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少年儿童常见病诊疗调护禁忌
2021400000028

第28章 皮肤科疾病诊疗调护禁忌(2)

3.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生物制剂、各种预防针、血浆制品、血液等。

4.毒素:如蜂、蛇、蝎子、蚊虫咬伤等,也可能引起发病。

5.某些异物:如花粉、柳絮、宠物的皮毛,以及油漆、汽油、尘埃、化学物品、农药、化学纤维等等,患儿都可以因为接触而发病。

根据孩子的化验结果和询问病史,医生分析说,小祺的过敏性紫癜很可能是因为剧烈运动后立即饮用凉酸奶所致。因为此时胃肠道的温度较高、蠕动活跃,酸奶中的蛋白质作为过敏原刺激肠道后极易造成微血管出血、过敏症状。

小儿过敏性紫癜发病较急,孩子或家长首先看到的通常是皮肤紫癜,大多开始出现在双侧小腿,踝关节周围,有时还伴有荨麻疹,病情较重的孩子上肢、胸背部也可出现出血点,甚至会有大片瘀斑或血性水泡。紫癜的特征是高出皮肤、大小不等、呈紫红色、压之不退色的出血点。一般1~2周消退,也可反复出现或迁延数周、数月不退。其次是有关节疼痛,约有1/3~2/3患儿会发生关节红肿疼痛,不能走动。多见于踝关节、膝关节,甚至部分患儿出现关节腔积液。关节肿胀的特点是消退后不留后遗症。

还有少数患儿出现脐周疼痛、呕吐,甚至便血、肠套叠。另有约30%的患儿会出现肾脏损害,如血尿、蛋白尿或管型尿,这种较严重的表现称为紫癜性肾炎,一般发生在病后2~4周。肾炎发病轻重不一,多数为轻型,通常不治自愈,少数可出现肾功衰竭、尿毒症。

如果发现孩子身上有出血点,相信大多数家长都会像小祺的父母一样高度重视,选择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治。对于小儿过敏性紫癜,目前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取得了显著疗效。主要是给与清热凉血辩证施治和对症治疗,如选用抗过敏药物、应用免疫抑制剂等;如果有感染,还会选用抗菌素:腹痛者,则用654—2、泰胃美或激素治疗;关节痛者给予解痛等对症处理。其目的是减少毛细血管的渗出,缓解过敏症状,把并发症的危险降到最低点。

那么,从家长和孩子配合治疗的角度来讲,调节饮食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治疗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首先应给予免动物蛋白的饮食,也就是素食。食物中不要有鸡、鸭、鱼、虾、牛奶或各种肉类。经过治疗紫癜消失1个月后,才可恢复动物蛋白的饮食,恢复的原则是含动物蛋白的饮食一样一样地逐步添加。3天加一种,吃后无过敏反应再加第二种、第三种。这样既保证了安全,也有利于发现过敏原为何种动物蛋白。

其次,治疗期间患儿应控制自己不要到冷空气或人群密集环境中去,避免剧烈运动、过度疲劳,杜绝感染机会。因为,病毒或细菌的感染可导致紫癜的复发,一般3个月内患儿情况平稳,以后复发的机会很少。如果紫癜迁延不愈,超过3个月,复发几率就会增多。

最后,家长还要督促患儿按时服药,遵医嘱定期复查。

[诊疗禁忌]

1.忌忽视病情变化要重视对脏器损害表现的观察,过敏性紫癜可能会引起消化道出血、肠穿孔、高血压脑病、氮质血症等。

2.忌忽视过敏源的诊断本病的过敏源不易确定,但要详细询问与观察,力争找出与之有关的过敏性物质而避之,否则可致反复发作,不利疾病康复。

3.忌忽视隐性感染灶诊治要详细查体,如有咽炎、扁桃体炎、鼻窦炎、牙龈炎时要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对于寄生虫感染者要给予驱虫治疗。

4.忌忽视肾脏病变的诊治要进行肾脏的检查,如发现有继发性肾炎、肾功能不全,要采取相应的治疗与保护措施,以防发生意外。

5.忌忽视消化道病症的诊治本病易侵犯消化道而引起消化道出血、腹部剧痛,甚至出现肠梗阻、肠穿孔等。

[护理禁忌]

