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宴会
德国哥廷根是20世纪初的世界数学中心,玛丽娅的父亲是哥大医学院儿科教授。玛丽娅童年的最早记忆是母亲的家庭宴会。因为平常无事,教授夫人们都喜欢举行宴会,一来可以松弛教授们的神经,二来可以增加大家的友谊。
玛丽娅能弹会唱的母亲是举办宴会的能手,她举办的宴会总是宾朋满座。一开始玛丽娅觉得家里很热闹、很好玩,后来才知道这些叔叔们都是教授。尽管玛丽娅还不知道科学家的确切含义,但她知道了科学家的伟大与受人尊敬。慢慢地,喜欢听妈妈弹钢琴的玛丽娅开始坐在父亲身旁,睁大美丽的双眼盯着大人们,静静地倾听大家的谈话。
著名数学大师希尔伯特注意到了玛丽娅的这一举动,他奇怪地问:“亲爱的玛丽娅,你怎么不去听妈妈弹琴了,却到这里来凑热闹,你又听不懂我们讲什么。”
玛丽娅抬起头,一本正经地告诉希尔伯特:“您不知道吧!我爸爸是科学家!他讲的多有意思!”
旁边的父亲听见了,高兴地对众人说:“我的女儿听得懂,女儿可是我们家的第七代教授呀!”
玛丽娅还没有完全懂事就已经十分崇拜科学家了,加上爸爸的“第七代大学教授”的理想启蒙,她已经模糊地意识到自己也应该成为爸爸那样的科学家。
哈佛家训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社会出身高度集中在那些能给子女提供良好开端的家庭里。专业人员家庭提供了社会的和教育的联合优势。在科技人员的家庭中,集中在教授、教师、医生之家。
平衡内心
奥比太太在她的屋子后面种了一大片玉米。经过几个月的辛勤劳作,眼看就到了收获的季节。
一个籽粒饱满、裹着几层绿色外衣的玉米说道,“收获那天,主人肯定先摘我,因为我是今年长得最好的玉米。”周围的玉米听了,也都随声附和地称赞着。
收获开始了,奥比太太虽然看了看那个最好的玉米,但并没有把它摘走。
“她眼力可能不太好,没注意到我,明天,明天,她一定会把我摘走的!”
那个最好的玉米自我安慰着。
第二天,奥比太太又哼着欢快的歌儿收走了其他的玉米,可唯独没有摘这个最好的玉米。“明天老婆婆一定会把我摘走的!”最好的玉米仍然自我安慰着。
第三天,第四天,从这以后的好多天,奥比太太再也没有来过,最好的玉米被摘走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了。
直到一个漆黑的雨夜,最好的玉米才突然感悟到“我总以为自己是今年最好的玉米,但现在连奥比太太都不要我了。白天,我顶着烈日,原来饱满而又排列整齐的颗粒变得干瘪坚硬,整个身体像要炸裂一般。夜晚,我又要和风雨作斗争。也许她真的不需要我,也许我真的不是最好的!”
不知不觉,黑夜就过去了,清晨柔和的阳光照在玉米的脸上,它抬起头来,睁开眼睛的时候,一下就看到了站在自己面前的奥比太太。
奥比太太用一种柔和的目光看着它,轻声说道:“这可是今年最好的玉米,它的种子明年一定比它今年长得还要好哟!”
这时,差一点绝望的玉米才明白奥比太太不摘走它的原因。
正当它想着的时候,这个获此殊荣的玉米被奥比太太轻轻地摘了下来生活中,我们有许多时候沉不住气去面对自己的际遇,不知不觉中会容易陷入自艾自怜的失望里,而看不到人生的曙光。这是一种悲哀!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精彩。
《圣经》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天主清晨出去为自己的葡萄园雇工人。他与工人议定一天一个“德纳”,就派他们到葡萄园里去了。
约在第三时辰,他又出去,看见另外有些人在街上闲立着,就对他们说:
“你们也到我的葡萄园里去吧!一天我给你们一个‘德纳’。”他们就去了。
约在第六和第九时辰,他又出去,也照样做了。
约在第十一时辰,他又出去,看见还有人站在那里,就对他们说:“为什么你们站在这里整天闲着?”
