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三个人每当见到晏子走过来的时候,坐在那里连站都不站起来,仗着齐景公的宠爱根本不把晏子放在眼里,为所欲为。当时,齐国的田氏势力越来越大,就联合国内几家大贵族,打败了掌握实权的荣氏与高氏,威望越来越高,直接威胁到国君的统治。
田开疆正属于田氏一族,晏子非常担心“三杰”为田氏效力,会危害国家,就想设法把他们除掉,又怕国君不肯听从,反倒坏了事情。于是心里暗自拿定了主意:用计谋除掉他们。有一天,鲁昭公来到齐国做访问。齐景公设宴招待他们。
鲁国是叔孙培执行礼仪,齐国是晏子执行礼仪。君臣四人坐在堂上,“三杰”佩剑站在堂下,态度十分的傲慢。正当两位国君喝得半醉时,晏子说:“园中的桃子已经熟了,摘几个来请二位国君尝尝鲜吧!”
齐景公下令派人去摘桃子。
晏子说:“桃子很难得,我应当亲自去摘。”不一会儿,晏子带着园吏,端着玉盘献上了六个桃子。
景公问:“就结下这几个吗?”
晏子说:“还有几个,都还不太熟,只摘了这六个。”
说完就恭恭敬敬地献给鲁昭公、齐景公两人一人一个桃子。
鲁昭公边吃边夸桃子味道甜美,齐景公说:“这桃子是不易得到,叔孙大夫是天下闻名,应该吃一个。”
叔孙培说:“我哪赶得上晏相国呢!这个桃子应该请相国吃才是。”
齐景公说:“既然叔孙大夫推让相国,就请你们二位每人吃一个桃子吧!”二位大臣谢过景公。
晏子说:“盘子当中还剩下两个桃子,请君王传令各位臣子,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的功劳,谁的最大,就赏给谁吃桃子。”
齐景公说:“这样很好。”
便传下令去。话音刚落,公孙捷走向前来,得意扬扬地说:“我曾经跟着主公上山去打猎,忽然一只吊睛大虎向主公扑了过来,我用尽全力将老虎打死,救了主公的性命,如此大的功劳,还不该吃个桃吗?”
晏子说:“冒死救主,功比泰山,应该吃一个桃子。”
公孙捷接过桃子就走了。
古冶子道:“打死一只老虎有什么稀奇!我护送主公过黄河时,一只鼋咬住了主公的马腿,把马一下子拖到急流中去了。
我马上跳到河里把鼋杀死,救了主公,像这样的大功劳,该不该吃个挑子?”
景公说:“那个时候黄河波涛汹涌,要不是将军除鼋斩怪,我的命就可能保不住了。这是盖世奇功,理应吃个桃子。”
晏子急忙送给古冶子一个桃子。
田开疆眼看着桃子分完了,跳起来急忙大喊:“我曾经奉命讨伐过徐国,杀掉了他们的主将,抓了五百多俘虏,吓得徐国国君称臣纳贡,邻近的几个小国也纷纷归附咱们齐国,这样大的功劳,难道就不该吃个桃子吗?”
晏子忙说:“田将军的功劳比公孙将军与古冶子将军大出十倍,可是桃子已经分完了,请您喝一杯酒吧!等树上的桃子熟了,先请您吃。”
齐景公也说:“你的功劳最大了,可惜你说得太晚了。”
田开疆手按剑把,气呼呼地说:“杀鼋打虎有什么了不起!我长途跋涉,出生入死,反而吃不到桃子,还在两国君面前受到这样的羞辱,我还有什么脸活着呢?”说着就挥剑自杀了。
公孙捷大吃一惊,拔出剑来说:“我的功劳最小而吃了桃子,真是没脸活了。”
说完也自杀了。古冶子沉不住气了,说:“我们三人是兄弟之交,他们都死了,我怎能一个人活在这世上呢?”
