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哈佛家训:培养聪慧美丽的女孩
20143300000021

第21章 真爱——成功的动力(1)

玛妮雅的童年

一提起女科学家,恐怕大多数人都会立即想到居里夫人。她那坚忍不拔的毅力、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伟大高尚的人格魅力,会给每个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居里夫人的父亲——斯可罗多夫斯基,则是这一切的源泉。

在身为物理教师的父亲的房间里,放着很多物理仪器和矿物标本,如玻璃管、小天平、验电器等,墙上还挂有气压表。这一切使玛妮雅从小就萌生了对科学的好奇心。父亲经常把他那丰富的科学知识,娓娓动听地讲给孩子们听,使孩子们从小就热爱科学。

玛妮雅的父亲是一个文理兼通、文静而多才多艺的人,他不但懂波兰语和俄语,还会其他六种语言。家里有一个很好的习惯,每逢星期六,吃过晚饭,玛妮雅的哥哥姐姐们就围坐在父亲身旁,大家喝着热茶,听父亲给大家朗读著名的波兰诗词——这在俄国统治下的波兰是不可想像的。父亲还经常把其他国家的文学作品翻译成波兰语讲给孩子们听,给孩子们讲波兰英雄的故事和波兰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这不仅使孩子们获得了丰富的文学和历史知识,而且激起了孩子们强烈的爱国热情。

在父亲的影响下,玛妮雅从童年起就非常喜欢诗词,能大段大段地背诵许多波兰著名诗人的诗句。而且,她也像父亲一样会好几国语言,能很顺畅地阅读这些语言的名著。

父亲的早期教育,使玛妮雅既拥有一个聪明的头脑,又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这两方面的因素,使她既在学术上达到了常人难以达到的高度,又成为一个坚定的爱国主义者。

哈佛家训

早期教育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商,这是毫无疑义的,这需要家长从孩子出生起就要教育,才能充分发挥孩子的潜能,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

玛丽娅的家庭宴会

玛丽娅·迈耶博士毕业后,连续30年没有工资,即使她做了教授,她也只是有一间办公室。后来,玛丽娅到了哥伦比亚大学,她兴奋地发现这里每周都有研讨会。由于青少年时代的经历,玛丽娅对宴会、研讨会之类的聚会怀有一份特殊的感情。然而,这个教授家庭宴会上的宠儿,却被禁止参加研讨会后的聚餐会。玛丽娅觉得受到了侮辱,从此即使受到邀请,她也拒绝参加。

看到妻子受到的歧视,疼爱她的丈夫、物理系主任约瑟夫非常气愤。但玛丽娅力劝丈夫不要抱怨,为了自己和丈夫的事业,她宁愿忍气吞声地过日子。

后来,费米教授(杨振宁的老师)和另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利比教授搬到了玛丽娅家的隔壁,加上玛丽娅的老师尤里教授,他们都成了玛丽娅家庭宴会上的主角。大家喝着玛丽娅准备的酒,有时跳舞,有时天南地北地“神聊”。这样的宴会不仅排遣了玛丽娅的失意,而且总能让她接触到不少最前沿的科学知识。由于参加宴会的人并不都在一个领域工作,因此玛丽娅学到的知识也并不局限于某个学科。她的知识非常全面,可以称之为“杂家”,这使得玛丽娅头脑灵活,思维极其敏捷。

在玛丽娅年幼的时候,母亲每周都要举办家庭宴会。玛丽娅正是通过家庭宴会完成了科学启蒙,这对玛丽娅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玛丽娅·迈耶获得了196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哈佛家训

专家们通过对诺贝尔奖得主的研究发现,家庭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因素。而获得与科学大师们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则是“环境成功因素”中的最大因素之一。

居里夫人的爱情生活

1894年4月的一个春意浓郁的晚上,玛丽来到瑞士福利堡大学教授科瓦尔斯基在巴黎的家。科瓦尔斯基也是波兰人,当时他在巴黎做学术研究,他为玛丽介绍了一个能帮助她的物理教授。

