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刘邦传刘备传赵匡胤传朱元璋传(超值金版)
20234100000056

第56章 伐吴(2)

因此刘备选择了东进,其有利的因素在于:顺流东下,具有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的有利地势,伐吴早期的一帆风顺也证明了这一点;蜀汉大军东征名正言顺,就是为关羽报仇,讨伐背信弃义的孙权,这样容易凝聚人心。另外就是曹丕继位未久,人心未定,不会主动伐蜀,这样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关羽是在公元219年底遇害的,为什么刘备在两年半之后也就是公元222年才迟迟出兵呢?那是因为刘备一直都在积极进行筹备工作,希望一举拿下东吴,与魏国分庭抗礼。可惜的是,后来的亭惨败,使后人否定了刘备正确的战略决策。

亭惨败

孙吴的实力是相当庞大的,刘备、诸葛亮二人比谁都清楚这一点,他们知道要想一口吃掉对方是不现实的。而且,鉴于曹魏的强大,他需要一个同盟来共同抗击,并不希望把孙吴彻底打垮。那么,怎样才能为关羽、张飞报仇,并且要回荆州呢?最有效的办法应该是:在一场最关键的战役里击溃孙吴的主力,迫使对方答应自己的所有条件,并且在日后两国的同盟中,使蜀汉处于支配的地位。这就是刘备和诸葛亮伐吴的最终目的,蜀汉的战前准备和战争中的军事行动,都是围绕这一目标来进行的。公元222年,就在称帝后这年秋天,刘备率领大军,沿长江,出巫峡,水陆并进,直指东吴。孙权派使臣向刘备求和,刘备根本不予理睬。时任南郡太守的诸葛瑾也写信给刘备,劝他不要伐吴,信中大意说:“陛下您和关羽的关系,怎么能够比得上和先帝(指汉献帝)的关系?荆州的分量,怎么能够比得上全国?一样是仇敌,也应该论个大小先后。”诸葛瑾的劝告同样没有效果。对于蜀汉的进攻,孙权做了一些准备。他把都城从建业迁到长江中游的武昌,以便扼守荆州;又任陆逊为镇西将军,统领李异、刘阿等进驻巫县、秭归,加强西线防务。他还写信和派使臣到蜀汉,要求重归旧好。刘备率军东下后,孙权任命陆逊为大都督,率领朱然、潘璋、韩当、孙桓等大将及士兵5万人,西上拒敌。蜀汉军队的先头部队在将军吴班、冯习率领下,首先打败吴军李异、刘阿部于巫县,然后进兵秭归。刘备还派马良到沅水流域“蛮族”地区,争取他们出兵配合。武陵郡的少数民族首领沙摩柯率众北上,协助刘备作战。当刘备从秭归领兵出发时,治中从事黄权提醒刘备不要轻视东吴,他建议说:“吴军骁勇善战,我军沿江顺流东下,易进难退。我请求担任前锋,先驱攻伐,陛下应该留在后面镇守。”从后来战事的发展及结局看,黄权的这个建议是正确的,但刘备决心亲自出征,不但不采纳黄权的意见,反而命令黄权为镇北将军,指挥长江北岸的军队防备魏军。这是刘备在进军战略上犯下的第一个错误。蜀军很快打到夷陵。陆逊因刘备来势凶猛,兵锋甚锐,知道硬拼是不行的,就把兵力收缩在夷道、亭,据险固守,俟机反攻。从巫峡到夷陵有六七百里,沿岸两侧都是为高山峻岭。刘备在江岸南侧沿路扎营,树立木栅,立营数十屯。他又把水军撤到岸上,“舍船就步,处处结营”,这是刘备进军战略上犯下的第二个严重错误。

