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不可思议的流行风尚(青少年探索发现丛书)
20280100000017

第17章 美丽的陷阱:中世纪贵族的情妇热(1)

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大多数社会都坚持一夫一妻制,虽然纳妾及包养情人的现象从未绝迹,但毕竟从法理上为主流社会所不容。不过,如果时光倒流三、四百年,情形就完全不同了。那时候的欧洲各国上层社会中,公开追逐情妇成为一种流行风尚,丝毫不受道德的谴责;那时候,但凡有些地位的人士,如果没有情妇,那简直是难以启齿的悲哀。至于他们的妻子,倒彻底沦为了摆设。

不可思议指数:★★★★☆

1、骑士们的疯狂爱情

众所周知,自从人类历史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大多数社会都坚持一夫一妻制,虽然纳妾及包养情人的现象从未绝迹,但毕竟从法理上为主流社会所不容。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曾经有数百年的时间,在欧洲各国上层社会中,却允许情妇现象公开存在,并一度成为王公贵族们冠冕堂皇的婚姻补充。那时,但凡有些地位的人士,如果没有情妇,那简直是难以启齿的悲哀。至于国王们,则干脆拥有多名“官方”情妇。

提起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的《堂吉诃德》(Don Quixote),恐怕很多人都有所耳闻。这部诞生于1605年的名著,全名为《奇情异想的绅士堂吉诃德·德·拉·曼却》,共2卷,主要描写一个瘦弱的没落乡绅堂吉诃德因迷恋古代骑士小说,竟像古代骑士那样用破甲驽马装扮起来,以丑陋的牧猪女作为美若天仙的贵妇崇拜,再以矮胖的农民桑丘·潘札作侍从,三次出发周游全国,去创建扶弱锄强的骑士业绩,以致闹出不少笑话,到处碰壁受辱,被打成重伤或被当作疯子遣送回家。就连一位没落的小乡绅都热衷于追求情妇,也就不难想象当时这种弥漫于整个欧洲社会上层的风尚是何等畸形了。

实际上在这种风尚刚刚兴起时,原本是具有较高品味的,而引领这种风尚的则是所谓的骑士精神。令我们许多现代人难以理解的是,在中世纪,骑士们都曾狂热地追逐自己的爱情,但他们的爱情绝对不是为了走向婚姻,恰恰相反,一旦婚姻成为现实,那么爱情将立即宣告结束。这是什么逻辑呢?

原来自十字军时代结束后,曾经崇尚武力的欧洲骑士开始依附贵族宫廷而生活,所以便将注意力转向讲究礼仪和风度。当时,女主人在宫廷中经常扮演重要的角色,成为前来依附的骑士所崇拜的对象。而且骑士从小在贵族家庭中长大,很多的教育是由女主人安排,由此无形中构成一种对高贵女性的崇拜,这也是对当时无爱情婚姻的补充。毕竟在一般情形下,骑士们都是为了利益而结婚的。而为了满足精神的需要,在正常婚姻之外寻找精神的依托,自己所崇拜的女主人自然成为他们追逐的对象。这种爱情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中包含着效忠观念,但并不追求平等,更不以婚姻为目的,历经艰难也无所谓。在当时人们的观念中,贵妇人是女性的典范,如果一名骑士能得到其垂青,就会变得有修养,符合作为上层人的规范。当时的许多文学作品纷纷透露出这样一种信息:爱情是男人自我实现的一种方法,不经历爱情,很难成熟。而要实现这种成熟,最好的方法是与那些已婚妇人的恋爱。于是为了获得情感方面的满足,骑士们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去赢得所爱的对象的爱,或是用诗,或是用歌,或是用武艺,或是用其他所能想到的、最能取悦女人的方式。

可以说,骑士精神和宫廷爱情是中世纪欧洲突出的文化现象,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共同创造了中世纪欧洲文化的辉煌,而这种文化传统的许多方面便渗透到后来欧洲社会的各个方面。比如,在西方,男士们通常都会请“女士优先”,或对她脱帽致礼,或在餐桌前为她移动座椅。这些在他们看来理所当然的习俗,其实就源于中世纪的骑士精神。因为在中世纪,上层社会流行着这么一种观点:爱情是一种道德思想力量,能使人变得高贵。如果一个低阶层的浪漫英雄爱上一个伟大的女士,他就要努力奋斗以求配得上她。在这方面,他要克服的不是世俗的羁绊,不是所爱对方的丈夫,而正是她那高贵的等级。社会舆论一致公认,追求爱情的过程也就是骑士升华自己的过程,因为如果一位骑士爱上了一位女士,他就会因此而变得更加优秀。就如同对自己的领主一样,骑士精神同样要求对情人永远地忠诚。而骑士在追求高贵的夫人时,往往以能够作为她的仆人而满足,正如一首情歌里所唱的,“高贵的女郎,我不要求什么,只求让我作你的仆人。无论报酬是什么,我都会好好地待你,如同一位好主人一样”。