一进入房间,玛丽就看见一个高个子青年人。他的眼睛大而清澈,脸上的表情深沉而温和,神态潇洒不羁,就像一个做梦的人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不久以后,年轻人就到玛丽的寓所拜访,他们成了好朋友。年轻人向玛丽描绘了他每天的研究生活以及想终生献身于科学的梦想,并请玛丽和他共同分享这种生活。

这个和玛丽一样爱“做梦”并且邀请玛丽和他一起“做梦”的人就是彼埃尔·居里。当时他35岁,因发现压电效应、发明了“居里静电计”,以及提出“对称性原理”和“居里定律”,而被科学界称为“实验物理大师”。在认识玛丽之前,彼埃尔一直对女性怀有偏见,他一直不相信有哪位女士能与自己分享他的科学梦想。

然而,非凡的玛丽完全颠覆了他对女性的偏见。

彼埃尔是法国人,与彼埃尔结婚就意味着玛丽得放弃她的祖国与家庭。

玛丽心里矛盾极了。她一直记得父亲从小教育她的话:“要用自己的知识把祖国从苦难中解救出来。”这一切难道现在都要放弃了吗?一方是祖国和父亲,一方是爱情和事业,这种选择太难了,舍了哪一方都是揪心的痛。

玛丽在通过数学学士学位考试后回到了华沙,然而彼埃尔的信也跟随她到了华沙:“如果我们确实能够共同度过一生,沉醉于我们的梦想之中,比如你报效祖国的梦,我们为人类谋求幸福的梦,我们为科学而努力奋斗的梦,这实在是天下最美好的事。然而……”

1894年10月,玛丽重返巴黎,但她还是不能下定决心与彼埃尔结婚。

看着被感情折磨得死去活来的玛丽,彼埃尔明白让玛丽接受离开波兰这一想法真是太残酷了。他心疼地说:“玛丽,别再为难自己了,就让我和你一起回波兰吧。”

彼埃尔的“牺牲精神”使玛丽非常感动,但她知道,如果让彼埃尔跟随她回到仍在沙俄统治下的华沙的话,他将无法继续从事他所希望的工作,也无法实现他的科学梦想。而这是玛丽绝不希望看到的。

在经过整整一年的艰难抉择之后,玛丽终于还是选择了留在法国。这里有深爱她并和她一样爱做梦的彼埃尔,而且,她可以从事她喜欢的科学研究事业。尽管如此,玛丽内心对祖国的爱从来没有因此减弱过。

1895年7月26日,玛丽和居里结婚,世界上惟一拥有四位诺贝尔奖得主的家庭诞生了。

哈佛家训

玛丽是善良、有理想、有爱心的人。当彼埃尔的“牺牲精神”战胜了她的“爱国、爱家精神”时,她会毫无犹豫地走向彼埃尔。

不能说彼埃尔有意识地这样做,但客观上收到了“奇效”,是他的爱在起作用。

我来了!我看到了!

公元前47年6月,罗马著名的将军凯撒率兵出征叙利亚,去平定本都国王法那西斯的叛乱。与此同时,劲敌庞培的两个儿子和岳父梅特卢斯·斯奇比奥也正在纠集队伍,誓与凯撒决一死战。

凯撒大军气吞山河,势不可挡,小亚细亚的土地在他的铁骑下瑟瑟发抖。5天之后,罗马人就结束了全部的战斗。此前,光荣的罗马城已被凯撒占领,劲敌的人头已被一颗颗割下,偌大的世界里,现在还有谁是盖乌斯·尤利乌斯·凯撒的敌手?

在给罗马元老院的战报中,志得意满的凯撒仅用了三个词来描述叙利亚的这场胜利:“我来了!我看到了!我征服了!”(Vein,Vida,Vice)这就是历史著名的“三V文书”。

历经两千余年,人们依然记得这位伟大的征服者简短而骄傲的宣言,它携带着主人灵魂的热度在全球流传,把生生不息的激情和力量传递给每一个年轻的生命,鼓舞我们热爱自己,发现世界,创造辉煌,以胜利者的姿态宣告世界:

我来了!我看到了!

