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部九连新任指导员的就职演讲就与众不同。他先从数字讲起:“世界上总有一些人偏爱某些数字,众所周知,‘9’一向被认为是一个很好的数字,它寓意深刻,含义丰富。‘9’含有圆满之意,‘9’的上半部分是一个圆,好像桌子上的圆杯,‘9’的下半部分是一撇,就像圆杯中外溢的水,水满才会外溢,正好跟我们九连的‘岁岁丰收,事事圆满’相得益彰。”
同样的开台锣鼓,他却能巧妙地奏出新的鼓点来,既活跃了气氛,又融洽了感情,有“曲径通幽”之奇,“暗度陈仓”之妙。
以上几点就是职业演讲成功的几大要素。实际上,就职演讲的技巧是无穷无尽的,还要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探索。无论使用什么方法,演讲者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灵活运用,讲出自己的真情,讲出自己的个性来,这样才能取得令自己满意、令听众振奋的最佳效果。
演讲者要用诚心去打动听众,同听众坦诚相待。
答谢演讲要真诚
在现代社会中,各种评奖会、庆功会、表彰会屡见不鲜。答谢演讲成为经常运用的一种演讲形式。
怎样使答谢演讲获得成功呢?主要应抓住以下五个方面:
1.恰如其分,得心应手
获奖者、受表彰者都是某一方面的佼佼者,他们对所从事的工作内容有最深切的体会与感受。因此,以获奖的内容来进行答谢演讲,其应是得心应手的。
1991年11月,中国电影的最高奖“金鸡”奖与“百花”奖在北京同时揭晓。著名演员李雪健因主演《焦裕禄》中的主角焦裕禄,同时摘得两个大奖的“最佳男主角”。
李雪健在致获奖答谢词时说:“苦和累都让一个好人——焦裕禄受了;名和利都让一个傻小子——李雪健得了。”他话语刚落,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李雪健抓住影片《焦裕禄》中的主人公焦裕禄的特点,巧妙地运用对仗的语言,既歌颂了焦裕禄的高尚品质,又表达了自己受之有愧的心情,让人们印象深刻。
2.真情实感,言简意赅
一个人能够获奖或受表彰,就说明其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此时此刻,他兴奋、激动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一些获奖者通常都采用简短的演讲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
1990年,上海“申达杯”旅游征文在上海沪东工人文化宫颁奖。一等奖的获得者沈士彦在致答谢词时说:
“我是一个幸运的人。幸运之所以来临,我得感谢全体评委,是他们对我的厚爱;我得感谢指导我的老师,是他们培养了我;我得感谢我的妻子,是她全力支持我。”
沈士彦的答谢演讲,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言简意赅地表达了自己真挚的感情,表示感谢支持、关心、爱护他的人。
3.由衷热爱,执著追求
获奖、受表彰固然是成功的标志。然而,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会继续在自己从事的工作上不断奋进,要勇攀高峰,不断创新。因此,答谢演讲常常又表达对自己从事工作的热爱与追求。
1991年8月8日,上海教育局为从教四十年的著名特级教师于漪举办庆祝会。在会上,于漪老师万分激动地说:
“如果时光能够倒回,青春的年华可以再次度过,那么,我将依然选择太阳底下最伟大的职业。”
顿时,全场掌声雷动。这段答谢演讲表达了于漪老师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与由衷热爱,听众从她的答谢演讲中感受到了她那滚烫的情感,从而由衷地产生一种崇敬的心情。
4.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一个人有了成就之后,伴随而来的是鲜花与赞美。在这种情况下,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一切还是要从零开始。因此,在答谢演讲中由于表现出自谦的美德,也使得答谢演讲增色生辉。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到维也纳、柏林访问时,四个城市的人民都热烈欢迎他,维也纳人民还为他的来访召开了庆功会。
恩格斯在答谢时说:“如果说我在参加运动的50年中确实为运动做了一些事情,那么,我并不会因此而要求任何奖赏。我的最好的奖赏就是你们!”
