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位外国记者问周总理。记者问:“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周总理:“有18元8角8分。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为十元、五元、二元、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五分、二分、一分的10种主辅币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
中国人民银行是由全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金融机构,它的后盾就是全国人民,信用卓着,实力雄厚,世界上最有信誉的货币之一就是中国人民银行所发行的货币,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当然,机智而幽默的口才并不是天生就有的,但是,只要在平时多学习,让自己的知识丰富起来,培养自己的幽默感,就会在说话中慢慢显露出自己的实力,就能让别人对你刮目相看。
软磨硬泡,让对方点头为止软磨硬泡是办难事的一种特殊手段,这是因为它如果用好了就能够把对方感动。它立足于韧性与耐心,着眼于感化对方,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在才才眼中,公司的同事格蕾丝是个很厉害的角色。格蕾丝人长得漂亮,说话细声细气。
格蕾丝每当在工作中遇到什么困难,总是要请求公司的一些同事帮助,有时候同事没什么事,有时候同事不愿意帮忙,但格蕾丝总是有办法说服那些不愿意帮忙的同事们,因为格蕾丝会细声细气地央求他们,软磨硬泡,同事们没有办法,最后都会答应帮这个忙。现实中,求人办事,却遭到拒绝,这往往将你搞得无能为力、无可奈何、无计可施。有些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会打退堂鼓,撤回去了事,也不再另行组织进攻了。
但是也有一些性格顽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他们采用软缠硬磨法,友好地赖着对方的时间,赖着对方的情面,甚至赖着对方的地盘,如果不答应就不撤出,如果不将事情办成就决不回头,反把对方搞得急也不得恼也不得,最终被逼无奈不得不答应了他的要求,他这才肯收兵胜利而归。
软磨硬泡是办难事的一种特殊手段,这是因为它如果用好了就能够把对方感动,可是万一用不好就会把事情搞得更砸。所以,如何在对方的耐心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下加以运用,使对方不致生出厌恶之心,是软磨硬泡的最关键所在。
攀缠术的形式表现为软磨硬泡,有一些死皮赖脸的味道。然而,究其实质,它与耍赖、无理取闹根本不同。它立足于韧性与耐心,着眼于感化对方,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交际的过程中要主动出击,不达到一定的目的决不罢休。拿出一定的耐心,妙示诚意,结果必将是胜利和感化对方同时而至。要不然的话便会导致矛盾升级,双方都翻脸不认人。笑脸面对、幽默开道,或者调动眼泪、苦苦哀求,是泡蘑菇最为有力的技巧。获得对方的认可、同情甚至赞赏才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假如不分对象或者是不顾自身条件一味纠缠,肯定落一个不好的名声,甚至有的时候会惹来祸端。俗话说得好:“一回生,两回熟。”和陌生人打交道,特别是和异性打“第一回交道”,是值得潜心研习的艺术。和人家一丝的情感也没有,从何谈起“泡”得对方心软呢?人情,它一直是关系学的核心所在。应付软磨硬泡中的尴尬,笑声与幽默是最有利的润滑剂。有道是“伸手不打笑脸人”,受缠者很难翻脸,这正是继续泡下去的有利条件。
绝大部分的人,对经常带着笑脸的人有一分莫名的好感。笑脸能够让人有一种安全感。阴暗的脸色,总会给人一种疑惑感、嫌恶感、威吓感。所以,我们不能不注意自己的表情。有可能的话,总是让自己有一副明朗的笑脸。如此一来,对方很有可能被你“笑化”,就会很开心地接受你所提出的请求。
生活中要学会打圆场在打圆场时,作为圆场之人要理解争论双方的心情,找出各方面的差异,并对各自的优势给予肯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满足了双方自我实现的心理。这时再提其他的建议,双方就都比较能接受了。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位新局长宴请退居二线的老局长。
酒过三巡的时候,服务员端上来一盘炸田鸡。老局长看了看炸田鸡,用筷子点点说:“喂,老弟,青蛙是益虫,不能吃。”
新局长一听,就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这样一句话:“不要紧,都是些老田鸡,已经退居二线了,不当回事了。”
老局长一听这话,脸色顿时大变,筷子一扔,连声问道:“你说什么?你刚才说什么?”新局长本来是想幽默一下调节气氛的,没想到一不小心触犯了老局长的自尊,一时之间愣在那里不知道该怎样解释了。宴席上的气氛变得有点儿紧张。这时,坐在一旁的处长连忙出来打圆场,接口说道:“老局长,他说您已经退居二线了,吃点儿田鸡自然是不当回事的。”新局长一听也赶忙附和道:“是的是的,不当回事。”老局长想想,觉得处长的话也很有道理,这才又重新拿起了筷子。在这个故事中,这位新局长就是一个谈吐不得体的人。他的话虽没有语法错误,还很幽默,但却不得体。这话要是在一群年轻人中间说,大家肯定只是一笑了之,但他的说话对象却是一位“退居二线”的老同志。退休后的失落感,让老局长立刻想到新局长的话是在有意奚落自己。试想一下,老局长听了这话能不生气吗?幸亏旁边的处长反应比较快,及时打了圆场,挽救了局面,才避免了双方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可见,在社交场合,会打圆场多么重要。与别人聊天发生矛盾争执时,夹在中间的滋味是比较尴尬的。