1.忌劳累本病急性期一定要卧床休息,病情稳定后也要避免过度劳累,以防止病情加重、。

2.忌感冒要做好预防保健,注意冷暖适宜,避免伤风感冒。在流感发生季节,可给予流感疫苗接种。

3.忌忽视病情观察要仔细观察患儿病情,发现异常,如便血、腹痛剧烈、水肿、烦躁不安等,要及时请医师诊治,以免病情恶化,造成不良后果。

4.忌皮肤损伤要加强皮肤保护,防止擦伤、压伤等而引起感染。

5.忌口眼不洁要注意口腔、眼部卫生。用生理盐水漱口,每日3次。0.25%氯霉素眼液滴眼,每日3次。以防口腔及眼部的感染。

[饮食禁忌]

1.忌硬质食物患儿宜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有消化道出血可暂禁饮食,以防损伤消化道而引起出血。

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这类食物能对消化道造成直接刺激,引起出血或对皮肤产生刺激而瘙痒。

3.忌过咸食物本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肾脏损伤,过食咸后能加重肾脏负担。尤其是严重的肾脏损伤患者,更应禁止食盐。

4.忌食高蛋白食物过敏性紫癜可能与食用异体蛋白,如牛乳、蛋类食物有关,故要忌食。

5.忌海产品虾、蟹、海鱼、海蛤等食物易引起变态反应,故要忌食。

荨麻疹

荨麻疹(Urticaria)俗称风团、风疹团、风疙瘩、风疹块(与风疹名称相近,但非同一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粘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造成局部水肿性的损害。其迅速发生与消退、有剧痒。可有发烧、腹痛、腹泻或其他全身症状。可分为急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与丘疹状荨麻疹等。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在接触过敏原的时候,会在身体不特定的部位,冒出一块块形状、大小不一的红色斑块,这些产生斑块的部位,会发生发痒的情形,如果没有停止接触过敏原并加以治疗,出疹发痒的情形就会加剧。

荨麻疹常见病因有:①食物以鱼、虾、蟹、蛋类最常见。其次某种香料调味品亦可引起。②药物,有许多可引起该病。青霉素、磺胺类、痢特灵、血清疫苗等,常通过免疫机制引发荨麻疹。而阿司匹林、吗啡、阿托品、维生素B1等药物为组胺释放物,能直接使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引发荨麻疹。③感染:包括病毒(如上感病毒、肝炎病毒)、细菌(如金葡萄)、真菌和寄生虫(如蛔虫等)。④动物及植物因素,如昆虫叮咬或吸入花粉、羽毛、皮屑等。⑤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和压力等都可引起。此外,胃肠疾病,代谢障碍,内分泌障碍和精神因素亦可引起。

根据风团皮损诊断不难,应积极询问病史与查体,尽量找出病因,应与药疹相鉴别。后者水肿性风团呈弥漫性大片红色斑片,边缘不清。丘疹状荨麻疹应和水痘相鉴别。

目前西医对荨麻疹尚无特效疗法,多采用以内服抗组胺药物,皮质激素类药物临时抑制为多,如口服西药,口服激素,外用溶液洗剂、乳剂、泥膏、油剂、软膏、乳剂、涂膜剂、酊剂及硬膏等。长时间或大剂量外用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会成瘾导致药物依赖性,最常见的是用药后病情好转,一旦停药后,用药部位原发病变加重。当重新用激素后,上述病情好转或消失;如再停药,反跳性再发,而且比以前更严重。

患者为了避免停药后的痛苦,完全依赖于激素。会皮肤明显变薄,毛细血管扩张,有时出现紫癜等,特别是在面部可出现更深的持续性红斑。用激素时间越长、产生反跳性过敏也就越重。可使皮肤变薄、脆弱、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紫癜、真菌感染、痤疮样皮炎等。变得易受损伤;还可出现轻度多毛、多汗、皮下出血和伤口愈合困难等。尤其是一些皮肤病更不适宜使用激素类制剂。

如果长期或短时间大剂量注射或内服地塞米松、康宁克通、强的松等皮质类激素药物治疗,还可引起肥胖、多毛、痤疮、血糖升高、高血压、水肿、血钾降低、月经紊乱、骨质疏松、无菌性骨质坏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并发症。对肾脏也可造成一定损害,如加重肾小球疾病蛋白尿、加重肾小球硬化、易致肾钙化或结石,诱发或加重肾脏感染性疾病、引起低钾性肾病等。还会引起机体糖、蛋白质、脂肪及水电解质等一系列物质代谢紊乱,破坏机体的防卫系统和抑制免疫反应能力。

