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习惯成就一生——培养孩子良好行为的66个方法
20197100000007

第7章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3)

小恒知道这次的考试成绩肯定会让父母失望,但一想到如果考不好,父母对自己的承诺就会成为泡影,而且在亲朋好友面前也很是“丢面子”。于是,在考试时他便想办法抄袭别人的。而为了能配合自己抄袭,小恒便让这些同学分享自己的零食、玩具,并用自己的压岁钱请“客”等等,小恒甚至为自己能轻而易举的“加分”得意了好几天。

毫无疑问,小恒的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学习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分数,为了分数丢道德这是得不偿失的。但是客观地说,小恒之所以为了分数而“不择手段”,固然与自己没有端正学习态度、没有明确学习的目的有关,也和小恒父母教育的方式有很大的关系。父母过分地看重分数,以分数的高低来决定对孩子奖惩,这本身就是一种过激的行为,在这种行为影响下,小恒也只能为了分数而“努力”了。但由于自控能力较差,小恒的“努力”的方向不是正确的,在他的心里,分数高于一切,结果是自己的学习成绩却越来越差,自信心和自尊被“磨灭”得荡然无存,甚至小恒慢慢地有了自卑感,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学习不如同学,考分高全是“抄”来的结果。由于“底气不足”,小恒在同学们面前再也抬不起头来。

这样的结局,肯定是小恒的父母不愿意看到的,也是那些“唯分数是论”的父母应该引以为诫的。

事实上,父母的确应该重视孩子的考分,因为考分是检验孩子学习成绩的主要方式,但绝不是唯一的方式。这就要求父母在教育孩子好好学习的同时,一定要向孩子强调考分的高低并不代表一切。考试成绩不好,要从自身找原因,看看是不是学习方法不对头,还是自己努力不够,千万不要为了分数而“不择手段”。与此同时,父母也应该以平常心看待孩子的分数,考得好,不要过多地用物质奖励或许诺来刺激;考得不好,也不要用“语言暴力”或体罚去“对付”孩子。总之,与其让孩子成为“考分的奴隶”,不如让孩子以真实的成绩面对自己。这样,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才不会受到伤害,才会检讨自己、反省自己,并且去寻找好的学习方法,用正确的途径去提高成绩。不管成绩如何,父母都不要用承诺或物质奖励来刺激孩子。告诉孩子,学习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分数,而是要掌握一定的知识,为自己将来走上社会,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太高。帮助孩子寻找正确的学习方法。不要在公众场合宣扬孩子的学习成绩。告诉孩子做人要诚实,考试也如此。告诉孩子“高分”不代表“高能”, “低分”更不能丢掉自尊与自信。以平常心面对考试考试,几乎是每个孩子都要面临的一场“战斗”,特别是中考、高考,其成绩的好坏往往决定着一个孩子的命运。因此,不仅仅是孩子自己,包括父母都十分重视考试。每次大考更是“如临大敌”,常常是考前全家总动员,做好一切后勤保障,以便让孩子顺利地上“战场”。作为父母,在孩子面临考试时,为孩子作好后勤工作的确重要,但后勤保障不仅仅表现在让孩子吃得营养、健康,还应该帮助孩子做好心理调适,而后者却常常被许多父母所忽略。

据媒体报道,每次高考前,学校附近稍微上一点档次的旅馆都被一些考生家长提前预订,目的是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休息的环境。还有的父母在考前几个月就让孩子喝各种营养品、健脑液,甚至带孩子上氧吧吸氧,以增强大脑的记忆力。父母们所做的这一切,正应了古人“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

但是,为什么总有一些平时成绩一直很好,但最终考试却总不如意的学生呢?这其中的原因除了临场发挥不好外,就是这些学生的心理素质差。他们考前总抱着“假如我没考好怎么办”这样一个消极念头不放,由于心理负荷太重,无法轻装上阵,因此考试时无法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考试的成绩不理想也就很正常了。

事实上,如果父母在孩子考试前和考试的日子里,在注重孩子生活照顾的同时,帮孩子调适好心理状态同样重要,因为只有思想上没有包袱,孩子才能以平和的心态从容地走进考场。

高考前一个星期,就在很多父母为参加考试的孩子找舒适的旅馆、带孩子进氧吧或吃大餐的时候,李壮的妈妈却像没事似的,照样随儿子的便。李壮愿意在学校食堂吃饭就在学校吃,愿意回家吃饭就回家吃,在物质方面没有丝毫的特殊。但是像以前李壮每次面临重要的考试一样,妈妈总要和他长谈一番,高考如此重要,母子的谈心就更不可缺少了。

“儿子,下个星期就要高考了,你有什么想法吗?”

