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职场口才宝典
20253500000060

第60章 交谈口才(2)

按照交谈者在交谈中的作用和地位来划分,可分为:

1.并列式交谈

在交谈中,参与的成员均带有明确的相互交流性,从交谈过程的总体看,交谈的各方都需要表述自己的想法和感情,各方比较均衡地轮流充当发话者和听众,这样的交流就属于并列式交谈。比如一般的工作讨论会议、业务商谈等交谈活动。

2.主辅式交谈

由于交谈主题及目的的不同,各方地位和作用存在着差异性。以其中一方为主要发话人,成为表达思想的主体,而他方作为听众,对交谈起到辅助作用,交谈的各方明显出现发话与受话的不均衡现象,这样的交谈就是主辅式交谈。比如记者采访,医生问诊等交谈活动。

以上两种交谈方式存在不同却又相互联系。在现实交谈活动中,两种方式常常互相交叉、互相渗透。

按照交谈目的划分为:

1.调查式交谈

其交谈目的在于实现互相配合,一方对另一方所作的调查和询问进行答复。这种交谈的目的,决定了它一问一答、有问有答的基本形式。这就要求问话者的语言要具有目的性、明确性和启发性;答话者的语言则应具有针对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相互配合,才能达到调查和交谈的目的。

2.说服式交谈

这类交谈方式的目的,是一方要就某个(或某些)问题或某件事情来说服、劝导另一方。因为它是以说服为目的,所以说服者在交谈中往往控制着交谈的方向与内容,同时又是发话的主体,他在交谈中起关键作用。但是,由于说服工作是解决矛盾的工作,说服者是外因,被说服者是内因,因此被说服者在交谈中也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3.倾泻式交谈

这类交谈的目的,是一方将自己所遇、所想、所知、所烦的所有事情统统告诉对方,让其帮助评判和解决。这类交谈以相互信任为基础,并在交谈中体现出强烈的感情。

4.静听式交谈

这类交谈方式的目的,是一方在交谈中捉摸不透对方的思想,故通过静听争取时间,理清头绪、思路,将被动变为主动。

5.论辩式交谈

这类交谈方式的目的,在于交谈各方对某些问题各抒己见,进行辩论,辨明真理。就像法庭辩论、学术争论等交谈活动。这种论辩式交谈,说话时应注意科学性、针对性和严肃性。

6.商讨式交谈

这类交谈的目的,是交谈者通过讨论、相互交换意见,共同协商,就某些问题统一意见,或达成协议。比如外交谈判、商贸交谈等交谈活动。这种交谈应具有统一性、建设性和合作性的特点。交谈各方严肃认真地阐述自己的想法,又耐心听取对方的意见,从一定的原则、立场出发,求同存异,实现交谈的目标。

7.闲谈式交谈

这是生活中最普遍、最常见的交谈方式,它没有明确的目的和集中的主题,但它可以联络感情、传递信息。比如探亲访友、邻里聊天等。这类交谈具有随意性和广泛性的特点。交谈各方应平等相待,以诚相见,但交谈的话题应是有益身心健康的。

交谈的内容往往具有多样性,不同内容的交谈又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按这个分类标准,大概可分为以下几种:

外交谈话、工作商讨、贸易洽谈、技术交流、学术研讨、感情交流、信息传递等。不同类型的交谈决定了交谈方式的不同,只有根据交谈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交谈方式,才能达到交谈的目的。

不同类型的交谈决定了交谈方式的不同,只有根据交谈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交谈方式,才能达到交谈的目的。

注意交谈礼节

想学会交谈,就得先学会礼貌用语,说话随和亲切,谈吐文雅谦逊。交谈伊始,即春风怡人,直到交谈结束。得体的礼貌用语,将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

那么交谈中要注意哪些礼节呢?具体地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谈话时表情要自然大方,语言和蔼可亲、表达得体。说话时可伴以手势,但不要太过夸张,更不要手舞足蹈或指指点点。交谈双方距离应适当,忌太远或太近,要根据双方关系的亲密程度而定。

