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刘邦传刘备传赵匡胤传朱元璋传(超值金版)
20234100000110

第110章 开国皇帝(3)

贤若渴、招揽能人的急切心理已经到了何种程度。朱元璋深深地明白,人才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所以他唯才是举,爱人惜才。当初濠州起家时,朱元璋就曾遇到冯国用、冯国胜兄弟和李善长这样的能人,使得他深知学问的重要性和宝贵之处。后来在他攻下太平、应天、婺州等地后,这些江南名城的贤才们又使他受益匪浅。再后来,他将婺州改为金华府后,整日和一群儒界名流们在中书分省会餐,由两名儒士轮流讲解经书和历史,他们无疑就成了朱元璋的老师,当然,这也让他受益匪浅。而其中学得最多就是如何得天下圣贤之士及如何用人的学问。江西乐平名士许瑗,曾在元末的两次科考中考取第一名举子。当朱元璋向他请教治国之策时,他奉劝朱元璋的第一句话便是:“非广揽英雄,难以成功。”中国的历代帝王在总结成功的经验时,都把重用人才放在首位。朱元璋在这一点上深受启发。在中国古代,尤其是在列国争雄的形势下,一场军事斗争,无不牵扯到政治、经济、外交等政策的综合运用。因此,一项大的军事决策,往往需要发挥各个方面谋略人才的积极作用。官渡之战,曹操大破袁绍,就是采纳了群谋群策。而赤壁之战中,孙权和刘备之所以能够联合打赢曹操,就是因为有像孔明、鲁肃、周瑜等人的共同智谋,再加之庞统、黄盖等军事人才的智慧。汉高祖刘邦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其所以为我擒也。”由此可见,得士失士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兴亡与更替,看来这绝不是耸人听闻的。朱元璋也时时以刘邦为榜样,深懂“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的道理”。他曾以李善长为萧何,以徐达为韩信,以刘基为张良,将其喻为三杰。为了更好地阐述他对人才的渴望与渴求,朱元璋还打了一个比喻来说明人才的重要性:建立一个偌大的国家,其实就好比是盖一座房子,一根独木肯定是不行的,必须得有许多木材才能支撑得住。偌大的一个天下也不是一个人就能治理得过来的,必须任用大批贤人志士才能巩固发展起来。贤人不来,治国则必有缺陷。鸿鹄之所以能够远飞,正是由于它有坚硬的翅膀;蛟龙之所以能够腾跃,是因为它有鳞甲。做皇帝的也是一样,必须得有贤才义士的辅佐,才能取得很好的政绩。不仅如此,自从儒生李善长等人加入其阵营后,朱元璋对儒家思想产生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他对儒家思想做了重新的审视,清楚地认识到:自从孔子的学说被汉朝承认后,儒家学说就成了封建专制统治者统治人民的工具,而且在这之后的各个朝代无不效法,并且还把孔孟之道提升到国家意志的高度,加以积极宣传和提倡。既然自己要得天下、坐天下,统治阶级的理论工具必然少不了,通过它可以使得天下的百姓都顺从自己。朱元璋为了表明这种尊重儒生的态度,他经常入孔庙祭祖。朱元璋对儒生的认识改变后,越来越注意对儒生的吸纳,积极地为自己的事业铺路。早在攻打应天之时,朱元璋就曾表明过这种尊儒的态度。攻下应天之后,朱元璋派人张贴告示,广招儒生,引得名儒夏煜、孙炎、杨宪等十几个儒生前来投靠,消息一经传出,在应天城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后来,随着秦从龙、宋濂、刘基、叶琛、章溢等人的到来。朱元璋还专门为他们盖了礼贤馆,让这些名儒住进去,并加以优待,以招揽天下更多的儒生才子的投靠。为了鼓励儒生的积极投靠,打消他们怕为红巾军所不容的顾虑,朱元璋采取了很多方法。他亲自下了一道指令,指令的大概意思是,我会对你们以诚相待,并不会计较你们以前的过错而怪罪你们。指令一下,使得被元朝政治压抑已久的儒生们大为感动,纷纷来投。