说完挥剑自杀了。
人们要阻止也已经来不及了。
鲁昭公看到这个场面惋惜地说:“我听说三位将军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可惜为了一个桃子全都死了。”
可惜是可惜了,碰上了晏子这激将法,也只有死路一条。
激将法的道理便是让你的好胜之心一跃而起,把什么都放在一边,命也不顾地要去争你想要的东西。用激将法的时候,除考虑对方的身份以外,还要注意一下对方的性格。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性格都是通过自身的言谈举止与表情流露出来的,快言快语、举止简捷、眼神锋利、情绪冲动的人,往往是性格急躁的人;直率热情,活泼好动、反应迅速、喜欢交往的人,往往是性格开朗的人;表情细腻,眼神稳定,说话慢条斯理,举止注意分寸的人,往往是性格稳重的人;安静、抑郁、不苟言笑,喜欢独处,不善于与人交往的人,往往是性格孤僻的人;口出大言,自吹自擂,好为人师的人,往往是骄傲自负的人;懂礼貌、讲信义,实事求是、心平气和,尊重别人的人,往往是谦虚谨慎的人。对于这些性格各不相同的谈话对象,一定要具体分别开来,区别对待。比如,对待那些傲气十足的人,如果他把面子看得很重而又讲究分寸,你不妨从正面入手,让他飘飘然,他会因为虚荣而顺从你的意图。这类型的人只要你说他站得高,他便会跳起脚来给你看的。
采用激将法往往能激发出意想不到的能量,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激将法是一把很有威力的武器,掌握了它,会让你在谈话中无往而不胜。
会说话,更要会看人说话做到说话看对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需要我们时时处处做有心人。有一条成语叫“对牛弹琴”,它讽刺的就是“说话不看对象”。
琴弹得再好,对牛也没有任何意义。说话也一样,不看人说话也没有任何作用,有时还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惹来杀身之祸。我们每天都在说话。但要想把话说好,你在说话时,就必须顾及听话人的感受。古人说得好,“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这就是说,见到什么人就要说什么话,说话要看对象。我们都知道有一条成语叫“对牛弹琴”,它讽刺的就是“说话不看对象”。琴弹得再好,对牛也没有任何意义。说话也一样,不看人说话也没有任何作用,有时还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惹来杀身之祸。
对一个目不识丁的老太太大讲WTO,讲普希金、雪莱,她懂吗?岂不是白费口舌?称一位未出嫁的姑娘为大嫂,你想后果会怎样?直言朱元璋皇帝过去放牛煮豆故事的穷苦朋友被杀,岂不是祸从口出?“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我们说话一定要顾及听话的人——形形色色的人,要了解听话者的身份、年龄、职业、爱好、文化修养等诸多方面的情况。
只有这样,我们所说的话才有意义,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孔子能成圣人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他会看人讲话,二是他会写文论语。
孔夫子周游列国时,看人行事,看人说话,层次分明,各自心服,有一个农民问他:日从何方出?日向何方落?孔子曰:日从东山出,日向西山落,农民曰:果然你是圣人,心服也!
有一个商人问他:日从何方出?日向何方落?孔子曰:日从东海出,日向西海落,商人曰:果然你是圣人,心服也!
有一个文人问他:日从何方出?日向何方落?孔子曰:日从东天出,日向西天落,文人曰:果然你是圣人,心服也!
同样一个问题,孔子因何要有三个答案?各自心服,各自尊圣?因为,农民、商人、文人的视野与知识各自不同,一个答案满足不了各方的要求,孔子于是按其所知,答其所问。
所以,孔子就是孔子,以对方水平回答,才能成为各界各层的圣人也!
做到说话看对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需要我们时时处处做有心人。
在听别人说话时,细细品味人家说话的艺术;在看书时要注意欣赏书中人物的语言。
另外,还要涉猎一些谈“说话艺术”方面的书籍,不断地积累经验和知识,学会看人说话。
同时,一些反面故事也能启示人们如何看对象说话。
这一天,孔子一行人来到一个村庄,在一片树荫下休息,正准备吃点儿干粮、喝点儿水。
不料,孔子的马挣脱了缰绳,跑到庄稼地里去吃了人家的麦苗。
一个农夫上前抓住马嚼子,将马扣下了。
子贡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一贯能言善辩。
他凭着不凡的口才,自告奋勇地上前去企图说服那个农夫,争取和解。
可是,他说话文绉绉,满口之乎者也,天上地下,将大道理讲了一串又一串,费尽口舌农夫就是听不进去。
有一位刚刚跟随孔子不久的新学生,论学识、才干远不如子贡。
当他看到子贡与农夫僵持不下的情景时,便对孔子说:“老师,请让我去试试看。”
随后他走到农夫面前,笑着对农夫说:“你并不是在遥远的东海种田,我们也不是在遥远的西海耕地,我们彼此靠得很近,相隔不远,我的马怎么可能不吃你的庄稼呢?
再说了,说不定哪天你的牛也会吃掉我的庄稼哩,你说是不是?我们该彼此谅解才是。”
农夫听了这番话,觉得很在理,责怪的意思也消失了,于是将马还给了孔子。
旁边几个农夫也互相议论说:“像这样说话才算有口才,哪像刚才那个人,说话不中听。”
看起来,说话必须看对象、看场合,否则,你再能言善辩,别人也不买你的账。
怎样做到看对象说话?重要的是了解对象。对家人、亲朋好友你很熟悉,说话时自然会注意到不同的特点。
而对初次相识的人,则需“慎言”,性别、年龄很好看出来,身份、职业、文化修养等则必须通过言谈话语去了解。
因此,与陌生人见面,不要急于说什么,而要先倾听对方的话语,如果对方彬彬有礼,你也应该文雅、和气、谦逊;如果对方说话很直,不会拐弯抹角,你也应该坦诚、实在,想到什么说什么;如果对方情绪低落,不爱说也不想听,你就应该少说几句或者干脆不说。
总之,要在了解对象的基础上,说出合适的话,有礼貌的话。
会说话,让你无往不胜优秀的口才可以说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交际手段之一。
拥有了好口才自然运气通、人气畅、财气旺;好口才会使你在人群中脱颖而出,会使你无往不胜。西方的一位哲学家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世间有一种途径可以使人很快完成伟业,并获得世人的认可,那就是优秀的口才。”
优秀的口才可以说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交际手段之一。
只要拥有了好口才自然运气通、人气畅、财气旺;好口才会使你在人群中脱颖而出,会使你无往不胜。
卡特利特·马歇尔是美国的一位五星上将。
年轻的时候,他在所在的驻地参加了一次酒会,酒会上对一位小姐产生了好感。
于是酒会结束后,他请求小姐答应让他送她回家。
小姐的家就在附近不远,开车本来很快就可以到的。
可是,马歇尔却开了一个多小时的车才把她送到家门口。
“你来这里不是很久吧?”