“嗨,我觉得这次考试与平常没什么两样,可有的同学却如临大敌似的,把自己的家人都搞得紧张兮兮的,这样反而会影响考试水平的正常发挥。”瞧瞧,李壮轻松的语气简直就像高考与自己无关似的。

“是啊,‘稳定才能战胜一切’,这可是你爸从部队回家后经常说的一句话呀,我觉得用在考场上也同样重要。”

“妈,你就放心吧,你儿子早就‘身经百战’,哪一次上阵腿肚子抽筋、手发抖过呀,呵呵……”

“妈妈相信你,相信你会轻装上阵的。”

也许你会感到惊讶,高考如此重要、严肃的话题,这对母子却用轻松、玩笑的口气来谈论它。当然,还有令你想不到的是,李壮将高考当成“与平常没什么两样的考试”,结果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的一所著名学府,后来又以优异的成绩被美国芝加哥大学录取,现在正在那里攻读心理学博士学位。

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考试的那些日子,父母要做的事很多,不仅仅是限于让孩子吃得健康,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此同时,也应该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心里 的想法,鼓励他“轻装上阵”,而不是有形或无形地施加压力……

当然,每个孩子的情况各不相同,父母在孩子考试期间要做到的“事”也就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却对每一位父母和孩子都同等重要,即教会孩子放松心情,以平常心面对考试。教导孩子明白“考试和平常做作业一样简单”。告诉孩子不要把“考试”当成“考试”。父母自己不要把孩子的考试当成“生活中最重大的事情。不要在孩子面前唠叨别人的孩子考试成绩如何如何。不要对孩子说“考不好,别回家”之类的狠话。不要对孩子说“考试是决定你前途的唯一方式”。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难免会犯错误。其实,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误之后,只知自怨自艾,却不知道从错误中汲取教训,以避免以后再犯类似的错误。在学习中犯了错误更是如此。每犯一次错误后,父母应该提醒孩子不必为犯下的错误哭泣、懊悔和烦恼,而应该把这些时间用在寻找错误的根源上,并且进行思考分析,多想想出错的原因,或是积极寻找避免错误的方法,这样做远比懊悔、哭泣有价值得多。

张燕下班回到家中,发现13岁的女儿凌子一个人孤单地坐在沙发的角落里,脸上满是泪痕。

“你怎么了?凌子,快告诉妈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张燕急切地问。

“妈妈,我英语又考砸了,丢分最多的地方还是像上次一样,是选择题。”

当孩子在学习上犯了错误时,一些父母往往一味地责备孩子粗心大意,却没想到用其他方法去帮助孩子减少犯错或不犯错。当然,更为重要的是,父母应该提醒孩子从错误中汲取教训,这样就能把坏事变成好事了。

当叶波一脸沮丧地告诉妈妈,这次考试他的作文又跑题了时,妈妈并没有责备他,而是和他坐在桌前,一起分析起作文跑题的原因。

“妈妈,我为什么就写不好作文呢?上次写作文,老师说缺乏文采,就像炒菜时没放盐,干巴巴的。这次又跑题了,我真笨!”

“儿子,你一点也不比别人笨。上次作文老师只是说你缺乏文采,并没说你什么都不会啊!缺乏文采不要紧,以后咱们多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多积累一些词汇,写作文时那些妙语佳句自然就从笔尖流淌出来;这次作文跑题,是因为你有点粗心大意,没有看清题意就匆忙下笔。下次写作文时,你先读几遍作文要求,弄清楚了要写什么、重点写什么之后再下笔,不就能抓住主题了吗?”妈妈耐心地说。

“妈妈,我总是犯错误,真后悔自己写作文时不认真,太马虎了。”叶波懊恼地说。

“儿子,你现在懊恼、后悔又有什么用呢?最要紧的是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啊!你应该好好静下心来,分析一下自己出错的原因,然后再找出改正的方法,这样以后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了。你现在就把这次作文跑题的原因写出来,记在笔记本上,这样就能加深印象,以后写作文时就能少犯错误,至少不会犯相同的错误了。”

叶波听完妈妈的话后,认真地在日记上写下了这样的话:

我的作文上一次没有写好,这一次又跑了题,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平时阅读的课外书太少,没有积累词汇,以至拿起笔时,即使搜肠刮肚也写不什么东西来;

2.做事不认真,太马虎;

3.作文写完后,不愿意检查;

4.不懂装懂,没弄懂题意就下笔。

找出自己犯错误的原因后,叶波在妈妈的帮助下,又制定了改正错误的方法。后来,叶波再也不怕写作文了,而且写的作文越来越好,有时还被老师当成范文在课堂上朗读呢!

