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比天高——太空英雄启示录
20196300000008

第8章 最早飞上蓝天的人——莱特兄弟(8)

威尔伯勇敢而坚定地上了飞机,俯伏在下层机翼的中央,手握升降器的操纵杆,将发动机发动起来,随后飞机就咯嗒咯嗒地震动起来,后面绑着的铁丝就绷紧了。奥威尔手扶机翼,想在飞机沿轨道往下冲时,帮助飞机平衡。但是,当那铁丝一松开,飞机就在滑轨上猛然前冲。飞机冲刺得如此之快,奥威尔才跟着跑了几米,就被甩下来了。飞机冲了30—40米就离开了轨道,一下子升上了空中。

“快看啊,飞起来啦!”

当围观的人们的喝彩声刚刚出口,却又立刻又变成了惊叫声。原来飞机是笔直冲向天空的,但忽地一下子减慢了速度,连4秒都不到,只前进了100米左右,就突然往下掉,落到了32米以外的小山脚下,飞机着陆时,左翼先触地,机身还在旋转,一根滑橇插进了沙堆被折断了。飞机上的其他一些构件也被摔坏了。可是,从整个飞机来说,损坏并不严重,威尔伯没有受伤,但看热闹的村民们都很失望。

兄弟俩认真地检查了飞机后,他们认为不存在技术问题。

“也许是离开地面过早。没关系,修好之后再飞。”奥威尔说。

从试飞的结果来看,威尔伯和奥威尔觉得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发动机的功率不足,不能让飞机升空。飞机的降落总是在起飞点十几米的下方。实践证明,他们采用的着陆方法是安全的和实用的。总的说来,他们对这次试验的结果是非常高兴的。

准备第二次试飞

3天后,威尔伯和奥威尔又把飞机修好了。他们重新铺设滑轨,但这次将滑轨铺到平地上,不想再借助下坡的惯性冲力将飞机送上天空,而是利用螺旋桨自身的力量使飞机飞起来。他们决定17日再次试飞,而且,他们决定邀请附近的一些人来观看。

12月16日早上,威尔伯和奥威尔正式向营地周围的居民发出了邀请,他们在试验场附近的村子里贴出一张通告:“明日上午将在海边进行世界上第一次载人的飞机试飞,敬请前来观看。”为了便于让人们知道飞行的准确时间,他们在机库上还架设一个信号牌。这样,在一公里以外的基蒂霍克救生站都能看见。

不想,12月16日的夜晚,一股强烈的寒流经此南下,气温陡降。

即使如此,17日早上,兄弟俩仍然早早地起了床。他们发现木栅栏周围的水坑里的水都结了冰,当时的风速是每秒钟10至12米,每小时36—44千米。他们以为这阵风用不了多久就会停下来。因此,他们又回到室内,耐着性子等待时机。

他们眼巴巴地等到上午10点钟,风力仍然不见减小,他们就决定继续试飞。

于是,兄弟俩把信号牌挂了出去,让救生站的人来看他们的试飞。莱特兄弟认为,在这样的风力下,飞机在营地附近的平地上起飞是完全可能的,同时也是十分困难的。可是,在飞行中增加的危险也被飞机降落时较慢的速度抵消了一部分。

任何事情都需要从两面看待,从一方面看时,也许是不利的,从另一方面看时,却往往是有利的。

兄弟俩在新的木棚西边松软的沙地上铺设了一条大约30米长的轨道。刺骨的寒风给他们的工作增添了许多困难,兄弟俩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跑到屋里烤烤冻僵的手脚。当做好一切安全准备后,救生站的工作人员丹尼尔斯、多佛埃思里奇、曼蒂奥村的布林克利和汤姆来到了试验现场,汤姆是纳格斯里法镇的一个小男孩。

莱特兄弟有一个理查德轻便风速表,他们就是用它测量风速的。第一次起飞前的风速是每秒11—12米,即每小时39—44千米。当天最后一次起飞前的风速是每秒钟9—10米,起飞后的风速为8米多点。基蒂霍克气象站在10点半钟和12点钟时,也就是进行那4次飞行试验的过程中,为他们提供的风速记录是:第一次试飞时风速为每小时44千米,最后一次为39千米。

