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的前身是普鲁士,普鲁士将铁血传统交付给了德意志,所以德意志不会容忍自己屈居人下太久。当积攒了足够的实力,它开始与英国叫板。
在双方明火执仗的军备竞赛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毫无悬念地爆发了,其参战人数及战争规模都是前所未有的。当双方处于胶着状态时,大洋彼岸的美国就成了制胜的砝码,只要它倾向于哪一方,胜利就属于哪一方。最后,美国站在了英法这边。
作为战胜国的总统,威尔逊有着不同寻常的抱负。他本来是一个教育家和学者,因此从政之后也不忘自己理想。威尔逊想要建立一个国际联盟,希望在联盟的框架内和他提出的十四点原则的规范下解决国际问题。可是,他失败了,战后参加巴黎和会的人们主要是为了分赃去的,对他的“为天地立心”的理想并不感兴趣。
欧洲爆发战争
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美国人心里一点准备也没有,没有人能预估到它所带来的影响,包括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在内,谁也不会想到一个萨拉热窝的青年会引爆一场世界大战。
1914年6月28日,在奥匈帝国的城市萨拉热窝,一个加入了塞尔维亚黑手党的年轻学生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开枪刺杀了帝国王储费迪南大公。他的目的本是为了推进在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进程。但是令他自己都没想到的是,他的莽撞行为开启了一场世界大战,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欧洲各国之间的政治对抗和斡旋层出不穷,以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为首的同盟国和以英国、法国、沙皇俄国为首的协约国开始分庭抗争,两大政治联盟进行了一场残酷的战争,从而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开启了一个战火纷飞的新时代。
战争一开始,美国总统威尔逊就提出声明,说美国将在战争中不偏不倚,保持中立。当时,伍德罗·威尔逊和其他美国人一样,在震惊之余,都认为这场远在大西洋彼岸的战争不会和自己有半点关系。但是美国人想错了,很快这场战争就演变为一场世界性的战争,美国作为与欧洲贸易最频繁的国家,不可能不受一点影响。
除了没有预判到这场战争的影响和规模以外,美国保持中立的态度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当时美国人口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在欧洲出生或者是欧洲移民的后裔,他们与欧洲人可能有着共同的祖先,所以这些人在感情上无法接入到欧洲的纷乱之中。与此同时,美国国内的各种社会问题造成的压力已经非常明显,如果自己的问题没有处理好,又介入欧洲的战争,会让联邦政府变得焦头烂额,美国民众也不希望战火给低迷的形势火上浇油。除了那些因为保守而担心介入欧洲战争的人,这些都是致使美国保持中立的有力原因。
虽然美国不希望自己和战争有一丝一缕的牵扯,但是国内民众对于战争双方还是有趋向性,国内也分成了各自的“派别”,像长居在美国的1250万徳裔和奥地利裔人、爱尔兰裔人,他们因为憎恨英国,所以选择支持同盟国一边;而大多数英国裔的美国人则因为历史和语言的原因更倾向于支持协约国,在德国穿过保持中立态度的比利时国境向法国发起猛烈攻击的时候,英裔美国人的这种倾向性就更加明显了。
随着战争的深入,协约国利用英裔美国人这种倾向性故意夸大德国经过比利时时对该国民众的暴行,并将德国士兵的“野蛮行径”散布开来,以博得美国对自己的支持。其中一些记者或者作家撰文将德国人描述成“冷血动物”。而同盟国此时也想拉拢美国,但是因为先前美国人对德国人的印象太差,使得同盟国的努力全都白费。
基于中立政策的考虑
英德两国对美国的拉拢强度越来越大,但是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仍然执着地坚持着中立政策,不为所动。他也号召美国政府内部要保持冷静和克制,不要受到外界宣传攻势的干扰,全心全意致力于内政改革。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威尔逊担任总统刚刚一年半的时间,这一时期他正大力推行“新自由”的进步主义改革纲领。之后,威尔逊发表了几个针对欧洲战场的生命,表明了美国的中立态度,他的观点获得了全国上下一致认可,在1914年8月4日的一次演讲中,威尔逊呼吁美国人保持思想和行动上的中立态度:“防止那些对中立政策最深邃、最巧妙、最根本的破坏,这种破坏可能源自他们所属的民族,也有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思想过于偏激和主观,在这些考验人们灵魂的日子中,美国人民必须在名义上和实际情况中保持中立在行动和思想上不偏不倚。”
