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比天高——太空英雄启示录
20196300000012

第12章 最早飞上蓝天的人——莱特兄弟(12)

飞机是从纽约市对岸的加巴那司岛上起飞的,视野很开阔,地面上的观众,一个个都引颈翘望,孩子们都让大人举起放在肩上。威尔伯熟练地操纵着飞机,一会儿冲入高空,隐没在白云堆里,一会儿又穿云而出,平稳地翱翔在蔚蓝色的天空中。观众们挥动着双手欢呼着……突然,人们几乎同时发出了惊叫声,因为飞机突然调转方向,降低速度,向他们冲来,当人们正在不知所措时,飞机又迅速升高,直冲云霄。人们回过神来,原来是虚惊一场。于是,个个伸出大拇指,夸奖威尔伯驾驶飞机的高超技艺。

威尔伯驾驶着飞机在自由女神像的上空绕圈飞行,不断变换着花样。观众发出阵阵喝彩声,掩没了飞机马达的轰鸣声。当他徐徐降落,走出飞机时,岛上的人们都潮水般地涌过去。很多年轻人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本子,请威尔伯签字留念,有人甚至要求威尔伯将字签到他们的衣服上,帽子上……威尔伯一一答应了他们的请求,最后,应一位观众请求,威尔伯还将自己的便帽送他作留念。

这次表演只有短短的40分钟,但却非常精彩。它不仅使纽约市的观众们激动不已,欣喜若狂,而且使许多外国的政界要人大饱眼福,他们都产生了发展航空事业的紧迫感。

一位花白胡子的老人满怀敬意地对威尔伯说:

“这东西太奇怪了!你表演得太精彩了!谢谢你啦,我这辈子算没白活,死也瞑目了。”

还有一位中年妇女,坚持要抱着小孩到飞机驾驶位置上看一看,并对孩子说:

“你长大了,要学习莱特兄弟,驾着飞机到蓝天上去。”

飞行表演结束了,但威尔伯留给人们的美好印象却是永不磨灭的。

6.“如果不奋起直追,就会落伍”

就在奥威尔在德、意两国进行飞行表演期间,他已经细心地考察了欧洲各国的飞行事业。他深深地感到:欧洲的飞行事业发展得非常迅速,如果不奋起直追,就会落伍。所以他迅速地结束了欧洲之行,决定早点回国,抓紧时间对莱特飞机进行研究和改良。

与此同时,在美国国内的威尔伯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大浪淘沙,世上新人赶旧人。只有坐下来对飞机进行潜心的研究和改良,才会不被时代所抛弃。当时,美国在飞机制造方面涌现出不少后起之秀,如卡堤司等人,成为莱特兄弟不容忽视的对手。因此,在奥威尔还未返回美国前,威尔伯已全身心地投入了飞机研究和改良上面去了。

奥威尔一回到美国,就立即将自己在欧洲的见闻和感受讲给哥哥威尔伯,并建议抓紧时间进行飞机的设计、制造和改良工作。

“你讲得非常好。我也是这么想的。我年纪大了。不再适合于飞行。这次到纽约去表演,一是由于乡亲们的鼓动,二是你不在家,我不愿放弃这么一个宣传和提倡航空事业的好机会。今后我恐怕不能再飞了,我准备将全部精力用于飞机的设计制造和改良上面。我们真是想到一起去了。”

沉默了一会儿后,奥威尔深感忧虑地说:“我在欧洲听说,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政府,都为发展航空事业提供了巨额投资,而我国政府在这方面的预算却少得可怜。”

“你不必过于担心。”威尔伯安慰他说,“我听说,邮政部门正在考虑把飞机用于邮递事业之事;军方也有很多人在鼓吹发展航空事业。这都是必然的趋势,但需要有一个过程。我相信,航空事业在不久的将来必将得到大的发展。”

不断地交流,不断地看到别人的长处,才会增加危急感,才能够不断进取,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

7.成立“莱特飞机公司”

这时,兄弟俩突然想起曾有银行家表示愿意投资于航空事业,但莱特兄弟认为,他们之所以如此,是为了从中谋取暴利,他们拒绝了这一请求。此时,兄弟俩想到了创办飞机公司之事,但又觉得势单力薄,于是又想起了银行家。

“如果那些银行家或其他实业家愿意入股的话,他们只能算是股东,至于管理实权,绝对不能落在这些人手中,我们一定要维护我们的专利。”威尔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对此,奥威尔深表赞同。毕竟为了飞机,他们已经付出了半生的心血,他们怎么能够轻易放弃自己的权益呢?

