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哈佛家训:培养聪慧美丽的女孩
20143300000015

第15章 人缘——真诚的友谊(3)

安妮照顾这个黑色瘦小的朋友约10天左右。白天里,大多数时候它陪着他们在太阳底下散步。有几天晚上下起雨来,安妮听到它叫她,于是打开前廊的门,让它有个干爽的地方休息。每天早晨醒来,安妮都会迫不及待地想去看它那躲在树丛后面偷偷窥视他们的小脸蛋儿。杰佛瑞不断地提醒安妮:我们走了以后,下一个房客很可能又会把它赶走,可是安妮就是不愿意去想这件事情。

假期结束,注定分手的一天终于到来。小猫咪看着他们收拾行李,在安妮的脚边跟进跟出,仿佛在说:“请不要走。”安妮写了一张纸条给下一个住进这间小木屋的人,求他们继续喂这只猫,安妮还把没吃完的猫食都留给他们。可是就在他们收拾妥当,拎起行李走到大门口的时候,小猫直挺挺地蹲坐在安妮的前面,用那绿色的眼睛直直地看着安妮,安妮忍不住哭了。“我抛弃了它,”安妮深深地责备自己,“我知道我不可能带它回国,可是我给了它我的爱,现在又残忍地丢弃它……要是一开始我不让它尝到慈悲的滋味,对它可能比较好。”

突然间,安妮的脑子里有一个声音轻轻地对她说:“是你让它有生以来第一次尝到了慈悲的滋味,它一辈子都会记得这个经历。在有生之年,它都会记得:曾经有人爱过它,爱永远不会白费。”

安妮永远不会有机会知道她的小黑猫下落如何,她希望有人会继续照顾它。然而安妮可以肯定的是——因为它,使她在那次假期中体会了许多宝贵的爱的品味。她的爱和慈悲,尽管非常短暂,但确实改变了它的命运,而她的爱也影响了它。

哈佛家训善良地对待别人,肯于不着痕迹地表达自己的善良,是平常人难以做到的。慈悲更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它来自人世间最纯真的爱。

古丽娜和小老鼠在印度古吉拉特邦的一个小镇上,住着一个叫古丽娜的小姑娘。

古丽娜的父母白天忙着上班,没时间照看她,要是邻居也不在的时候,就把她一个人关在家里,然后指着一个玻璃罐子说,里面有糖、有饼干、有巧克力,想吃了就自己去拿。小古丽娜很乖,不哭也不闹,只是觉得一个人不好玩。

一天,古丽娜遥控着她的玩具车,在屋子里跑来跑去。突然,她隐隐听到一阵“悉率”的声音,她一找,声音就停了,她停下来,声音又起……呵,原来是一只小老鼠钻进了她的糖罐里,怎么也跳不出去。也难怪,这糖罐口小腹大,四壁光滑,如何逃得出去?看见古丽娜走过来,老鼠愈加跳蹿得激烈,一双绿豆眼闪着哀求的光。古丽娜见它可怜,就将罐子翻转,只一倾斜,它就慌忙跳出,落荒而逃。

第二天,可怜的小家伙又困在瓶罐里了,没记性!哦,是自己的饼干太香了吧,古丽娜想。她把老鼠轻轻放出,又放了几块饼干在罐子外面。果然,小老鼠再也没有掉到罐子里去,在外面大摇大摆吃了个饱,然后扬长而去。有时古丽娜会对它大喊:“小可怜!”然后抛给它一小块巧克力,“小可怜”闪到一边,立起身来望着她,估计那玩意儿能吃,它用两只爪子捧起来,咬了一口,然后头也不抬,啃了个精光。仿佛是一对默契的朋友,小可怜每天都来,吃饱喝足之后,并不急于离去,还要当着古丽娜的面,在屋子里窜来跳去,小古丽娜觉得这样很好,至少这屋子里热闹多了。可父母在家的时候,它不会来,古丽娜也不希望它来,因为,父母见着它就会打死它的。

然而,它还是来了。

那天清晨,父母正要出门。突然,一只老鼠窜进来,猛地咬了古丽娜一口,古丽娜尖叫起来,疼得大哭;古丽娜的父亲没明白是怎么回事,自己的脚上也被咬了一口;接着,那家伙又飞一般窜向古丽娜的母亲,父亲赶紧抓起一根棍子,老鼠机灵,箭一般往门外跑去,父亲正要转身回来看古丽娜伤得怎样了,那畜牲又窜回来,朝母亲死命咬了一口,“嗖”地窜往门口——欺负起人来了,那还了得!一家三口怒从心起,纷纷追打。老鼠跑出门外,他们追出门外;老鼠跑到屋外的一片空地上,他们追到空地上。这蠢东西,尽往开阔的地方奔跑,命当该绝。纵有万般机灵,在空地上又如何是人的对手?父亲几步赶上,“啪啪”几棍下去,终于有一棍它没能躲过……小老鼠在地上痉挛着,鲜血从它的口里缓缓流出,小眼睛渐渐没了光泽,它死了!

