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即使为协调人际关系做出了很多努力,事实上仍然不能完全免除同别人的矛盾。只要人们之间发生交往,就会或多或少产生矛盾,这是由人的天性所决定的。
产生矛盾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归根结底还是由于诸如狭隘自私、敏感多疑、刚愎自用等人性的弱点造成的。人们思考和处理问题往往习惯于从自我出发,平时疏于同别人理解和沟通,因而出现矛盾后,总认为真理在自己手中,别人都是错的。
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冲突应该说对双方都是不利的,必然会对各自的事业产生消极的影响。一个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必须想方设法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千方百计地消除各种矛盾,使自己有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社交时间和地点的选择:
“我得则利,彼得亦利”
任何社交活动都必须有一个社交地点,所以明智者在参加社交活动前对地点的选择都十分慎重。
任何社交活动都必须有一个社交地点,所以明智者在参加社交活动前对地点的选择都十分慎重。
1.选择自己熟悉的地方
实验证明,许多人在自己的客厅里谈话,比在别人的客厅里更能说服对方。这就表明人在自己所熟悉的地方与人交往容易无拘无束,取得优势,时常可以灵活主动地展现或推销自己,有利于社交的成功。倘若在别人熟悉而自己不熟悉的地方,则容易引起莫名其妙的不安和恐惧,难于洒脱自如,自然处于劣势。
2.我可以往、彼可以来的地方
《孙子兵法》将“我可以往,彼可以来”的地方称为通形,即四通八达的地方。这种地方“我得则利,彼得亦利”。从社交友好互利的角度来看,显然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为人为己选择“通形”才是最佳地利,彼此在社交心理和技巧的发挥上也才是平等的。
3.要因人、因事、因时而选择地点
最佳地利是有条件的、辩证的、可以变化的。在自己熟悉的地方交往,在一般情况下是有利的,但若对方是老人、长者、女士等,让他们也屈身就己,恐怕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反之,倘若听凭他们的选择,自己肯于前往他们的地盘,则更能体现对他们的照顾、体谅和尊重,这样做本身就极有利于社交的成功。同样的道理,不同的事、不同的时间,最佳地点也不尽相同。
交际与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不仅是因为任何交往都必须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而且因为能否恰当掌握交际时间对交往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交际时间对交往的影响表现出对时间是否守信,因为这不仅是个人是否守信用的品质问题,而且表现出是否尊重对方,并直接影响到交往的情绪、气氛。
时间对交往的重要性还表现在二者的矛盾上。在现代社会,人们的交往日趋增加,对交际时间的需求也相应增多,而每天的时间是有限的,既不能租借预支,又不能购买存储,这就要求提高交际效率。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1.周密安排,提高交往质量
做好交往前的准备,按时参加交往活动。交往时,问候寒暄是必要的,但不要过多,而应及时转入正题。还要掌握交际时间的最佳度,一定时间范围内,人们的头脑清晰,注意力集中,反应灵活,效率高。此外还要及时结束交际活动,不必为了显示热情而拼命挽留对方。
2.运用同时与多人交际的技巧,浓缩交往活动
把交往目的、内容相同的交往对象聚在一起,容易使气氛活跃、话题广泛,有利于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3.充分利用现代交往工具
在现有的条件下,通过打电话就能完成交际目的,就不必亲临现场,节省了往返时间,此外还可以利用传真、电脑等。即使必须出行,利用不同的交通工具也可以达到节省时间的目的。
学会巧妙地拒绝别人