朱元璋也效仿唐太宗的做法,对这些来投的人,通过考察他们的德行与能力,把他们安排到合适的位置。熟悉历史,能够出谋划策的人,便成为他的顾问,搬进礼贤馆,以便朱元璋随时向他们请教;擅长行政管理的,则派到各地去治理内政;对兵法深有研究,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统统授予将官之职,派他们统兵作战。总之是尽力做到人尽其才。最后,朱元璋还大力推行举荐制度。在明朝建立之后,朝廷对于贤才的需求达到了一个高峰状态。随着各级官僚机构的设置和完善,需要任用大批的官员治理天下。因此,怎样选择官员就成了明王朝的当务之急。于是朱元璋开始大规模地推行荐举制。洪武元年(1368年),徐达引兵占领山东后,命令所在各州郡官员必须访取贤才和闲居在家的旧官吏,并派人把他们的资料整理收集后送往应天,让朱元璋亲自过目,加以筛任。同年四月,朱元璋又派人到河南,命徐达征召儒士睢明义、秦彦洪、哈天民、钜鼎臣、程彦鲁、迈仲德、王克明、单有志、王仪等到京师应天,朱元璋亲自接见了他们,并授予官职,给予俸禄。为了打消人们的疑虑,八月,朱元璋又下令说:“凡是有才能的人,如果因战乱而躲藏起来的,各地官吏必须加紧寻访,如实禀报。对这些儒士们一定要讲究礼貌,不得无理,尽量把他们争取过来。对于那些身体不适的儒生、义士,各级官吏必须尊重他们个人的意见,加以重视。这些人的入仕一事,将由中书省具体办理。”即使是在科举制实行后,朱元璋也从未放松过举荐制的运用。洪武三年(1370年)二月,朱元璋还曾诏谕全国官民,对于那些隐居山林或是被压在社会底层的贤才能人,现在都应举荐过来。为了让各地的下级官员们重视这个诏谕,他在六月份还专门下了一道圣谕,令各地的官员加紧寻访贤人雅士,不得有惫懒之心。洪武十三年(1380年)发生了胡惟庸和郭桓一案,由于牵连甚广,致使几万人被杀。明朝的职位又出现了大量的空缺,朱元璋更是加紧了举荐制度的实行,往往第一封诏书刚刚到达,后一封诏书就又来了。为了尽快地补充各级官衙的官吏之需,朱元璋还特地命令各地进京的官员,必须每人举荐一人,而且可以跨级别、跨职务地推荐,只要是人才都可以接纳。如果形容他“求贤若渴”,可是一点也不过分。朱元璋对这些被举荐的人才的条件放宽了许多,只要具备“聪明正直”、“贤良方正”、“孝悌力田”、“儒士”、“学廉”、“人才”、“秀才”等等中的一条或两条,就有被举荐的可能。举荐的人一多,难免就会出现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现象。走后门的,托关系的,各种人才、人渣统统涌向了京师,随之的问题也就跟着来了。这些人中,有些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而只是徒有虚名、装腔作势,一旦被送到了京师,难免就会露馅。洪武十五年(1382年)八月,监察御史赵仁上书建议说:“应该对那些举荐上来的秀才,先进行严格的考察,看看这个人究竟有没有真本领、真才学,然后再加以重用,授予官职也不迟啊,并且还应该对他们的政绩进行考核登记,优胜劣汰,对那些贪赃枉法的人,不但要撤掉其官职,还要将他们法办,这样才能保证举荐制度的纯洁性及有效性。”朱元璋采纳了这项建议。他命令刑部尚书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考试方法,要求凡是到京师的秀才,一律要委派有才识的文武大臣进行会考,会考共分为六科,六科均优者为上,三科以上者为中,三科以下者为下,其他为不堪。并根据考试的成绩,授予相应官职。同时,规定保举人必须做到认真负责,选送京师的秀才,必须有真才实学。如果真有才干,保举人也会因此而得到提升,否则保举人也会因此受到牵连,被降职查办。此法在全国推广后,造假者大为减少。由于举荐制度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大量的真贤实才被举荐到明朝的宫廷里做了高官。被举荐的人数,也逐年上升。可见明初的选用人才,不仅是多途并用、千方百计,而且科举与保举相结合,荐举与招聘有时亦与考试结合,其目的是保证获得德才兼备的人选。