当时,吴军的一些将领要求主动迎击,但陆逊考虑到蜀军来势凶猛,数量又不少,强攻硬打是要吃亏的。他对诸将说:“刘备举兵东下,锐气正盛,而且凭借高处,据守险要,很难一下子攻破,即使攻破,也难以获得全胜。如果出击不利,影响大局,问题就严重了。现在我们可以奖励将士,多多出谋划策,等待形势的变化。蜀军是沿山地行军的,兵力难以施展,自然被拖得很疲乏,我们可慢慢抓住他的弱点对付他。”于是,陆逊采取了先让一步,后发制人的作战方针。他命令吴军退出山地,将几百里的崇山峻岭让给蜀军,把部队集中在亭地区。对陆逊的诱敌深入、后发制人方针,东吴的将领并没有理解。孙桓等被包围后,一直来要援军,陆逊的部将也要求派兵救助。但陆逊不同意,回答说:“孙桓很得部众拥护,而且夷道城池牢固,粮食充足,不必担心。等我们用计取胜,孙桓将军之围不救自解。”刘备对陆逊这样的对手,没有放在心上,他在夷陵东西一线,安下了许多营寨,分散了兵力。当刘备派兵挑战时,陆逊坚守营寨,就是不出战。双方在亭对峙达六七个月之久。蜀军被阻在亭夷道一线,一直找不到同吴军决战的机会,运输困难,天气渐热,斗志逐渐涣散,士气越来越低落。这时,刘备放弃了“水陆俱进”的有利条件,将水军移到陆上,命令军队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于是,陆逊决定反攻蜀军。对于陆逊决定这时候反攻,手下的一些将领困惑不解,说:“进攻刘备应当在他初入境的时候;现在已经让他深入五六百里,拒守已经有七八个月,一些要害的地方,他已经加固守备。这时进攻一定是不利的。”陆逊回答说:“刘备是一个狡猾的敌人,经历多、见识广,他的军队开始集结时,各方面考虑得很细致,士气也旺盛,我们不应该同他们硬拼。现在他们在这里驻扎了很久,没有得到进攻我们的机会,兵士已经疲劳,斗志已经消沉,策划不出什么好计谋。所以,现在正是我们发动进攻,打败蜀军的好时机。”诸将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决心在反攻中取胜。为了做到有把握,陆逊先做试探性的进攻。他先攻蜀军一个营寨,结果失败了。但是他却从这次交锋中摸到了蜀军的弱点,想出了打败蜀军的办法。他命令战士每人都带一把茅草,到达蜀营外,在放火的同时,猛攻蜀军。此时是公元222年闰六月,正是盛夏,火势猛烈,蜀军营寨、木栅均着火燃烧,吴军趁着火势,连破蜀军四十多座营寨,杀死蜀汉大将冯习、张南。刘备做梦也没想到。他苦心经营的连营之阵,竟被陆逊一夜之间用火攻突破,只得率领残兵败将,退守马鞍山。陆逊又指挥吴军从四面围攻。蜀军土崩瓦解,一下子被杀一万多人,船只器械和各种物资,损失殆尽。大都督冯习率领断后部队往来冲杀,为刘备逃跑争取时间,没多久,就只剩下几十骑,又遇上了徐盛军团,冯习大喝一声,冲进敌军丛中,立刻被斩为肉酱。前锋大将张南保护刘备及谋士们退向马鞍山区,率领残军力敌追过来的徐盛、宋谦、朱然大军,一直坚持到了刘备安然退进山区。张南全军覆没,他本人也战死在乱军之中。张南副将傅彤保护谋士们退至江边后,听说刘备已经进入马鞍山,军祭酒程畿敦促傅彤立刻杀出重围,前往驰援,自己和谋士们率领残部则呆在江岸,坚守不退,吸引吴军的注意力,企图减轻刘备所受的压力,没多久,便死伤殆尽,程畿自杀。镇北将军黄权奋力反击陆逊主力,但军力太少,被击败后溃散,眼看归路被截断,黄权只得遥向刘备营区跪拜后,北投曹魏去了。胡王沙摩柯在秭归听说前线失利,立刻驰援,遇到韩当、潘璋军,兵败被杀。傅彤找到刘备后,在马鞍山防守了一天多,全军死伤惨重,于是趁黑夜突围,这时秭归已经失陷,刘备只好越过巫县,直奔白帝城而去。傅彤殿后,且战且走,在秭归附近被徐盛、朱然军追上,被团团包围不得脱。徐盛惜其忠勇,喊话劝降,傅彤咬紧牙关,上马再战,终于力竭,死在乱军中。马良也在乱军中战死。