那些人对他说:“因为没有人雇我们。”
他对他们说:“你们也到我的葡萄园里去吧!”
到了晚上,葡萄园的主人对管事人说:“你叫他们来,分给他们工资,由最后的开始,直到最先的。”
那些约在第十一时辰来的人,每人领了一个“德纳”。
那些最先雇的前来,心想自己必会多领,但他们也只领了一个“德纳”。
他们一领到钱,就抱怨主人,说:“这些最后雇的人,不过工作了一个时辰,而你竟将他们与我们这些整天受苦受热的人同等看待,这公平吗?”
他答复其中的一个说:“朋友!我并没有亏待你,你不是和我议定了一个‘德纳’吗?拿你的走吧!我愿意给最后来的和给你的一样。难道不许我拿我所有的财物,行我所愿意的事吗?或是因为我对别人好,你就眼红吗?”
哈佛家训
别人的获得是因为幸运也好,努力也好,我们都不必羡慕,更不应该忌妒。过多的计较,只会使人变得狭隘。相信你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平衡自己的内心,比什么都重要。
美德胜于一切
有个小女孩,从小父母双亡,只好与年迈的祖母在一起,睡在楼上的卧室里。不幸的是有一天晚上房子着火了,祖母为了救这个孩子,一点也没考虑自己,冲上楼去救孙女,由于自己年龄太大,结果孩子没救出来,自己却死了。火势迅速蔓延,而且越来越大,整幢楼都陷入火海中。
小女孩爬在楼上的窗户上,哭喊救命,因为火焰绵延燃烧到所有通道,根本就进不去。邻居们只好向消防队求救,但人们却听到消防车会晚点才来的消息,他们正在抢救另一场火灾。
忽然间,有个人出现了,只见他拿着梯子,把梯子靠着房子。消失在被火焰包着的屋子里头。当他再出现时,手里抱着这个小女孩,他把小女孩交给下面等待接应的人手中,就消失在黑暗中。
孩子的命救活了,但是由谁来抚养这个小女孩呢?通过调查,这个孩子再也没有活着的亲友。几个星期后,人们决定在该镇大厅举行会议,商量一下谁可以把孩子带回家养大。
会议开始了,很多人都表示愿意领养这个小女孩,并说明了这个小女孩应该由自己领养的原因。有个老师说她想领养这个孩子,因为这个小女孩该接受良好的教育;有个农夫愿意用他的农田来将她养大,他说孩子在农场长大会又健康又勤俭;这时又有人说了话,提供了一些为什么孩子该跟着他的充足理由;最后,镇里最有钱的人站起来说话了:“我可以提供你们所说的所有的条件,有了钱可以买到所有的东西。”
每个人都在述说着自己的理由,僵持不下,他们多么希望这时小女孩能选择一下。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孩子始终低低地垂着头,一言不发。
“还有谁要发言?”会议主席焦急地问。
主席的话音刚落,有个男人从大厅后面走过来。他走得很慢,看来很痛苦。当他走到前面时,就在小女孩面前站直了身子,伸出手臂。众人鸦雀无声。只见他的手和臂膀都有很可怕的伤疤。小女孩却突然大叫起来:“这是救我的人!”她纵身一跃,用手臂钩住这人的脖子,紧紧地抱住他,就像那个起火的夜晚一样。她把脸埋在他的怀抱里啜泣。然后她看着他,对他微笑。
哈佛家训。
钱并不是万能的,而美德才是最高贵的。
王后的项链。
很久很久以前,刚果是一个富庶的地方,那里有一位非常朴素、爱民如子的国王,名叫布纳特,他从不征税,靠自己卖绳子来维持生活。他的妻子梅达尔勤劳又贤惠,操持着全部家务,自己打水,自己织布。因此,刚果人民安居乐业,从不为吃穿发愁。
有一次,刚果举行大型交易会,男人、女人和孩子们都穿着最好的衣服前来参加。国王和王后也去了,他们穿着平时的衣服,自由自在地在人群中游逛,既没有卫兵,也没有随从。
有个商人和他的妻子也来赶集。这个商人是当地最富有的人,他的妻子戴的一条项链,价值百万。
国王和王后碰到了商人夫妻俩。商人的妻子态度十分傲慢,她对王后说,她的这条项链十分昂贵,并以此而感到骄傲。