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当你拒绝别人的时候,一定要照顾到对方的感情,尽量不要因此而让双方的友情受到影响,可以说,如何拒绝别人是一门学问,并且是一门需要认真体会的学问。要学好这门学问,就要谨记:在拒绝别人时,一定要顾全对方的面子。
一个人向别人求助的时候,总是或多或少带有一点不安的心理,如果一开始就说“不行”,那是很容易伤害到对方的自尊心的,从而使对方不安的心理急剧加速,失去平衡,引起强烈的反感,产生不良的后果,所以,尽量不要一开口就说“不行”,应该尊重对方的愿望,先说关心、同情的话,然后再讲清实际情况,说明无法接受请求的理由。由于先说了那些让人听了产生共鸣的话,对方才能相信你所陈述的情况是真实的,相信你的拒绝是出于无奈,因而是可以理解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都不懂得怎样拒绝别人,认为拒绝别人是件很难办的事。当别人向他们求助时,他们不好意思拒绝,害怕这样会伤害对方的感情,从而使两个人的关系疏远,但是,有时自己实在无法应允对方的请求,或者即使能够做到,却会给自己带来损失,面对这种情况,你一定要勇敢地拒绝。如果在拒绝别人时,让对方丢了面子,那么,对方必然会心生怨恨,这势必会影响你们今后的交情,但是,如果你能够以巧妙的方式拒绝对方,让对方既能很好地明白你拒绝的苦衷,又不觉得自己的面子受损,那么,你就算是掌握了拒绝之道了。
1.欲抑先扬法
当好友想拜托你作为中间人,去跟另一方说明某件事情的时候,如果你实在不愿意趟这浑水,又不好以强硬的态度拒绝,可以先假意接受,然后再进一步否决。例如:“这件事如果让我去说也不是不行,只是我个人认为,如果我出面的话,事情会变得更加复杂,所以这件事最好还是由你亲自去说会比较好一点……”
2.刻意拖延法
如果你知道对方的请求其实很急,必须马上处理,而他又没有告诉你这一点的时候,便可以采取拖延法,告诉他:“这件事没有问题,不过我这两天要出差,等回来之后就帮你处理。”或:“盖章?当然可以,不过现在印章不在我身上,等下周回公司之后再说好吗?”既然事情显然无法由你来完成,对方只得另谋他途。
3.提出条件法
这种方法的精髓在于,你告诉对方自己可以答应,但是必须附加某种条件,而这种条件又往往是对方无法实现的,凭借该条件让对方知难而退。
例如:母亲对儿子说:“我可以买遥控赛车给你,但这次考试你必须考100分,否则免谈。”或上司告诉希望加薪的员工:“加薪没问题,不过你必须在一个月内把这个项目100%地执行好。”
当然,采用这种拒绝方法须注意的是,如果对方一旦实现了我们提出的附加条件,我们应承的事情,也应尽力完成。因此如果你实在不愿意接受对方的请求,不妨将条件订得苛刻一些。
4.提供选择法
工作、生活当中,很多事情并不见得只有一种解决方法,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此路不通,我们当然可以选择另一条路。只是对于那些心急如焚的人来说,他们往往只看到其中一条道路,如果我们觉得对方所选择的这条道路实在不妥,那么可以向他们提供另外一种自己可以帮得上忙的建议。例如:“你说的方法很难实现,我恐怕无能为力。不过我有另外一个建议,你不妨一试……”
提出的建议如果对方能接受,那么自然皆大欢喜,倘若对方不接受,仍旧坚持原来的方案,那么你无法帮忙也在情理之中,拒绝起来便是有理有据、顺理成章了。
5.回避法
避实就虚、避重就轻是委婉拒绝的窍门。假设宴会上,对方找到你,请你帮他去找另一个人说项,而你又实在不想去,此时便大可装傻道:“他在哪里?我怎么没看到?”然后不要等他给你指明方向,立刻将话题转到别的地方去:“今天宴会办得真不错,那边好像有什么活动,我过去看看,你自己逛逛吧!”说完马上走开,避免对方纠缠,这样既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对方的面子,也拒绝了对方的请求。
6.沉默拒绝法
除了上面所说的几种方法之外,还有一种最简单有效,而且通行全宇宙的拒绝方法——沉默,就是当对方把事情讲出来之后,你什么话也不用说,只需默默地摇摇头即可。如果上面几种委婉的拒绝法并不适合你所处的情况时,那就可以采取这种方法了。虽然方法柔和而且什么话也没说,但是一切尽在不言中,通过摇头的动作,你的意图其实已经明确地传达给对方了。