如果有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并对激素产生了的依赖性,停药后原发病变反跳加重与继发的副作用,可使患者产生很大的痛苦,患者家属应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对激素的作用及副作用要有充分的认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在正确选择治疗药物和逐渐减量直至撤除停用皮质激素的情况下,选用对抗以上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方法与中药。达到安全彻底治愈疾病的目的。

目前最新治疗措施是找出病因以消除病因为主,有感染时常须应用抗菌素,对某些食物过敏时暂且不吃。慢性感染灶常是慢性荨麻疹的病因,但有些荨麻疹病人的病因很难确定或不能发现病因。

1、专门针对顽固性皮疹、湿疹、荨麻疹,有效治疗深层过敏,增强机体抵抗过敏源的免疫能力,从根本上阻断过敏发生

2、消除体内血热血燥,全面净化血液,改善皮肤微循环,迅速消除水肿、皮疹、风疹块等湿疹、寻麻疹样皮损

3、强效抗氧化,改善血管调节功能,恢复机体自身供血供氧功能,保证各组织器官的细胞呼吸畅通

4、激活人体自身抗炎功能,积极消除皮肤深层炎症和血管炎症,并防止受损部位进一步遭到外界感染恶化,防治湿疹、荨麻疹诱发的并发症状

5、彻底清除皮肤毒素、血毒、脏毒,清除西药和中药等残留毒素,激活受损部位细胞的毒素自我代谢和屏障功能

6、有效调节皮脂分泌,加速因红疹子、感染愈合后引起的老化角质及黑色素的剥落,平衡肌肤自身代谢功能。

儿童荨麻疹多为过敏性荨麻疹,如果不及早脱敏彻底改变过敏体质,容易并发过敏性湿疹,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其他过敏症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诊疗禁忌]

1.忌忽视查找过敏源要查明过敏源而避之。不要见疹就给予脱敏治疗而忽视过敏源的诊断。

2.忌与消化道疾病混淆荨麻疹在皮肤或内脏粘膜都可发病。若在消化道粘膜发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便出血等,要细心鉴别,以防误诊误治。

3.忌与呼吸道疾病相混淆荨麻疹若发生在呼吸道粘膜,可引起呼吸憋闷、哮喘等。应注意鉴别诊断。

4.忌输液过快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时避免过快与剂量过大,以防影响心脏而引起心跳骤停。

5.忌忽视慢性炎症的治疗如龋齿、鼻窦炎、扁桃体炎等症,要积极治疗,避免毒素长期刺激而引起变态反应。

6.忌用引起过敏的药物应注意询问过敏史,避免使用引起患儿过敏的药物。

7.忌忽视驱虫治疗有寄生虫病,要进行驱虫治疗,以防止寄生虫引起变态反应。

[护理禁忌]

1.忌抓伤皮肤荨麻疹发作瘙痒难忍,要防止患儿抓伤皮肤,引起皮肤感染等。

2.忌寒冷刺激要采取保暖措施,防止寒冷刺激或温差变化大。

3.忌吸入花粉在鲜花盛开季节,患儿出行时要戴口罩,以防吸入花粉,导致荨麻疹。

4.忌忽视致敏物观察要仔细观察,查出过敏源而避之。这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措施,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5.忌合并感染伴有消化道症状及呼吸道症状者,要进行相应的护理,防止发生细菌感染而加重病情。

[饮食禁忌]

1.忌食虾、蟹、鱼、羊肉等这类食物易引起变态反应,又可使皮疹加重,瘙痒不止。

2.忌辛辣食物这类食物能使皮肤血管扩张,瘙痒加重,皮疹不退,应忌食。

3.忌油腻食物动物内脏、肥肉及煎炸食物等能助长湿热,加重病情,故当避之。

4.忌牛奶有的患儿对牛奶过敏,应忌食。

5.忌带皮吃水果某些患儿吃带皮水果可引起变态反应,因此在吃水果时一定要削去皮后再吃,如吃苹果、梨等。

6.忌生冷食物如萝卜、冰淇淋、冰糕、西瓜等生冷食物要忌食,这类食物能影响荨麻疹的治疗。

7.忌刺激性食物浓茶、咖啡、酒等能使瘙痒加剧,不利于患儿康复,故当忌食。

8.忌食禽蛋有的患儿对鸡蛋、鸭蛋等产生变态反应应当避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