恩格斯在演讲中没有因为对革命运动作出了巨大贡献而沾沾自喜,反而显示了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风貌。
5.加强交流,满足需求
获奖者离不开听众的支持,有的获奖者就是听众投票产生的。答谢演讲时面对的是崇拜和崇敬自己的人。因此,答谢演讲应与听众进行有益的交流,满足听众的需求。
1991年11月,上海电视台“今夜星辰”栏目主持人叶惠贤,荣获全国节目主持人金奖。他在答谢演讲时说:
“我感到咫尺荧屏就像一片无际的海洋,主持人就像一艘经受风吹雨打的小船,我将竭尽全力驶向观众喜爱、欢迎的彼岸。同时,也希望能够得到观众的支持。”
这段答谢演讲,叶惠贤通过巧妙的比喻,表示了他不会辜负观众的期望,并愿意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随时接受广大电视观众的检验的意愿。观众听其言,自会得到一种满足感与欣慰感,答谢演讲的意义也得到了升华。
获奖、受表彰固然是成功的标志。然而,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会继续在自己从事的工作上不断奋进,要勇攀高峰,不断创新。因此,答谢演讲常常又表达对自己从事工作的热爱与追求。
即席演讲中的要点
即席演讲要取得良好的效果是一件较困难的事情。这是因为即席演讲不容许演讲者深思熟虑、字斟句酌,需要演讲者拥有敏捷的思维、丰富的经验、渊博的知识、严密的逻辑、高超的临场发挥才能。简而言之,即席演讲要做到“七要”:
1.发言要扣题
演讲者要根据自己参加会议的内容、场合及自己的身份,明确选择自己的题目。
当题目确立后,要围绕主题进行构思。演讲时要紧扣主题,离题万里、海阔天空会降低演讲的质量,还会引起听众的反感,降低自己的威信。
2.内容要新颖
即席演讲要独具匠心,别具一格,使听众能感受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让演讲更具感染力。
演讲内容要力求创新,论理要深入浅出,让听众受到启迪。尤其是多人演讲时,切忌重复别人已讲过的话,如果没有更新的话题就不要重复论述。
3.构思要敏捷
要使即席演讲围绕主题的主次旋律分层展开,要围绕主题确定从几个方面剖析,要讲几个问题,每个问题都要说明几件事,说明一件事要引用什么例子,才能使演讲能够引人入胜。
经过构思后,要打好“腹稿”,做到临场不乱、心中有数。
4.语言要简练
即席演讲要做到言简意赅。对有利于渲染主题的话就要说,与主题无关的话就坚决不说,切勿画蛇添足。
5.表达要准确
即席演讲表达一定要准确。如果表达不准确或是说错了话,就会引起与会者的反感。所以,即席演讲的观点要准确,讲话要有政策观念和法律依据,不要信口开河。这就要求即席演讲前要在自己脑子里反复斟酌,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不能把自己平时领悟得不扣主题的所谓的“真谛”,在演讲场合不适时地讲出来。
6.对象要分清
即席演讲要依据听众的身份确立演讲的语言表达方式。如果对象是工人或农民,语言表达要热情豪放;如果对象是知识分子,语言表达需要流畅入理;如果对象是干部,语言表达要认真准确。
针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即席演讲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7.心绪要平静
即席演讲时,演讲者如果是面对数以千计的听众,或面临高层领导时,就未免有些紧张。如果精神紧张,即席演讲思路就会被打乱,讲话就会语无伦次。为此,即席演讲时,演讲者一定要稳定自己的情绪,树立驾驭听众的信心。当出现口误,引起会场骚动时,也不要紧张,要及时作补充说明或修改,缓和会场气氛,消除即席演讲的尴尬局面。
此外,即席演讲要善于举实例。在即席演讲的开始便举实例,有以下三个好处:
(1)你可以从苦思下一句要说什么中解脱出来。
(2)可以让开始时的紧张感自然而然地消失,使你有机会把自己的思路逐渐集中起来,渐渐进入演讲的情境。
(3)可以立即获得听众的注意。
当听众聚精会神地聆听你举出的富有人情味的实例时,可使你在最迫切需要的演讲开始后的极短时刻里,对自己的能力重新获得肯定。
沟通是一种双方面的过程,能抓住听众注意力的演讲者能够马上意识到这一点。演讲者举实例可以与听众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从而演讲者就能够与听众进行沟通。由此可见,举例的作用是多么的强大。
演讲要独具匠心,别具一格,使听众能感受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让演讲更具感染力。
用自我演讲树立威信
自我演讲,指演讲者在演讲中用自己的观点、情感、思维以及语言方式,去展示一个真实而立体的“自我”,充分地表现出演讲者的人格魅力与个性特点,从而在听众中树立自己的威信。
就像李燕杰教授说的那样:“用自己的心去弹拨别人的心,用自己的灵魂去感染别人的灵魂。”以便于达到宣传真善美、鞭笞假恶丑的正义目的。
演讲者要如何进行自我演讲呢?