刘备赖将军傅彤死力卫护,才得以趁夜逃奔到白帝城。进了白帝城,刘备又惭又恨地说:“想不到我竟被陆逊这孺子打败,这难道不是天意吗!”其实,刘备的失败,完全是指挥策略上的错误。不听黄权之言,放弃水陆并进,结营于山林等,这都是使吴军易于取胜、使己方陷于败境的错误做法。亭一战,刘备兵马被杀及投降的达数万人,其余舟船、器械、水步军用物资的损失,更是不计其数。由于刘备急于求成,战争开始后屡犯兵家大忌,终没能实现出兵前的预定目标而功败垂成。这时的孙权,对曹魏则抱着靠近的态度。曹丕称帝后,孙权立即派人祝贺,并将投降关羽后落在自己手中的魏将于禁送回许都。曹丕封孙权为吴王。孙权称臣于魏,是为了争取时间,稳定新占荆州的统治,免得曹魏进攻自己;当蜀汉进攻时,希望曹魏能保持中立,防止两面受敌。因此,当曹魏使臣携带吴王的印绶来到东吴时,孙权表示非常欢迎。他对部下说:“以前刘邦也接受过项羽的分封,当汉王,这是权宜之计。现在曹丕封我为吴王,又有什么不好呢?”于是接受吴王的封号,定年号为黄武。尽管刘备调集了蜀汉一多半兵力,在数量上略多于陆逊军。但由于陆逊采取了诱敌深入、避锐乘疲、后发制人的正确方针,破坏了蜀军的快速决战计划,造成蜀军疲劳、士气低落的局面,使蜀军从优势转为劣势,最后战胜了蜀军。这哪里是什么“天意”呢?亭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疲敌制胜、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刘备精心准备的伐吴战略,前期的动员工作可谓煞费苦心,出兵的理由也冠冕堂皇,但是刘备进入战场后却屡犯兵家大忌。在战术上,又不察地利,将军队带入难以展开的两三百公里的崎岖山道之中;同时在吴军的顽强抵御面前,又未及时改变作战部署,而采取了无重点的处处结营的错误办法,终于陷入被动,导致惨败。刘备逃回白帝城之后,吴军的一些将领如徐盛、潘璋等主张乘胜追击,捉拿刘备。孙权询问陆逊的意见,陆逊考虑到曹魏虽然外示友好,内里实有“奸心”,很可能趁机袭击东吴后方,不宜深入蜀境,便建议孙权下了退军的命令。刘备惨败的消息传到了成都,诸葛亮大为震动,他叹息说:“如果法孝直(法正字孝直)不死,一定能够劝阻主上东征,即或东征,也不致遭到这样的惨败。”这说明诸葛亮原来在伐吴的问题上,并没有持坚决反对态度。因为荆州的丢失,影响了他的整个战略部署,他是不甘心的,他不能以放弃荆州为代价,来维持吴、蜀联盟关系。他以为,刘备的东征是可以取得胜利的,没想到竟造成这样的局面,于是想起法正,来了一个事后叹息。夷陵之战结束后不久,曹丕果然发兵进攻东吴。原来,曹丕想利用孙权有赖于曹魏的时候,加强对东吴的控制。他要求孙权送儿子孙登到洛阳做人质,以表示忠心,还索取大量珍宝等贡物。孙权对曹丕物质上的要求尽量满足,索要的贡物,一一凑足奉献。但对送子入质,则以“孙登年幼,不宜入洛”为辞,婉言拒绝。公元222年九月,曹丕以孙权不送质子、不听命令为由,亲率大军南征。面对曹魏大军的进攻,孙权一方面调兵遣将,分路迎击;一方面派使臣到蜀汉求和。兵败之余,无能为力的刘备,既担心孙权的继续进击,又担心曹魏灭掉东吴,对自己不利,便同意了孙权的和议,派使者往东吴复命。虽然吴、蜀双方讲和了,但亭之战的惨败,对刘备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不仅荆州没有夺回来,而且使蜀汉的元气大丧。忧心忡忡,加上年老和过度劳累,他终于病倒了。刘备经过认真考虑且权衡了蜀汉和东吴的军事力量的对比后,他做出了伐吴的决定,东吴杀害关羽、占领了荆州与杀死张飞的凶手逃到吴国这两件事情,成为刘备动员全国的军队发动对东吴的进攻的有利借口,此次伐吴的战略目标是削弱东吴而夺取荆州,然而进入具体战役的谋划环节却出现失误,亭之战的失败,导致全局的失利,把刘备前期精心准备的成果荡涤一空。

追根溯源的话,亭惨败是因为刘备集团在赤壁之战后,在政治策略和军事战略上犯了一系列的错误所导致的。最大的错误就是不取汉中而与孙吴争南三郡。在三国几大势力的角逐中,介于关中与巴蜀之间的汉中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尤其是对巴蜀,诚如益州人士杨洪指出的:“汉中是益州咽喉,生死存亡的要地,如果没有汉中就不会有蜀。”公元211年,益州牧刘璋请刘备入川,让他攻击汉中张鲁,就是出于这一考虑。如果说这时的刘备,意在保存实力图谋益州而不愿北取汉中,还是可以原谅的话。那么,公元214年刘备攻下成都,自领益州后,再不发兵攻取汉中,就是很大的失策。由于错失良机,仅仅过了一年,就先后发生了孙吴袭取南三郡和曹魏进兵汉中的事件。当时刘备如能先一步进取汉中,无疑是捷足先登,巩固了益州防务。然而刘备却低估了汉中落入曹魏手中的危险性,置汉中于不顾,率军赶往荆州,去争夺已被吕蒙占据的南三郡。这在政治上、军事上都是不可取的。军事上,夺回南三郡已非易事,曹魏进兵汉中,益州又在危险之中。刘备率军赶往荆州,事实上已无法改变荆州的局面,相反,却为曹魏取得汉中开了方便之门。政治上,刘备去夺南三郡,使本来就很脆弱的孙、刘联盟又出现了新的危机。结果,处于两线受敌的刘备,不敢与孙吴恋战、继续南三郡的争夺,不得不与孙吴达成和议,以湘水为界,中分荆州。刘备不仅没有夺回南三郡,反而被曹操夺得了汉中,使益州根据地顿时紧张起来。曹操取汉中并非最终目的,而是以汉中为据点,吞并益州。所以进据汉中的曹魏大将夏侯渊、张,不断攻掠益州,正像廖立所指出的那样,曹操夺取汉中后,继续派夏侯渊、张深入到巴郡,窥视益州。究其错误,刘备是难逃其责的。再一个错误就是,刘备让关羽来镇守荆州,刚愎自用的关羽最终丢掉了荆州,而后引发出来一连串的祸事,最终导致了亭惨败。分析了赤壁之战至夷陵之战这段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刘备虽然取益州、夺汉中,奠定了蜀汉立国的基础。但在军事战略上却犯了一系列错误,一失再失,一误再误,终于将蜀汉政权局限于一隅之地,不能有很大发展。白帝托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