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刘邦传刘备传赵匡胤传朱元璋传(超值金版)
20234100000035

第35章 好运气终于来了(1)

依附刘表

刘表是刘备的远房兄弟,又同是汉室宗亲。因此,当袁绍在官渡之战中大败后,走投无路的刘备投奔了刘表。后来形势的发展证明刘备这次选择的落脚点是正确的,因为他从此就得到了自己的根据地——荆州。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刘表被拜为荆州刺史。他首先剿除宗贼,收其部曲,又招降占领襄阳的强盗,控制了南郡,其他各郡望风归附。为了安抚盘踞南阳的后将军袁术,表袁术为南阳太守。但是袁术觊觎荆州,于公元191年派破虏将军孙坚进攻刘表,被刘表打败,孙坚战死,袁术逃往扬州。刘表威名大震,车骑将军李以刘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公元197年,又击败入寇南阳的骠骑将军张济,张济病死。刘表招抚张济余部,让其屯驻南阳。公元198年,长沙太守张羡率零陵、桂阳两郡反叛,被刘表击败,完全掌握了整个荆州,军队扩充到十余万。在当时战乱频仍的天下,荆州算得上是乱世中的一方净土。《后汉书·刘表传》中对此的描述是:初,荆州人情好扰,加四方骇震,寇贼相扇,处处麋沸。表招诱有方,威怀兼洽,其奸猾宿贼更为效用,万里肃清,大小咸悦而服之。关西、兖、豫学士归者盖有千数,表安慰赈赡,皆得资全。遂起立学校,博求儒术,綦母、宋忠等撰立五经章句,谓之后定。爱民养士,从容自保。作为刘备早期的谋士,孙乾说:“刘表坐镇九郡,兵强粮足,更与您是汉室宗亲,为什么不去投靠他呢?”刘备说:“就怕他不容我。”孙乾说:“我愿意先去说服他,让刘表出境而迎主公。”刘备特别高兴,便令孙乾星夜往荆州。孙乾到达荆州,见了刘表说:“刘备是天下英雄,虽然兵微将寡,而他志向在匡扶社稷。汝南刘辟和龚都与刘备一直都是非亲非故的,他们也以死相报。您与刘备,同为汉室之后,现在刘备新败,本来想去江东投孙权,我对他说:‘不可背亲而向疏。荆州刘将军礼贤下士,何况又是同宗。’因此刘备特派我来拜见您,听候您的定夺。”刘表大喜,说:“刘备,是我的弟弟。我很早就想与他相见了,而一直没有这个机会。他今天能到我这里,实在是我的荣幸啊!”这个时候,刘表身边的蔡瑁则说:“万万不可,刘备先投靠公孙瓒,又和吕布合伙,后事奉曹操,最后投靠袁绍都不能善始善终,足见他的为人。今天如果收纳刘备,曹操必然发兵攻打我们,不如杀了孙乾,将头献给曹操。”

