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刘邦传刘备传赵匡胤传朱元璋传(超值金版)
20234100000060

第60章 黄袍加身(1)

阴谋

周世宗柴荣英年早逝,幼主继位,为赵匡胤改朝换代创造了条件。柴荣去世之前,赵匡胤虽然已经具备了比较雄厚的实力,在上到文臣、武将,下到下层士兵中都拉拢、培植了大批力量,但这些人对周世宗都是比较敬重和忠诚的。周世宗死后,外地统兵的节度们使对孤儿寡母的朝廷开始打起自己的小算盘,朝中有实力的大臣也暗中筹划自己的计划。所有这些变化,赵匡胤看得一清二楚,他权衡之后,认为该是自己采取行动、改朝换代的时候了。五代政变如家常便饭,赵匡胤必须用心戒备一切可能发生的变故。对政治家来说,只要是可能的隐患,就要去戒备、排除,而无需等它露出苗头,也许那时就晚了。只是有些人戒防的手段过于狠辣,也易激变。赵匡胤多用温和的手段,以奇谋巧思的心机事先戒除。当然,他也重视靠制度去防备。在发动政变之前,赵匡胤尽力扫除障碍,他挤走了张永德,接替了他的兵权,又游说符太后赶走了李重进。他考虑到朝廷内外各股蠢蠢欲动的势力,为了避免后周重新沦入内部混战的局面,赵匡胤在谋士的策划下,制定了周密的夺权计划。谋略之一是:选好兵变的地点。赵匡胤把夺权的地点选在陈桥驿而不是京城,是明智之举。因为当时赵匡胤虽然位高权重,但京城中忠于朝廷的文武官员和士兵仍然为数众多,如果真刀实枪地在京城实行政变,遇到的阻力可想而知,成败还是个未知数。只有将自己统辖的军队开到别处,加以宣传和控制,然后再同京城内的部属里应外合,发动突然袭击,才可以控制整个局面。显而易见,带兵离城这个机会,是赵匡胤及幕僚精心策划后,自己争取过来的。谋略之二是:制造利于兵变的形势。历史是由强者书写的,但赵匡胤从孤儿寡母手中夺权,毕竟不是光彩的事。在当时,他要登位,只能用兵变的方式。要想造成一场成功的兵变,需要制造一个有利的形势,也就是“主少国疑”,趁国家处于慌乱中,浑水摸鱼,一举成功。就在元旦节庆之时,边境的州府向朝廷急报,说北汉与辽国突然联兵入侵,来势凶猛,请求朝廷派援军来助。当时,朝中掌权的几个顾命大臣都是老朽迂腐的文臣,根本不会打仗。他们听到边关告急后,非常紧张,宰相范质、王溥手忙脚乱,根本没有派人详加了解情况,仓促间就决定派人前往支援。对统兵将领,选来选去,似乎只有赵匡胤既有勇又有谋,因为其他会打仗的高级将领都被赵匡胤排斥到外地去了。于是,赵匡胤便顺理成章地点齐大队兵马,以抗击来犯之敌为名,将大部队拉出京城。谋略之三是:做好充分的舆论准备。虽然皇位已经是赵匡胤的囊中之物,探手可得,但如何体面地实现和平过渡却非易事。赵匡胤在加紧准备武力的同时,大造舆论,派人到处散布“将以出军之日,策点检为天子”,给民众暗示改朝换代是上天的意思,希望民众能够泰然面对政权的更替。这样做,也为他夺权提供了顺理成章的依据,以天意这层神秘的面纱掩盖住篡权谋位的大逆之举。

