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以后,她以美丽、清新、自然的形象与表演征服了无数的观众,成了一名为世人所追捧的著名女演员,在银幕上留下一个又一个让人难忘的形象。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又碰到了那个评判员,便问他:“请告诉我,为什么在初试时你们对我那么不好?就因为你们那么不喜欢我,我曾经去自杀过。”
那评判员瞪大眼睛望着她:“不喜欢你?亲爱的姑娘,你真是疯了!就在你从舞台侧翼跳出来,来到舞台上的那一瞬间,而且站在那儿向着我们笑,我们就转身彼此互相说着:‘好了,她被选中了,看看她是多么自信!看看她的台风!我们不需要再浪费一秒钟了,还有十几个人要测试哪,叫下一个吧!’”
她是瑞典已故著名女演员英格丽?褒曼,曾经因为错会了评判团的意思,差一点过早地从人生舞台上谢幕。
我们一直坚信,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所以有时候我们会毫不怀疑地相信自己的眼睛。殊不知,有时,自己的眼睛也会欺骗你。遇事多用内心的眼睛去看,去判断,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失去自己坚持的信念与标准,那是一份真正的自信。那样一份真正的自信,恰是你走向成功的关键。
4改变世界,从改变自己开始
那个周五下午,淼淼从学校回来时脸上怒气冲冲,把书包摔在沙发上就跟我大倒苦水:“妈妈,今天下午真是气死我了。”
“呵呵,何事把你气成这样儿?说来给妈妈听听。”
“今天下午不是我做值日嘛,我费了半天时间好不容易把教室打扫干净了,有位同学竟然把个牛奶盒子一下子又丢地上了。更可气的,那里面还有半盒没喝完的牛奶,流了一地,脏死了。我又重新拖了半天。垃圾筒就在她旁边不远处,她就这么懒得走那几步?”
“嗯,这行为是挺气人的。你不妨提醒她一下,让她下次不要再这样子做。”
“我懒得提醒。”
“可能只是习惯了吧,不必要那么生气。下次她要再这样子做,你就提醒她一下,说不定能改变一下她呢。”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她平时就那习惯了,怕是难改。”
“那就改变下你自己,不生气了,自己做个有良好习惯的人就好了。”
我不知道她回学校有没有跟那位同学沟通交流,有没有提醒她。此后,她没有再在我面前发出类似的抱怨。
记得淼淼很小的时候,也就三四岁的样子吧,带她上街,她边走边拿着一小袋瓜子嗑。走过一条又长又脏的小巷子时,我一直在关注着自己要找的东西,把身后的她就给忽略了,她小声跟我说了几次什么话我都没放心上。直到走到一家小店的门口,淼淼看到门口那个红色的塑料垃圾筒,乐颠颠地跑过去,我才猛然想起来,她前面几次叫我,是问我哪里有垃圾箱。一小把瓜子皮,都被她的小手攥得汗津津的粘到一起去了,她竟然一直没丢。
小店的女老板看到她跑过去往自家垃圾筒里丢了几粒瓜子皮,忍不住好奇地问她:“小姑娘,这街道两边儿哪个地方丢不了你的这几粒瓜子皮啊,到处都是垃圾堆。”
淼淼说:“不,瓜子皮应该丢在垃圾筒里。妈妈说的。”
那时她太小,只知道要像妈妈教给她的那样做个讲卫生、不乱丢果皮纸屑的好孩子,再脏乱的地方,也得让手里的瓜子皮到它们该去的地方去。她还不能明白,她不能改变周围的那份脏乱的环境,但也不能再继续为那份脏乱增加一分,她可以只做好自己能做到的那一部分。她想不到这么远,但她却做到了。
你若想改变这个世界,就从改变你自己开始。这个道理,不知有多少人真正能参透读懂。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极早知道。
在闻名世界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地下室的墓碑林中,有一块扬名世界的无名氏墓碑: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
当我步入暮年之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
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据说,许多世界政要和名人看到这篇碑文时,都感慨不已。有人说这是一篇人生的教义,有人说这是一篇生命力学的论文,还有人说这是一种灵魂的自省。当年轻的曼德拉看到这篇碑文时,顿时如醍醐灌顶,觉得自己从中找到了改变南非甚至整个世界的金钥匙。回到南非后,这个志向远大、原本赞同以抗暴来填平种族歧视鸿沟的黑人青年,一下子改变了自己的思想和处世风格,他不再把自己的目光只盯在遥远的未来,只盯在那些他所认为的大事、要事上,他从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家庭和亲朋好友着手,从身边小事做起,历经几十年的风雨之后,他终于改变了他的国家。