回到家里,王后因为没有项链而整天闷闷不乐。国王也非常难过,他给王后讲了许多要过简朴生活的道理,可是对王后毫无效果。
出于无奈,国王开始向他的人民征税,并用征税的钱为王后定做了一条价值百万的项链。王后戴着项链,在镜子里照来照去,非常得意。
勤劳的国王回到家里,非常疲倦,身体发烧,便叫王后去拿点水来。王后就顶着陶罐去井边打水。可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她的陶罐刚一碰到水就完全溶化了。王后非常着急,可是试了几次都是如此,根本无法打水。焦急的王后只好四处打听,终于从国中的圣人那里知道:打不出水是上天对她丢掉了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横征暴敛的惩罚。于是,她立刻扔掉项链,又穿上朴素的衣服,再拿另一个陶罐去打水,果然打出了水。
可是,当她提着水往回走时,国王却已经死了。
王后后悔万分,悲痛欲绝,几天后也死了。
刚果曾经非常繁荣,自从这位国王死了以后,就变得很贫困了。甚至直到现在,那里的人民还一直在怀念着那位勤劳而朴素的国王。
哈佛家训。
虚荣是节俭的大敌。图慕虚荣只是逞一时之快,日后往往付出沉重的代价。
除了爱一无所有。
她创建的组织有四亿多资产,世界上最有钱的公司都乐意捐款给她;她的组织有七千多名正式成员,还有数不清的追随者和义务工作者分布在一百多个国家;她认识众多的总统、国王、传媒巨头和企业巨子,并受到他们的仰慕和爱戴……可是,她住的地方,唯一的电器是一部电话;她穿的衣服,一共只有三套;她只穿凉鞋没有袜子……她把一切都献给了穷人、病人、孤儿、孤独者、无家可归者和临终垂死者;她从12岁起,直到87岁去世,从来不为自己,而只为受苦受难的人活着她,就是被称为“贫民窟圣人”的特蕾莎,也被世人亲切地称为“特蕾莎嬷嬷”。1979年,诺贝尔委员会从包括促成埃以和谈的美国总统卡特在内的56位候选人中,选出了她,把诺贝尔和平奖这项殊荣授予了这位除了爱一无所有的修女。
她的答辞是:“这项荣誉,我个人不配领受,今天,我来接受这个奖项,是代表世界上的穷人、病人和孤独的人。”所以,把这笔巨额奖金全部用来为穷人和受苦受难的人们办事,这对她来说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一向克己的她还向诺贝尔委员会请求取消照例要举行的授奖宴会。诺贝尔委员会当然答应了这一请求,并且把省下来的7100美元赠予了她领导的仁爱会。与此同时,瑞典全国掀起了向仁爱会捐款的热潮。自此以后,她的事业得到了全世界越来越多的支持。
1964年,罗马教皇赠给她一辆白色林肯牌轿车,她将车作为抽彩义卖奖品,用所得款项建了一座麻风病医院;1992年,美国哥伦布骑士团将“喜乐与希望”奖牌授予她,获奖后她立即打听在哪里可以出售奖牌,以便将出售所得和奖金一起交给修女会,用于救助穷人的事业。
特蕾莎1910年生于南斯拉夫境内的一个阿尔巴尼亚族农家,她的家乡至今还为贫穷、混乱和民族矛盾所困扰。贫穷和战争促使她小小年纪就开始思索人生。12岁时,她意识到自己的天职是帮助穷人,从此就决定了她被称为“活圣人”的一生。17岁时,她到爱尔兰的劳莱德修女院学习,随后到印度受训,结业后在加尔各答修会办的马利亚女校教授地理和历史。
加尔各答的贫民窟又多又脏,在世界大城市中是出了名的,以致被印度总理尼赫鲁称为“噩梦之城”。特蕾莎所住的修道院就位于其中最穷最脏的地区。在这位女子学校和修道院高墙内过着优雅的欧式生活的女子看来,周围那个凄惨破败、可怕肮脏的环境,那些瘦骨嶙峋、皮肤黝黑、衣不蔽体、臭气熏人的乞丐、孤儿、老人、病人和穷汉,不但不应逃避,而且不能漠视;不但不能漠视,而且必须帮助;不但必须帮助,而且值得去爱!