哈佛家训

永远激情澎湃,就不用怀疑不会成功。成功源自激情,有了激情,就能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忍受一切常人无法忍受之苦。

8块5毛钱

在一个城市里,发生了这样一桩案子。

一天中午,一个捡破烂的妇女,把捡来的破烂物品送到废品收购站卖掉后,骑着三轮车往回走。在一个小巷的拐角处,猛地蹿出一个歹徒来。这歹徒手里拿着一把刀,用刀抵住妇女的胸部。他从妇女的衣袋里搜出一个塑料袋。塑料袋里包着一沓钞票。

歹徒拿着那沓钞票,转身就走。这时,那位妇女反应过来,立即扑上前去,劈手夺下了塑料袋。歹徒用刀对着妇女,作势要捅她,威胁她放手。妇女却双手紧紧地攥住盛钱的袋子,死活不松手。

妇女一面死死地护住袋子,一面拼命呼救。呼救声惊动了小巷子里的居民,人们闻声赶来,合力逮住了歹徒。

众人押着歹徒、搀着妇女走进了附近的派出所。那位妇女站在那儿直打哆嗦,脸上冷汗直冒。民警便安慰她:“你不必害怕。”妇女回答说:“我好疼,我的手指被他掰断了。”说着抬起右手,人们这才发现,她右手的食指软绵绵地耷拉着。

宁可手指被掰断也不松手放掉钱袋子,可见那钱袋的数目和分量。民警便打开那包着钞票的塑料袋,顿时,在场的人都惊呆了,那袋子里总共只有8块5毛钱,全是一毛和两毛的零钞。

民警迷惘了: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这位妇女,使她能在被折断手指的剧痛中仍不放弃这区区的8块5毛钱呢?

妇女走出医院大门不久,就在一个水果摊儿上挑起了水果,而且挑得那么认真。凡是水果摊儿上有的水果,她每样都挑一个,直到将8块5毛钱花得一分不剩。

妇女提了一袋子水果,径直出了城,来到郊外的公墓。民警发现,妇女走到一个僻静处,那里有一座新墓。妇女在新墓前伫立良久,然后倚着墓碑喃喃自语:“儿啊,还记得吗?你临去的时候,妈问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你说:

‘我从来没吃过完好的水果。’妈愧对你呀,竟连你最后的愿望都不能满足。

可是,孩子,到昨天,妈妈终于将为你治病借下的债都还清了。妈今天又挣了8块5毛钱,孩子,妈可以买到水果了。你看,这都是妈花钱给你买的完好的水果,一点儿都没烂,妈一个一个仔细挑过的,孩子,你尝尝吧……”

哈佛家训

有多少人能真正地读懂母爱?读懂那些语言、那些呵护。记得,无论在哪里,孩子永远是母亲的牵挂。

超越5000米高山的母爱

一对登山运动员夫妇,为庆祝他们儿子一周岁的生日,他们决定背着儿子登上7000米的雪山。

他们特意挑选了一个阳光灿烂的好日子,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就踏上了征程。夫妇俩很快地轻松登上了5000米的高度。

然而,就在他们稍事休息准备向新的高度进发之时,风云突起,一时间狂风大作,雪花飞舞。气温陡降至零下三四十度。由于暴风雪太大,能见度不足1米,上或下都意味着危险或死亡。两人无奈,情急之中找到一个山洞,暂时躲避风雪。

7个小时过去了,暴风雪继续咆哮着,气温也继续下降,妻子怀中的孩子被冻得嘴唇发紫,孩子的哭声越来越弱。作为经验丰富的他们,这样的暴风雪不算是致命的威胁,以前他们也曾经历过比这更危险的情形。可是这一次完全不一样了,因为他们带着仅仅一周岁的孩子。低温不是孩子最直接的威胁,因为母亲的怀里足够温暖,孩子最大的威胁是吃奶。一岁大的孩子,正常情况下,3个小时就要吃一次奶,而且,奶是孩子唯一的能量来源。已经7个小时没有吃奶的孩子,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很快就会因为缺少食物而被冻饿致死。但是同样在如此低温的环境之下,任何一寸裸露的肌肤都会导致体温迅速降低,时间一长就会有生命危险。怎么办?丈夫制止了妻子几次要喂奶的要求,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妻子被冻死。然而,如果不给孩子喂奶,孩子就会很快死去。妻子哀求丈夫:“就喂一次。”丈夫把妻子和儿子揽在怀中。