由于朱元璋用人方针正确,方式也灵活多样,最后甚至出现了“以故山森岩穴、草茅穷居,无不获自达于上,由布衣而登大僚者不可胜数”的盛世景象。废除丞相

自古以来,丞相是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具有独特的职能。自从秦朝以来,它就一直伴随着皇帝的存在而存在,而且在权力运用过程中,君权与相权之间一直没有明确的划分。皇帝总是要试图控制丞相,以便使它不能威胁并损害皇权;而对于丞相来说,他是以辅佐君主治世为己任,并企图不断扩大自己的权力。所以说,双方的矛盾始终存在着,时而皇帝控制着丞相,时而丞相凌驾于皇帝之上。自从丞相之职设置以来,就一直存在着君权与相权之争。朱元璋为了控制皇权,废除了丞相。朱元璋认为秦朝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秦始皇设置的丞相制度导致的,要不是秦朝丞相赵高擅专威福,指鹿为马,挟制皇帝,秦朝也不会那么早灭亡。所以在经过十几年戎马生涯之后,朱元璋专权最重大的举措是废除宰相。鉴于历代君王与宰相反复争权,皇帝从来都是以不同的形式压制、削割宰相的权力,而宰相又总是千方百计地跟皇上玩“老鼠斗猫”的游戏,朱元璋准备来个斩草除根,以绝后患。当然,这并非一时之兴起,这个过程的实行长达二十多年。废相的第一步,改行省为“三司”。洪武十年(1377年),他与太师韩国公李善长、曹国公李文忠共议军国政事,而把原来总揽国家政事的中书省和丞相撇在一边,甚至连参议的资格都没有,原来中书省和丞相就已经没有了实权。经这一举措之后,可以说中书省和丞相实际上已经成了一个闲置机构和职位。这年七月,朱元璋又在自己身边安置了一个新的机构——通政使司。通政使司的工作范围就是上令下达,下情上达,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越过中书省和宰相,直接由皇帝处理政事,大权独揽。这一步的主要作用就是在政治地位上把中书省和丞相架空起来,使皇帝有了直接指挥全国各地行政机关的绝对权力。废相的第二步,借“胡惟庸案”削夺丞相权力。朱元璋设三司只是削弱相权的举措,而真正废相,是借处理“胡惟庸案”为契机削夺丞相权力。胡惟庸,淮西定远人,曾为元朝官吏。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占和州时弃官归附,后被朱元璋授以元帅府奏差,历任宁国主簿及知县、吉安通判、湖广佥事等职。到了洪武初年,胡惟庸又先后任太常寺卿、中书省参知政事、右丞相和左丞相等诸多高职。随着权势的不断扩张,胡惟庸开始专恣起来,所作所为常常与朱元璋强化皇帝独裁权力的意志相背离。在胡惟庸任相期间,凡生杀予夺之事,往往不奏明皇上,擅自行动。“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四方躁进之徒,及功臣、武夫、失职者争走其门,馈遗金帛名马玩好,不可胜数。”面对胡惟庸的结党营私,侵害皇权的行径,朱元璋绝对不能容忍。当相权与皇权相互威胁时,必然得有一方受到损害。所以诛杀胡惟庸,趁势废除丞相制度,彻底消除相权对皇权的威胁,便成了朱元璋唯一的选择。洪武十年(1377年),朱元璋将追随自己多年的汪广洋调到中书省,以便钳制胡惟庸。不过汪广洋本是一庸才,以前就曾担任过丞相一职,这回再次重任后更是小心翼翼,一点也不敢得罪胡惟庸,反而使胡惟庸更加恣纵起来。

洪武十二年(1379年),御史中丞涂节为迎合朱元璋之意,多方罗织罪名,告发胡惟庸与御史大夫陈宁密谋造反。后来重臣刘基暴卒,朱元璋这才想起了刘基当初所说的胡惟庸可能是伤害自己的真凶。朱元璋本想利用汪广洋整倒胡惟庸,谁知汪广洋却缩头缩脑,顾左右而言他。朱元璋一怒之下将汪广洋先贬谪海南,调离中书省。余怒未息,又下诏书,遣专使前往宣诏,赐死途中。处置汪广洋,给胡惟庸的震动很大。胡惟庸本就有很多隐瞒朱元璋的独断行为,又有贪欲敛财的问题。朱元璋已经怀疑胡惟庸有异心,对他的不满也越加显然,时时对他公开加以斥责。所以当有人上告胡惟庸结党谋反之后,朱元璋立即下令审究。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亲自审讯胡惟庸案。最后以谋逆、私通蒙古和日本的罪名将胡惟庸和陈宁等人斩首示众,并灭其三族。另一大臣涂节因一齐参与预谋造反,现在见事不成,自首以图侥幸过关,结果也被一同斩首。诛杀胡惟庸等人之后,朱元璋立即撤销洪武初年依元朝旧制而设立的中书省,不再设置丞相,由皇帝自己管理政事,收揽了一切大权。为了彻底清除胡惟庸党羽和确保废相后政令的有效实施,朱元璋在朝廷内外大肆地株连蔓引,追查依附胡惟庸的大小官员。一时间,朝廷中凡是有仇怨的人,便相互告发是胡惟庸的党羽,以达到整治对方的目的。胡党案前后持续了十几年,被诛杀的人达三万余人。朱元璋临死前留了一道遗嘱,其中有一项内容就是把废相定为不可动摇的祖法常规:“以后嗣君不许设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所以,在明代,如果谁要想恢复丞相制度,谁就是想削弱皇权的奸贼,就是无视祖训的大逆不道者。朱元璋就以死命令的方式杜绝了任何复辟相权的可能性。秦汉以来沿行一千六百多年的丞相制度、隋唐以来沿袭七百多年的三省制度从此被废除。废除宰相制,皇帝直统六部,使君权越发增重,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解决了,皇帝的权力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可以说,朱元璋是历史上最专权的帝王,因而也是权力最大的帝王。内阁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