虽然,他们兄弟二人已经掌握了人类最近10年来,数千次滑翔试验所获得的知识和技巧;虽然他们知道他们这架飞机对驾驶员来说是十分安全的。可奥威尔还是不敢相信他今天就要顶着风速为44千米的大风,驾驶一架奇特的飞行器,进行他的第一次试飞。虽说有了这几年的经验,奥威尔还是为他们敢于冒险,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驾驶一架新的未驾驶过的飞机进行试验,感到大为惊奇。尽管奥威尔觉得有些忐忑不安,还是坚信他们几年来在实验室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地工作,所得出的气动压力表,以及根据这些科学数据计算和设计出的飞机,是可靠的;他坚信,在这三年的试飞滑翔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平衡操纵系统,是有效的。事实告诉他们,这架飞机能够升空——只要是有一定的飞行知识——它能够安全地飞行。

人类第一架载人动力飞机成功飞上了天空

“哥哥,我们可以开始了吧。”奥威尔问哥哥威尔伯。

“是啊,快点飞吧!我们已经冻得受不了啦。”前次飞行失败后,村民们都很扫兴,这次来看的只有5个人,他们在寒风中浑身直打寒颤,催促着莱特兄弟快飞。

10点30分,奥威尔不顾天气的恶劣,毅然登上了飞机。他俯伏在驾驶员的位置上,手握操纵杆,发动发动机,螺旋桨开始旋转起来,两张翅膀咯嗒咯嗒直抖动。飞机在滑轨上缓缓滑行,威尔伯跟在飞机旁边跑,他扶着机翼,以保持飞机在滑行时的平衡。奥威尔环顾一下四周,接着一拉操纵杆,飞机便一下子升到了3米的高度。然后,它迎着强劲的风,平稳地飞行着,飞行着……

“快看哪,飞起来啦!飞起来啦!”

“真了不起,莱特兄弟的飞机真的飞起来啦!”

来参观的人高兴得又叫又跳。

威尔伯也激动地举起双手跟在飞机的后面狂奔、呼喊。

由于这一天是逆风起飞,完全不同于14日在无风条件下的飞行,飞机起动得很慢,威尔伯大约跟着飞机跑了12米,飞机才离开地面。

当飞机刚好到达轨道的尽头,并已升到离地面大约0.6米的高度时,救生站的一位工作人员为他们的试飞拍下了一张照片。因为奥威尔事先把照相机放在三角架上,镜头对准估计飞机离开轨道后将要起飞的位置上,所以这张照片拍得很成功。

任何事情,如果提前做足了准备,那么,完成得就会比较圆满。

从照片上可以看出,威尔伯毫不费力地跑到了跟飞机平行的位置,可见飞机当时飞行的速度并不快。

可是,飞机从起飞到着陆,整个过程都很不稳定。后来,兄弟俩总结了原因:这一方面是因气候不正常;另一方面我们还缺乏操纵这架飞机的技术。前方向舵由于太靠近主体而难以控制,它在飞机发动机前不停地转动,以至于向后一边转动得厉害,然后又向另一边转去,结果使飞机一下子升到3米高,又一下子突然直冲下来。飞机落下的地点离轨道尽头约30米多一点,它升空的高度约36.5米。飞机的猛然下降结束了这次飞行。

“奥威尔!奥威尔!”威尔伯边跑边喊,激动得热泪盈眶。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当奥威尔从飞机上走下来时,也激动得喉头哽咽。

兄弟俩紧紧地抱在了一起,周围的人都被深深地感动了。

由于当时风速每秒10.7米,而飞机逆风飞行的速度是每秒钟3米。据推测,这架飞机在静风时候的速度可以达到每秒钟13.7 米,相应的飞行距离就可达164.6 米。这次飞行虽然只持续了12秒钟,但它是有史以来依靠自己的动力载人在平地上起飞的第一架飞机。

