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书记载:“太祖任人而不任法,以处他事则可,以处刑狱则不可,此《刑法》之不可无也。史律令之明,条章之具,使罪应其法,法应其情,奸吏犹且为之轻重,况无法乎!本朝格式律令皆有常书,张官置吏,所以行其书耳。然有司所执之法,有人主所操之权,宽缘坐而严故人,命士人以典狱,责御史无冤民,此太祖用刑之权。” 由此可见,宋太祖在推行法律的过程中,也贯穿了他的仁政思想。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矣。”进而又说:“生命是我所爱好的,仁义也是我所爱好的,如果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这里所说的义,就是仁义。在孟子看来,仁义比生命还要可贵;在宋太祖看来,仁义是安邦治国必不可少的柱石,也是一切权术的最终出发点。宋太祖以仁治天下,还表现在严禁官员责骂奴婢和下属。奴婢,自古以来身份低微,受凌辱责骂本是常事,惨遭主人杀害的,亦不在少数。太祖在位期间,奴婢被残害的事情,仍然存在,但经过太祖的努力,奴婢的境况较以往有了很大改观。太祖的心腹将领李继勋自从被解除兵权后,一直郁郁不乐。为了取乐,他经常从奴婢身上割肉,太祖得知此事,非常震怒。经核实后,太祖虽看在“义社十兄弟”的面子上不忍严办,但为了惩罚犯罪,还是把他流放到地处荒僻的海边。为杜绝此类情况再次发生,太祖于开宝二年(公元969年)下令:开封、河南府从今以后奴婢无故致死者,有关长吏必须立时下去检验。为倡导仁政,太祖还严禁官员对下属过分责罚。当时掌管绫锦院的官员名叫周翰,颇有文采,极得太祖赏识。他虽然饱读诗书,对下人却非常苛刻,属下的锦工稍有过错,便下令施以杖责之罚,引起属下不满。太祖听说后,对周翰很是不满,斥责道:“你难道不知道别人的肌肤与你的是一样的吗?你怎能忍心对下属如此酷毒呢?”并准备让周翰也尝尝杖责的滋味,后因周翰认错态度比较诚恳,才放他一马。帝王对国家的治理不能事必躬亲,只能依靠文武百官来代行天子之权。而百官也是良莠不齐。如何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其长而隐其短,最大限度地实现天下大治,就需要君主的驭下之智和控制能力了,宋太祖用一个“仁”字,轻松解决了这个困扰古今帝王的大难题。历代统治者对百官的控制各有手段。武则天重用酷吏,明成祖开设厂卫,用严密的特务组织监控官员的言行,使得百官人人自危。东汉后期的皇帝则对百官放任自流,不管不问,造成政出多门、群雄割据的乱世。如此看来,对百官的控制,严刑峻法不可取,放任自流也不足采,关键在于一个“度”,即对百官的合理控制。宋太祖便用“仁”把这个“度”拿捏得恰到好处。中国传统的儒家认为,国家的治乱兴衰,社会秩序的好坏,取决于统治集团的智慧,尤其是最高统治者个人的贤德与才能。宋太祖以仁义为本,善待前朝遗臣,优恤各地降王,并能够给士兵和百姓以生路,实属不易。他的某些行为,虽是仁政,但细思起来不无收买人心之嫌。可是这样做,毕竟比什么都不做要好得多。宋太祖的仁义措施避免了更多的杀戮和流血,使动荡的社会很快安定下来,大大加快了统一的进程,加速了统一后社会的安定繁荣。
善待谏臣
宋太祖为了控制百官,设立了台谏制度。对待手下的忠谏之臣,他一直虚心纳谏,择善从之。历代的治世,除了皇帝聪明贤达、开明进取之外,还需要一大帮忠臣谋士的良言作为辅助。他们的建议,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问题的结果,是对君主决策的有益补充。中国封建社会中有“谏官”这一特殊群体。他们的职责有二:一是向皇帝检举、揭发犯有错误的同僚百官,帮助皇帝更真实、更有效地知晓群臣为国尽职尽责的情况;二是当皇帝本人做出不正确的决断或不当事情时,有责任规劝皇帝,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处并加以改正。