为了顺利兵变,赵匡胤还制造了另一个舆论。当大军出发至陈桥驿时,有一个名叫苗训的军校,自称通晓天文地理,向士兵们宣称在天上同时出现了两个太阳,互相争斗良久,最后新太阳战胜了老太阳。种种舆论,都为政权的改朝换代制造了迷惑众人的迷信色彩。谋略之四是:排除有可能的障碍。赵匡胤虽是武人出身,但他心思缜密,尤其行大事前,准备充分,不放过任何可能导致失败的细节,把一切隐患消灭在先。在行动前,他曾有一次不寻常的人事调动,即以抵御辽兵为借口,让禁军的另一位重要将领——殿前副点检慕容延钊率前军先行出发,又过了一天,赵匡胤才率大军出发。虽然从后来看,慕容延钊对赵匡胤一直忠心耿耿,但在事前,赵匡胤对他并不放心,因为慕容延钊也是一位手握大权的禁军将领,如果他对赵匡胤的称帝之事心有不满的话,则极有可能在兵变过程中,以禁军副总指挥的身份号召士兵抵制赵匡胤的称帝之举。若真是如此,赵匡胤的兵变恐怕就会有很多麻烦了。为了不让这位危险人物破坏全部计划,他就运用禁军总指挥的权力,让这位副总指挥离开京城,与大部分的禁军士兵脱离接触。虽然谋划相当周密,但是出城之前,赵匡胤还是遇到了麻烦,差点性命不保。幸运的是,这次危险由于对手的愚昧而化险为夷,逃过了一劫。当时京城禁军中,最有实力对抗赵匡胤的,是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韩通在周太祖、周世宗两朝,“振迹戎伍,委质前朝,彰灼茂功,践更勇爵”,性情刚烈直爽,对后周忠心耿耿。在李重进被排斥到扬州后,他便以副职的身份成了侍卫亲军司的最高统帅,掌管人数众多的侍卫亲军司,实力非同一般。但韩通只是一介武夫,有勇无谋,被赵匡胤的表面忠诚所迷惑,认为赵匡胤也是一个忠于朝廷的耿直之士,以至于对不利于赵匡胤的流言飞语也置若罔闻。赵匡胤出发前一天到韩通家里辞行时,韩通的儿子就向父亲建议,趁机除掉赵匡胤,但没有被韩通采用。赵匡胤也因此得以实施计划,最终发动兵变,登上皇位。陈桥兵变

显德二年(公元960年)春,待到一切准备就绪后,历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就自然发生了。俗话说,不想做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赵匡胤此时已经是羽翼丰满,而朝堂之上的孤儿寡母,一个年幼无知,一个胸无主见。那些顾命大臣们有的被逐出朝堂,有的懦弱无能,根本没有能力与赵匡胤相抗衡。这种形势表明,赵匡胤夺取最高权力的时机已经完全成熟。在完全掌控了禁军的兵权之后,赵匡胤便着手进行下一个计划,改朝换代,自己当皇帝。而这个计划的实施,就是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公元960年春,“陈桥兵变”发生。赵匡胤在赵普、赵光义等将士的拥立下黄袍加身,率军回师京城。朝中百官迫于形势,只好敦请柴宗训禅位于赵匡胤,和平而顺利地完成了新旧政权的交换,赵匡胤从此荣登大宝,成为真真正正的天下第一人。赵匡胤之创宋代周,与历代开国皇帝相比,可以说是最温和的。自古以来,朝代更替大多是以武力和血腥来完成的。有的是外族入侵,武力征服,如元、清两代;有的是百姓揭竿而起,推翻前朝的统治,另立国号,如汉、明两代;有的是朝廷内部的政变,地方势力崛起,取代先皇,如隋、唐两代等。但无论何种形式,都是靠众多士兵和百姓的尸骨作为代价的,给社会经济带来的更是负面的影响,百姓也会因战乱而流离失所。