1.看清场合与对象
自我演讲,要看清场合与对象,掌握好适当的分寸与时机。
在特定的情境下,人们关注的是一些更为重大、更为迫切的问题,需要人们在演讲或讲话时发表看法或意见,而不喜欢旁生枝节,冲淡主题,在这个时候就要就事论事,而不要有意将话题引到自己身上,这样会分散大家的注意力。
一般说来,对于那些不了解自己的听众,可以多介绍一下自己,以拉近与听众的距离。但面对同行、同事或下属,就要切忌祥林嫂式的唠叨。
2.充当“意见领袖”
在演讲中表现自我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谈自己的感想、自己的经历、自己的见闻,而其中最主要的是要摆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只有对某一事件、某一问题,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自己的鲜明态度,才能使自己的思想在听众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你的意见才能得到大家的拥护,你才会成为群众的“意见领袖”,极大地去影响群众的意识与行为。
所以,每一位演讲者既然已是演讲的主角,那就自觉担当起“意见领袖”的职务,用自己的观点与态度去影响听众,说服听众。
3.主动参与,表现自我
演讲者应善于叙述,讲出先进人物的事迹在自己心灵上的投影与反射,讲自己在先进人物的激励下的奋斗与努力,而这种先进事迹就具有一种个性化的色彩,就更显亲切、可信以及感染力。
蔡朝东的长篇演讲《理解万岁》,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长的范例,他主要是介绍老山前线广大官兵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他不用“纯客观”的叙述,而是将自己也融入到前线的烽烟战斗中,自己不仅是一个个感人故事的叙述者,而且有时就是直接参与者。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亲如兄弟;为了让阵地上的战士们多听点音乐,他愿意改变计划,留在阵地上;部队发的橘子他自己舍不得吃,都分给了前线的战士……这些事情虽小,演讲者也并没有刻意去渲染,但正是由于这种感情的自然流露,从而使我们感受到蔡朝东自己真正理解了我们的战士,所以他的故事听起来才那么真实感人、催人泪下。
4.偶尔露峥嵘,不可喧宾夺主
在演讲中表现自我,自然是把自述式演讲排除在外。对于大多数普通演讲者来说,他们更多的是在阐述道理、说服教育,偶尔插进自己的一些内容,或现身说法,或自我解嘲,或介绍身世,但无论何种情况,这种表现自我都处于从属的地位,而不能成为演讲的主角。
一个成熟、有责任感的演讲者,会用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恨、所乐以及他整个的人格魅力,去打动、激励听众。
哲理演讲的艺术
哲理演讲,指演讲者受到某种思想的指导,使其演讲具有感性和理性,达到情和理辩证统一的演讲艺术。
1.崇高哲理
胸有成竹、志存高远的人,才能实力超群,居高临下。面对动荡不安、瞬息万变的形势也可处变不惊,胜券在握,他的主张才能合民意、对时机、应潮流,具有理性的信念和哲理。
1931年2月16日,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面向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学生作了题为《科学的颂歌》的演讲:
“若使你们的工作能够造福于人类,只懂得利用科学本身是无法完成的!对人类本身及其命运的关心,必然激发出我们努力学习多项技术的兴趣。对还没解决的巨大劳动能源和商品分配问题的关心,会为我们建立思想意识,而这将会使整个人类感受到幸福而不是灾难。在你们的图表和方程式中绝对不要遗漏这一点。”
2.真理哲理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苏格拉底在被人诬告,即将被处死前的最后发言中宣布:
“一个人不躲避死亡,但他决不能不义。我将因你们的判决而被处死,但他们(指墨勒图斯等原告)却由于狠毒和道德败坏而被真理宣判死刑。”
苏格拉底是为真理而英勇就义的,他的崇高人格的榜样效应和理性光辉,在此后的人类道德史上树立了典范丰碑。
3.论证哲理
演讲时,可以通过分析问题和剖析事理,来解析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表明论点的准确性。
周建平在《人民——上帝》的演讲里有如下一段哲理性的话:
“八年抗战,狂妄自大的日本侵略者为什么被打败了?因为他们陷入了人民战争的巨大旋涡。解放战争,有800万军队的蒋家王朝,为什么不到三年就垮台了?因为蒋介石完全丧失了民心。共产党成立不久,也才十几个人,为什么能逐步壮大?因为共产党起初就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土壤中,从人民身上获得战胜敌人的信心。”
4.理性哲理
一次成功的演讲大多源于它突出的针对性和时代感,来自对客观事物的细致观察、周密分析和精准判断,透过现象看本质,然后从中探索规律,挖掘深刻哲理。
李燕杰在《国家、民族与正气》的演讲中说:
“纵观世界史,有哪个国家的人民不宣扬爱国?又有哪个国家的人民不将爱国主义精神当成是一种神圣而崇高的心灵美呢?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谁就不属于人类。”
李燕杰的演讲,用炽热、凝练、投入、鲜明的感情直抒胸臆,把赤子情怀充分融于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中,使祖国的神圣威严形象瞬间被树立起来,从而将爱国主义精神提升到更具审美品格和思想内涵的新境界。
5.预见哲理
演讲的力量与情操、品德、人格美的模范作用密切相关。它不但以优美的言辞来叩人心扉,而且以真情实意和真实史实拨动人的心弦,使演讲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助推器。
1939年6月19日,德国攻占巴黎,法国的合法政府随之解体。顽强抗争的戴高乐将军飞往伦敦,在英国广播电台发表了著名的《谁说败局已定》的演讲,面对自大的德国侵略者,面对外界纷纷谈论的“亡国”论,戴高乐将军仍确信人民的抵抗、盟国的援助是法兰西存活的关键保障,因而,他在苦难中寻到了希望的曙光:“无论何种情况,法兰西抵抗的火焰都不应该熄灭,也绝不会熄灭。”
6.思维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