有趣的是,在那个时代,骑士一旦被其情人接受后,双方还会举行一个正规的仪式,并且与附庸对领主效忠仪式极为相似。首先,骑士跪下来,把双手紧握放在他的女士手中;随后在证人及圣物面前宣誓他将忠诚地为她尽忠,直到死亡,捍卫她的名誉,保卫她免受所有恶意的攻击。这位女士接受了骑士的忠诚宣誓后,答应给予他最温柔的感情,并把一枚戒指戴在他手上,然后吻一下,扶他站起来。这样,骑士对其女士的忠诚就如同附庸对其领主的忠诚一样,包括听从贵妇的命令,冒一切的危险和受一切的折磨。

想当年,在骑士风尚最盛行的年代,作为恋爱一方的骑士往往会发疯似地爱上一位贵妇人,甚至不知道这位贵妇人的名和姓,就可以把自己征战所获得的一切都献给她,也可以为她牺牲自己的一切。但是,在贵妇人一方,却往往以高傲的和冷冰冰的态度来对待这一切,甚至那位骑士已经为她历经磨难而她全然不知或不屑一顾。欧洲曾经流传这样一个“浪漫骑士”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尤瑞奇,他12岁时就选择了一位贵妇人来奉献自己的爱,并设法成为她宫廷里的一名扈从。在疯狂之爱的驱使下,他激动地触摸她摸过的东西,有时甚至把她的洗脚水偷偷喝掉,但换来的却是女主人斥责他放肆无礼;他矢志不移,经受了这位女士的百般刁难,甚至砍下自己的一个手指装在绿色天鹅绒盒子里送给她,这样换来的也只是她答应时常看看这一手指的允诺;他一路征战,四处建功,但获得的也只是女主人允诺他扮作麻风病人和乞丐一起见她一面……

以上这些不可思议的爱情游戏,无疑欧洲中世纪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而所谓的骑士式爱情,更反映了一种奇怪的、畸形的社会现实。在中世纪的欧洲,上层社会长期流行婚姻与爱情分离的观念,即二者平行共存、互不矛盾。因此,爱情不可能在婚姻中存在,它只能在婚姻之外。根据骑士式爱情的法则,婚姻和爱情根本就是两回事,婚姻的缔结就意味着爱情的结束。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畸形的爱情游戏又受到了更高级的贵族们的青睐。

2、不可思议的皇家情妇

14世纪之后,欧洲的王公贵族几乎无不沉溺于追逐情妇的风尚。这背后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婚姻大多缺乏爱情。对于当时的贵族而言,所谓的婚姻,往往只是利益的交换,有些则是出于政治的考虑。于是为了寻求精神上的满足,许多国王竟带头玩儿婚外情,并将其情妇提到很高的地位,因此这类情妇便被戏称为“皇家情妇”。

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皇家情妇”出现在14世纪中期的英国,她的名字叫爱丽丝·派瑞丝。据英国官方史料记载,派瑞丝是英王爱德华三世晚年(1312~1377年)的情妇。由于得到国王的极度宠爱,这个爱财如命的女人不断要求赏赐,无论是房子、土地还是珠宝首饰,她都贪得无厌地索取。甚至在老国王弥留之际,派瑞丝还肆无忌惮地从其手指上捋下一枚价值连城的戒指。不过在爱德华三世驾崩后,原本就对这个女人无比愤怒的议会立即下令没收其全部财富,其中竟包括21868颗珍珠!

自从爱德华三世开创了这股风气后,许多英国国王都热衷于公开豢养情妇。最典型的莫过于那位革命之后复辟的查理二世了。当克伦威尔领导的革命者将查理一世松上断头台后,落魄的查理二世曾长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直到1660年才幸运地返回英国,复辟王室的统治。尽管如此,这位风流皇帝的情妇事业却依然红红火火地发展。就在他1660年登基那年,一位名叫芭芭拉·帕末尔(Barbara Villiers)的红发女郎便公然侍立在御座旁。当他们的私生女于9个月后出生时,慷慨的查理二世又册封芭芭拉为“卡索曼女伯爵”。或许是年轻时吃了太多的苦,晚年的查理二世极力在风月场中补偿自己。据记载,他先后在王宫中公然豢养了多名情妇,以至于一些批评者将其后宫比喻为“乱哄哄的鸡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