但是,很多孩子在学习中犯了错误时,都没有理性地去思考——在这次错误中,我能得到怎样的教训?而这一点,也常常被父母们忽略。因此,父母在孩子犯了错误时,既要告诉孩子改正错误的方法,也应该提醒孩子从错误中汲取教训。

一位哲人曾说:“唯一可以使过去的错误产生价值的方法,就是从错误中汲取教训——然后再把错误忘掉。”事实上,这句话不但是孩子应该记住的,也是孩子的父母应该记住的。帮助孩子检讨错误的原因。告诉孩子犯错误并不可怕,但要尽量少犯相同的错误或不犯错误。告诉孩子做事时要抱着一丝不苟的态度。孩子犯错后,不要只是一味责骂孩子,而是应该安慰并鼓励孩子重新振作起来。阅读要有方法

很多孩子在读书时有一些不良习惯,这些习惯或影响阅读理解,或妨碍阅读速度,甚至还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因此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很多父母却忽略了这一点,因此越来越多的孩子戴上了眼镜,用上了“背背佳”……

事实上,孩子阅读时的坏习惯并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而是天长日久留下的后遗症。父母在生活中只要稍加提醒孩子,告诉孩子阅读时要注意的一些事情,那么孩子就一定能改掉这些坏毛病。

晚饭后,兰润梅准备织毛衣时,见儿子崔刚正趴在桌上看课外书,嘴里还念念有词地发出声音,便上前提醒道:“儿子,你这种看书的姿势要不得,这样容易造成近视、驼背等生理变化,损害身体健康。所以,你一定要注意阅读时的正确姿势。”

“妈妈,您别担心,我趴在桌上就看一会儿,不要紧的。”

“不行!你必须坐直身子,好好看,而且最好是不要读出声,因为这会影响你阅读的速度。”

见妈妈一脸的严肃,不像是开玩笑的样子,崔刚立即坐直了身子,认真地看起课外书来。

在这里,崔刚的妈妈就做得很好,她没有因为儿子犯的是小毛病就不管,而是一见孩子有不好的“苗头”便立即纠正,这样孩子就不会在阅读时养成坏习惯了。

不过,孩子在阅读时养成的坏习惯,不仅仅是喜欢趴在桌子上,以下几个方面也是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克服的小毛病:

1.移动手指。阅读时用手指着字,一个字一个字地阅读,这个习惯会降低阅读速度,因为手指的移动远不如眼睛敏捷。如果孩子有这个坏习惯,父母应告诫孩子将双手拿开,单纯靠眼睛移动引导阅读。

2.读出声音。阅读时把每个字都读出声,出声阅读会拖延阅读速度。虽然很多时候,孩子并没有读出声,只是在脑中将音调发出,但这很容易带动嘴唇,使其上下不自觉地移动,从而减慢阅读速度。如果发现孩子有这种情况,可以告诉孩子尝试在阅读时用手指紧贴嘴唇,以提醒自己不要读出声。

3.读书时不注意卫生。部分孩子阅读时,喜欢用手指沾唾沫来翻阅书刊,很多人在读书后不洗手,这都是不好的阅读习惯。

4.不恰当的重读。反复读一句话,或重读前一个段落,这也是阅读缓慢的一个原因。如果发现孩子有不当返读的习惯,父母可以让孩子尝试着一口气读完一篇文章,这样孩子就会发现,就是不重读,也能领略文章的大意。不过,在此需要提醒的是,对一些文章中的重点、难点部分,孩子由于理解能力有限,重读也是很有必要的。

当孩子在这些小节上多下工夫时,就能培养好的阅读习惯。告诉孩子不要纠缠生字。不要在强烈的太阳光底下、昏暗的灯光下、过强的灯光下阅读。不要趴在被窝里或躺着阅读。不要在摇晃的车厢里阅读。不要边吃东西边阅读。阅读时间不要过长,要让眼睛得到适当的休息。不要长时间蹲在马桶上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