作为争论的局外人,你应该善于随机应变地打圆场,让双方的矛盾得以化解。不过,在打圆场时也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不要偏、不要倚,要让双方都觉得你没有偏向。否则,你的圆场恐怕就是火上浇油,还不如不说。有个理发师傅带了个徒弟。
徒弟学艺3个月后,这天正式上岗。他给第一位顾客理完发,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留得太长。”
徒弟不语。师傅在一旁笑着解释:“头发长使您显得含蓄,这叫藏而不露,很符合您的身份。”顾客听罢,高兴而去。
徒弟给第二位顾客理完发,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留得太短。”徒弟不语。师傅笑着解释:“头发短使您显得精神、朴实、厚道,让人感到亲切。”顾客听了,欣喜而去。徒弟给第三位顾客理完发,顾客边交钱边嘟囔:“剪个头花这么长的时间。”徒弟无语。师傅马上笑着解释:“为‘首脑’多花点儿时间很有必要。您没听说:进门苍头秀士,出门白面书生!”顾客听罢,大笑而去。
徒弟给第四位顾客理完发,顾客边付款边埋怨:“用的时间太短了,20分钟就完事了。”
徒弟心中慌张,不知所措。师傅马上笑着抢答:“如今,时间就是金钱,‘顶上功夫’速战速决,为您赢得了时间,您何乐而不为?”顾客听了,欢笑告辞。故事中的这位师傅,真是能说会道。
他机智灵活,巧妙地“打圆场”,每次得体的解说,都使徒弟摆脱了尴尬,让对方转怨为喜,高兴而去。
他成功地“打圆场”的经验,给了我们诸多启示。实际上,在聊天讨论中,需要灵活应变地打圆场的事往往很多。
有时要为自己的过失打圆场,有时要为他人的争吵打圆场。如果弄不好,不仅不能息事宁人,还可能火上浇油,扩大事态。
所以在打圆场时,作为圆场之人要理解争论双方的心情,找出各方面的差异,并对各自的优势给予肯定。
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满足了双方自我实现的心理。
这时再提其他的建议,双方就都比较能接受了。
站在对方的立场,才能打动人说话讲究的就是一种技巧,一般来说,在你和要说服的对象较量时,彼此都会产生一种防范心理,尤其是在危急关头。这时候,要想使说服成功,你就要注意消除对方的防范心理。
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来分析他人的问题,能给他人一种为他着想的感觉,这种投其所好的技巧常常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我们要做到这一点,“知己知彼”是十分重要的,唯先知彼,而后方能从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
一家精密机械工厂生产新产品,将部分零部件委托小工厂制造,当小厂将零件的半成品呈示总厂时,不料全不合乎该厂的要求。
由于迫在眉睫,总厂负责人要他们尽快重新制造,但小厂认为他们是完全按总厂的规格制造的,不想再重新制造,双方僵持了许久。
总厂厂长见了这种局面,在问明原委后,便对小厂负责人说:“我想这件事完全是由于公司方面设计不周所致,而且还令你吃了亏,实在抱歉。今天幸好是由于你们帮忙,才让我们发现竟然有这样的缺点。只是事到如今,事情总是要完成的,你们不妨将它制造得更完美一点,这样对你我双方都是有好处的。”
那位小厂负责人听完,欣然应允。厂长说话之所以能打动对方,就在于他是站在了对方的立场上。
如果一味地抱怨别人,别人只会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而使双方关系更紧张。说话讲究的就是一种技巧,一般来说,在你和要说服的对象较量时,彼此都会产生一种防范心理,尤其是在危急关头。这时候,要想使说服成功,你就要注意消除对方的防范心理。
如何消除防范心理呢?从潜意识来说,防范心理的产生是一种自卫,也就是当人们把对方当做假想敌时产生的一种自卫心理,那么消除防范心理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反复给予暗示,表示自己是朋友而不是敌人。
这种暗示可以采用种种方法来进行:嘘寒问暖、给予关心、表示愿意给予帮助等等。有一次,一个出租车女司机把一男青年送到指定地点后,对方掏出尖刀逼她把钱都交出来,她害怕地交给歹徒300元钱说:“今天就挣这么点儿,要嫌少就把零钱也给你吧。”
说完又拿出20元找零用的钱。见这个出租车司机这么爽快,歹徒有些发愣。女司机趁机说:“你家在哪儿住?我送你回家吧。这么晚了,家人该等着急了。”这个歹徒见司机是个女子又不反抗,便把刀收了起来,让女司机把他送到火车站去。女司机见气氛缓和,就不失时机地启发歹徒:“我家里原来也非常困难,咱又没啥技术,后来就跟人家学开车,干起这一行了。
虽然挣钱不算多,可日子过得也不错。何况自食其力,穷点儿谁还能笑话我不成!”见歹徒沉默不语,她继续说:“唉,男子汉四肢健全,干点儿啥都差不了,走上这条路一辈子就毁了。”火车站到了,见歹徒要下车,这女司机又说:“我的钱就算帮助你的,用它干点儿正事,以后别再干这种见不得人的事了。”一直不说话的歹徒听罢突然哭了,把320元钱往她的手里一塞说:“大姐,我以后饿死也不干这事了。”
说完,低着头走了。女司机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不考虑自己的危险,而一直站在歹徒的立场上,为歹徒考虑,最终打动了歹徒,达到了说服对方的目的。
如果你在交际时话语中的意思都是为别人考虑,别人又怎能不感动?又怎能不被你打动呢?