加入别人的谈话时,要先征得同意。若是恰遇人家在单独谈话,不要凑前旁听。若要插话,应等待别人把话说完。别人主动与自己说话,应乐于应答。有第三者参与谈话时,应以握手、点头或微笑表示欢迎。交谈时突有急事要离开时,应与对方解释清楚,表示歉意。

交谈人数达三人或超过三人时,应不时与在场的其他人攀谈几句,不能一个劲地只和某个人谈,或只谈两人知道的事情而冷落其他人。如果所谈问题不想让别人知道,则应在其他的场所及适合的时间进行。

在交谈中,应给予对方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要善于倾听对方讲话,不轻易打断对方发言。交谈中,应注视对方,以示专心,不可有东张西望、看手表、伸懒腰、玩东西等随心所欲或显得不耐烦的动作与表情。

男子最好不要参与妇女圈的议论,更不要与妇女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而引起旁人的反感。与妇女交谈时要谦让、谨慎,尤其是开玩笑时应注意,争论问题要适可而止。

谈话要运用礼貌语言,如“你好”“请”“谢谢”“对不起”“打搅了”“再见”“欢迎再来”等等。中国人见面时习惯说“吃饭了吗”“到哪儿去”等,外国人就不一样了,如果你也这样问,会被认为是不礼貌。尤其是西方人,见面时应先说“您好”“早安”“夫人(丈夫)好”“孩子们好”等;分别时常说“很高兴认识你,希望再次交谈”“再见,祝你周末愉快”“晚安”“请代我问候夫人”等等。

交谈的众多礼貌用语里,“谢谢”两个字尤其重要,人们称它是沟通人们心灵的桥梁。哪些情况下要表示致谢呢?别人帮助了你,应诚恳地向其表示感谢。别人送你东西(如果不是带有不正当目的),而你又觉得应该接受,要表示致谢。当别人表扬你时,你应对别人说声“谢谢!过奖了”,或者是“谢谢你的夸奖”,等等。如果别人感谢你,你应该回答“不客气”或者是“我很高兴能帮助你”。

感谢别人时一定要诚恳,说话要自然清晰,并伴以真挚的目光和微笑。会说“谢谢”,是一种智慧,运用得当,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语言是心灵的窗户,巴尔扎克说过:“一个美人的塑造,如果缺乏内在的性格,它就会让人想起尸体来。”如何才能塑造一个美的你?掌握交谈礼仪就是方法之一。

想学会交谈,就得先学会礼貌用语,说话随和亲切,谈吐文雅谦逊。交谈伊始,即春风怡人,直到交谈结束。得体的礼貌用语,将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

注意交谈中的称呼

交谈中怎样称呼对方才恰到好处呢?一般来说,要处理好以下七个关系:

1.地区关系

中国地域广袤,民族众多,方言土语繁多,即便是同一个称呼,也因在不同地区而有截然不同的含义。比如“侉子”,南方有些地区指体格健硕的男子,是表达敬重与夸赞,而北方人的习惯把“侉子”与粗鲁、蛮横、霸道联系在一起。因此,来到异地他乡,如果不了解当地的方言土语,最好以“先生或女士”相称。

2.时代关系

有些称呼带有旧时代的印记,带有轻蔑的意味。比如“剃头的”“伙夫”“戏子”等等,应该避免出现在交谈过程中,改称“美发师(或美发师傅)”“炊事员(或厨师)”“演员(或文艺工作者)”等较好。

不过也有一些称呼,如“先生”“小姐”“阁下”“陛下”,虽然是旧时代留传下来的,但在某些场合使用起来还是很得体的。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各国社会制度不同,在对外交谈中,称呼也要合乎其他国家的风俗习惯。

3.等级关系

当代社会中,虽然不存在森严的封建等级,但是用适当的称呼表现出尊卑老幼的关系,以示亲切或尊敬,也是必要的。对年长者、著名人士要用尊称;对上级领导者或其他单位负责人可称其职务;对职务低于自己的,也要选择有敬重含义的称呼,一般不宜直呼其名。