很多银行家一得知他们的这一想法,立即表示愿意投资,但他们要求由出资的股东和莱特兄弟共同组成董事会,处理公司的—切事宜。经协商,莱特兄弟对投资的银行家作了有限的让步,同意让投资人共同参加董事会,但专利权只能属于莱特兄弟。

合作的基础是互利。能够给对方带来好处,才能给自己带来好处。

经过一番充分的准备,1909年12月下旬,“莱特飞机公司”在代顿镇正式成立。实际上,为大力推进航空事业的发展,1908年“莱特飞机公司”已在法国成立,并且在那里开办了飞行学校,招收和培训飞行人员。

自从l903年莱特兄弟的飞行成功以后,世界各国都掀起了制造飞机的热潮,技术日新月异,飞机的质量、性能不断得到改进。1903年之后,英国、法国等都开始了飞机的研制和试飞工作。1909年,在法国召开了第一次世界航空会议,并举行了第一届国际飞行比赛。这标志着人类已经进入了航空时代。从此,航空工业就蓬勃地发展起来了。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俄国和德国的车辆厂及汽车制造厂,甚至连电器公司都开始制造飞机了。当然,专门制造飞机的飞机制造厂也纷纷成立。

“莱特飞机公司”成立后,莱特兄弟不敢怠慢,依然孜孜不倦、夜以继日地投入到飞机的研究和图纸的设计工作之中。“莱特飞机公司”的飞机性能好、质量高、安全可靠,不仅美国的陆军部订购“莱特飞机公司”的飞机,就是英、法、德、意等欧洲各国也远涉重洋来订购该公司的飞机,甚至要求购买制造权。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飞行员、飞机制造商也都络绎不绝地前来讨教。

一时间,莱特兄弟的飞机事业如日中天,他们不但实现了全人类的梦想,而且也终于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

任何想法和创见,只有商业化,才能变成社会行为,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同时,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才能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

六、双星的陨落

威尔伯之死

正当欧洲各国斥巨资大力发展军用飞机时,美国经济却处于下滑状态,很多工厂瘫痪,实业家投资的意愿极低。美国又处大西洋的彼岸,战争的威胁不大,所以相比于欧洲,政府没有把航空事业放在重要位置上。这种状况使莱特兄弟忧心忡忡,他们既担心飞机被用于战争,作为杀人武器,又担心政府不资助飞机的发展而影响它在和平事业上的用途。他们希望飞机应运用于邮政、交通事业中。

虽然遭到巨大的资金困难,莱特兄弟并没有放弃他们一直重视的飞机的研制工作。他们坚信飞机在和平方面是大有用途的。这时候,一件令人伤感的事情发生了。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定自己正确的信念。

由于长期的劳累,威尔伯于1912年春天病倒了。威尔伯一病倒就高烧不退,这可急坏了奥威尔和凯瑟琳。请来的医生诊断为消化不良,说是吃点药,休息几天就会好的,可是两天过去了,高烧仍然不退。奥威尔和凯瑟琳慌了手脚,马上请来几位名医会诊,结果是:伤寒病。这个消息使奥威尔和凯瑟琳忧心如焚。他们知道,这种病治愈的希望是很小的。医生嘱咐兄妹俩:病人必须静养,不可乱吃东西,否则会立刻引起肠出血或穿孔性腹膜炎。

奥威尔和凯瑟琳兄妹俩想尽了一切办法给威尔伯治病,精心照料他,即使夜间也不离病人半步,他们希望不惜一切代价保住哥哥的性命。但威尔伯的高烧始终不退,全身困倦,头痛、腰痛日益严重,身体一天天地消瘦下去……

1912年5月30日佛晓,这位毕生献身于飞行事业的伟大发明家——威尔伯告别了他无限眷恋的亲人和事业,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享年45岁。

人们自然不会忘记这位人类飞行事业的开山者,他卓越的才能和非凡的贡献,1955年,他被入选美国伟人纪念馆。

哥哥死后 奥威尔一蹶不振

威尔伯去世的噩耗传出以后,全美国和全世界都为这位航空先驱的去世深表哀悼。

“威尔伯! 威尔伯!你这是怎么了?我们新制定的扩展计划还没开始实施,你怎么就抛开不管了呢?……”

奥威尔扶着威尔伯的遗体放声大哭,因为护理哥哥,他消瘦了很多,眼窝也塌陷下去。

哥哥走了,带走了一切,他感觉自己的眼前一片黑暗。

奥威尔无法从悲痛中解脱出来,他甚至产生了终止飞机研究的想法:

“哥哥已经不在了,我一个人干还有什么意思。”

对奥威尔来说,哥哥威尔伯的病逝,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他难以抑制自己的痛苦,为此产生了终止飞机研究的想法。一段时间内,他闲居家中、闭门不出。

所有关心、爱好航空事业的人都为奥威尔担心,也为他惋惜:

“奥威尔才40出头,正是精力充沛的时候,要是从此一蹶不振,那太可惜了!”