孙乾对蔡瑁说:“我并不是怕死的人,刘备忠心为国,不是曹操、袁绍、吕布等人可以相提并论的。他和他们相识,是不得已。现在来投靠刘将军,是因为同为汉室宗亲,所以千里而来,你怎能如此嫉贤妒能呢?”刘表对蔡瑁说:“我主意已定,你不要再多说了。”蔡瑁愤恨而出。刘表一面命孙乾先回去通报刘备,一面亲自出城三十里迎接。刘备见到刘表后,十分恭敬,刘表对刘备也特别热情。刘备带领关羽、张飞、赵云拜见刘表,刘表与刘备一起进入荆州。由于刘备曾经参与汉献帝的衣带诏集团,受到当时荆州士大夫的拥戴,声名盖过了俨然作为清流派领袖的刘表,引起了刘表的不安。第二年,司空曹操进攻袁氏兄弟,双方在黎阳相持。刘表立即派遣刘备进攻,军事意图是夺回因为张济余部投降而转到曹操手中的南阳;政治意图是削弱刘备的影响,并显示自己的决心和清流派领袖的宗主地位。刘备成功地打败了河南尹夏侯,但是并没有达到占领整个南阳并进而威胁许都的目的。不过这并没有削弱刘备的声望,反而使士大夫阶层更加倾心于刘备。有这样一则小故事:有一天,刘备骑着自己的的卢马回新野,刚出城门,便有一人来到他的马前对他说:“你所骑的马是不可以骑的。”刘备一看,是伊籍。刘备连忙下马问为什么,伊籍说:“我昨天听蒯越对刘表说:此马名的卢,乘则妨主,刘表因此还给你,你难道就可以骑它了吗?”刘备说:“十分感谢先生看得起,但是每个人的生死都是命运的安排,一匹马岂能改变得了!”伊籍佩服刘备的高见,从此常与刘备来往。刘备的到来,为不满刘表自守的荆州清流派提供了一位为“兴复汉室”执著奋斗的政治领袖,他们纷纷投靠或者自托于刘备,其“欲信大义于天下”的主张得到了大家的共鸣。诸葛亮在隆中策提到:“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这集中代表了当时荆州士大夫渴望由刘备来统治荆州的愿望。刘备虽然寄人篱下,但从来没有掩饰他的雄心壮志。有一次,刘备在与刘表谈到自己与曹操煮酒论英雄时,刘表说:“以曹操的权势,都不敢把自己摆在你刘备的前面。”这原本是恭维的话,没想到一下子激起了刘备的表现欲望。这时,刘备乘着酒兴,脱口而出:“我刘备如果有根基,天下碌碌之辈,都不在话下。”好在刘备很快醒悟,借口喝醉赶紧走了。刘备的这番言论给了蔡氏诋毁他的口实,刘备刚走,蔡夫人便对刘表说:“刚才刘备说的话,我都听见了,他把你也列入碌碌之辈,足见他有吞并荆州的意思。今天如果不除掉他,一定会有后患。”刘表没有回答,只是摇了摇头。蔡夫人却等不及了,便与她的弟弟蔡瑁商议:“今晚先杀了刘备,然后再告诉主公。”蔡瑁连夜点军。如果没有伊籍事先通风报信,刘备恐怕难逃此劫了。蔡氏为什么这么恨刘备呢?也是有原因的。一次,刘表邀请刘备聚聚,正在饮酒的时候,刘表突然流下眼泪。刘备询问刘表流泪的原因,刘表说:“我有心事,请弟弟帮助决断,前妻陈氏所生的儿子叫刘琦,为人虽然贤仁,但柔懦不能够独立决断事情,后妻蔡氏生的儿子刘琮,十分聪明,我想废长立幼,担心不符合礼法。如果立了长子,由于蔡氏亲族掌握着荆州的军权,我死后一定会发生祸乱,因此下不了决心。”对于刘表的家事,刘备完全可以不管,但是他为了显示自己是王者,可以参与到天下大事的决断中去,所以他全然不顾自己是寄居荆州的客人,居然想反客为主替刘表出谋划策。为此刘备说:“自古以来废长立幼,是引发祸乱的根本原因。如果担心蔡氏权力过重,可以慢慢削夺,千万不可因溺爱而立少啊。”刘备说这些话的时候,蔡夫人就在屏风后边偷听,自然恨透了刘备。

在蔡氏的蛊惑下,刘表对刘备一直有所防范。到了公元208年,孙权攻破江夏,刘表的大将黄祖战死,刘表仍然不敢放手使用刘备,他深知刘备对军队的影响力,害怕自己不能控制刘备。于是派自己的长子刘琦出任江夏太守。不久,已经自立为丞相的曹操率军南征,这时候病入膏肓的刘表不得不倚重刘备防守新野,这样刘备才有了一块栖身之地。但是刘备的军队只有几千人,根本挡不住曹军的进攻。刘备为这事发了愁,不知该怎么办。诸葛亮出山后,解决了这个难题。诸葛亮对刘备说:“其实荆州地区的人口并不少,就是有好多人没有登记户籍,如果只按户籍征兵,在籍的人不多。”他建议清查没有登记户籍的游户,让所有的游户都来登记,根据登记来征兵,就可以解决兵源的不足。刘备觉得有道理,就去找刘表商量。刘表正生病躺在床上休养,他知道曹操有攻打荆州的野心,就答应了刘备的要求。经过登记征兵,刘备的军队一下子增加到几万人,有了地盘的刘备马上就拥有了自己的军队,算是挖到了自己事业上的“第一桶金”。三顾茅庐