让孩子从小就树立起改变世界宏图大业的雄心斗志自然是好的,但也必须让他们知道再高远的理想也必须从脚下开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大智慧,它不仅仅适用于个人的成功,也适用于改变我们生存的这个大千世界。世界的改变,也是从一个又一个微小的个人改变开始的。是像那位带着遗憾进入棺木的人那样,把梦想从无限高远处慢慢萎缩到尘埃里,还是如那位从自身做起慢慢来改变世界的黑人英雄曼德拉一样呢?这是个值得人深思的问题。有时候,把思想观念倒个个儿,我们眼里的世界就变得不同了。
5做最好的自己
我们对门住着一位小女生,跟淼淼同龄,但不在一所学校读书。周末放了学,常到家里来找淼淼一起写作业。慢慢地,淼淼就发现,女孩做什么事情都喜欢模仿别人,看别人留长发她自己也养长发,其实她个子矮小留长发根本不适合;看到别人在读大部头的名著,她明明看不进去也硬逼着自己去读,结果把自己搞得很累,成绩也受了影响。
“我真不明白晓晓,妈妈,她天天模仿这个,模仿那个,为什么就不好好做自己呢?其实她自己也有很多优点,但她自己却发现不了。”
“归根到底,她还是太不自信。一个自信的人,是不会盲目去模仿别人的,她会想着如何保持自己的个性,做最好的自己。”
由此话题引开来,我想跟孩子们谈谈另一个女孩子曾经的故事——中央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张越。想来中国的男女老少对她都不陌生。
每次打开电视机,看到电视屏幕上那个胖胖的戴副小眼镜的张越,都不能不被她深深地吸引过去,随着她娓娓的叙说,同她一起去体味主人公多味人生的酸甜苦辣。
这样一个外在形象与主持行业有点格格不入的女子却在主持这一领域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与她独特的个性魅力是分不开的。
二十多年前,张越在北京一所大学读书。那时候,大部分的日子,她都在疑心、自卑中度过。她疑心同学们会嘲笑她,嫌她肥胖的样子。她甚至不敢穿裙子,不敢上体育课。大学时期结束的时候,她差点毕不了业,不是因为功课太差,而是因为她不敢参加体育长跑测试!老师说:“只要你跑了,不管多慢,都算你及格。”可她就是不跑,她想跟老师解释,她不是在抗拒,而是因为恐慌,恐惧自己肥胖的身体跑起步来愚笨的样子会遭到同学们的嘲笑。可是,她连和老师解释的勇气也没有,茫然不知所措,只能傻乎乎地跟着老师走。老师回家做饭去了,她也跟着。最后老师烦了,勉强算她及格。
这样的自卑心理一直困扰着她,直到大学快毕业时,她才有所转变。随着读书的增多,她开始明白,肥胖并没有错,她跟任何人一样都是一个健康的人,有正常的思维,当然也有展示自己、塑造自己的权利。从此她穿起了自己想穿的各种颜色鲜艳的时尚衣服,开始自信地与人交往。
1988年,张越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当上了一名中专语文教师。由于对文学的爱好,她立志要做一名作家。每天三小时的课程外,她把空余的时间大量地投入到阅读中外名著和勤奋笔耕中去,并不时有作品见诸报端。一次,一位在中央电视台工作的朋友来看望她,见她写得一手好文章,便让她写点小品本子试试。这一试,让她试出了名堂,她由此结识了一批电视人并完全凭借自己的才气走进《半边天》栏目组,做了一名节目主持人。
中央电视台是个大腕云集的地方,主持人、记者、编导都堪称俊男靓女。能在这个群英荟萃的地方占有一席之地可谓难上加难,何况张越外表不占优势、专业也不对口,但她凭着自己的真实、自然、平和而又充满睿智的谈吐赢得了观众的认可。节目中她口若悬河、咄咄逼人、机智幽默的对白常引得所有的观众哄堂大笑。张越的这种创新的主持风格使《半边天》的收视率直线上升。工作间隙,张越始终没有放弃学习,这样的工作与学习使她快速成长,并不断地从知识中汲取力量,充实自己。
但是随着阅历的增加,她开始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新的看法:她觉得一次次地重复前路,毫无新意,也会让观众感觉越来越麻木与乏味。1998年的一天,张越突然宣布了一个令大家意外的决定——离开《半边天》,开始她向往的“自由生活”,寻找与生活新的契合点。从1998年到2000年,张越全部的时间都用来看书、学习,并让自己冷静下来理性思考。两年的时间让她放弃了心理上的优越感,慢慢地贴近具体的生活。
2001年初,张越主持《半边天?张越访谈》,她随着访谈栏目组一起,一步一个脚印走进寻常人家:工人、农民、乞丐、流浪者、患者、残疾人……张越尽可能地走进人们的内心深处,一种更结实的自信在她心里悄悄建立起来。
张越凭着自己深厚的语言功底和深入的采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感受与意见,慢慢将性格锻炼成个性。节目中,她短发,毛衣T恤,几乎是不修边幅,与众多的美女主持截然不同,但她机智、泼辣、简练、文韬武略、伶牙俐齿、直奔主题,也是区别于众多美女主持的标志。在了解普通人的访谈过程中,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主持风格。
张越的精彩就在于打破了“郎才女貌”的主流评价标准,当她微笑着倾听时,没有人会再议论她的容貌和体形,却为她那种优雅迷人的魅力所吸引。
在几乎清一色帅哥靓女组成的主持人阵营中,张越这个形象可以说是绝无仅有,但张越却以自身的另类及优雅体现着不凡的人生价值。一位网友曾经给张越出了一道难题:“如果有一天领导非要你减肥,而且留长头发,这是命令,你会怎么办?”
