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解WTO法治化要求时,不能仅仅停留在被动遵守和适应WTO法的层面,尽管这个层面很重要,是一个成员方政府必须履行的国际义务,但不能仅此而已,政府在充分运用WTO法为我所用上应更有作为。WTO法既庞大又复杂,既原则又灵活,它给各成员方以很大的调整空间。WTO法涉及到20多个具体领域的协定、协议、决议、谅解等,调整领域从传统的货物贸易发展到服务贸易,从关税减让到非关税壁垒的限制和拆除,从投资领域扩展到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几乎是无所不包。它所调整的贸易活动与各成员国(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密切相关。由于WTO法成员方众多,发展水平差异性大等原因,使WTO法具有其他任何一部国际法都难以比拟的复杂性。其复杂性不仅表现为内容的庞大,更重要的是表现为为了充分考虑各成员方经济发展的差异,务实灵活地规定了规则的诸多“例外”和“保障措施”,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面对如此庞大复杂的国际法的规则体系,各成员方政府必须以极大的精力来研究其具体的法律规定,在较好地掌握WTO宗旨、原则的基础上,对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的具体要求、规则和程序能有充分的了解,并千方百计地用WTO法去约束其他成员方,同时千方百计地利用WTO法的例外条款和保障措施的合法空间,趋利避害,争取更多的利益,合法缓解规则对自己的约束。从某种程度上说,谁能很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些规则,谁就能在WTO框架下的国际贸易中取得主动,反之则处处被动。这是政府在应对WTO时应高度重视的问题。
二、良好的政府信用可保障市场经济有序运行。
信用缺失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败血症”。今年“两会”上,代表和委员们对这种“败血症”表示了极大的关注,纷纷呼吁尽快建立一个信用社会,打造一个“诚信中国”。项怀诚在谈到今年财政工作重点时,特意把“严厉打击做假账”单列为一项重要内容。这是近几年来,政府在财政预算中首次把“打假账”放到如此突出的位置。
信用缺失的毒素已几乎渗透到经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并给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损失。西安金花企业集团总裁吴一坚委员向记者提到一份材料:去年全国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伪造金融票据、违法票据承兑案件高达7000多起,涉及金额52亿多元。
欧美发达国家用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时间才建立了一个比较成熟的社会信用体系,打造一个“信用中国”当然也需要时间,但充分利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发挥“后发制人”优势,我们可以做得更快些。在目前经济转轨时期,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要先从政府做起。改革审批制、政务公开、建立“责任执政”和责任追究、赔偿制度等,政府在信用方面要做的事很多。
完善监督和惩罚机制,让失信者无生存空间。
信用体系的建立,与监督和惩罚机制密不可分。不同的信用主体,有不同的评价、监控方法。政府运作如何,可以由服务对象加以评价,评价结果可以作为对其执政水平的重要考核指标;企业和个人,则要建立一套信用档案和惩罚体系,让守信与失信者接受不同的“待遇”和生存空间。今年年初,浙江省29家信用欠佳企业被淘汰出政府重点扶持对象的行列,32家欠税500万元以上的企业被公之于众,温州市100家统计数字造假的企业和部门被亮“红灯”,就说明市场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上正在逐渐显示威力。
在建立监督和惩罚机制过程中,信用数据库的作用不可忽视。有专家提出,信用数据库可由政府资信数据库、行业资信数据库和征信机构资信数据库组成。工商、海关、法院、税务等部门,可以依法将自己掌握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通过一定的形式向社会开放;行业组织则可以通过收费的方式向社会提供本行业各企业的信用情况;征信机构指的是专门对他人资信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估的企业,目前国外这类机构已很发达,有一些还进入了中国,相比之下,我们的机构规模偏小,服务水平较差,涉及领域很窄,需要加快发展。
2001年3月,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提出:要把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恢复信用秩序作为当前一项紧迫的重要任务。
5月,国务院正式下发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整顿和规范的内容涉及打击假冒伪劣、建筑市场、金融保险、中介机构等8大领域,目所能及,几乎所有经济部门都涵盖在此次规范和整顿之中。《决定》对整顿和规范手段的要求也大大超出了“查”和“打”的范围,诸如“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健全市场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完善市场监督机制,加大监管力度”、“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等改革进程中的深层次问题都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决定中被屡屡提及。