美国政府之所以要保持中立态度,基于对国家利益的几方面考虑,首先,中立政策是美国成立以来的传统,在国家初创时候,不卷入和欧洲的战争、不与欧洲任何国家结成盟友是历来的传统,国会和美国民众对此也表示认同。在1916年威尔逊竞选连任的时候,再一次提出了自己的中立主张,获得了大量选民的支持,他因为这一政策成功连任总统。
其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爆发的时候,战争走向还不明朗,当时任何国家的胜利对美国来说都不是一个好消息。在1914年8月22日,豪斯上校写信给威尔逊总统说:“在我看来,不管战争的哪一方获胜,对美国来说都是一个悲剧,如果协约国战争,那么意味着俄罗国统治了欧洲绝大部分领土;如果同盟国获胜,德国的军国主义专制将会在欧洲深深地扎下根来,从而造成长远的影响。”这种观点一致延续到1917年,美国和德国的关系日渐破裂的时候,威尔逊在一次讲话中仍然坚持“不想看到战争的任何一方取得胜利。”
从经济利益上讲,美国希望这场战争永远不要分出胜负,因为他们可以大发战争财。美国利用自己的中立地位加大了对交战双方的贸易往来,尤其是军火贸易,从而扩大了自己的贸易市场和自己的经济实力。在表示出自己的中立态度后,美国政府鼓励国内的大型企业、金融巨头以供应战争物资的方式向交战双方提供贷款。
最后,美国想要“主导世界”的,梦想可以通过中立主义得以实现,其实美国一直在战争中寻找机会,希望能够大踏步地向着世界霸主的目标迈进。战争进行到中期,威尔逊在奥马哈的一次讲话中说:“美国目前已经远离战争的硝烟,而欧洲此时正战火纷飞,这不代表美国冷漠无情,也不代表美国对此不感兴趣,而是美国一直在寻求它想要扮演的一种角色,这种角色十分与众不同。”
根据这种策略思想,威尔逊在1917年年初的时候提出了交战双方“没有胜利的和平”这一口号。他把美国看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仲裁者,想要通过自己的主张来左右战争的进程和世界格局,并且利用有力的经济、政治、外交手段攫取世界的领导地位。
但是美国人在实际情况下想要长期保持中立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大部分美国人作为英国人的后裔,在情感上还是有一定的依托,威尔逊本人就是这样,他是英国文化的崇拜者,许多民众也对自己的溯源地国家表示出了同情和支持,许多人在欧洲国家“宣传攻势”开始之前,大多数的美国人已经迫不及待地希望美国能够介入欧洲事务之中。
德国的潜艇危机
当美国在战争初期保持中立,大发战争财的时候,在海上“横空出现”的德国潜艇一下子让美国政府感到无比惊慌。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的1915年2月4日,德国开始了对英国各个岛屿的封锁,宣布“所有敌对方和中立国的船只会不经过警告的击沉。”之所以会包括中立国,德国宣称“英国在战争期间滥用中立国旗帜。”
德国政府发言人说德国此举是为了对抗英国对德国的食品封锁,只要是英国先做出妥协,那么德国也会放弃潜艇封锁。对于美国来说,最有力的情形是英国和德国都放弃,但是在这个时候是不可能的,因为双方已经进入战争敌对状态,任何一方不会轻易向对手妥协,双方会互补想让,不惜一切手段让对方俯首称臣。
相比较而言,德国封锁潜艇对美国的影响更大,以为这样一来,德国获得了海上贸易航线的控制权,对于想要从战争中牟利的美国来说,这是决不能容忍的。于是在2月13日,威尔逊致电豪斯说德国的这项政策是一项“毁灭商业的特别计划”。这也注定了美国一定会反对德国的潜艇封锁。
其实在2月10日,威尔逊已经发出警告,如果美国的船只和人身遭到德国军队攻击,那么德国会为此承担“严重后果”,与此同时,美国开始游说英国放弃对德国的食品封锁,缓和越来越紧张的潜艇危机。但是英国政府表示首先德国要停止对商船的潜艇攻击,才会允许粮食进入到德国国内。但是最后德国又要求原料要像粮食一样进入德国,这是英国政府不能允许,所以潜艇危机仍在继续。
1915年3月11日,协约国开始执行一项声明,这项声明旨在可以自由扣留或把那些协约国认为是运往敌方方目的地、为敌方所有或由敌方制造的船只押送进入港口。声明最后强调:协约国本不打算没收这些船只,除非它触犯了法律。