每个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因而向人请求帮助时总是显得多少有点难为情,如果当别人向你求助时,一开口你就说明不能帮他的忙,那就势必会让对方难堪,因此,当我们从心里打算拒绝别人的时候,一是要考虑到对方可能会产生的反应,二是要注意运用准确恰当的措辞。比如你拒聘某人时,如果悉数罗列他的缺点,会十分伤害他的自尊心,倒可以先称赞他的优点,然后再指出缺点,说明不得不这样处置的理由,对方也能更容易接受,甚至感激你。
指责别人要讲方式方法
指责别人之前或之后承认自己无知、少知,为别人留足面子。这样既可使人看出其修养深度,又可令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反之,自我感觉良好、咄咄逼人,会给人一种蛮横无理的印象。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一个人都有可能会犯错误。在错误面前,你可能会忍不住大发雷霆,严厉斥责犯错的人。然而在一阵“狂风暴雨”过后,也许你可能会沮丧地发现,原来你的“善意”并没有被对方所接受,甚至,造成的后果可能让你追悔莫及。倘若,我们在批评时裹上糖衣,在批评时给予一些赞美,也许批评会更容易为人所接受。
其实,许多时候批评的效果往往并不在于言语的尖刻而在于形式的巧妙,正如一片药加上一层糖衣,不但可以减轻吃药者的痛苦,而且使人很愿意接受。批评也一样,如果我们能在必要的时候给其加上一层“外衣”,也同样可以达到“甜口良药也治病”的目的。
我们要劝阻一件事,对人正面地批评,会毁损他的自信,伤害他的自尊,因此应躲开正面的批评,这是必须要记住的。如果有这个必要的话,我们不妨旁敲侧击地去暗示对方,对方知道你用心良苦,他不但会接受,而且还会感激你。有时,批评不但不会改变事实,反而只能招致怨恨,使情况进一步恶化。当我们听到他人对自己的优点加以称赞之后,再去听一些不愉快的话,情形自然就会有很大不同,心里自然也觉得好受一些。
用鼓励代替批评
任何一个人的能力,都会在批评之下萎缩,但却能在鼓励之下绽放。
很多年以前,一个10岁的小男孩在一家工厂里做工。他的梦想是将来做一名歌星,但是,他的第一位老师却使他泄了气。他说:“你不能唱歌,因为你根本就五音不全,唱起歌来简直就像风在吹百叶窗一样。”
然而,他的妈妈,一位穷苦的农妇,却用双手紧搂着他,并称赞他。她知道他能唱,她觉得他每天都在进步,所以她节省下每一分钱,送他去上音乐课。这位母亲的激励,令这个男孩的一生都发生了改变。他的名字叫恩瑞哥·卡罗素,后来成了他所在时代最伟大最知名的歌剧演唱家。
如果你要对自己的孩子、另一半或下属员工们说他或她在某一件事情上显得很笨、很没天分,也不可能成功,那么你的“预言”一定会实现的,因为你的话等于毁了对方所有要求进步的心。
实际上,你可以用相反的方法来鼓励他们,令事情看起来很容易做到,让他们知道你对他做这件事的能力完全有信心,这样,他们的才能也会真的像你说的那样发挥出来。
前美国总统柯立芝就是一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他在与人交谈时,会给对方以足够的勇气和信心,使人充满自信。有一次,他与汤姆金斯夫妇一起去度周末,并邀请大家一起参加他们的桥牌友谊赛。桥牌对于汤姆金斯而言,是一个全然陌生的游戏,他对游戏规则简直一点儿都不了解。
但是柯立芝对他说:“汤姆,为什么你不来试试呢?其实游戏中除了需要一些记忆与判断能力外,没有其他什么技巧可言。你曾经对人类记忆的组织有过深入的研究,所以我认为打桥牌对你来说一点儿也不难。”
汤姆金斯还没有意识到什么的时候,已经被柯立芝拉到了桥牌桌前。汤姆金斯后来回忆说,他发现自己有生以来第一次参加桥牌比赛,完全是因为他给了自己信心,使自己觉得打桥牌不是一件难事。同时,他也给自己带来了一个足以改变人生的哲理,那就是:如果能够恰当地使用鼓励,就能在对方接受的前提下指出对方的不足,并能令其有信心去面对错误与不足,然后改变它。
帕克·巴洛特·加龙省是法国国家马戏团的著名驯兽师。他有一个狗与小马的节目非常受欢迎。他训练小狗的样子非常有意思。在他训练时,旁人会发现,当狗有了一点点的进步的时候,帕克·巴洛特·加龙省就会微笑着去拍拍它、夸奖它,还给它肉吃,并逗引它一阵子。
当然,这并非什么新鲜玩意儿,因为几个世纪以来,大多数驯兽师都采用这种方法去训练动物。但是,难道这种方法对我们没有很重要的启示吗?当我们要去改变别人时,为什么不用鼓励去代替斥责呢?就像训练小狗一样,即使它获得了一点点哪怕是最小的进步,我们都应该给予它赞美和激励的。事实上,也只有激励才会让人更有效地不断进步。斥责也许可以让人进步,但效果总是不会太好,而且肯定不适合大多数人。
如何让别人不断前进呢?
