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发现水果
20193300000057

第57章 亚热带和热带水果(21)

程国彭的《人参果》是一篇措词严谨而寓意深刻的散文,与我们所讲的人参果虽不是一回事,但还是将其牵强于此,目的是告诉人们,健康时应注重食疗保健,生病之时应注重自身调养,不应一味滥用补药,诚如程国彭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出的“保生四要”,即是:“节饮食,慎风寒,惜精神,戒嗔怒。”

黄色荔枝—黄皮果。

黄皮果为芸香科植物,俗称鸡皮果。《桂海虞衡志》称黄皮子,《广东通志》称黄弹子,《八闽通志》称黄檀子,《本草求原》称金弹子,《岭南采药录》称黄皮核。还有王坛子、黄枇等别称。

黄皮果原产泰国、菲律宾、印度和马来西亚等热带地区。黄皮性喜温暖,为常绿乔木。互生奇数羽状复叶,油腺细而密。春季开白色的圆锥花序,花朵数量庞大,但形体微小香气并不明显。浆果小,夏季成熟,黄褐色,圆形、卵圆形或心脏形。果皮被细毛,有油腺,果肉与果皮相连,核小,多数为单核,极少双核。多用嫁接、压条等繁殖。我国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地均有栽培。

黄皮果的植株外观及果实大小、颜色等,都和龙眼十分相似,然而花朵构造却与龙眼大不相同,因为它是橘子、柚子的表亲,和龙眼一点血缘关系也没有。黄皮果色泽金黄、光洁耀眼,是典型的浆果,果肉半透明,多汁多浆。根据性味,可分甜、酸两个系统。有些品种甜酸适口、汁液丰富而具香味,是色、香、味俱佳的水果,黄皮果虽看起来像龙眼,吃起来却有点柚子的味道,甜中带酸的滋味,非常讨人喜欢。

民间有谚语云:“饥食荔枝,饱食黄皮,黄皮白蜡,甘酸相杂。”另有一首诗云:“仲夏黄皮宿美枝,金珠碧叶坠园西。乡童误入垂涎地,拗犬惊奔望欲篱。本就舒结通气理,由来化郁畅腔肌。常依慈母调香脯,粒粒芬芳醉远妮。”对黄皮果极尽了赞美。

营养食用。

黄皮果的营养成分,见表50。

表50黄皮果的营养成分(每100克食部)

成分含量成分含量成分含量。

水分(克)87.6灰分(克)0.7铜(毫克)0.04。

蛋白质(克)1.6胡萝卜素(微克)0.7镁(毫克)16.0。

脂肪(克)0.2硫胺素(毫克)0.13锰(毫克)0.6。

热量(千焦)129.8核黄素(毫克)0.06锌(毫克)0.32。

膳食纤维(克)4.3抗坏血酸(毫克)35.0钾(毫克)226.0。

碳水化合物(克)5.6铁(毫克)0.4钠(毫克)6.5。

此外,尚含黄酮甙、酚类、多种氨基酸及黄皮新肉桂酰胺A、B、C、D等。

黄皮果除生食外,还可制成多种保健食品。

盐腌黄皮果鲜黄皮果50克洗净切开,放入盘中,加精盐10克,腌制30分钟后取出,放入瓦罐中,加清水200毫升,以小火慢炖40分钟,待温服用。本品具有消食理气、化痰平喘的功效,适用于食积胀满、痰咳哮喘、妊娠呕吐等症。

黄皮橘核煎黄皮果干品10克洗净,与鲜橘核15克共放入瓦罐中,加清水300毫升,以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续煎20分钟,滤出果汁,温服。本品具有行气止痛的功效,适用于疝气疼痛等症。

生晒黄皮干新鲜黄皮果若干,洗净,置太阳下晒干并储存,每日取10个慢慢嚼食。本品具有行气解郁、和胃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肝胃气痛、胃脘痞满等症。

药用效能。

中医理论认为:黄皮果性温,味甘、酸、辛,微苦;人肺、胃、大肠经。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消食、化痰止咳的功能,适用于食积不化、胸膈胀满、痰嗽咳喘、疝气胀满等症。

《广志》:“消食,顺气,除暑热。”

《食物本草》:“主呕逆痰水,胸膈满痛,蛔虫上攻,心下痛。”

《福建民间草药》:“化气消疝,除积止痛。”

《食物中药与便方》:“宣解郁热,理疝痛。”

《南宁市药物志》:“治胃病,外敷治蛇伤。”

黄皮果中含有大量的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可有效补充人体的不足,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黄皮果中含有大量的酸性物质,如抗坏血酸、多种氨基酸等,能提高人体胃液的酸度,刺激胃液的分泌,促进食物的消化。