当然,做一个谏官实属不易,尤其是给皇帝提意见时,如果皇帝听不进这些逆耳忠言而大怒,谏官的命运就岌岌可危了,轻者受到责骂侮辱,重者治罪免职,甚至被处死。很多人相信这样一条原则: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历代的传统养成了中国人爱听好话的习惯,对奉承、赞颂之言,即使说得过了头,也只会笑骂一声“拍马屁”。从其脸上的笑容可以看出,他内心里还是非常受用的。相比之下,那些专门“批龙鳞”的谏官,他们对皇帝说的大多不是赞美之词,而是责问和批评。他们深信,既然自己承担了谏官的责任,又拿着朝廷发给的俸禄,就没有理由不尽心竭力地做好本职工作。他们的本职工作,其中就有“批龙鳞”、“捋虎须”。除了这部分专职的谏官之外,其他的臣子们也有责任向皇帝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帮助皇帝作出正确的决断。历朝历代,冒死进谏的忠臣数不胜数,但能够从谏如流的明君却屈指可数。大多数情况下,能够冒死进谏的忠烈之士基本都出现在暴君统治时期,而他们的命运自然会极为坎坷。商朝的丞相比干,为劝谏纣王不要残害百姓和官员,屡次直言劝谏,结果惹得纣王龙颜大怒,下令将比干的心剖开,看看到底是红色的还是黑色的。比干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劝谏者,就这样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他的事迹,却永远被后人记住,流传久远。今天位于河南境内的比干墓,仍是游客们心中敬慕的圣地。中国文坛早期领袖屈原的命运也极为惨烈。作为楚国的权贵,屈原尽心辅佐楚王治理国家内政,同周边的邻国处理好关系。对楚王的行为,屈原也是诚恳地指出其不当之处,以期出现一个圣明的君主,把国家治理得繁荣强盛,让百姓们过上富足的生活。然而,生逢乱世,屑小当道,楚王早已被身边的佞臣谗言所围困,自高自大,听不进半句逆耳之言。在虚假的繁荣背后,早已埋下了灭亡的种子。屡屡进献忠言的屈原,自然没有好下场,被刚愎自用的楚王一贬再贬,最后逐出朝廷,流落民间。看到自己的责任没有尽到,自己的国家日益衰微,满怀抱负的屈原痛心疾首,但也无计可施。为警醒世人,也为了唤起国人的良知,他选择了死,纵身投入滚滚的汨罗江中,将一腔热血与壮志随着江水汇入大海。当然,比干和屈原遇到的全是昏君和暴君,他们的努力自然不会有好的结果。对于贤达的君主来说,他们的命运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唐太宗李世民也是一位从谏如流的开明皇帝。唐太宗手下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大臣,名叫魏征。魏征本来是李世民长兄李建成的幕僚,当时兄弟二人争夺继承权时,魏征曾给李建成出了不少主意,后来在玄武门之变中被李世民俘虏,李世民是一个爱才之人,颇有齐桓公的遗风。他并没有因为魏征原来是敌对方的谋臣而杀掉他,反而重用他,使之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魏征呢,也知恩图报,对唐太宗恪尽职守。对于唐太宗的过失,魏征坚持直言不讳,丝毫不顾及皇上的情面,经常在廷堂之上,当着百官的面,把唐太宗批评得下不来台。中国人历来是好面子的,皇帝的面子更为重要,它关系着皇权的威严。所以,唐太宗即使再大度,也有受不了的时候。有时被魏征在朝廷上一顿痛批之后,当时不好发作,回到宫中便大发雷霆。有几次甚至觉得魏征欺人太甚而想把这个讨厌的老头子杀掉,以解心头之恨。