市场经济秩序混乱严重干扰了社会经济生活:柴米油盐酱醋茶,买哪一样都必须仔细掂量真假;做生意、谈买卖,“无奸不商、不诈不发”几乎已经成了商人的经验和准则;基金有黑幕,股市被操纵,明明已陷入死地的PT、ST却成为投资者追捧的对象;安全生产法规被忽视,重大恶性事故、豆腐渣工程不绝于耳;高素质人才经营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也时时蹦出报告有假、鉴定失真的事情……这里,道德沦丧、信用失范、政企不分、行业垄断、标准法规不全、执法不严等种种弊病集于一体,积重难返,整顿和规范迫在眉睫。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刚刚下发,国务院关于继续深入打假的第二次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又召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行动要将多年沉淀下的积弊连锅端!
从国家工商总局传来了消息:据对广东、广西、海南、河北、辽宁、江西、浙江、江苏、山东、天津、四川、云南、河南、福建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局的不完全统计,自开展行动以来至5月初,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查处各类案件近2万件、案值近4亿元,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工作取得初步成果。
当然,整顿和规范的难度也不可低估,正如《决定》所指出的,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有着“复杂的经济、社会和思想原因”,铲除痼疾将会是个长期工程。据悉,此项工作起码将维持5年。
2002年3月5日,朱镕基在政府工作报告上再次强调“继续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并强调指出:
“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良性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加入世贸组织、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的必然选择,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举措,直接关系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要在去年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以更大的决心和更有力的措施,把这项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全面展开,突出重点。紧紧围绕当前的突出问题,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一步严厉打击各种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是狠狠打击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方面的制假售假行为。二是继续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房地产市场、文化市场和财税秩序。坚持不懈地打击各种骗税、偷税、逃汇、骗汇、传销和走私等违法犯罪活动。严厉打击伪造票据、凭证和做假账等违法行为。整顿和规范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服务组织。大力整顿旅游市场秩序。三是深入整顿金融秩序。严肃查处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坚决取缔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活动,依法查处金融欺诈、非法集资、操纵证券市场和内幕交易、恶意逃废债务等行为。四是打破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依法纠正和查处利用特权,设置关卡,阻碍商品流通,妨碍公平竞争的行为。继续整治成品油市场和各类集贸市场。进一步开展价格和收费专项整治。五是加强生产、交通安全管理,健全安全责任制。切实纠正各种违规违章指挥和操作现象,防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尤其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品生产经营、运输、储存和使用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坚决依法关闭产品质量低劣、污染环境、破坏资源、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厂矿。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要集中力量查处大案要案,严惩违法犯罪分子和腐败分子。