黄皮果中含有黄皮新肉桂酰胺、酚类及多种氨基酸,黄酮甙等,具有止痛的作用,尤其对肝气郁结和气滞血淤引起的肝区隐痛、呃气叹息等有效;既可调畅气机,又可敛肺气,同时,还可减轻平滑肌的痉挛,收到化痰平喘之效。

黄皮果及叶中含有挥发油、酚类、黄酮类等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等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果皮含挥发油等成分,有利湿祛邪的功效。可用于防治疟疾、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病症。

黄皮果核有利气止痛的功能,可治疝痛、风湿痛、肠痉挛、睾丸肿痛等症。捣烂外敷治蛇伤。

黄皮果叶,性味辛凉,含有酚类、黄酮甙和氨基酸等成分,有疏风解表、除痰行气功效,用于防治流行性感冒、温病身热、咳嗽哮喘、水胀腹痛、疟疾、小便不利、热毒疥癞等症。

黄皮果根有?肖肿、止痛的功效,可治气痛及疝痛。

食用须知。

黄皮果性温,不可多食,否则易动火,发疮疖。

民间验方。

1.消化不良:鲜黄皮果30克,去核吃。

2.食荔枝过量、胸腹胀满:鲜黄皮果5~10个洗净生食。

3.蛔虫上攻、心下痛:黄皮果18克(鲜品60克),水煎,空腹服。

4.肝胃气痛、胃脘痞满:黄皮果若干洗净,置阳光下晒干,每次用10个加水150毫升,煮熟,分1~2次食果肉喝汤。

5.食积不化:黄皮果30克,生食;或黄皮果30克,生麦芽30克,山楂20克,水煎服,每日1~2次。

6.胸膈满痛、痰饮咳喘:黄皮果30克,生食;或黄皮果30克,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半夏9克,陈皮6克,茯苓2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2剂。

7.疝气疼痛:黄皮果干品10克洗净,与鲜橘核15克共同放入罐中,加清水300毫升,大火煮沸,小火续煎20分钟,滤出果汁,温服。

8.疟痰、流行性感冒:黄皮果皮9~15克,水煎服,每日3次,连用7日。

9.预防疟疾:黄皮果皮30克,水煎服。

10.疝痛:黄皮果核15克,龙眼核、橘核、陈皮各9克,加米酒30毫升,水煎服,早晚各1次。

11.风湿痛、月经痛:黄皮果核6~9克,打碎后,米酒送服。

12.胃痛、肠痉挛:黄皮果核炒香,研细末,以水或黄酒送服,每次6克,每日2~3次。

13.疟疾:鲜黄皮叶50克,红糖15克,加水煎汁,温服。

14.小便不利:黄皮叶4~5片,加水适量煮汁,凉服。

15.流感、普通感冒:黄皮叶50克,水煎服。

16.疥癞、热毒:黄皮叶50克,水煎取汁,温洗患处。

17.痰湿喘咳:鲜黄皮叶50~100克,水煎服。

18.睾丸炎:黄皮根30克,灯笼草60克,水煎服,每日1次,连服2次。

相关链接。

黄皮果的栽培。

黄皮果是“岭南佳果”之一,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用途广泛。栽种黄皮果经济效益好,但黄皮品种类型繁多,普通种和劣种多,而且生产产业化程度低。因此,发展黄皮种植要选择优良品种和提高产业化程度。

黄皮果最适合种在排水良好、土质肥沃、土层深厚而含有适量石灰质壤土上,要周密规划,合理布局,精细开垦,施足基肥,熟化土壤,选好种苗。在此基础上,挖好定植坑,定植时剪平伤根,剪除弱枝、病虫枝,然后将苗放入定植坑,一手扶苗,另一手将侧根、须根自然舒展,但根系不能直接接触浓肥,边填土边轻轻压实,使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最后覆土盖过根须0.5~1厘米,淋足定根水就可以了。

黄皮树成长时期,要注意整形、修剪与培养枝群,来促进树粗壮生长。还要施追肥,管理好水分量,高温干旱要保水防旱,雨季来时要注意排水。而且要控制树的生殖生长,促进营养生长,为果树开花结果做好准备。黄皮开花后要注意保花,加强整个保花过程的肥水管理,提高花朵质量。黄皮果实纵横径增长趋势呈双“S”形,在果实成长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防止落果,提高成果率,同时,做到相应的人工疏果,来提高果实的质量。

黄皮自开花到果实成熟需要70~80天,果实成熟时,要及时采收,不宜过早或过迟采收。注意采收前数天内不宜淋水、灌水或喷农药,采收时要轻放,以免损伤。

果树新秀—羊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