4.场合关系

同一种关系称呼要视场合而决定,例如普通场合叫“奶奶”“爸爸”,自然而亲切,叫“祖母”“父亲”,就生硬别扭;若在一些比较庄严穆的场合,则用后者较好。又如,一个人兼有几种身份,也要根据其在不同场合决定其称呼。

5.褒贬关系

有的称呼本身就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如“老厂长”“老模范”“老同志”等明显带有褒义。直呼别人的绰号,有时有亲近感,如陈赓将军就喜欢别人称他为“小木瓜”(头脑迟钝者);但是以别人生理缺陷为绰号,则是对别人人格的侮辱,是没素质的表现。在对恋人的称呼中,常有“傻瓜”“坏蛋”之类,不仅不会引起反感,反而令人特别喜欢,这是表达感情的特殊称呼。

6.心理关系

同样的称呼,有人乐于接受,有人则十分忌讳。渔民忌“沉”字,倘若他正好姓陈,你若一直“老陈老陈”地叫,他肯定会不高兴。同样是30岁,有人被称为“老张”“老李”很高兴,而对于尚未结婚的30岁的人,不如称呼“小张”与“小李”。

曹禺剧作《日出》中的顾八奶奶,尤其不喜欢别人说她老,不识相的福生却当她面说:“怪不得她老人家听腻了,您想,她老人家脾气也是躁一点,再者……”没等说完,顾八奶奶就已经怒火中烧了,呵斥道:“去!去!去!什么‘她老人家、她老人家’的,我看见你就生气,谁叫你进来的?”可见,不当的称呼会引起对方的不快,必将影响交谈的进行。

7.主次关系

应注意称谓的先后关系。在同时对多个人进行称呼时,一般遵循先长后幼、先上后下、先疏后亲的顺序。周总理1972年2月21日宴请尼克松一行时,开头是这样的:“总统先生、尼克松夫人,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朋友们!”这一连串称呼,既妥帖,又排列有序。

总之在交谈中,使用正确妥当的称呼,有助于酝酿良好的交谈氛围,从而有利于交谈的顺利开展,达到交谈的目的。

使用正确妥当的称呼,有助于酝酿良好的交谈氛围,从而有利于交谈的顺利开展,达到交谈的目的。

用好交谈敬辞

在人际交往中,你的言谈能否使他人心情舒畅,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能否适时、恰当地使用敬辞。所谓敬辞,即是含敬重口吻的词语。它既能表示你对对方的友好与尊重,又能使自己的措辞显得高雅、有内涵,还能凸显自己具有的良好文化素质。下面,我们就谈谈敬辞及其应用方面的一些问题。

从敬辞的作用看,可分为不同种类,主要有:表示感谢、感激、敬佩的。如拜谢、拜服、高见、高论、勿教、勿拢等;

表示希望得到对方指教的,如雅教、候教、雅正、指正、斧正等;

表示询问的,如垂问、高寿、贵庚等;

表示情态、动作的,如恭候、奉陪、光临、拜望、惠存、笑纳、造府、雅教、拜辞等;

表示请托的,如烦劳、劳驾、拜托、赏光、鼎力、俯就等;

表示尊称的,如府上、足下、仁兄、贤弟、大人、诸位等;

表示道歉或请人原谅的,如失敬、失礼、海涵、包涵等。

从表达形式上看,敬辞又可分为口头和书面。前者如拜托、赐教、借光、烦劳、奉陪、高见、阁下、恭候、请问等;后者如驾临、枉驾、钧鉴、垂爱等。口头敬辞可以作为书面敬辞在文章中应用,而书面敬辞一般不作口头敬辞。

敬辞一般出现在句子开头或结尾。如:“烦劳您顺便给我家里带个信儿去”“借光,让我过去”。显然这是出现在句子开头的;“招待不周,还望海涵”“本星期日下午在家候教”,这是出现在句子末尾的。当然,偶尔也会有例外情况,如“多蒙鼎力协助,不胜感激”“我们已经敬候多时了”。

