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睡眠的秘密
20185600000055

第55章 梦游与梦无关

人们习惯说的梦游症,医学上称“睡行症”。是指一种在睡眠过程中尚未清醒而起床并在室内或户外行走,或做一些简单活动的睡眠和清醒的混合状态。

很多人认为梦游是人在做梦过程中的一种行为。事实上,梦游与做梦无关。因为根据脑波图的记录,梦游是在沉睡的阶段并非是快波睡眠阶段。此阶段人是不会做梦的。因此梦游称为睡中行走可能更符合事实。关于梦游的原因,众说纷纭。专家认为梦游可能是大脑调节睡眠一觉醒周期的不成熟性引起的。大多数小孩随着他们神经系统的成熟,这些症状会逐渐消失。梦游开始比较晚或直到成年还一直存在的情况可能是由于心理因素,如压力过重或少见的生理上的原因,如癫痫病而引起的。

⑴梦游的原因

①心理社会因素。部分儿童发生梦游症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如日常生活规律紊乱,环境压力,焦虑不安及恐惧情绪;家庭关系不和,亲子关系欠佳。学习紧张及考试成绩不佳等与梦游症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②睡眠过深。由于梦游症常常发生在睡眠的前1/3深睡期,故各种使睡眠加深的因素。如白天过度劳累、连续几天熬夜引起睡眠不足、睡前服用安眠药物等,均可诱发梦游症的发生。

③遗传因素。调查表明梦游症的患者其家族中有阳性家族史的较多,且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较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高6倍之多。说明该病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④发育因素。因该病多发生于儿童期,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停止。表明梦游症可能与大脑皮质的发育延迟有关。

⑵对有梦游的人可采取必要的保护和治疗措施:

①睡前要放松。当小孩过度疲劳或担忧时,他们更容易发生梦游或夜惊。睡前做些放松性的活动并且早睡可能会有助于预防睡眠骚动的发生。

②卧室要安全。通过将卧室和房间弄得尽可能安全以避免发生梦游时受到的伤害。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措施:不要让孩子睡双层床;确保床边没有锋利或易打破的东西;在楼梯入口处安门;锁紧门窗等。

③引导他重新入睡。为帮助梦游的小孩重新进入正常的睡眠状态,可以轻轻地将他引回床上。在发生夜惊时要不断地重复安慰性的话,如“你是安全的”、“你是在自己家的床上”等等来安慰他。叫醒他是不必要的,有时候也是不可能的。

④提前唤醒他。对经常梦游或夜惊的小孩,一种被称为促进清醒的方法可能有助于用来避免将来再发生的情况。记录下数夜间小孩从入睡到梦游或夜惊开始之间的时间长短。然后在接下来的几夜,在小孩还没有但将要发生梦游或夜惊情况的前15分钟叫醒他,并让他在五分钟内保持完全清醒。

⑤进行必要的治疗。如果是心理压力造成了睡眠紊乱,进行咨询可能会有所帮助。大人和小孩都有可能从催眠或生物反馈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