答案很简单,用鼓励代替批评。当批评减少而鼓励增多时,人们所付出的努力就会增加,而比较差的事情就会受忽视而萎缩。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受到他人的赏识和认同,并不惜一切地得到它。如果能获得他人的鼓励,相信我们的内心一定会充满感激。当然,鼓励别人也必须是真诚的,或者至少看上去是真诚的。
任何一个人的能力,都会在批评下萎缩,但却能在鼓励下绽放。如果你希望对方做某件事,那么,即使他仅仅获得了细小的进步,也不要吝啬你的鼓励,因为,每个人都需要他人诚恳的认同和慷慨的赞美。
用幽默化解尴尬
在自己犯了错误或者身陷尴尬的时候,不妨愉快地嘲笑自己一下,你的失误将随着笑声消减,而你豁达可爱的形象也在他人的心中留下了。
调侃自嘲、低调退出、自找台阶,这不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智慧。不要小看自嘲的作用。
一旦因自己失误而造成不好下台,最聪明的办法是:多些调侃,少些掩饰;多些自嘲,少些自以为是;多些低姿态,少些趾高气扬。谁都有可能碰上难下台阶的情境,但只要能多想办法,给自己找一个台阶也并不是太难的事。要给自己找个台阶,所有的好方法有一个共同点:在窘境中及时调整思路,选择一个巧妙的角度,改变眼前的被动局面,想方设法争取主动。
著名画家张大千在抗日战争后准备返回四川老家。在朋友为他准备的饯行会上,梅兰芳也前来探望。宴会开始了,大家却为坐席的安排争执不下。最后张大千一语幽默打破了僵局。张大千让梅兰芳坐首座,而自己坐在末座,理由是君子动口不动手,梅先生唱戏动口是君子,所以应该坐首座,而他自己作画要动手,所以是小人,应该坐末座。一语逗得满堂皆笑。
张大千一席自嘲的笑谈,不仅打破了争执的僵局,还创造了愉悦轻松的氛围。这就是自嘲的魅力所在。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总统杜鲁门会见十分傲慢的麦克阿瑟将军。会见中,麦克阿瑟拿出烟斗,装上烟丝,把烟斗叼在嘴里,取出火柴。当他准备划燃火柴时才停下来,对杜鲁门说:“我抽烟,你不会介意吧?”显然,这不是真心征求意见,在他已经做好抽烟准备的情况下,如果对方说他介意,那就会显得粗鲁和霸道。
这种缺少礼貌的傲慢言行使杜鲁门有些难堪。然而,他看了麦克阿瑟一眼,自嘲道:“抽吧,将军,别人喷到我脸上的烟雾,要比喷在任何一个美国人脸上的烟雾都多。”
由此可见,当令人难堪的事实已经发生,运用自嘲能使你的自尊心通过自我排解的方式受到保护,并且,还能体现出说话者的大度胸怀。人们在有些时候因某些事不尽如人意而烦恼和苦闷,说出去必会惹人笑话,运用自嘲,既可宽慰自己,又能避免别人笑话,可谓一举两得。
跟人道歉,态度真诚是关键
如果你一不小心做错事情得罪他人,造成某些不愉快,甚至产生感情上的疙瘩。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的方法就是向对方真诚地道歉,用一句真诚的道歉话消除彼此之间的疙瘩,何乐而不为呢?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很多时候,我们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做错事情说错话,从而得罪别人,造成某些不愉快,甚至产生感情上的疙瘩。这时候,解决的秘诀只有一个,那就是学会道歉。真诚的道歉常常能对自己的失误进行弥补,获得对方的谅解,挽回彼此间的情谊。
在与人交往的时候难免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误会和隔阂,掌握一定的道歉技巧,是消除误会和隔阂、增进友谊、密切关系的手段,需要注意的是,在道歉的时候不要怕丢面子,道歉时要态度认真、诚恳、不虚伪、不做作,同时还应该多做自我批评、多赞扬对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对世界人民犯下了滔天的罪行,但是他们真诚的悔过与反思,羸得了世界上大多数人的原谅。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纳粹组织曾经杀死了欧洲许多无辜的人民,全世界的人们一提到纳粹无不露出愤怒的神色,忍不住要破口大骂起来。
但是,德国人用自己的真诚化解了这些仇恨。1970年,德国时任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殉难者纪念碑前出人意料地双膝下跪,沉痛谢罪,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前任总理施罗德,也面对华沙起义死难者纪念墙深深鞠躬,表达了对当年纳粹暴行的羞愧和道歉。德国政府还在柏林市中心,当年希特勒自杀的遗址附近建造了占地两万平方米的大屠杀纪念碑林,旨在纪念600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难的犹太人,再一次向世界表明“不忘历史”的决心。德国人深刻反省的态度,得到了欧洲人民的宽恕和谅解。
德国前总理施罗德还告诫所有的德国公民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纳粹分子曾经让许多国家蒙受灾难,德国民众必须向受害者作真诚的道歉,并强调说:“纳粹暴行给德国留下了不光彩的一页,我们必须忏悔,不能再让历史重演。”
施罗德真诚的道歉让德国和周围的邻国相处越来越融洽,并且世界各国也纷纷与德国建交,德国因此赢得了国际上更多的朋友。
施罗德的一句话说得有道理:“真诚的道歉不但不会失去朋友,反而会赢得更多的朋友!”由此可见真诚道歉的魅力。
美国公关专家苏珊亚曾说:“学会道歉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技能,真诚的道歉将会使人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情感。”所以,我们要学会真诚地向别人道歉。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真诚地道歉呢?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假如你真诚地向他人道歉,相信对方一定会原谅你。假如你只是迫不得已、敷衍了事,那么道歉就不会起到好的作用。在道歉的时候,语气一定要真挚,一定要用真挚的语气、诚挚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别人的谅解。一位学者曾经说过:“在我最初的记忆中,母亲对我讲过,在向人道歉的时候,眼睛不要看着地上,要抬起头,看着对方的眼睛。这样对方才相信你是真诚的。”道歉必须直率,要有诚意,能够坦率地说:“对不起,我错了,请原谅!”
