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少年儿童常见病诊疗调护禁忌
2021400000009

第9章 传染性疾病诊疗调护禁忌(5)

3.忌呼吸道不通畅对于昏迷患儿,一定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呼吸道阻塞而影响呼吸。

4.忌臀部皮肤护理不当对细菌性痢疾患儿一定要保持臀部皮肤清洁,以防出现红臀,造成臀部皮肤感染。

5.忌患儿所用物品不洁患儿所用的餐具、被褥、衣物等,一定要保持清洁卫生,定时消毒,以防病从口入。

6.忌患儿排泄物随便丢弃在患儿的呕吐物和大便中均存有大量的痢疾杆菌,易造成病菌播散,引起细菌性痢疾的流行,故要对其排泄物进行消毒处理,不要随便丢弃。

7.忌忽视口腔护理对患儿要加强口腔卫生护理,以防发生口腔感染,可给予淡盐水漱口或清洗口腔。

8.忌输液时不正确执行输液原则对于细菌性痢疾患儿在输液时,一定要正确遵照输液原则:“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见尿补钾、抽搐补钙”,以利于患儿顺利康复。

[饮食禁忌]

1.忌食动物内脏这类食物中有大量的含氮浸出物,如嘌呤碱和氨基酸,能刺激胃液分泌,加重消化系统负担,影响消化吸收功能。

2.忌辛辣食物这类食物能致肠管痉挛收缩,粘膜充血、水肿等损伤,不利疾病治疗。

3.忌粗纤维食物如韭菜、菠菜、芹菜、橘子等。这类食物不利于消化吸收,故应忌食。

4.忌水盐补充不足对菌痢患儿要注意水分及食盐的补充,以防发生脱水及低钠血症。

5.忌食兴奋性食物浓茶、咖啡等能使患儿兴奋,不利于休息,甚则可加重惊厥、脑水肿等,故应禁止食用。

6.忌饮食不洁及食过夜食物一定要注意患儿的饮食卫生,当所吃的食物被污染,或食物过夜变质,一定不要食用,以防加重病情。

7.忌生冷食物这类食物易致消化功能紊乱,也易被细菌污染,不利疾病治疗,故要忌食。

8.其他应忌食物忌食荸荠、甲鱼、梨、高粱、红薯、菱角等。这些食物不利于痢疾的治疗,故应禁止食用。如《随息居饮食谱》中就说红薯“凡时疫、疟、痢、肿胀等证皆忌之”。

附:细菌性痢疾的食疗方

方1马齿苋槟榔茶

组成:马齿苋10克,槟榔10克。

用法:煎水代茶饮。

功效:清热止痢。

主治:痢疾初起,发热,便黄绿或脓血者。

方2蒜泥马齿苋

组成:鲜马齿苋500克,大独头蒜30克,芝麻15克,葱白20克。

用法:马齿苋择去杂质老根,洗净泥沙,择成5~6厘米长,用沸水烫透,捞出沥干水。蒜头捣成蒜泥,芝麻淘净泥沙,炒香捣碎。葱白切成马耳形。将马齿苋用食盐、味精拌匀,加入蒜泥、葱白,撒上芝麻即可服用。