但是,恨归恨,气归气。转念一想,魏征说的都是肺腑之言,是为了整个大唐的江山社稷,为了唐太宗自己的统治而进的金玉良言。所以,当魏征病逝之后,唐太宗悲痛万分,对左右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宋太祖深知谏臣的重要性,对于谏官所提的建议也予以重视。有一次,太祖在宫里花园中乘凉,命人召礼部尚书窦仪前来领取起草诏令的任务。当窦仪奉旨来到花园之时,看到太祖正光头赤脚坐在那里,便在门口停步不前。太祖等了许久,也不见窦仪前来,心中纳闷,便向左右打听。左右说窦尚书已经来了一会儿,一直站在门口不进来,原因是皇帝衣衫不整,于礼不合。太祖听后,立即想起刘邦召见郦食其的故事。连忙吩咐更衣,戴上皇冠,穿上鞋,然后令宦官召窦仪入见。窦仪进来后,马上进谏说:“陛下开创大宋江山,应当以礼示天下。臣虽不才,不足以令陛下看重,但恐怕天下的豪杰听到皇上不以礼待人,就会自动散离了。”宋太祖听后,立即正色危坐,谦逊地向窦仪承认了自己的失礼之处,并保证此类事情今后将不会再发生。御史中丞刘温叟作为一名谏官,对太祖的过失言行也敢于当面直谏。翰林学士欧阳炯性情豪放,不拘小节,又多才多艺,尤其擅吹长笛。宋太祖听说欧阳炯的特长后,便召他到便殿演奏一曲,以助雅兴。刘温叟听说此事后,立刻赶到便殿,说有要事求见太祖。进入殿中,刘温叟马上向太祖直言:“禁署之职,典司诰命,不可作伶人事。”太祖连忙解释说:“朕近来听说孟昶君臣溺于声乐,欧阳炯曾官至宰相,尚习此伎,因而被我擒获。今日召他吹奏,目的是想验证一下外面传言的真伪而已。”刘温叟知道太祖这是自找台阶,也不便过于为难他,就谦虚地起身告辞说:“臣愚,不识陛下鉴戒之微旨。”自此以后,太祖再也没有召大臣为他演奏伶人之事。还有一天晚上,刘温叟处理完公务准备回家。途中经过宫门时,仆役们看到宋太祖正率几个内侍在明德门登楼,便告诉主人。刘温叟本该回避,以示对皇帝的尊重。但刘温叟转念一想,太祖此时登楼有失仪礼,便想提醒皇上一下。于是,下令仆从照旧从宫门而过,前呼后拥,热闹非凡。第二天上朝之时,刘温叟出列请求奏事,对太祖说:“人主非时登楼,那么近侍们都希望得到恩惠,京城中的诸军也希望得到赏赐。臣所以昨夜在宫门前用仪仗队开路,呼喝而过,是希望陛下自己知道非时不登楼的礼制。”太祖一听,对自己的随意之举也深表后悔。宋太祖出身行伍,精通骑术,骑马打猎是他的一大爱好,即使当了皇帝以后,也经常纵马猎场。据载,宋太祖打猎之时,先由禁军划出场地作为围场,五坊各架鹰挟犬相随,浩浩荡荡。太祖一身戎装,弯弓搭箭,射杀围场中的飞禽走兽,每次斩获都颇为丰实。中午就地休息,召近臣赐给饮食,然后继续行猎,至太阳落山时方才回宫。公元975年,太祖又像往常一样率群臣到近郊围猎。在策马追赶一只兔子时,突然所乘的坐骑马失前蹄,将太祖摔于马下。这一摔,虽然没有伤着太祖,却摔出太祖一时的怒火。太祖爬起身,抽出佩刀,疯狂地向这匹马刺去,直到把马杀死才微微解了恨。过后,太祖自感当时很冲动,有点过火,便自责说:“我作为一国之主,轻事畋游,自己从马上摔下来,却迁怒于马,把它杀掉,它有什么过错呢?”此事对太祖的触动很大,他决定从此再也不从事劳民伤财的田猎。在《涑水纪闻》中,记载了一则“急于弹雀”的故事。有一天,太祖下朝之后在御花园中用弹弓打鸟取乐。正在兴头上之时,内侍禀告外面有一大臣,说有紧急公务请求皇上决断。太祖一听,急忙换上正装,召见这个大臣入内。可是一听奏告,把太祖气得大怒。原来此人所奏之事并非紧急公务,而是平常之事,并不是急于处理的要事。太祖大怒之下,斥问此人为何欺蒙圣上。此人回答说:“为臣觉得此事虽不甚急,但总比弹雀要急上千倍。”太祖听后,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暴怒之下,夺过侍卫手中的斧钺猛击此人的头部,结果打掉了这个人的两颗牙齿。这个大臣受此打击,却不慌不忙俯下身去,仔细地把牙齿拣起并吹净,揣于怀中。太祖一看,更是怒不可遏,气急之下骂道:“你把牙齿收在怀中,难道还想告我的状不成?”此人回答说:“我自然不能告皇上的状,但是自会有史官将此事记于史册。”太祖此时方知自己急中出错,连忙换了一副面孔,诚恳地向此人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