短短的12秒钟,包含着莱特兄弟多少心血和汗水啊!他们能不激动吗?长期以来,人们总把“飞上天空”的理想讥讽为梦想、妄想、狂想,而莱特兄弟却把它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现实。它需要多大的信心、勇气、锲而不舍的奋斗和忘我的献身精神啊!这l2秒,标志着人类征服自然历史上的又一次成功,它是一座划时代的丰碑,它将作为一个光芒四射的标记而永载史册。

从此,人类世界将发生重大变化,交通、经济、产业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将被改观。世界从平面变成了立体的,地球的空间迅速缩小,人类的认识领域也迅速扩大。

莱特兄弟从极度的兴奋中平静下来。

“哥哥,趁着风势未变以前,你也来试一试吧?”奥威尔建议着。

10点35分,威尔伯登上飞机,开始了第二次试飞,这次试飞很像第一次,也是突然升起,又忽然落了下来。飞行的速度比第一次快了些,因为当时的风力稍有减弱。飞行的时间比第一次长了不到1秒钟,可飞行的距离比第一次长23米。

20分钟后,奥威尔决定开始第三次试飞。这一次飞行比第一次飞行平稳多了。在飞行中当一阵强风从右边吹来,把飞机提升到3.7—4.6米高,并使飞机向左倾斜到令人惊恐的程度时,奥威尔操纵机翼的扭曲系统试图恢复飞机的横向平衡,与此同时,奥威尔尽快地降低机头,使其降落下来,这样飞机的横向平衡系统比想像的还有效。飞机在降到地面时,飞机的右翼居然还低于左翼,并且首先接触到地面。这次飞行的时间是15秒钟,飞行的距离超过了61米。

12点整,威尔伯决定开始第四次试飞,也就是当天最后一次试飞,他在前100米的飞行中,飞机还是和前几次飞行那样大起大落。但是,大约飞机在飞过91米后,飞机被较好的控制住了。以后在100米多一点的飞行中,飞机只是微微有些起伏,成波浪形飞翔。飞机飞过大约244米以后,又开始有点失控,就在一次向下俯冲中,飞机触到地面,造成前方向舵的框架被撞坏了,但飞机的主体完好无损。莱特兄弟估计再经过一两天的修理,飞机可以再次飞翔。奥威尔立即测量了飞行的距离,其长度达到了260米,飞行的时间为59秒钟。

飞机被大风吹毁

正当兄弟俩和围观的人们站在那儿谈论这最后一次飞行时,突然又刮起一阵强风,眼看飞机就要被大风吹翻,他们全部冲过去试图拉住它,威尔伯跑到飞机的一边抓住了飞机的前部,跑在后面的丹尼尔斯和奥威尔抓住了飞机的垂直尾翼,他们的一切努力都白费了,飞机被巨大的风力吹得翻滚起来。由于丹尼尔斯紧抓住飞机不放,结果也跟着飞机翻滚起来,直到他的脚朝天被摔倒在飞机里,他被摔倒在发动机和链条的导轨上,身体被碰伤多处,还算幸运,伤得不太严重。可飞机损失就大了,飞机翼面的翼筋断了,发动机坏了,链条导轨弯了。

危险总是在我们的思维盲点发生。

突然发生的事故,使这一年的飞行试验不得不到此结束。如果飞机没有被损坏,莱特兄弟一定会在午饭后飞往基蒂霍克镇。代顿镇的一位技工为他们制造了一个汽油箱:长30厘米、内经8厘米、能容纳半加仑汽油,足够飞18分钟飞行距离,可达14~16千米。有这么大的油箱,往返于基蒂霍克镇是没有问题的。

亲眼目睹这4次试的5位热心旁观者是幸运的,尽管他们都不会了解它在科学上的重大意义。而莱特兄弟的好友肯特却失去了观看世界上第一次成功飞行的机会,成为终身的遗憾,因当时风大,他想,除了疯子外不会有人在这种大风的天气里进行飞行试验,所以他当时就没有去飞行现场。