功效:清热凉血止痢。

主治:用于血痢,下痢便多,便血,发热口干者。

方3马齿苋苦瓜粥

组成:苦瓜100克,粳米60克,马齿苋15克,冰糖100克。

用法:将苦瓜洗净去瓤,切成小丁块,马齿苋洗净切碎备用。粳米洗净入锅加水适量煮至米粒开花,放入苦瓜丁、马齿苋末、冰糖,熬煮成粥。每日2次,每次1小碗。

功效:清热祛暑。

主治:中暑烦渴、痢疾,便稀或脓血者。

方4温醋饮

组成:酸醋。

用法:煮开后温服,每次30~80毫升,每日2次。

功效:解毒散结消积。

主治:久痢不愈,痢疾不定,或有脓血者。

方5花椒煎

组成:花椒3~6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温中解毒。

主治:久痢白痢,便稀,腹中冷痛者。

方6石榴止痢煎

组成:酸石榴皮15—30克。

用法:水煎加红糖服。或制成50%-60%煎剂,每次10-20毫升,日服3?觸4次。连服10天为一疗程。

功效:生津止渴,止痢。

主治:血虚久痢,口干多饮。痢疾初起也可服用。

方7鳝鱼红糖散

组成:黄鳝鱼1条,红糖6克(炒)。

用法:将黄鳝去肚杂,以新瓦焙干,和糖研末,温开水吞服。

功效:温胃补益。

主治:久痢症,体虚乏力者。

方8乌梅饮

组成:乌梅30克。

用法:乌梅去核烧为末,每次6克,淡盐汤送下。

功效:收敛生津。

主治:便痢脓血,久痢不愈者。

细菌性痢疾中医疗法

1.刺血加拔罐法

取穴:脐周围。

操作方法:在脐周围1厘米处以三棱针刺入皮肤2~3厘米,以出血为度,再拔火罐,每天1次。

2.中毒性痢疾高热刺血法

取穴:大椎穴。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以三棱针速刺出血。起针后,于针眼处盖上半个花椒皮,以胶布固定。配大抒,间使针刺。一般20~40分钟体温下降1~2度。

细菌性痢疾的中药方

方一十味止痢汤

药物组成川连3-6克、黄芩10克、黄柏l0克、苦参l0克、椿根皮l0克、煨木香6克、炒白芍6克、乌梅炭6克、双花炭15克、地榆炭15克。

制剂用法每日1剂,水煎成150-200毫升,频频饮服。

适应病症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症见下利频繁、便中脓血、里急后重,伴发热、腹痛、哭闹烦躁等。

方二三黄止痢汤

药物组成生大黄10克、黄柏10克、槟榔10克、木香10克、焦山楂10克、枳壳10克、黄连3克。

制剂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煎成200~300毫升药液,分次服用,治疗期间忌服生冷、油腻之物。

适应病症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证属湿热型。症见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稠粘气臭,日十数次或数十次不等,肛门灼热,小便短赤,口干苦而粘,舌苔黄腻,脉滑数或伴发热等。

方三加味椒艾丸

药物组成乌梅9克、艾叶9克、川椒15克、黄芩15克、黄连9克。

制剂用法上述各药用剂量根据患儿年龄而定,每日1剂,水煎服。幼儿可分数次服完。

煎法:以一定量水浸泡药5分钟,用武火煎开,改文火煮20分钟,煎取药液少量频服。

适应病症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

方四三黄秦芍汤

药物组成黄连6克、黄芩10克、当归10克、秦皮10克、白芍10克、白头翁12克、广木香5克、大黄5克、甘草5克。

制剂用法每日1剂,煎取250毫升左右药汁,分3次微温保留灌肠。

适应病症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临床上均为急性发作,泻下物以红白粘冻为主,次多量少,便前哭闹不安,较大儿童自诉腹部疼痛,伴不同程度发热等。

方五三黄仙马汤

药物组成黄连6克、广木香6克、黄柏8克、制大黄8克、仙鹤草8克、马齿苋10克。

制剂用法上方每日1剂,煎水取浓汁40毫升,每次20毫升肛门给药保留灌肠,1日2次。如1岁以内婴儿则药量稍减,除少数病例出现中毒症状外,其余均可用此方。

适应病症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证属湿热壅结脾胃型。

注意事项

(l)急性期患者要卧床休息,大便次数频繁的,应用便盆、布兜或垫纸,以保存体力。

(2)饮食:以流食为主,开始一两天最好只喝水,淡糖水、浓茶水、果子水、米汤、蛋花汤等。病情好转,可逐渐增加稀饭、面条等,切忌过早给予刺激性、多渣、多纤维的食物。不要吃生冷食品,可鼓励病人多吃点生大蒜。

(3)保护肛门:由于大便次数增多,尤其是老人和小孩肛门受多次排便的刺激,皮肤容易腌坏溃破,因此每次便后,用软卫生纸轻轻按擦后用温水清洗,涂上凡士林油膏或抗生素类油膏。