“是啊,他应该振作起来,多制造些好的飞机,完成他哥哥威尔伯的遗愿。”

许多人来到他的家中相劝,希望他能从痛苦中尽快摆脱出来。

奥威尔自己也在努力整理着纷乱的思绪,哥哥对他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为了飞行事业,兄弟俩都未曾结婚,现在,哥哥走了,无疑等同于被夺走了自己的另一半。

一个合适的合作伙伴,远胜一个亲密的伴侣。

飞机发明权之争

这段日子,奥威尔觉得有一件事不得不做,那就是交涉飞机发明权一事。华盛顿史密斯航空公司将飞机的发明权归于兰利。奥威尔为了安慰哥哥的在天之灵,亲自赴华盛顿交涉,但各执一词,毫无结果。一怒之下,奥威尔离开了华盛顿,在返回代顿镇的途中,一个大胆的决定产生了。

愤怒的奥威尔回到代顿镇,立刻把哥哥威尔伯和他1903年在基蒂霍克首次载人起飞的飞机拆卸装箱,运往英国。英国南肯辛顿自然科学博物馆立刻接纳了它,并且把它装配后陈列出来。一时间参观者人山人海,人人都争着观看这架最早带人升空的飞机。“人类飞机的发明人——莱特兄弟”的定论,首先在国外确定下来。

这个消息传到美国国内后,立即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舆论界纷纷声讨史密斯航空研究所的自私行为和错误决定。人们认为史密斯航空研究所的行为不仅不道德,而且有违科学精神,强烈要求史密斯航空研究所向奥威尔道歉。有关方面表示愿意以最显著的位置,供这架飞机展览,请求奥威尔把这架飞机迅速运回国内。

这样,谁最先发明飞机的争议。总算圆满解决。但是,当“飞行者”1号真正运回美国时,已经是1948年,这时,奥威尔已经逝世一年。飞机运回美国后,就被放在华府国立博物馆作永久展览。

本属于自己的东西,就要勇于去争取。如果正面交涉无法达到目的,可以换个角度采用其它的方法从侧面入手,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果。

一战让奥威尔决定退休

飞机发明权之争刚刚落幕,德国、奥地利两个同盟国与英国、德国、俄国三个协约国又开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全世界都卷进了战争的风暴之中。交战双方都希望飞机可以作为新的、重要的空中杀伤武装,他们不顾一切地研究、设计、改良飞机,增加飞机的产量。因此,飞机生产、制造飞快地发展起来。

“使用飞机去进行杀人的战争,我决不愿意随波逐流。请允许我安静地生活下去吧!”

残酷的战争使奥维尔决定立即停止研制飞机,之后,他一直隐居家中,并谢绝来访者。

坚守自己的信念,不随波逐流,这是一个人的操守。

不久,奥威尔又把自己和哥哥威尔伯的全部股权转交由别人负责,他决定退休了。当这一决定在董事会上宣布的的候,全体董事对于创始人放弃全部股权的声明,感到无比的惊讶。

退休后的奥威尔闭门不出,过着朴实、平凡、宁静、安详的生活。这期间,在莱特公司董事会的强烈而诚恳的要求下,奥威尔曾到过莱特公司以顾问的名义,对公司提出过发展方向和技术改造建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他建议“莱特飞机公司”应立刻把“飞机生产转向民用,因为这才是他发明创造飞机的主要动机。这段时间,也有两件悲伤的事情发生:一件是他非常尊敬的父亲、牧师米尔顿的逝世;另一件是年轻的妹妹凯瑟琳由于患肺炎也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亲人们接二连三地离开了人世,奥威尔的日子更加寂寞了。

此后,奥威尔经常独自一人在郊外散步,不时抬头仰望天空,看着飞鸟和白云,回忆着和哥哥威尔伯一块观察鸟类飞翔的动人情景。

奥威尔去世

尽管奥威尔生活上很有规律,但究竟是上了年纪,抵抗力大不如从前,1947年年底,他病倒在床。

1948年1月30日,77岁高龄的奥威尔在他出生的地方合上了眼睛,与世长辞了。

噩耗传来,代顿镇到处悬挂半旗致哀。全国的报刊,也以大写标题,向全国报道了这一不幸消息。

这位为航空事业奠定基础的巨星——奥威尔永远地走了!全世界人民都在为他哀悼。

1965年,奥威尔像他哥哥威尔伯一样被选为美国伟人纪念馆中的一员。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实现全人类梦想、勇于太空探险的威尔伯·莱特、奥威尔·莱特兄弟俩!

莱特兄弟在一生无数次的试飞中,惊险无数。许多前辈在试飞中丧命,他们之所以能够安然去世,不能不说与他们的安全信念分不开。他们目标远大,却步步落在实处。他们始终不迈大步,始终步步为营,他们将最终目标分解为阶段性的目标,一点点地靠近,他们在开始试飞时从不远离地面,结果,他们第一个发明了动力载人飞机,最大限度地保全了飞机,更保全了自己。这正如威尔伯·莱特所言:“我不打算冒各种危险,原因之一是我不想摔伤;原因之二是我一旦摔伤,就再搞不了试验了,这是我绝对不愿意做的……粗心大意和过分的自信通常比有准备地去冒险要危险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