古丽娜难过起来,感到一阵天旋地转,有些站立不稳……啊,不!定了定神,是大地在旋转!在抖动!一下,两下……一家三口惊呆了!父亲最先反应过来,他朝村子里大喊:“地震啦,大家快出来……”

太晚了,大地又是一阵更猛烈的摇晃。他们看见不远处的房屋在扯裂,倾斜,倒塌。

举世震惊的古吉拉特邦大地震发生了……哈佛家训西方有一句谚语:“冲动是魔鬼。”在确定自己了解了全部的真相之前,千万不要冲动。

爱心是可以传递的在一幢阴暗陈旧的筒子楼里,垃圾无处倒,在楼下堆得到处都是。更为糟糕的是,楼道里的灯,不是灯口张着,就是灯泡坏了无人换。公用的通风窗年久失修,玻璃破碎,有的扇柄脱落了,刮风的时候,就“吱吱”作响,煞是吓人。

仿佛大家早已习惯了这里的邋遢和脏乱,居然能够相安无事,感觉不出有什么异样。

一天,一个年轻姑娘来到这里,住进了底楼的一间住房,准备当作新婚的住房。女孩整天乐呵呵的,充满了热情,她先是用扫帚把门前的楼梯扫干净,又买了块玻璃换在公用通风窗上,然后踩着凳子,把楼道的灯修好,扯上一根拉绳,让进出楼道的人都能方便地开关。不仅这样,她还找来两个朋友,一起推着小推车,将楼底下散置的垃圾向外清理。看着她们这样忙活,有些人感到难为情,也从家里拿出铁锹帮着她干起来,只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整幢楼周围的垃圾便被清扫一空。

奇迹就是从这时开始出现的:过了不几天,女孩居住的这个单元一至六楼走廊的灯都渐次亮了,破损的窗户也都自觉地被人修好。夜幕降临的时候,暖融融的灯光从楼道的通风窗户里照射出来,那么祥和,那么温暖。

仿佛积极的情绪容易感染一样,这个单元全新的改变以及因此产生的美好与融洽氛围慢慢地在整个楼层渗透和蔓延开来。人们惊奇地发现:今晚这家门前的灯又亮了,明晚那家门前的灯又亮了;人们拎着垃圾从楼道出来,再也不像以往一样随手一搁;而是自觉地向街道对面的垃圾箱走去。

女孩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一点付出,却让整个楼层换了模样。这不见得有什么稀奇,因为世俗的观念,人们渐渐地习惯了在苟且和推诿中度日,对一些事不关己的东西采取了漠视的态度。其实,在大部分人的内心深处,还是涌动着对真善美的渴求和期盼,这时,只要有一点火花冒出来,就会点燃他们心中沉睡的蜡烛,让善良之火熊熊燃起。

很多时候,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缺少的就是这样的火花:众目睽睽之下逞凶的歹徒,列车上伸向无辜者钱包的肮脏之手,光天化日之下射向鸟禽的猎枪……倘若有一个人站出来,就会激活很多麻木和胆怯的心灵,制止罪恶的发生。

那是个炎热、晴朗的夏日。修道院派修女奥丽斯去给山下一位老渔翁捎个口信,但渔翁不在家。

在返回山上的途中,她来到一处可眺望大海的地方。她从没见过海水像今天这样湛蓝,船帆像今天这样洁白。痴迷的她向地平线方向眺望了很久。

就在她将要离开时,她忽然发现距海滩一英里远的礁石上躺着一个人。

奥丽斯急忙来到海滩,鞋也没脱就趟进海水,向那人走去。到跟前时,她看出那是个16岁左右的男孩,长着金黄头发,又高又瘦。他一动不动地躺着,头上有一道很深的伤口。她听了听他的心脏,他还活着。她忽然想起年轻时那个因为救她而再也没有上岸的青年。她想背他上岸,但他太重。怎么办呢?渔翁家里空无一人,修道院又太远,她不可能在海潮涌来之前去修道院喊来帮手。

于是她坐在他身边,帮他洗净伤口,然后脱下身上的黑袍,垫在男孩的头下。她又听了听他的心脏,想唤醒他,却做不到。她便开始祈祷上苍。海水逐渐涨了上来,她已打算和男孩一块儿死了。就在这时,男孩发出一阵咕哝声,片刻后他苏醒了,向四处望了望,坐了起来。

“你得赶快向岸上游去,”奥丽斯说,“海潮就要来了。如果你呆在这儿,会被淹死。如果你现在游,还能赶到岸上。”

他挣扎着站了起来。

“你必须游。”奥丽斯又说了一遍。

“我——我不想回家了,因为我偷了别人家的东西,我不愿看到愤怒的母亲。你怎么知道我在这儿的?”

“我路过这儿,看见了你,当时水还不深。”

“你——你不会游泳?”

“嗯,不会。”

“你本可独自上岸的,却一直呆在这儿救护我?你不知道海水会涌上来吗?”