(4)按时服药:要坚持按照医嘱服药7~10天,不要刚停止腹泻就停止服药,这样容易使细菌产生抗药性,很容易转为慢性痢疾。

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感染性疾病。该病多通过呼吸道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我国经过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其发病率已明显降低。但是近几年来又有新的发展趋势,结核病人明显增多,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小儿肺结核多分为原发性肺结核与急性粟粒性肺结核两种类型。

原发性肺结核起病缓慢,多见低热、轻咳、食欲减退,常被误诊为感冒或支气管感染。病情较重者可见长期不规则低热、消瘦、盗汗、乏力,多通过X线片做出诊断。若积极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多是原发综合征发展的后果,主要见于小儿时期,尤其是婴幼儿。本型患儿多起病急骤,可见突然高热,伴有盗汗,食欲不振,面色苍白,气促和发绀等。肺部可听到细湿哆音,易被误诊为肺炎。并可通过血液循环播散到全身主要脏器,如脑膜、肝、肾、肠等。本型患儿虽然病情急重,但若能早期诊断,彻底治疗,仍可治愈。如果延误诊断与治疗,可导致患儿死亡。因此,对肺结核病应有高度的认识,不可掉以轻心。

[诊疗禁忌]

1.忌延误诊断肺结核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直接关系预后结果。因此,患儿出现低热持续不退,食欲不振,咳嗽不止,要进行胸部X线检查,便于明确诊断,以免耽误治疗。

2.忌不能按时接种卡介苗小儿机体免疫力差,易被结核杆菌感染而发病。按时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主要措施,小儿出生之后就应按时接种卡介苗。

3.忌治疗不正规治疗结核病的原则是“早期、规律、联合、适量、全程”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一定要遵守治疗原则进行正规治疗,以防用药不合理而不能很好地控制病情,以致累及全身重要脏器而造成不良后果。

4.忌忽视药物的毒副反应抗结核药物毒性较大,易损害肝脏,引起肝功能损害,药物性神经炎和药物性耳聋等。因此在用药期间,一定要注意观察药物毒副反应,并要进行相应的治疗,以免危害机体。

5.忌忽视其他重要脏器的检查特别是急性粟粒性肺结核,易累及脑、脑膜、肝、脾、肾、心、肾上腺、肠、肠系膜、淋巴结等而引起全身性粟粒性结核。因此,要注意结核病患儿这些脏器的损伤,一旦发现异常,要积极进行正规治疗,以免危及生命。

6.忌忽视鉴别诊断患儿肺结核易同感冒、支气管炎、肺炎、淋巴结炎相混淆,故在临证时一定要注意鉴别诊断,以免出现误诊,造成不必要的损害,这一点要高度重视。

[护理禁忌]

1.忌居室环境不良肺结核患儿的居室,一定要保持光照充足,每日开窗通风,空气清新,避免居室阴暗潮湿,否则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与患儿的康复。

2.忌室外活动过少患儿每日要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并要多晒太阳,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促进疾病康复。

3.忌过度劳累患儿要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在急性期可适当卧床休息,此后也要避免过度劳累。

4.忌交叉感染结核病患儿机体免疫力低下,抗病能力较弱,再加上咳痰、咯血等病变,易造成交叉感染,出现细菌性肺炎等。因此,对患儿要做好预防保健工作,避免产生交叉感染,影响疾病的顺利康复。

5.忌受凉感冒结核病患儿机体免疫力低,受凉后易引起感冒,出现低热、咳嗽、流涕等,从而使结核病加重。故天凉时要给患儿加衣,避免受凉感冒。

6.忌接触其他各种传染病患者。患儿机体抗病能力低下,易感染其他传染病病原体引发传染病,如麻疹、百日咳等,故要避免接触此类患者,杜绝传染病的发生。

7.忌与开放性肺结核患者接触若与开放性结核病人接触,会造成结核杆菌反复感染,不利于疾病治疗与康复,故要避开。

[饮食禁忌]