2.道歉要堂堂正正,不能躲躲闪闪
美国学者苏珊·杰考比说:“我母亲就这样传授了良好的道歉艺术:必须直率。你必须不是在假装做其他事情。”道歉不是什么丢人现眼的事情,所以没必要躲躲闪闪、羞羞答答。但是也没必要夸大其词,一味往自己脸上抹黑,这样别人不仅感受不到你的真诚,反而会觉得你很虚伪。
如果你犯了错误,真诚地向对方道歉,换来对方真正的谅解,那么你们的矛盾就会很快消除,就会恢复了旧日的友谊。
元人康进之编撰的《梁山泊李逵负荆杂剧》中,李逵在酒店听说宋江要强娶杏花庄王林女儿为妻,王家不愿意,宋江当即将其女儿抢走。此事惹恼了黑旋风,他急忙返回山寨,又讽刺又挖苦,将宋江好一顿斥骂。后来查明是两个贼人假扮宋江做下的恶事,李逵知道后又羞又愧,加之兄弟们的责备,更使他无地自容。李逵虽然粗鲁,认错倒也爽快,他学古人廉将军的样子,背上荆条,找到宋江请罪。这种坦诚的认错态度,不仅得到了宋江的谅解,同时也化解了兄弟之间的难堪与不快。
道歉首先要有承担责任的诚意和勇气。道歉绝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反过来我们可以从中认识到一个人的人品和修养。“负荆请罪”的典故中,人们不仅佩服蔺相如的“有容乃大”,更佩服廉颇“有过则改”的勇气。有的人道歉“犹抱琵琶半遮面”,左一个“因为”,又一个“假设”,强调种种客观因素,或将责任推到别人身上,甚至狡辩“要不是他怎么怎么样……我就会怎么怎么样……”而很少扪心自问。这样的道歉自然苍白无力,无法让对方生出谅解之情。承认错误是令人难堪的,可是一旦勇敢地承认了错误,就会产生一种解脱的感觉,心里会感到无比的轻松。
容人之过,方显大方本色
大度睿智地低调做人,有时比横眉冷对地高高在上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与人相处,不时会遇到他人对自己利益的侵犯,如果不是大的原则问题,不妨一笑了之,显出一些大家风范。
20世纪50年代,台湾许多商家纷纷在自己的公司、店铺、饭店门口挂起了署名于右任题写的招牌,以此来招徕顾客。其中确为于右任所题的极少,赝品居多。
一天,一个学生匆匆地来见于右任,说:“老师,我今天中午去一家平时常去的小饭馆吃饭,想不到他们居然也挂起了以您的名义题写的招牌。明目张胆地欺世盗名,您老说可气不可气!”正在练习书法的于右任“哦”了一声,放下毛笔,然后缓缓地问:“他们这块招牌上的字写得好不好?”“好我也就不说了,”学生叫苦道,“也不知他们在哪儿找了个新手写的,字写得歪歪斜斜,难看死了。下面还签上老师您的大名,连我看着都觉得害臊!”
“这可不行!”于右任沉思道,“你说你平时经常去那家馆子吃饭,他们卖的东西有什么特点,铺子叫什么名?”
“那是家面食馆,店面虽小,饭菜都还做得干净。尤其是羊肉泡馍做得特地道,铺名就叫羊肉泡馍馆”。
“呃……”于右任听后沉默不语。
“我去把它摘下来,”学生说完,转身要走,却被于右任喊住了。
“慢着,你等等。”
于右任顺手从书案旁拿过一张宣纸,拿起毛笔,刷刷在纸上写下了些什么,然后交给恭候在一旁的学生,说:“你去把这个东西交给店老板。”
学生接过宣纸一看,不由得呆住了,只见纸上写着笔墨酣畅、龙飞凤舞的几个大字:“羊肉泡馍馆”,落款处则是“于右任题”几个小字,并盖了一方私章。整个书法,可称漂亮之至。
“老师,您这……”此学生大惑不解。
“哈哈。”于右任抚着长髯笑道,“你刚才不是说,那块假招牌的字实在是惨不忍睹吗?这冒名顶替固然可恨,但毕竟说明他还是瞧得上我于某人的字,只是不知真假的人看见那假招牌,还以为我于大胡子写的字真的那样差,那我不就是亏了吗?我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坏了自己的名!所以,帮忙帮到底,还是麻烦你跑一趟,把那块假的给换下来,如何?”