官渡大战以后,刘备逃到荆州,投奔刘表。刘表拨给他一些人马,让他驻在新野(今河南新野县),总算有了一个暂时安定的环境。刘备经过多年的转战奔波,深刻感触到人才对于自己谋取更大权力的重要性,因此当他稍微稳定之后,便开始储备日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了,为此他四处探访。不久,他就打听到襄阳地方有个名士叫司马徽,就特地去拜访。司马徽很客气地接待他,问明他的来意。刘备说:“不瞒先生说,我是专程来向您请教天下大势的。”司马徽听了,呵呵大笑起来,说:“像我这样平凡的人,懂得什么天下大势。要谈天下大势,得靠有才能的俊杰。”刘备央求他指点,说:“往哪里去找这样的俊杰呢?”司马徽说:“这一带有卧龙,还有凤雏,您能请到其中一位,就可以平定天下了。”刘备急着问卧龙、凤雏是谁,司马徽告诉他:卧龙名叫诸葛亮,字孔明;凤雏名叫庞统,字士元。刘备向司马徽道了谢,回到新野。正好有一个读书人来见他,刘备一看他举止大方,以为他不是卧龙,就是凤雏,热情地接待了他。经过一番谈话,才知道这个人名叫徐庶,也是当地一位名士,因为听到刘备正在招请人才,特地来投奔他。刘备很高兴,就把徐庶留在部下当谋士。徐庶说:“我有个老朋友诸葛孔明,人们称他卧龙,将军是不是愿意见见他呢?”刘备从徐庶那里知道了诸葛亮的情况。原来诸葛亮不是本地人,他的老家在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南)。他少年的时候,父亲死了,他叔父诸葛玄跟刘表是朋友,就带着他到荆州来。不久,他叔父也死了,他就在隆中(今湖北襄阳西)定居下来,搭个茅屋,一面耕地种庄稼,一面读书。那时,他年纪只有27岁,但是学识渊博,见识丰富,朋友们都很钦佩他,他也常常把

自己比作古时候的管仲、乐毅。但是他看到天下乱纷纷,当地的刘表也不是能用人才的人,所以他宁愿隐居在隆中,过着恬淡的生活。刘备听了徐庶的介绍,说:“既然您跟他这么熟悉,就请您辛苦一趟,把他请来吧!”徐庶摇摇头说:“这可不行,像这样的人,一定得将军亲自去请,才能表示您的诚意。”刘备先后听到司马徽、徐庶这样推重诸葛亮,知道诸葛亮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带着关羽、张飞,一起到隆中去找诸葛亮。刘备来到卧龙岗诸葛亮庄前,下马敲门,一童出来。刘备说:“我是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童子说:“我记不得这一大串名字。”刘备说:“你只说刘备来访。”童子说:“先生今天早上就出去了。”刘备问:“到什么地方去了呢?”童子说:“踪迹不定,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了。”刘备又问:“什么时候回来?”童子说:“归期不定,或三五日,或十数日。”刘备惆怅不已。张飞说:“既然见不着,咱们回去罢了。”刘备说:“且待片刻。”关羽也说:“不如先回去,再派人来探听。”刘备只好同意关羽的建议,对童子说:“如果先生回来,可说刘备来拜访。”刘备等上马,走了没有多远,忽然看见一个人从山间小路而来,刘备想这大概就是卧龙先生,急忙下马向前施礼:“先生是不是卧龙?”这个人问:“将军是谁?”刘备答:“我是刘备。”这个人说:“我不是诸葛亮,我是他的朋友崔州平。”刘备说:“久闻大名,很高兴在这里遇到先生,还望您能坐下来跟我谈谈。”崔州平同意了,两人相对而坐。崔州平问:“将军为什么想见诸葛亮?”刘备说:“今天下大乱,四方纷扰,想见诸葛亮求安邦定国之策。”崔州平说:“您以平定天下战乱为任务,虽然是仁慈的心境,但自古以来,治乱无常。自汉高祖灭秦以后,是由乱而治,到哀、平之世二百年,太平日久,王莽篡逆,又由治而入乱;光武中兴,重整基业,又由乱而入治,至今二百年,人民安居已经很久了,所以战乱再度兴起。现在正是由治入乱之时,不可能突然安定下来。将军想使诸葛亮挽回天地,缝补乾坤,恐怕是徒劳的。难道将军没有听说‘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强之’的道理吗?”刘备说:“先生所说的,的确是高见,但我刘备身为汉胄,应当匡扶汉室,怎么能听信这些宿命的话语呢?”崔州平说:“我是山野之夫,不足以议论天下大事,刚才将军问,所以随口胡说了几句。”刘备说:“承蒙先生指教,但不知诸葛亮先生到什么地方去了?”崔州平说他也是来找诸葛亮,不知诸葛亮的去向。说完长揖而去。刘备与关羽、张飞上马而行。张飞说:“诸葛亮访不着,却碰见这么个腐儒,闲谈了这么长时间!”刘备说:“听听也有好处,这也是隐者的言语。”三人回到新野,过了数日刘备派人打听到诸葛亮已经回来了,便命令备马前往。

