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寄小读者:让成长美丽飞翔
20276100000005

第5章 庞薰琴的野花

亲爱的高高小友:

你好,知道你听了我讲给你的齐白石老爷爷的故事之后,对绘画突然有了兴趣,还特别磨你爸爸妈妈星期天到北京画院的展览馆,去看齐白石的画。那里确实藏有不少齐白石的原作,看原作远比看书上印的要精致,要好看。

今天,我想向你讲另一位画家,他叫庞薰琴。这个名字,你可能不熟悉,远不如齐白石那样如雷贯耳。但是,庞薰琴先生是同齐白石齐名的大画家,和齐白石不同的是,他是画油画的,是我国老一辈的油画家。他年轻时和徐悲鸿、常玉等著名画家同时期到法国巴黎留学,学习油画,并与他们成就相当。他可谓学贯中西,有着西画和国画的双重实践,并对于服饰装潢有着独到造诣的艺术家和工艺美术教育家。新中国成立后,他曾首任中央工艺美院副院长。

不过,庞先生的命运赶不上徐悲鸿,更赶不上齐白石。1957年,他被打成右派,被撤销了中央工艺美院副院长的职务,降两级的处分,清华大学开过万人批判大会,工艺美院开过千人批判大会批判他,他的遭遇真的是非常悲惨的。高高,你没有经历过那样的年代,你现在的生活中再无那样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日子。尽管你年龄还小,但是,让你知道一下咱们的国家曾经有过那样一段黑暗的日子,也是应该的,我们都不应该忘记历史,我们的国家就是从那样的历史中走过来的,一直走到了今天。那时候,在政治斗争的压力之下,被打成右派的人,日子都不好过。对庞先生这样的大右派,居然召开了万人千人的批判大会,对他进行批判,这在当时都是很少见的,可想而知,他和他的全家所经受的压力就更大了。在这之后不久,他的妻子,也是我国老一辈油画家丘堤去世了。从此,他度过了他人生最艰难痛苦的时期,开始了他孤独的人生。

你现在还小,也许还不会明白,艺术家,和我们普通人一样,从来也是分幸运和不幸两类。一般而言,过于幸运,对于艺术家会是腐蚀剂;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不幸则会让艺术家因磨难而将艺术之路走得更远些。庞薰琴先生就属于这样一类的艺术家。

晚年的庞薰琴先生写过一本自传,其中有这样的两行字:

1964年。画油画:《紫色野花》。

花是从花店地下捡回几枝被弃的烂的花,取其意进行创作的。

亲爱的高高,你知道吗?这短短的两行字,我读过好多遍,每读一次,心里都发酸,禁不住要流眼泪。你设身处地想一想,不是“花园”、“摘下”、“鲜花”,而是“地上”、“被弃”、“烂的花”,这样三个紧连在一起的词语,呈递进的关系,犹如电影里的一个由远推近的特写镜头。我看到这样几枝萎顿的残花败叶,一点点的彰显在眼前,该是多么的触目惊心。这样在花店不值一文钱的花,这样在一般人眼里不屑一顾甚至会不经意踩上一脚的花,对于一个画家,特别是在挨完批斗被监督劳动改造,完全失去了创作的机会却渴望绘画的敏感的画家,却是如获至宝。

庞先生将这样“烂的花”称之为“野花”。他以自己的创作,赋予了这样路边拾来的花以新的生命。野花,可以被抛弃,被遗忘,被鄙夷,但却能以充满旺盛的生命力,慰藉自己,并慰藉他人。

一个著名的画家,又重回年轻窘迫的巴黎留学时光,没有钱,更没有机会,可以让他面对鲜花写生创作,而只能从花店地下捡几枝被弃的烂的花回家,躲在屋子里,悄悄地写生创作。

很长一段时间,我的脑子里都浮现这个画面,总忍不住想象那一天庞先生从花店门口经过,偶然看见了店门口这几枝零落的残花。不知道,那一天是黄昏还是清晨;不知道,庞先生看见了花之后,想上前去捡时是有些羞怯,还是没有丝毫的犹豫。

高高,如果是你,你想过吗,你会怎么办?我想,如果是我,首先,我会敏感地注意到地上落有花吗?我会不会根本看不见,就从它身边走过,甚至会不小心一脚踩在它的上面?其次,我会有勇气,不怕别人的冷眼甚至呵斥上前弯腰拾起花来吗?高高,你想你会吗?

也许,这正是庞先生区别于我们的地方。他以一名画家对美的敏感,对艺术的渴求,对哪怕是艰辛生活也要存在于心的希望,才会看到我们司空见惯中被冷落被遗弃甚至被我们亲手打落下的美好的东西。他才能和这地上的残花有了这样意外的邂逅。他才会为这地上被人践踏的残花赋予了新的生命,也为自己被命运折磨的生命赋予了新的希望。

同时,他毕竟会画画,画画是他的本事,更是他的追求。什么时候,任何人,都无法剥夺他手中的画笔,哪怕命运再艰难再充满对自己的不公,甚至到了走投无路、痛不欲生的地步,他仍然可以用他特有的方式,对生活有了勇气和信心,让绘画不仅仅属于展览会或画廊乃至画框,而属于生命。

高高,你知道吗?正是因为在书中看到了关于庞先生和地上的残花这样的一段记录,我对庞先生格外感兴趣。我特意买到了他的画册,发现晚年的庞先生的画风和早年大不相同,尤其引起我注意的是,晚年的他画了大量的花卉,《鸡冠花》《美人蕉》《窗前的白菊花》《瓶花》,都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六十七岁生日之作《瓶花》还曾经参加巴黎美展。这和他前期巴黎时重视人物与景物的现代派风格浓郁的画作,真的是区别很大。

不知道别人会如何解释这一现象,我以为这和1964年他在花店的地上捡回几枝被弃的烂的花,有着密切的关系。从那时以后,他似乎心更加柔软缠绵,甚至他路过崇文门花店看见地上的几朵无人问津的草花,也花了几角钱买回来,放大作画。在经历了颠簸的人生与沧桑的命运的折磨与捉弄之后,他反而越发孩子一般对于比他更弱小而可怜的草花表示出关切,这除了他本身的艺术气质之外,就是他不易操守,不改初衷,依然保持着年轻时候就有的对于生活的真诚和对美的向往,以及不会被磨折和泯灭的信心。

晚年,他写过一首诗中有这样几句:“我想安静/想寻美/想寻些劳动后的乐趣/也想让你看见一点美/感到生活也有一点乐趣。”这是他晚年内心的真实写照,也是他留给我们的最后的境界。

亲爱的高高,今天向你讲述了庞薰琴这段故事,我的心里很不好受。尽管那段悲惨的岁月早已经过去了,但是,挨完批斗,劳动改造了一天(那时候,他是每天被派扫厕所)的庞薰琴先生,弯腰拾起地上残花的影子,总浮现在我的眼前。今天,我向你讲述这段故事,是希望你能知道,人生中会有一些你无法预料的命运,但是,你要想到,再苦再不好的命运,会赶得上庞薰琴先生这样的命运残酷吗?你要向他学习,不为命运一时的磨折,更不为一时的困难或挫折,而丧失了对生活对未来的希望,要像庞先生那样,用自己的努力去争取希望的到来,去描绘希望的到来。

我相信你能够做到这一点的。

同时,寄一张庞先生画的花卉(我复印的),给你看看。可能远不如原作好看,但是,你看到这幅画,是不是会有和看到别的画所不一样的感觉?来信说给我听听好吗?

爱你的肖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