我们不使单凭我们自己有限的知识武断地去推测一切,许多时候,事情的发生会出乎我们的意料。

给父亲发电报

这天下午两点钟,威尔伯和奥威尔兄弟俩吃过午饭后出发,去七八公里远的基蒂霍克气象站给父亲发电报。他们到达那里的时候已经是3点多钟了,由于在那个荒凉的海滨很少有人发电报,因此没有商业电报公司。莱特兄弟被允许使用政府的电台电报发至诺福克市的气象局,然后再从那儿用电话把电报内容转送到一家电报公司。

奥威尔在给父亲的电报里写道:

星期四上午,我们使用动力飞机顶着34千米的大风以每小时50千米的平均速度在平地上起飞进行了,4次成功的飞行其中最久的一次滞空时间达59秒钟。

通知报社。

回家过圣诞节。

把电报内容交给气象局报务员多谢尔后,奥威尔在那个房间的一角与威尔伯一起查看气象仪器对风速的记录,几乎一瞬间多谢尔就接通了诺福克市,他对还在看风速记录的莱特兄弟说:“诺福克市的报务员问能否把这个消息告诉他的一个当记者的朋友?”

莱特兄弟谢绝了他的要求:“这次飞行试验成功的新闻消息必须先由代顿镇的报社发表。”多谢尔发出了拒绝的信号。

和朋友告别

发完电报离开气象局后,威尔伯和奥威尔兄弟俩来到不远处的基蒂霍克救生站,同那里的熟人聊起来。负责救生的佩恩宣称,他用一个双筒望远镜看到了这次飞行。

随后,他们又来到基蒂霍克的邮局,在返回住地前,他们对当地负责人——霍布斯的家作了告别拜访,因为霍布斯曾经常帮助他们托运物资和做其他一些工作。

与事实相差甚远的报道

没想到,诺福克市的报务员无视莱特兄弟的意见,在收到回电不久,竟擅自把有关飞行的消息告诉他的一个年轻朋友——诺福克市的《弗吉尼亚向导报》记者穆尔。穆尔十分重视,即刻通过政府的电话线极力想从基蒂霍克的人们那里仔细了解这次飞行的细节,比如飞机是什么样子呀,莱特先生是怎么样的人呀,等等。可是他得到的消息都不是来自目击者和曾经见过那架飞机的人,所以第二天报纸发布的新闻内容与实际相差很远。文章说:

威尔伯飞了5千米,奥威尔当时四处狂呼,还说飞机下部有6个桨叶的螺旋桨,它能使飞机升起来,飞机后部分有螺旋桨能推动飞机前进。

尤其是对莱特兄弟的情况掌握得更少,结果文章介绍莱特兄弟是有钱人家子弟,穿着很讲究,总是穿硬领子的白衬衣,结着领带,这些不实的消息流传开了。

只有第一手资料才真正可信,如果是传言,往往就会加入夸大和推测的成分。所以,我们对待传言的态度一定要慎重。

惨遭冷遇

穆尔概略地把这次飞行成功的新闻写成通报寄给了全国其他21家报纸,包括俄亥俄州的几家报纸,其中一家就是代顿镇的《新闻报》,可是几乎所有的电讯稿编辑都为一位记者竟然会相信人类能够乘机器上天的荒谬消息而大感恼火。在21家收到简讯的报纸中,只有5家定购了这条新闻。然而,并不是所有这5家报纸都在接到这则消息的第二天早晨就登载了它。

兄弟俩发给他们的父亲米尔顿的电报一直到那天下午5点25分才发到代顿镇。在通话过程中,又弄错了两个地方:59秒钟变成了57秒钟,发报者的名字被拼成了奥里维尔。

妹妹凯瑟琳接到电报后即刻给肖纽特去了一封信,信中说,两个哥哥报告了他们进行了4次成功的动力飞行。父亲莱特主教叫他的二儿子罗林准备了一个简要的陈述,附以电报的抄件,一并送去美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