上只有几个小孔让她们小便。” 紧接着,这种源自意大利的风尚又席卷西班牙、法国和德国等地。直到今天,在法国巴黎的克鲁尼(Cluny)博物馆还收藏着不少贞操带,而其中有两条竟分别属于法国国王亨利二世的王后凯瑟琳·德·美第奇(Caterina de Medici)以及路易十三的王后安妮(Anne)。而在慕尼黑、马德里、阿姆斯特丹、伦敦等地的博物馆里,同样收藏有不少16、17世纪的贞操带。

知识链接:亨利二世

亨利二世(Henri II,1519~1559年),法国瓦卢瓦王朝国王(1547~1559年在位),法兰西斯一世次子,1547年加冕为法国国王。亨利二世是一个天主教徒,法国国内的新教徒遭到他无情的迫害。1559年4月,他在为女儿的结婚庆典而举行的比武中,被苏格兰卫队长蒙哥马利的短矛刺穿头部,10天后去世。

知识链接:路易十三

路易十三(Louis XIII,1601~1643年),法国波旁王朝国王(1610~1643年在位)。幼年由其母玛丽·德·美第奇摄政。1615年与西班牙公主安妮结婚。路易十三亲自执政后主要依赖红衣主教黎塞留的辅佐,并开始了法国的专制统治。1643年5月14日,因骑马落水引起肺炎去世。

令人费解的是,虽然贞操带显然是一种有损人格尊严的枷锁,但它却在16、17世纪成为欧洲贵族阶层追逐的时尚。而在众多贵族妇女的眼中,这玩意儿简直就是一种难得的奢侈品。为了使自己与众不同,她们不惜花费金钱,争先订做更精致、更名贵的贞操带。例如,有的贞操带中间的那两片甚至有用象牙或银质的,上面还雕刻有各种细巧的花纹;而在最上面的那一圈长带子上,有的人还定制了好几把精致的小银锁。除了在材料上下功夫,有的贞操带上甚至图文并茂。例如一条来自德国的贞操带,正面护盾上部雕刻着一名裸体妇人,一只狐狸挺着尾巴正准备从其腹下钻过去,而夫人则用左手抓住尾巴,图画下面还配着文字:“抓住了,小狐狸!我抓住了你。你总是从这里走过去!”在贞操带所开缝隙的左边,刻画着一名手持长斧的卫兵,右边卷花图案。而在背面护盾的上端,则雕刻有一女子坐在一男子腿上的画面。可惜想象,这样一条贞操带简直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只可惜却被套在了女人的下身。

由于这股风尚的影响,不但王公贵族们喜欢给他们的女人订做贞操带,就连一些较为富有的商人也开始赶时髦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意大利作家就曾记载说: “法王亨利二世时期,一个商人把一打贞操带运到圣日耳曼区的集市上。这器具是铁制的,从下面套到腰部再锁上。带子做得十分精巧,足以让女人无法领略爱的乐趣,因为带上只有几个小孔供她小便。”而16世纪法国大作家拉伯雷(Rabelais)也曾这样转述一位富商的话:“当我出门前,一定先帮妻子锁上贝加莫式的锁。不这么做,倒不如让她被没有白眼珠的恶魔抢走得干脆。”可以说,当时但凡有些身份的人,都对贞操带极为热衷,并普遍将其与女人的品德联系起来。据说有一位年轻男子向某大户人家的女子求婚时,女孩的母亲就颇为得意地宣称自己的女儿从12岁就戴上了贞操带,此后就日夜不离身,这番回答自然使年轻人大为满意。在这种风尚的影响下,当时的人们在举行婚礼后,第二天一大早,新郎往往会送给新娘一条贞操带作为礼物。最让人好笑的是,在这股风尚最鼎盛的时期,就连一些修道院里的修女也穿上了贞操带。

知识链接:拉伯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