在我们了解、掌握的敬辞中,有的含义不止一种。如:“高寿”作敬辞用,是问老人的年纪,在询问时就暗含“长寿”的意思。“俯就”作敬辞时,是请对方担任某种职务时用;另外,它还有“迁就”“将就”的意思。“海量”作敬辞,表示对方宽宏大度,如“我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还望您海量包涵”;另外,“海量”还可指很大的酒量,如“您是海量,还可再喝几杯”。“敬礼”作敬辞用于书信结尾;而“敬礼”又可表示一种立正举手或鞠躬行礼的动作。

因此,我们要全面掌握和恰当使用敬辞,不可忽视敬辞的其他含义与作用。另外,上面介绍的敬辞,很多已废弃不用了,只要了解即可,切忌乱用。

那么,在日常交谈中,如何才能恰当地使用敬辞呢?以下几点是值得参考的:

1.熟悉、记住那些常用的敬辞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只有熟悉、记住那些常用的敬辞,才能在交谈中脱口而出。

2.弄懂意思,注意敬辞的应用范围

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一般托人办事,表示谢意;请人指教,表示尊敬;问人情况,表示诚挚,等等。敬辞一般都使用在特定的对象或场合。例如:“高龄”一般用来称老人的年龄(多指60岁以上)。“垂问”“垂念”“垂询”多用于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大人”一般称长辈,且多用于书信,如:“母亲大人”“父亲大人”。“阁下”,称对方,从前多用于书信往来,今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

3.适应人的心理需求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们在社会交谈中都希望受到别人的重视,喜欢听含恭敬口吻的话语,而敬辞正好适应了这种心理需求。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使用敬辞,在恰当的时候表达恰当的心意。

敬辞犹如一丝春雨滋润人心。愿您常常用敬辞来愉悦人的心情!

敬辞犹如一丝春雨滋润人心。愿您常常用敬辞来愉悦人的心情!

交谈措辞的特点

在交谈中,措辞的简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措辞啰啰唆唆、粗鲁媚俗或者虚伪狂妄,不管谈论话题多精神,也不会有很好的效果。要做到措辞简洁高雅,我们在交谈中应该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尽量简明扼要

说话一般情况下是越简洁越好,但有些人在叙述某件事情时却滔滔不绝、没完没了,根本无法把他的中心意思表达出来。听者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仍不可得知。要是你也有这种坏习惯,一定要自己改正。最好的矫正办法就是在说话之前,首先在脑子里作一个初步的框架,然后再把计划要说的东西讲出来。

2.用语不要过多重复

在汉语当中,有时确实要使用叠句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或者加强说话的语气。然而,如果滥用,就会显得累赘。例如,许多人在疑惑不解的时候往往会说:“为什么?为什么?”其实,一个“为什么”就足以表达你的疑惑之情,还有的人在答应别人一件事情的时候,常常说:“好好好……”,一连说上好几个。殊不知,说一个“好”字就足够了。如果你有这个毛病,也还是改一下为好。

3.同样的言词出现频率不可太高

一般而言,听者总是希望说者的语言丰富多彩。即便我们不必像名人所说的那样,每说一事都要创造一个新词汇,但也理应在能力许可的范围内尽量让表达形式多样化,避免重复使用同一词汇。即使是一个非常新奇的词,如果你在短时间之内就把它复述了好几次,那么人们对它的新奇感就会丧失,并产生厌倦感。

4.要尽量避免口头禅

有些人在谈话中喜欢说口头禅。诸如“岂有此理”“我以为”“俨然”“绝对的”“没问题”一类的话几乎是脱口而出,即使与所说内容没有太大关联。这类的口头禅重复出现,不仅会影响说话的效果,而且还很容易被别人笑话。因此,这类口头禅应避免。

5.要避免使用粗俗的词

常言道:“言语是个人学问品格的衣冠。”一个看上去高贵华丽的人,若口出狂言,则别人对他的敬仰马上就会被撤到九霄之外。其实,这些人中的有相当一部分并非学问品格不好,只是在追求语言新奇的过程中染上了这种难以更改的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