她问道,“你好像不太认得路似的。”
“我可不敢那样说。如果我对这个地方不熟悉,我怎么能够足足开了一个多小时的车,而一次也没有经过你家的门口呢?”
马歇尔微笑而充满智慧地答道。后来,这位小姐成了马歇尔的妻子。
林肯的好口才也是世人皆知的。在当律师的时候,林肯在一次诉讼中,利用巧妙的设问,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有一天,一位很老的妇女找到林肯。她哭诉自己前不久被欺侮的经过。原来,老妇人是独立战争时期一位烈士的遗孀,每个月靠领取抚恤金维持生活。不久前,当她像往常一样去领取每月的抚恤金时,出纳员竟要她交付一笔手续费才能领钱。但是,这笔手续费差不多是抚恤金的一半,出纳员的这种行为等于是变相对老妇人进行勒索。法庭开始审理这个案件,但被告对这一切却矢口否认。
原来,这个黑心而狡猾的出纳员是口头上进行勒索的,并没有留下可以作为证据的凭据。情况进展对林肯和老妇人这一方是很不利的。
这时,轮到林肯发言了,法庭上上百双的眼睛都紧紧地盯着他,看他有什么办法可以扭转这一不利的局面。
只见林肯开始用抑扬顿挫的声音,先是把听众引入到了对美国独立战争的回忆中,然后又用饱含泪水的神情,述说爱国志士们是如何忍饥挨饿地在冰天雪地里战斗,直到为自由而洒尽最后一滴血。
最后,他使用巧妙设问的方式,作出了令人怦然心动的结论:“如今,所有的这一切都已经成为了陈迹。
1776年的那些英雄,也早已长眠于地下,可是他们的那衰老而又可怜的遗孀,还在我们身边生活,如今的一位受到了极不公正的待遇,并站在了我们的面前,要求我们代她申诉。
这位老太太从前也是一位美丽的少女,曾经有过幸福快乐的家庭生活,然而,因为那场战争,她已经牺牲了一切,变得贫穷和无依无靠,不得已之下,她才向享受着革命先烈们争取来的自由的我们请求援助和保护。
试问一下,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真的可以做到熟视无睹吗?”林肯的发言到此戛然而止。
而在场听众的心早已被林肯的一席话深深地感动了,有人眼圈泛红,为老妇人流出同情之泪;有人怒发冲冠,要扑过去痛殴被告;也有人当场解囊向这位老妇人捐款。最后,在听众的一致要求之下,法庭通过了保护烈士遗孀不受勒索的判决,那个出纳员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好口才让林肯替老妇人打赢了这场官司。怀特也是一个深谙说话艺术的人。有一天,他来到美国北部一个偏远的地方,遇到一位名叫汉斯的老头。怀特对汉斯说:“我想帮你的小儿子找一份工作,不知你愿意不愿意?”老头摇摇头对他说:“谢谢,不用!我希望他留在我身边。”
怀特又问了几个问题,老头还是不感兴趣。最后,怀特对他说道:“那么,如果我介绍世界首富科普拉德的女儿做你儿子的女朋友,你是否愿意?”汉斯一听,这样的好事谁不愿意啊,就高兴地点了点头。怀特于是告别汉斯来到了当地的首富科普拉德的家中,他对科普拉德说道:“先生,我想介绍一位出色的小伙子给你女儿认识,你看怎么样呢?”科普拉德没有理他。
怀特接着说道:“如果这位小伙子是世界银行的副行长,你是否可以接受呢?”一听这话,科普拉德一改对怀特不理睬的态度,爽快地回答道:“那当然可以!”于是,怀特又用同样的方法说服了当时的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最终让汉斯的小儿子当上了世界银行的副行长。
而这一切,也都是缘于怀特的口才。如果没有一副好口才,要做到这一切,恐怕是比登天还要难的。
而凭借一副巧舌,怀特轻易地做到了非做的这一切。好口才就是人生成败的秘密武器,能让你的人生无往而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