“啊,我明白了。学生遵命”。转怒为喜的学生拿着于右任的题字匆匆去了。就这样,这家羊肉泡馍馆的店主竟以一块假招牌换来了当代大书法家于右任的墨宝,喜出望外之余,未免有惭愧之意。
大度睿智地低调做人,有时比横眉冷对地高高在上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对他人的小过以大度相待,实际上也是一种低调做人的态度,这种态度会使人没齿难忘、终生感激。
批评别人的目的不是打垮他,
而是让他成长
我们对别人提出忠告也好、批评也好,都要明确目的是为了教育对方,使对方的行动方向按我们的愿望改变。如果不能起到这个作用,倒不如沉默。
常言道:“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无论何人,对于旁人的忠言或劝告往往难以接受。如何才能找到一种正确的批评方法,使忠言不逆耳呢?
我们对别人提出忠告也好、批评也好,都要明确目的是为了教育对方,使对方的行动方向按我们的愿望改变。如果不能起到这个作用,倒不如沉默。
有些上司事先未考虑清楚,究竟自己向部属提出的忠告或批评将会得到什么效果的反应,就随便说些下属该如何如何的话。殊不知,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而这,往往妨碍下属去接受批评,所以,上司提出批评,必须使受批评的下属理解他的出发点是为了集体好,也是为了下属本人好,之中并无个人成见,如此才有积极的作用。
“真没见过你这样的糊涂虫!”“你不想干可以到别的地方去!”这类批评语是不可取的,因为它只能刺伤对方,激起对方的反感。
“你没有必要沮丧。”这样的话能使被批评者感到你对他还是尊重的。“如果你认为我说得有道理,你就听吧。”“我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这类话,也可以使被批评者感到你的温情。
提出忠告或批评必须选择恰当的时机,最好是选择没有第三者在场的场合,否则他会认为你故意让他当众出丑,自然增加了抗拒心理。
某单位的员工迟到早退的现象相当严重,上司终于忍不住出声了。如果态度和蔼,事情还容易过去,如果态度粗暴,甚至以威胁的口吻说话,那么,被批评者可能会强硬地说:“既然你对我不满意,那我不干好了。”这样就有可能使上司下不了台。
按一般情理,迟到者不论其理由如何,绝不会视迟到为好事,虽然没向上司说声抱歉,但心里总是不安。这种情况下,你应当抓住人性的共同弱点,采用温和的语气说:“很对不起,我不了解你有什么困难,如果能够克服的话,我请你注意一下影响。我知道你住得远,交通又拥挤,不过我仍然要拜托你能尽量不迟到。”
由于你能够谅解他犯错误的原因,使他感到你不是故意针对他,他才可能听得进你的批评。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常对孩子说:“你看××都能,你为什么不能?”“×××多听话,你却这么顽皮……”这些话实在不太高明。
站在教育学观点来说,每个孩子都会有独特的才能。由于先天与后天条件的不同,学习能力也自然不同,所以,教育学家们无不主张因材施教。
同样,在与别人谈话时,最好不要互相比较。尤其在责怪别人或批评别人时,“相互比较”是最认人忌讳的事。
有位母亲总是用左邻右舍、张家李家的孩子如何如何“争气”、“出息”来斥责自己儿子“不长脸”。天长日久,使孩子处处感到有压力,处处觉得不如人,因而信心丧失,最后自杀。类似这位母亲的做法,用不断的“相互比较”把儿女、下级推向绝望、泄气、或出走或犯罪的例子,不胜枚举,由此看来,批评人时的“相互比较”实为有害无益的下策。
批评的话语要力求简明,最好只用一两句话就使对方明白,然后立即转到别的地方去;不要喋喋不休地列举对方的过错,以免别人老是觉得你揪住他的辫子不放。
此外,做任何批评前都要想一想:我现在要说了这句话,以后是否一定负责任。有些人心直口快,随口批评他人,回过头就把方才的话忘掉了,而受批评者心理上却已蒙上了一层阴影,这样的批评是不负责任的。
批评是一种艺术。批评别人而要使其口服心服,就要讲究窍门。
下面介绍一些批评的方法。
1.请教式批评
有一个人在一处禁捕的水库内网鱼。远处走来一位警察,捕鱼者心想这下糟了。警察走近后,出乎意料,不仅没有大声训斥,反而和气地说:“先生,您在此洗网,下游的河水岂不被污染?”
这情景令捕鱼者十分感动,连忙诚恳地道歉。若是警察当初责骂他,那效果就不一样了。
2.暗示式批评
某单位工人小王要结婚了,工会主任问他:“小王,你们的婚礼准备怎么办呢?”
小王不好意思地说:“依我的意思,简单点,可是,丈母娘说,她就这一个女儿……”
主任说:“哦,咱们单位还有小李、小张都是独生女啊!”