张越的回答很简洁,只有两个字——辞职。
这是一个竞争残酷的时代,却也是一个需要头脑和风格的时代。你也许没有种种先天的优越条件,也不必急于去模仿别人,你可以发掘属于自己的财富——保持自己的个性,做最好的自己。因为,唯有个性,才能让你区别于众,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6人生没有草稿纸
有位练习书法的朋友,因为一手漂亮的字而在朋友圈子里小有名气,也曾让我们大为羡慕。谈到童年练字的一段经历,朋友的一段话尤为引人深思。
他说自己最初练字的时候,父亲怕他练习不好浪费了纸张,就去为他买一些便宜粗糙的纸来练。写来写去,他的字总是进步不大。有一天,书法老师把他的父亲叫去了:“请您以后给孩子买上好的写字纸,不然,他不会有太大进步的。”父亲果真依从老师的意见,为他买了当时最好的纸。那一张一张洁净的纸,散发着淡淡的干草香味儿,写出的字确实漂亮,可价格也高,为了给他买那些质量上等的纸张,他们一家甚至不得不节衣缩食。
如老师预料的,他的字果真进步很快。
“看来,练习书法成不成功,与原料的采用也有一定的关系。”有另一位朋友插话。
“恰恰相反,与那些基本没有什么关系。”朋友大笑,“起初我也以为如此,可是后来慢慢发觉不是那么一回事。以前用便宜的纸写字,总想着写错了可以扔掉重写,所以每一次下笔之前就有些草率,写来写去,废弃的纸丢了一大堆,进步却甚微。后来用那些价格昂贵的纸张,生怕写坏了造成浪费,每次下笔前,总是特别小心,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一种习惯了。练字这件事给我很大的触动,想想我们几十年一路走来,有多少人生可以让你重写?人生路上,没有草稿纸这一说,所以,每一次选择,我都会特别认真慎重。”
“人生没有草稿纸。”或许这才是朋友年少苦苦习字所得到的最大的收获吧。
每个人,从一笔一画习字开始,大概都有过用铅笔与橡皮的经历。铅笔与钢笔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写错了可以用橡皮擦掉,重新来写。只要你小心操作,细致地擦,曾经的错误可以消失得无影无踪。因着这样的优势,小时候的我们总是特别喜欢用铅笔。因为写错了能擦掉重新写。淼淼用铅笔一直用到读完小学。读初中后,学习中更多地使用钢笔和油性笔,一笔落下去,错了难再用橡皮擦掉,用笔划掉又显得纸面很难看,好在他们又有了新的工具——涂改液。写错了,拿起涂改笔,轻轻在错字上一划,黑的字就变成了白底子,再在白底子纸上写上正确的。可质量再好的涂改笔、涂改液也难让整张纸显出整齐划一的洁净来了,涂涂改改多了,整个页面就被涂得花了脸,像长了牛皮癣。最要命的还不是它外观上的不美观,却是孩子慢慢习惯了使用这种涂改液。平时上课用,下了课写作业也用,考试时也要带着。若是哪天她的文具盒里没带着它,她就觉得失了主心骨——不知道写错了字、做错了题,谁来帮她涂改抹去。她的脑海里便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写错了如何改正,却不想着如何保证自己尽量不写错。
那样做的另一个后果就是,她下笔越来越草率,粗心的毛病越来越严重。我只得彻底没收她的涂改液、涂改笔。我告诉她,错误可以改正,但不可以抹杀,练习本上写错了字可以重新来写,人生之中却没有草稿纸一说,从来都是落笔即算,哪怕你写得再歪,画得再难看,你也只能去面对,去为你犯下的错误埋单。
在不用涂改液的最初,淼淼很是不习惯,作业本上显得有些凌乱。等她慢慢养成下笔前三思的习惯之后,她的作业整洁了许多。
苏格拉底曾带着他的学生到一果园里去,当时正是果实累累的季节,树枝上挂满了又大又红的果子。苏格拉底要求他的学生们从果园的一头走到另一头,从中挑选出一个自己最满意的果子来,但走过了就不许再回头来挑选。
孩子们都特别小心认真地挑选着,等他们走到果园的另一端时,苏格拉底已经等在那里了。
“孩子们,你们找到自己最满意的果子了么吗?”
“找到了,我一进果园就遇上了一个最大最好的果子,可我以为以后还会有。我能回去选择第二次吗?”有个孩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