喂过一次奶的妻子体温下降了两度,她的体能受到了严重的损耗。

暴风雪继续肆虐着,漫天风雪中救援人员根本不可能找到他们的位置。

这意味着风如果不停,他们就没有获救的希望。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孩子需要一次又一次地喂奶,妻子的体温在一次又一次地下降。

3天后,当救援人员赶到时,丈夫已冻昏在妻子的身旁,而他的妻子——那位伟大的母亲已被冻成一尊雕塑,她依然保持着喂奶的姿势屹立不倒。她的儿子,她用生命哺育的孩子正在丈夫的怀里安然地睡眠,他脸色红润,神态安详。

被伟大的生命的爱包裹的孩子,你是否知道你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的母爱可以超越5000米的高山而在风雪之中给了你第二次生命?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母亲,丈夫决定将妻子最后的姿势铸成铜像,让妻子最后的爱永远流传。

哈佛家训

一个平凡的姿势只要倾注了生命的爱,足可以超越5000米的高山。

永不退缩的母爱

一天,生活在山上的部落突然对生活在山下的部落发动了侵略,他们不仅抢夺了山下部落的大量财物,还绑架了一户人家的孩子,并把他带回到山上。

可是山下部落的人们不知道怎样才能爬到山上去。他们既不知道山上部落平时走的山道在哪里,也不知道到哪里去寻找山上部落,甚至不知道如何去发现他们留下的踪迹。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派出了他们部落中最优秀、最勇敢的战士,希望他们能够爬到山上去,找回孩子。

他们尝试了一个又一个的方法,搜寻了一个又一个可能是山上部落留下的踪迹。尽管他们用尽了所有他们能想到的办法,但几天的艰苦努力也不过才前进了几百英尺。他们感到一切努力都是无用的,没有希望的,他们决定放弃搜寻,返回山下的村庄。

正当他们收拾好所有的登山工具准备返回时,却看到被绑架孩子的母亲正向他们走来,而且是从山上往下走。他们简直无法想像她是怎么爬上山的。

待孩子的母亲走近后,他们才看清她的背上用皮带绑着那个他们一直在寻找的孩子。哦,真是不可思议,她是怎么找到孩子的?这群部落中最优秀、最勇敢的战士都迷惑不解。

其中一个人问孩子的母亲:“我们是部落中最强壮的男人了,我们都不能爬到那么高的山上去。而你为什么能爬上去并且找回孩子呢?”

孩子的母亲平静地答道:

“因为那不是你们的孩子!”

哈佛家训

爱情有时候会间歇,友情有时候会断裂。可是,母爱却永远不会退缩,它如一汩暖暖的泉,日夜不停息地流淌着。

一杯牛奶传递的爱

一天,贫穷的小男孩儿霍华德·凯利为了攒够学费正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饥寒交迫的他摸遍全身,却只有一角钱。于是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口饭吃。

然而,当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打开房门时,这个小男孩儿却有点儿不知所措了。他没有要饭,只乞求给他一口水喝。这位女子看到他饥饿的样子,就倒了一大杯牛奶给他。男孩儿慢慢地喝完牛奶,问道:“我应该付多少钱?”

年轻女子微笑着回答:“一分钱也不用付。我妈妈教导我,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男孩儿说:“那么,就请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说完,霍华德·凯利就离开了这户人家。此时的他不仅自己浑身是劲儿,而且更加相信上帝和整个人类。

十几年之后,那位女子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地医生对此束手无策。

最后,她被转到大城市医治,由专家会诊治疗。大名鼎鼎的霍华德·凯利医生也参加了医疗方案的制定。当他听到病人来自的那个城镇的名字时,一个奇怪的念头霎时间闪过他的脑际。他马上起身直奔她的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