史载,陈桥兵变之时,赵匡胤被部下黄袍加身。为制止部下滥杀劫掠,他约法三章:一是不得惊扰和伤害周太后、少帝及其家人;二是对文武百官,不得随意侵犯凌辱;三是部队进入京城后,不得劫掠民众,抢夺府库财物。正是因为这约法三章,对兵变的乱军才有所约束,完成了一场不流血的政变,赵匡胤的皇帝宝座也安稳了许多。从史书记载来看,陈桥兵变是由赵普和赵光义及手下的士兵们策动的,好像跟赵匡胤没有太大的关系,而且连黄袍也是将士们硬要赵匡胤穿上的,有点像后来辛亥革命中,黎元洪被起义的士兵所迫,被逼无奈才当上都督一样。其实不然,试想,赵普只是赵匡胤手下的一个掌书记官,其地位并不高,根本没有掌控全局的能力。赵光义是赵匡胤之弟,也只是以计谋见长,在那些只认军功不重文的武将眼中,威望也并不高。所以,一手策划政变的人只能是赵匡胤本人。因为只有他,才有能力和威望震慑住手下的兵将,才有如此心计将整个政变安排得井井有条,而且他也是此事的最大受益人。“陈桥兵变”由赵普及赵光义等人操作,这正是赵匡胤的高明之处。赵匡胤假他人之手不动声色地当上皇帝,可以借此来消除众人对他篡权的指责。其实,这里面的情形实非如此,明眼人一看便知。因为在事前,京城中就有这样的传言:“将以出军之日,策点检为天子”,此时的点检恰恰是赵匡胤本人。这个传言,是赵匡胤及幕僚策划的,是为了自己登基而制造的社会舆论,因为此时朝廷中的孤儿寡母对他的势力已经无可奈何。后来,事情的发展是,赵匡胤丝毫不参与将士们的讨论,好像与他毫不相干一样,大吃大喝一通,便称酒醉躲在帐中呼呼大睡,直到被兵变的部队从睡梦中惊醒,把黄袍穿在身上。此时的赵匡胤,无论是从脸上,还是从神智上看,一点也没有酒醉的痕迹,推辞了几遍之后,便以无奈状接受了大家的劝进,并当场公布了约法三章。大军回到京城后,赵匡胤更是表现出一副被将士逼迫,无奈之下才接受帝位的姿态,而安抚朝中百官,逼迫不臣之人服从的工作却由手下的心腹来完成。王彦升便是表现最为出色的一个。正是他,杀掉了不愿屈服的马步军副指挥使韩通,又用刀剑威逼众文臣接受赵匡胤为帝,赵匡胤却作为红脸的扮演者,接受了小皇帝的禅位书。登上皇帝宝座之后,赵匡胤深知,由于身份和地位的改变,他的权力已经达到了顶峰。当前面临的紧要问题,是如何充分运用权力,稳定国内政局和统一全国。在前一个问题上,赵匡胤采取了安抚与镇压两种方法。对广大百姓和大部分后周旧臣,只要他们真心拥护新政权,便采取和平手段进行安抚。后周旧臣仍保留原来的职位和俸禄,仍然享受以前的待遇。对百姓们采取减免政策,鼓励他们发展生产,并再三申令军队不要滋扰百姓,不得抢劫百姓的财产。但对于那些对新政权怀有仇恨的人,赵匡胤采取强硬措施,用武力把他们平定或消灭。李重进和李筠就是因为不满新政权而起兵反叛,被赵匡胤以各个击破的手段逐个消灭。在稳定了国内政局之后,为了获得更大的统治权,赵匡胤又把注意力转到统一全国上来。他认为,要想使国家强大、百姓富足,就需要营造一个安定团结的内外部环境,结束五代以来割据纷争的局面,将中原地区统一成为一个完整的国家。为了这个理想,赵匡胤充分发挥自己及幕僚们的聪明才智,制定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统一时间表,并任用合适的人选,逐步统一了全国,将自己的统治权力扩大到整个中原地区。接下来,赵匡胤对如何治理好国家而进行了权力的再度调整和分配。为确保政局稳定,江山永固,赵匡胤决定将财权、兵权及人事权全部收归中央,由自己总体控制。然后,选用合适的人选担任各级官员,让他们为自己办事。陈桥兵变是赵匡胤从将军到君主地位的关键性转变,由于他的周密计划和精于谋划,避免了大规模朝代更替的混乱和杀伐,实现了和平夺权。

改朝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