于是,出于对受苦受难者的爱。出于帮助他们的愿望,她退出了劳莱德修道会,成立了一个专门无偿地照顾受苦人的修道会,即仁爱传教会。她身无分文,只有两名志同道合的修女做帮手。她到一家美国医护修女会学习医疗护理,然后向加尔各答市政府申请到一座旧神庙中的两个房间,收治被遗弃的危重病人,给予细心的护理,让孤苦的濒死者在修女们的爱抚中得到临终关怀,最后还按死者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办理后事。这是仁爱传教会创办的第一个机构,被称为“纯洁之心”。随后,她设立了一所露天学校,收容失学儿童和流浪孤儿,一面给予教育,一面寻找愿意收养他们的人家。不久之后,她又开始关注麻风病人,这种事实上可以治愈的疾病却一直被人们视为瘟疫,致使病人被周围的人遗弃,心灵的折磨远大于身体的病痛。特蕾莎为此开办了许多麻风病人收容诊疗中心,多年后竟使孟加拉大城市吉大港的麻风病治愈率达到了百分之百。当艾滋病开始被人们视为洪水猛兽,一般人对病人避之不及的时候,特蕾莎又奔走于欧美各国,设立了多家艾滋病患者收容所,在医生治疗的同时,她和她的修女们则给予细致的护理。
特蕾莎从少年立志到弥留之际,几十年如一日地奔波操劳,身患重病时依然毫不停歇,只是为了世界上最底层、最悲惨的穷苦人们。所以,在另一位以慈爱之心感动千百万人的女性——英国王妃戴安娜的葬礼正吸引世人目光的时候,特蕾莎去世的噩耗传来,引起了全世界更大的震动:在印度,成千上万的普通百姓冒着倾盆大雨走上街头,悼念他们敬爱的特蕾莎嬷嬷,政府宣布为她举行国葬,全国哀悼两天,总统为此宣布取消官方活动,总理亲往加尔各答敬献花圈、发表吊唁演说;从新加坡到英国,从新西兰到美国,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纷纷发表讲话,为这位“仁慈天使”的逝世感到悲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发表声明向她致敬;罗马教廷专门举行弥撒为她追思,菲律宾红衣主教海梅辛称她为“代表和平、代表牺牲、代表欢乐”的象征,印度最大的清真寺的伊斯兰教教长布哈里也说,她是一位“永生的伟大的圣人”!
哈佛家训。
特蕾莎的事业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尊重人的个性、尊重人的天赋价值。
那些最孤独的人、处境最悲惨的人得到了她真诚的关怀和悉心的照料。这种情操发自她对人的尊重,完全没有居高施舍的姿态。她成功地弥合了富国与穷国之间的鸿沟,她以对人类尊严的尊重在两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收起你的坏脾气。
乔妮个性独立,脾气异常的暴躁,情绪波动极大动辄迁怒他人。她的人际关系因此而愈来愈紧张,结果男友也难以忍受她的坏脾气,和她分手了。
终于有一天,她觉得自己已经处于崩溃边缘。
她打电话向她的一个朋友皮特求救。皮特向她保证:“乔妮,我知道现在对你来说是有点糟,可是只要经过适当的指引,一切就会好转。”
“你现在的第一件事是让自己安静下来,好好地享受一下宁静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