这段对话双方都用了隐语。小王的意思是婚礼无法不操办;主任没有直接批驳小王,而是暗示别人也是独生女,但能新事新办。
3.模糊式批评
某单位为整顿劳动纪律,召开员工大会。会上领导说:“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单位的纪律总的是好的,但也有个别同事表现较差,有的迟到早退,也有的上班时间聊天……”
这里,用了不少模糊语言:“最近一段时间”、“总的”、“个别”、“有的”、“也有的”等等,这样,既照顾了面子,又指出了问题;没有指名实际上是又指了名,并且说话又具有某种弹性。通常这种说法比直接点名批评效果更好。
4.安慰式批评
年轻的莫泊桑向著名作家布耶和福楼拜请教诗歌创作。两位大师一边听莫泊桑朗读诗作,一边喝香槟酒。布耶听完说:“你这首诗,句子虽然疙里疙瘩,像块牛蹄筋;不过我读过更坏的诗。这首诗就像这杯香槟酒,勉强还能吞下。”这个批评虽严厉,但留有余地,给了对方一些安慰。
5.指出错时也指明对
大多数的批评者,往往是把重点放在指出对方“错”的地方,但却不能清楚指明“对”应怎么做。有人批评他人说:“你非这样不可吗?”这是一句废话,因为没有实际内容,只是纯粹表示个人不满意。又如一位丈夫埋怨妻子说:“家里一团糟,又有客人要来,你怎么只管坐在那儿化妆?”这种话不会起作用,它只说了一半。
6.别忘了用“我”字
一位女工对其工友说:“你这套时装过时了,真难看。”这不过是主观意见,别人未必有相同结论。
正确的表达方式,应当表明你说的话是个人看法,并不见得是绝对事实,仅供对方参考。这样,对方比较能听得入耳,甚至有兴趣了解一下你为什么有此看法。
说话时别忘了用“我”字。上面那位女工的话可以改为:“我看你这套时装有点过时了,不见得好看。”用“我”字还有一个好处,既然强调是自己的看法,批评者会更富责任感。
7.克制“我”的情绪
在批评之前你首先要观察自己,你觉得自己的心情紧张吗?对对方心存不满吗?把你的感受如愤怒、埋怨、责怪、嫉妒等先清理一下是有好处的。克制不了就宁愿先不开口,出去散散步,等冷静后再说。
有经验的批评家认为,在未开口批评人之前,先检讨一下自己所持的是什么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如有敌意,存心找麻烦,言语之中必然反映出来。情绪不好是很难掩饰的,而这种情绪有极强的传染力,一旦对方感觉到这一点,立刻会激起同样的情绪,立即会抛开你的批评内容,计较起你的态度来。这种互为影响的情绪会把批评带入僵局。
克服忌妒心理
忌妒害人又害己,因而我们必须要走出忌妒的泥潭,学会超越自我,克服忌妒心理。
在人际交往中,你有忌妒心理吗?我们先来做一个心理测试。
很久很久以前,狮子还不是森林之王,每年的森林之王在竞选中产生。狮子虽然实力强大,但这一年却被老虎抢走了王冠。看着群兽簇拥着老虎扬长而去,如果你是狮子你会怎么想?
A.老虎根本就不如我,它肯定是做了手脚才取胜的;
B.凭我的实力,明年我还会是森林之王的,这次何必与老虎计较;
C.这口气一定要出,看我明年怎么赢它个天翻地覆。
测试结果:
选 A:说明你的忌妒心理是非常重的,虽然表面很自信,但内心未必这样。你时常会在受到挫折时怀疑自己的能力,而且无法控制自己强烈的忌妒情绪。
选 B:说明你是一只超脱离的狮子,你也是一只自信的狮子。由于你的自信消除了忌妒,你仍然会犯错误,但不会削减你的高度自信,因为你对自己非常了解。
选 C:说明你有中等程度的忌妒心。你的性格比较倔强,有点争强好胜,同时对自己的能力非常自信,通常经过努力,你的目标都会达到。
忌妒害人又害己,因而我们必须要走出忌妒的泥潭,学会超越自我,克服忌妒心理。
1.客观地评价自己
忌妒是一种突出自我的表现。无论什么事,首先考虑到的是自身的得失,因而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后果,所以当你的忌妒心理萌发时,或是有一定表现时,要能够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动,从而控制自己的动机和感情。这就需要冷静地分析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同时客观地评价一下自己,找出一定的差距和问题,当认清了自己后再重新认识别人,自然也就能够有所觉悟了。
2.承认自己的忌妒感并及时宣泄
有时,面对生活和事业上的巨大落差,或社会的种种不公正现象,人人都难免会出现一时的心理失衡和忌妒。这时,如果实在无法化解,也可以适当宣泄一下,可以找一个较知心的亲友,痛痛快快地说个够,出气解恨,暂求心理的平衡,然后由亲友适时地进行一番开导,开导以后你可能就会觉得好受许多。当然,这种方式不能最终解决忌妒心理,还需要其他方面的调整。