协约国的这种应对措施让德国的潜艇封锁没有获得他们想要的结果,因此德国开始在海上不分青红皂白地击沉英国非武装客轮。德国的这一举动也深深地拉开了美德之间的危机序幕,在1915年3月28日,一艘德国潜艇击沉了英国的“法拉巴”号客轮,其中一名美国公民溺亡。这引起了美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但是总统威尔逊此时还是希望能够找到一些办法,避免美德关系计划又能平息国内民众的不满情绪。国务卿布莱恩这时候建议总统警告美国公民不要乘坐交战国的商船出国。不过政府内部也有强硬派,国务院法律顾问罗伯特·蓝辛称美国不应该在妥协下去。即使与德国发生深层次的危机,美国政府也要坚定自己的主张,反对德国这种“恐怖主义”行径。
接下来,1915年5月1日和5月7日,美国一艘油轮和英国一艘名为“卢西塔尼亚号”客船被德国鱼雷击沉。这一次美德关系朝着“冰点”又迈进了一步,同时也宣布了潜艇危机已经到达了高潮。
“卢西塔尼亚”游轮被击沉事件造成了128名美国公民死亡,消息一经传出在美国国内引起轩然大波,人们开始上街游行抗议,声讨德国暴行。此时美国政府内部出现了两种极端的声音,一方是以布莱恩为代表,他主张要对德国进行抗议,但是语气要缓和,使德国政府认识到美国并不会因为这起事件参与到战争中来。另一方则主张美国和德国断交,然后以此为契机参战。不过这两种主张都不是绝大多数美国的人想法,人们还是期望既不参与到战争中,又能获得令美国人满意的结果。
威尔逊总统的立场基本和舆论保持一致,他对德国政府采取了一场颇为耐心的外交辩论。在1915年5月13日,威尔逊以人权的名义就“卢西塔尼亚”事件呼吁德国政府停止针对海上船只的攻击行为,并且要求其进行道歉和经济赔偿,并且保证下不为例。并且诶还第一次宣布了美国乘坐交战国船只进行旅行的权力。德国外交部对威尔逊的呼吁置之不理。
接下来威尔逊再次发表声明宣称如果德国继续在海上肆意不加警告击沉船只,那么美国会认为其“蓄意为敌”。但是德国的恢复更为强硬,两国关系没有丝毫好转。
但是当时的德国政府已经认识到如果再继续挑衅美国,那么美国早晚会被激怒,这对德国是十分不利的。于是政府下令不再攻击大型客船,并且怂恿德国沙皇找准时机下令完全停止潜艇封锁行动。可是在8月19日,德国潜艇再一次击沉“阿拉伯人号”邮船,造成两名美国人丧生。这样威尔逊总统下定决心要和德国人摊牌,但是此时德国驻美国大使保证:德国以后不会再攻击没有武装的“邮船”,只要这些船只不攻击德国船,并且在召唤他们投降的时候不会逃走。
在德国的承诺下,美国再一次本着以和为贵的观点接受了德国的承诺,接下来维持了七个月的和平。但是在1916年3月24日,德国违背承诺击沉一艘名为“苏赛克斯”号的非武装客轮,造成几名美国人受伤,这种失信的表现终于让美国政府忍无可忍,1916年接替布莱恩担任美国国务卿的蓝辛宣称:“除非德国政府放弃他们的潜艇战方法,不然美国政府将断绝与德国的一切外交关系。”
德国政府接到美国的警告后,看到眼下还没有十足把握获得无限制潜艇战的胜利,所以不得不向美国屈从。1916年5月4日,德国再次做出许诺:根据国际法规定的登船检查和摧毁商船的一贯原则,这种船只不论在宣布的海战区以内还是以外,将不会在未经过警告的情况下和在没有拯救人命的情况下予以击沉,除非这些船只想要逃跑或者抵抗。
这项承诺似乎也是在暗示美国如果它不能说服英国放弃对德国的食品封锁,德国还有可能发动更大规模的潜艇战。
几经波折的潜艇战看似是美国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其实这是德国的权宜之计。德国的潜艇封锁不仅让美德关系薄如蝉翼,也迫使美国越来越向战争的边缘靠近。
失败的调停
愈演愈烈的潜艇危机已经让美国的中立政策到了顶峰,其实从1915年开始,美国适时的参与了一些欧洲事务。在中立期间,美国为了维护海上权力,保证近海的和平,同时在国内舆论强调介入欧洲事务、促进战争结束的呼声越来越高情况下,1915年1月,威尔逊派豪斯上校前往欧洲展开调停斡旋。来到欧洲的豪斯经过多方协商,希望德国撤出占领的比利时,然后在战争结束后实现裁军,那么英国就会派出代表商讨和平条件。但是德国政府拒绝了豪斯的提议,第一次调停以失败告终。
在豪斯上校失落地回国之后,威尔逊总统希望召开一次和平会议,讨论出一个建议,如果协约国接受这个建议而德国反对的话,美国就有可能考虑加入到战争中对德国作战。但是和平会议迟迟没有召开,因为当时德国的军事实力非常强,不可能妥协来和协约国谈判,另一方面英国不想被美国在谈判桌上束缚住手脚,所以没有一方愿意出来做到谈判桌上进行和平谈判。
到了1916年下半年,协约国和同盟国之间的僵持状态逐渐被打破,双方都希望用自己最先进的武器将对方置于死地。美国看到了越来越严峻的形势,他们意识到,最后的结果要么继续通过调停结束战争,要么卷入战争用武力手段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