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发现水果
20193300000085

第85章 后记

《发现水果》《发现蔬菜》即将与读者见面了。也许,在密密的书林中,它们并不那么显眼,但其中却凝聚着我十几年的心血与汗水。好像一个长途跋涉的旅人,终于看见目的地的标杆,此时此刻,我内心的欣慰之情是难以言喻的。

我国是一个有着2000余年饮食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自神农尝百草时起,我们的祖先就逐渐从长期的实践中认识到药食同源的道理,即果蔬不但能果腹,还具有神奇的治病功效。在此基础上,后人不断推陈出新,将各种果蔬应用于临床实践,果蔬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朋友,中国的饮食文化也因此而享誉世界。

进入当今社会,由于现代生活的紧张忙碌以及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导致了人们各种各样的“文明病”,如肥胖症、高血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都时时在危及着人们的健康,而长期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更是增加了病患者的痛苦。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胜过药补”,随着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天然果蔬食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多吃果蔬已成为人们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共识。利用果蔬这位好“医生”帮助人们预防和治疗疾病,为自己的健康服务,已成为一种新的时尚。

然而,人们不但应当知道多食水果和蔬菜对健康有益,更应了解哪些水果和蔬菜更能够提供健康所需的营养成分。选择什么样的水果吃,怎样吃法,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大有讲究,大有学问。

于是我想,如果有一本简明、实用、富于指导性的引人入胜的水果蔬菜知识读物,那该多好啊!但长期以来,这样的书却付之阙如。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笔者即开始了编写《发现水果》《发现蔬菜》的艰辛跋涉。

从一开始,笔者为此书的编写制定了几个标准:

一是要具备权威性。事关人们身体健康的事,一言九鼎,容不得一丝一毫的马虎,所采资料务必出自权威人士,所选数据必经多方核对。同时,有意识地吸取当代中外的最新研究成果。

二是适应面要广。作为一部科普读物,兼顾普及与提高对象的不同需要,既要适应对果蔬食疗有兴趣的一般读者,也可供研究果蔬的专家学者参考。

三是可读性、实用性要强。书中选用了大量与果蔬有关的古今中外百姓、帝王、名人等的诗文、典故、趣事,寓丰富的文化内涵于果蔬之中;还搜寻了许多别具风味的特色食谱,也是为给人们的生活增加些乐趣和味道。

笔者是这样去做了,但是否做到了,还要由广大读者来检验。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笔者曾请教过许多多年来从事果品研究的专家学者,受到了不少教益和启发。在本书将要付梓之际,笔者发自内心地感谢曾帮助、关心和指导自己创作的有关专家和领导,他们是:北京市平谷区人大副主任兼果品办主任邢彦峰;北京市平谷区统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刘德顺;北京市平谷区果品办副主任杜相堂;北京市平谷区农委刘久生科长;北京市平谷区马营镇韩万良副镇长;北京市平谷区峪口镇王立生副镇长;北京市平谷区华山镇王立宝副镇长。

虽然笔者尽了最大的努力,但终因才疏学浅,书中的疏漏和不足仍在所难免。故此,恳请海内外有关专家和广大读者不吝赐教,以使其不断臻于完善。

张翔鹰。

二○○八年一月。

联系地址:北京北三环中路67号中央新影主楼405室(100088)。

联系电话:(010)6202514513801185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