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睡眠的秘密
20185600000035

第35章 顺应四时的养生睡眠

中医向来讲究“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人体不仅要维持体内循环和谐,还要注意与自然界外部环境的和谐。“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所处,节阴阳而调刚柔”。随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的变化,人体必然与之相适应,故有“四时养生”之说。

凡是懂得养生之道的人,无不注意讲究四时(即一年四季)起卧之迟早。医学史上的著名的老寿星、唐代大医药学家孙思邈就十分强调睡眠要顺应四时的观点。他在《千金要方》中说道:“是以善摄生者,卧起自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还说:“春欲晏卧早起,夏及秋欲侵夜乃卧早起,冬欲早卧而晏起,皆益人。虽云早起,莫在鸡鸣前;虽欲晏起,莫在日出后。”也就是说,就寝与起床的早晚,都应当与四时气候的变化相适应,即不可过早,又不宜太晚,不然的话对身体健康就会产生不良影响。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而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生活在大自然中的人,只有顺应自然才能健康的生存。人们的就寝与起床时间同样也是如此,不可违背自然规律。

秋冬季节,自然界的阳气渐趋收敛、闭藏,此时起居作息要更注意保养内守之阴气,强调睡眠养生正当其时。因为健康的睡眠,不仅有赖于正常的作息规律,而且还要顺应四季变化,适应四季生、长、收、藏的规律。

按着顺应四时的理论,春、夏季节适宜晚睡早起,每天需要睡5~7个小时。秋季适宜早睡早起,每天所需的睡眠时间在7~8个小时。而冬季则适宜早睡晚起,每天需睡8~9个小时。这样,才能顺应自然界生长收藏的规律。

阳光充足、天气炎热的日子,睡眠时间短;气候恶劣的天气,如下雨天,气温较低的冬季,睡眠时间长。随地区海拔增高,睡眠时间稍有减少;随纬度的增加,睡眠时间也会稍有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