张飞说:“这么一个乡野村夫,哥哥何必亲去,可派人唤来就是了。”刘备对张飞说:“你难道不知道孟子曾经说过:‘欲见贤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诸葛亮是当世大贤,怎么能召人家来呢?”说完便上马再去拜访诸葛亮,关羽和张飞也只好乘马相随。时值隆冬,天气寒冷,彤云密布。行了数里,忽然朔风凛冽,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张飞说:“天寒地冻,尚且不用兵,难道适宜去见一个毫无用处的人,不如返回新野以躲避风雪。”刘备说:“我正想让诸葛亮知道我的诚意。如果你怕冷,可先回去。”张飞说:“死都不怕,还怕冷吗!我是怕哥哥空劳神思。”刘备三人到达卧龙冈,在庄前下马,叩门问童子:“先生今日在家吗?”童子说:“现在堂上读书。”刘备大喜,跟着童子入内。走到中门,见门上大书一对联,上联是:“淡泊以明志。”下联是:“宁静而致远。”刘备听有吟咏的声音,于是站在门侧看,见草堂上有一少年围炉而坐,刘备便上草堂施礼,说:“刘备久慕先生,无缘拜会。上次来到仙庄,没想到先生不在家。今天特意冒风雪而来,得以相见,实为万幸!”那少年慌忙答礼说:“将军不会是刘豫州,想见我家哥哥吧?”刘备惊讶地说:“先生又不是卧龙?”少年说:“我是卧龙之弟诸葛均,我们兄弟三人:长兄诸葛瑾,现在江东孙权处为幕宾;诸葛亮是我的二哥。”刘备问:“卧龙今天在家吗?”诸葛均说:“昨天和崔州平出外闲游去了。”刘备问:“去何处闲游?”诸葛均说:“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落之间,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行踪飘忽不定,我也不知道他现在在哪儿。”刘备说:“我的福分怎么如此浅薄,两次来都遇不到大贤。”张飞说:“那先生既不在,请哥哥上马。”刘备说:“我既然到了这里,为什么不留下一些话语。”便向诸葛均借文房四宝,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遂与关羽、张飞回到新野。光阴荏苒,又到早春。刘备选择吉日,要三顾茅庐。关羽说:“兄长两次亲自拜谒,其礼太过了,料诸葛亮徒有虚名而无实学,故回避不敢见。兄为何这样想见此人!”刘备说:“以前齐桓公想见东郭野人,去了五次才见了一面,何况我们见的是大贤呢?”张飞说:“哥哥这话不对,就这个乡野村夫,怎么会是大贤!这次不用哥哥去,他如果不来,我只用一根麻绳将其绑来!”刘备很不高兴地对张飞说:“你难道没听说过周文王拜见姜子牙的旧事吗?文王都如此敬贤,你怎能这样无礼!今天你别去了,我和关羽二人去。”张飞说:“既然两位哥哥都去,小弟怎敢落后!”三人乘马来到隆中,离茅庐还有半里,刘备便下马步行,正碰见诸葛均。刘备问:“你的哥哥今天在庄上吗?”诸葛均说:“昨晚才回来,将军今日可与他相见。”说完,飘然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