1.忌营养不足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加上小儿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多,如果营养补充不足,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现象。营养不良又可降低机体免疫力,不利于疾病治疗,从而造成恶性循环。因此对患儿一定要加强营养,如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以促进疾病治疗。

2。忌辛辣食物辛辣食物大热,并且易对身体造成直接刺激,可使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干燥不适,加重咳嗽、咯血等,故要禁止食用。常见辛辣食物有辣椒、胡椒、芥末、酒、葱、蒜等。

3.忌过食甜物结核病患儿过食甜物后,可致体内白细胞的杀菌作用降低,不利于疾病治疗,故要防止过食甜性食物。

4.忌油腻食物油炸食品、肥肉、动物内脏等可致消化功能紊乱,影响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不利于疾病的治疗,故应忌食。

5.忌海腥发物如海产品、公鸡、鸭、狗肉、毛笋等。这些食物可加重病情,故要忌口。

6.忌食鱼类结核病患儿在服用异烟肼时,要忌鱼。因为鱼可使组胺在体内积蓄,易导致变态反应,轻则恶心、呕吐、皮肤潮红,重则心悸、皮疹、腹泻、呼吸困难等。而异烟肼可抑制体内单胺氧化酶,使其对抗组胺的作用减弱,能加重变态反应。当异烟肼停用1~2周后,异烟肼对单胺氧化酶的抑制作用会消失,故在这段时间内一定要避免食用。

7.忌食菠菜菠菜含有草酸,草酸进人机体后,易与钙结合生成不溶性草酸钙,造成体内钙缺乏,不利于结核灶的钙化愈合,故要禁忌食用。

8.忌偏食小儿往往多存在偏食现象,尤其是病后,家长往往为了让患儿多进食物而用某些爱吃的食品进行诱导,这样很不好,易于造成营养偏颇,出现营养不良现象,还可影响疾病的顺利康复。许多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肺结核患儿恢复缓慢或复发,多与营养不足有关。因此要注意纠正患儿偏食现象,以确保各种营养食物的供给平衡。结核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结脑是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的一部分,多是在感染结核后1年之内,通过血行播散至脑膜而引起发病。结脑多见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病死率极高。但若能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大多数病例可以治愈。

结核性脑膜炎起病缓慢,但也有个别患儿可骤然起病。结脑早期多表现为性情改变,如精神淡漠、懒动、少言、易怒、睡眠不安、易疲倦,有时可见双目凝视、嗜睡、并有低热、食欲减退、消瘦、便秘等,或见反复呕吐。约1~2周后可出现颅内压增高表现,并出现脑膜刺激征。晚期患儿可见意识朦胧,半昏迷状而渐进完全昏迷阶段,阵挛性或强直性惊厥频繁发作。并可出现电解质代谢紊乱,代谢性酸中毒,脑性失盐综合征及低血钾等。如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潮式呼吸,血压下降,脉快而微弱等危重表现。结脑的诊断,多通过结核病史,中枢神经性症状及脑脊液检查进行确诊。

[诊疗禁忌]

1.忌询问病史不详细详细地询问病史是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对可疑患儿一定要详细地询问病史,了解卡介苗的接种情况,结核病的接触史、发病史、治疗经过等,以便为诊断结核性脑膜炎提供诊断依据。

2.忌临床观察不仔细结核性脑膜炎多见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他们不能自述病情,而且症状也不甚典型。因此,对可疑病人要进行周密的临床观察,力争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以减少病死率。

3.忌腰椎穿刺时损伤脊髓神经对可疑患儿进行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检查时,一定要选准部位,熟练操作,避免损伤脊髓神经,给患儿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4.忌治疗过晚本病如果不能早诊断而延误治疗,可造成脑实质性损害,遗留瘫痪,智力低下,失明,失语,癫痫,脑积水,尿崩症,肥胖症等,有的甚至可使患儿死亡。因此对患儿要力争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避免诊断与治疗过晚。

5.忌疗程不足与治疗不规则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一定要做到正确与彻底治疗,其疗程要在2年以上。如果过早停药或不规则用药,往往容易引起结核性脑膜炎的复发或迁延不愈,给患儿造成严重不良后果,故要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