开口借钱的技巧张嘴向别人借钱,有很多时候实在是不知道该从何说起。但如果你能够从借者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并且运用巧妙的语言来消除他的顾虑,那么借钱这个问题也就不是个难事了。
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会遇上借钱的问题,不是向别人借钱,就是别人向你借钱。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尤其是经济上的困难,向亲人或者是朋友借钱暂时地渡过难关,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有些朋友这样说:我也知道想要创业没有本钱就要借,可我借不到,也不知道向谁借?怎么去借?只要提到借钱,有些人就会感到害怕。
为什么害怕?怕付利息,怕亏不起、还不起。有些人这样说:“我这个人借了别人的钱,就吃不好、睡不好,每一天都压在内心非常的难受。”一个人想要创业、要发展,就要勇敢地去借钱。
商场中不是有这样的一句话吗:“会花钱的,花别人的钱;不会花钱的,花自己的钱。”
“钱”是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生存下来的根本和成功的标志,你会把你生存的基础轻易让给他人吗?
张嘴向别人借钱,有很多时候实在是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但如果你能够从对方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并且运用巧妙的语言来消除他的顾虑,那么借钱这个问题也就不是个难事了。
首先,在交谈的时候要用商量的语气。向别人借钱的时候,说话口气一定不要太硬,更不可以有伤到对方的词语,要知道你有求于别人。
假如你的孩子患病住院了,你手里缺少钱,只能向别人借,这时就可以这样说:“我的孩子生病了,还缺住院费800元,不知道你手里宽裕不宽裕?下个月我的工资一发我就会还给你。”用这种商量的口气,一般来说,只要别人的手里有钱,是不会不去帮你的。
但有一些人就不会注意到这一点,在向别人借钱的时候就说:“哪个人不知道你已经存了几万元,借我一点儿钱还不是牛身上拔根毛。”这种话在比较熟识的人面前说是可以的,在你向别人借钱的时候这样说,别人是不愿意听的。
因此,在向他人借钱的时候说话一定要用求助的语气,这样才使对方感到你有求于他而且尊重他,这样做了,他就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帮助你。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向别人借钱时一定要说出你归还的时间,过后还要准时地还给别人。
好比你和你的同事一起去商店,看到一条新式裙子,你很想买下来,可是手里的钱不够,你就可以这样说:“小王,你手里的钱可不可以先借给我100元呀,一回到家我就给你送去。”说出了归还的时间,使别人感到借出去的钱有了保障,他就会很放心地将钱借给你。
当然,到了时间就一定要把钱还了。如为了让别人乐意地借给你,你说:“过几天就还给你”,或者是说“我明天一定会还给你的”。
可是最终不能够在说好的时间内归还给别人,别人就会把你看成不守信用的人,你下次如果再向他借钱恐怕就难了。
但是,向别人借钱,总会有一些人不符合你的心愿,不可以因为别人不借给你,你就说出不礼貌的话。就好比你向别人借自行车,别人对你说:“对不起,自行车今天不可以借你用,一会儿我还要出去。”你就不可以说“怎么这么巧啊,我来向你借的时候你却要用”这一类话。你在借钱不成时,如果能对别人说:“如果你的手头不宽裕的话,那我再到别的地方借借吧。”这样一来让别人感觉你很会体谅人。另外,向别人借钱时,你要在言谈中表现出你的诚意。藤田田是一家公司的打工仔,几年的工作下来,他所有的积蓄也只有5万美元。五年后,他决定自己创业,经营麦当劳生意,但需要75万美元的加盟费。于是他就到处找人借钱,但是,最终只借到了4万美元,离75万美元的加盟费还相差甚远。
不得已之下,他厚着脸皮走进住友银行总经理的办公室,诚恳地向经理表达自己的创业愿望和自己的计划。但总经理拒绝了他的借钱请求,因为他没有任何的抵押和担保。在绝望之际,藤田田向经理说明了自己五年来一直坚持不懈,每个月从工资中抽出1/3存进银行的事。
这个总经理后来到那家银行去打听后,被藤田田的毅力和诚信打动,最终决定贷款给他。
事实证明,这个经理没有看错人,现在日本所有的麦当劳都是藤田田的。可见,在借钱的时候是要学会以“言”动人的,这样会大大提高你借钱成功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