“我老了,日子不长了,你还那样年轻,你母亲……”

男孩跪下来向岸上望去,仿佛在目测距离。

“把你的鞋子脱下来好吗?”男孩说。

她看着他,仿佛不明白。

他解释说,只有这样才能使两个人都上岸。他是个游泳好手,但如果她穿戴太重……她立刻照他说的办了。在两个人的努力下,他们终于游上了岸。

哈佛家训爱心是可以延续的,善良是可以传递的,奥丽斯修女以自己的至善之举,换回了男孩的善良之心。人间的美好,就是由一个又一个善良的心构筑起来的。

善心更需善为12岁的英国著名的芭蕾舞童星埃利不幸罹患骨癌,准备截肢。手术前,埃利的亲朋好友,包括她的观众闻讯赶来探望。这个说:“别难过,没准儿会出现奇迹,还有机会慢慢站起来呢。”那个说:“你是个坚强的孩子。一定要挺住,我们都在为你祈祷。”埃利一言不发,默默地向所有人微笑致谢。

她很想见到戴安娜王妃,她优美的舞姿曾得到戴妃的赞美,夸她像“一只洁白的小天鹅”。一天,戴安娜王妃终于在百忙中抽时间赶来。她把埃利搂进怀里说:“好孩子,我知道你一定很伤心,痛痛快快地哭吧,哭够了再说。”

埃利一下子泪如泉涌。自从得了病,什么安慰的话都有人说了,就是没有人说过这样的话,埃利觉得最能体贴理解她的就是这样的话!

戴安娜以她的这种独有的、关怀别人的天赋,给人的感觉永远是那么慈善温柔,极具亲和力,无人能够代替。

当别人遭遇坎坷磨难时,我们根本帮不上什么忙,有时就靠某句简单的话去安慰一下。其实,就是这样朴实的话才最能温暖人们脆弱的心灵。可惜,这一点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的。

狄更斯太太是小镇上的一位小蔬菜商。在经济大萧条时期,食品和钱都极度紧缺,物物交换就被广泛采用了。

在镇上,有几个家里很穷的孩子,他们经常去狄更斯太太的小店。不过,他们并不想购买什么东西,只是来欣赏那些在当时非常珍贵的物品。尽管如此,她总是热情地接待他们,就像对待每一个来买菜的大人一样。

“你好,巴里!今天还好吧?”

“你好,狄更斯太太。我很好,谢谢。这些豌豆看起来真不错。”

“可不是嘛。巴里,你妈妈身体怎么样?”

“还好。一直在好转。”

“那就好。你想要点什么吗?”

“不,太太。我觉得你的那些豌豆真新鲜呀!”

“你要带点儿回家吗?”

“不,太太。我没钱买。”

“你有什么东西和我交换吗?用东西交换也可以呀!”

“哦……我只有几颗赢来的玻璃球。”

“真的吗?让我看看。”

“给,你看。这是最好的。”

“看得出来。嗯,只不过这是个蓝色的,我想要个红色的。你家里有红色的吗?”

“差不多有吧!”

“这样,你先把这袋豌豆带回家,下次来的时候让我看看那个红色玻璃球。”

“一定。谢谢你,狄更斯太太。”

每次狄更斯太太和这些小顾客交谈时,她的女儿凯蒂就会默默地站在一旁,面带微笑地看着他们谈判。她十分熟悉母亲与他们之间这种游戏。镇上还有两个像巴里一样的小男孩,这三个孩子都家境贫寒,他们没有钱买菜,也没有值钱的东西可以交换。为了帮助他们,又显得自然,狄更斯太太就这样假装和他们为一个玻璃球讨价还价。就像巴里,这次他有一个蓝色的玻璃球,可是狄更斯太太想要红色的;下次他一准儿会带着红玻璃球来,到时候狄更斯太太又会让他再换个绿的或橘黄的来。当然打发他回家的时候,一定会让他捎上一袋子上好的蔬菜。

多少年过去了,狄更斯太太因病去世。镇上所有的人都去向她的遗体告别并向她的家属表示慰问。在长长的告别队伍前面,有三个引人注目的小伙子,他们衣着相当体面庄重。

凯蒂站在母亲的灵柩旁,小伙子们走上前去,逐一拥抱她、亲吻她的面颊并和她小声地说了几句话。然后,她泪眼蒙蒙地目视他们在灵柩前停留,看着他们把自己温暖的手放在狄更斯太太手上。这三个小伙子就是当年经常用玻璃球之类的小玩艺儿和狄更斯太太交换蔬菜食品的那几个穷孩子。

在向凯蒂慰问的时候,他们告诉她,他们多么感激狄更斯太太,感谢她当年“换给”他们的东西。

现在,狄更斯太太再也不会对玻璃球的颜色和大小改变主意了。这三个孩子也再不需要她接济度日了,但是,他们永远都不会忘记她,在她冰凉的右手里,还握着三颗晶莹闪亮的红色玻璃球。

哈佛家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善行是体现“善”的唯一途径。行善并不是只要有一颗善心就能够做到的,善心更需要表达,善心更需要善为。

受夸奖的女佣艾尼丝·肯特太太聘用了一位女佣,要求她下星期一正式上班。利用这段时间,她打电话给那位女佣的前任雇主,询问了一些她的个人情况,结果得到的评语却是贬多于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