3.肯定别人的成绩并相信自己能超过他
如今社会上竞争无处不在,当看到别人在某方面超过了自己的时候,不要盯着别人的成绩怨恨,更不要企图把别人拉下马,而应采取正当的策略和手段,在“干”字上下功夫。当别人有成绩应给予肯定,并且虚心向对方学习,迎头赶上,以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
放下架子,刚极易折
弱者更能引起别人的同情,同样地,说一些示弱的话更容易赢得别人的同情,更容易打动人心。
悲情的、示弱的话能够引起他人的同情,从而也能够打动人心。在日常生活中,巧用悲切的、示弱的语言拉近与对方的距离,使对方产生“同命人”之感,从而唤起对方的同情,也不失为解难的一个好方法。
说示弱的话也是有技巧的,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看能否达到你想要的效果。
1.把不幸形象化、具体化
避免直接、抽象地陈述不幸者所承受的痛苦,而将这些痛苦形象化,使之成为人们可感可触的东西。
因为抽象的表述再详实也无法充分调动人复杂丰富的感受,而只有当这些不幸和痛苦凸显化、立体化,成为可感可触的东西时,人们才会产生联想,才会有真切的体验,内心的同情与感动才会被激发出来。
一个寒冷的冬天,纽约一条繁华的大街上,有一个双目失明的乞丐。那乞丐的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自幼失明”。有一天,一个诗人走近他身旁,他向诗人乞讨。诗人说:“我也很穷,不过我给你点别的吧。”说完,他便随手在那乞丐的牌子上写了一句话。
那一天,乞丐得到很多人的同情和施舍。后来,他又碰到那个诗人,很奇怪地问:“你给我写了什么呢?”那诗人笑笑,念着牌子上他写的句子:“春天就要来了,可我不能见到它。”
为什么“自幼失明”4个字换成了“春天就要来了,可我不能见到它”,乞丐就得到更多的同情和施舍了呢?这正是因为后者比前者更具体、更形象,不但暗含了“失明”这一不幸事实,而且表达了乞丐渴望像街上行人一样亲眼看到春天的心理感受。人们看到这句发自内心的独白,自然会联想到自己的幸运,从而对乞丐的不幸寄予深深的同情。
2.强调信任与背叛的反差
细致描述不幸者对害人者毫无保留的信任和关爱,以此来突出害人者背叛行径的可恨可耻,激发人们对不幸者的同情。
每个人恐怕都有过被自己信任的人出卖的挫折体验,这种体验不仅让我们对背叛者深感痛恨,而且内心里会产生说不出的委屈与酸楚,我们对背叛者付出的信任和关爱越多,这种委屈与酸楚就会越强烈。针对人们的这一心理,我们可以使用更多的语句来描述不幸者对害人者的信任与关爱,强调害人者的背叛不仅仅给爱他的人带来了利益上的损失或肉体上的伤害,更重要的是令爱他的人产生了巨大的心灵痛苦。相似的体验会激起人们强烈的心灵共鸣,使他们无法不动情、动容。
恺撒遇刺后,在安葬恺撒时,他的旧部安东尼发表了极为打动人心的演讲。在演讲的高潮部分,安东尼走下讲台,站在恺撒尸体旁,对着听众们说:“你们要有眼泪,现在就尽情地掉吧。恺撒穿的这件大袍,你们大家是熟悉的。我还记得,恺撒第一次穿上这件大袍的时候,是在一个夏天的晚上,那天正是征服爱威领地的光辉日子。现在你们看,卡西乌斯的刀子是从这里刺进去的;你们看,加斯加在这里捅了一刀;你们看,这个地方,正是恺撒最宠爱的布鲁图斯刺穿的。你们看,刀子抽出来时,恺撒的鲜血淋漓,好像已跑出门来问:‘恺撒是那样爱布鲁图斯啊,难道布鲁图斯也忍心下此毒手吗?’啊!天知地知,恺撒是何等爱布鲁图斯,这一刀,是无情无义的一刀。恺撒看见他们都来杀他,‘无情’两字所造成的伤痛会比刀伤厉害得多,简直气得心碎胆裂,鲜血长流,扑倒在罗马将军庞培的雕像后面,脸都藏在大炮下面。哎,各位,请想一想,这是怎样一个大劫难啊!照这样凶残下去,你我不都是在劫难逃吗?你们怎么也哭起来了?我发现你们也是讲天良的人啊,大家都在同洒伤心之泪,你们这些善良的人,才看见恺撒的一件衣服就如此悲痛,你们还没有看见他的尸体呢,他的尸体在这里,你们看,被这些大逆不道的叛徒弄成这个样子了!”
在这段演讲中,安东尼没有过多地强调背叛者的刀刃给恺撒带来的肉体痛楚,而是用更多的语句来强调恺撒对仇敌们糊涂的信任与爱,强调这场背叛给凯撒带来多么大的心灵痛苦。人们看到这样一位杰出的帝王竟因为对部下的宠信而遭到如此不幸的结局,这种“善有恶报”的冷酷现实无法不令他们的内心掀起巨大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