“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严格审查各类市场主体的资质,把好市场准入关。各级政府部门必须坚决按规定与企业和中介机构彻底脱钩。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落实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的规定。实行综合财政预算和部门预算,保证各部门依法行政和严格执法的必要财政开支。强化法治,完善行政处罚和刑事追究衔接的规定,坚决防止和纠正违法不究、以罚代刑的现象,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解决多层执法和多头执法问题,严格执法责任和责任追究制。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和执法水平。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使有不良行为记录者付出代价,名誉扫地,直至绳之以法。广泛采用现代化监管手段,综合利用信息网络资源,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加快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流通方式,使假冒伪劣商品难以进入市场。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的作用,改革和完善其自律机制,重视广大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
据新华社报道: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福建省工商部门从今年起将逐一为辖区内各类企业建立一个“经济户口”,从此以后企业的各种合法或违法的经济行为都将有案可查,并最终为建设企业的信用体系而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去年以来,福建省工商部门在全国统一开展的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斗争中累计先后开展了19次全省性的集中统一行动和近百次地区性统一热潮行动。全年共查处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5.49万件,总案值8.37亿元,实际罚没入库近1亿元,有力地维护了福建省市场的健康发展,促使全省经济秩序明显好转。
尽管如此,由于不良利益的存在,单靠“抓、堵”很难从根本上遏制企业的不良经济行为。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渐从有形的技术、资金层面而转向无形的企业信誉。为此,福建省工商部门从结合深化自身的监管模式改革出发,正式决定从今年起将逐一为省内各类企业都建立一个“经济户口”:即完善企业的动态资料,将企业登记、变更、注销、合同鉴证、动产抵押登记、重合同守信用、商标注册、广告等情况以及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情况进行综合考察,记录在案,提供查询。对有严重违法行为的企业和经营户,今后也都将锁入“不良行为警示记录体系”,并为它们建立“黑名单”、“黄牌警告”制度,在锁定期内将限制其相关行为,并上网公示。
另据了解,去年一年以来,由省内当地基层工商所查处的各类经济案件占了全省总数的近70%,充分表明了基层工商所对辖区内企业管理的重要性。此次建立“经济户口”之举也正是福建省工商系统加强属地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据悉,从今年起福建省工商局还准备赋予基层工商所(分局)调查权、检查权、建议权和处罚权,以促进辖区管理责任制的落实。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铲除的将会是什么?从体制上看,是打破既得利益阶层为改革设置的障碍,打破政企不分、地区分割、行业壁垒和垄断的局面;从制度上看,是清理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法律法规,填补法律空白和健全法律细则的过程;从思想上看,是纠正道德扭曲、建立诚信为上的社会。如果体制能够理顺,就会有市场主体的平等;如果法律能够健全就会有维护公平竞争的游戏规则;如果市场上有充分的竞争,就会有追求让客户满意的企业宗旨;有这样的宗旨就会有诚信至上的风尚……
人们有理由相信,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契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将向前迈出重要的步伐。
完善法规。使对失信行为惩治有法可依。
建立政府信用体系需要有一套完善的、操作性强的法律来支撑。在这方面,我们目前做得还不够,还必须参照国外经验,修改和完善现行的法律、法规,以确立信用数据采集、开放和使用的规范,并对提供不真实数据者进行必要的惩罚。
西方国家信用体系建立得比较早,所以法律、法规比较完善。
以美国为例,美国就有《公平信用报告法》《公平信用结账法》《公平信用和借记卡披露法》等。现简单介绍如下:
1.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要点说明。
《公平信用报告法》于1971年2月开始实施(u.s.Congress,FCRA,1994)。FCRA所规范的主体是“消费者报告机构”和“消费者信用报告的使用者”。FCRA定义的消费者信用报告是指用书面、口头或其他资料形式的报告。其内容含有关于消费者信用评价、信用状况、信用能力以及个人消费特点、性格、生活方式等。FCRA保证消费者从信用局(Credit Bureau or Local Retail Credit Bureau)能够自由取得自己的基本数据,并且相当比例的授信机构是以信用局对消费者信用评价为授信依据的历史条件下建立的,它主要规定了消费者个人有了解资信报告的权利和规范了消费者资信调查机构对于资信调查报告的传播范围。后者实际上明确了消费者资信调查机构的经营方式。FCRA规定,消费者有权充分了解任何一家信用局对自己信用状况的评价及依据,消费者具有对不实负面信息的申诉权利。对于消费者资信调查机构。最重要的规范是限制了消费者资信调查报告使用和传播的范围。法律规定,当事人有权取得自身的资信调查报告和副本,其他合法使用消费者资信调查报告的机构或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否则即使当事人同意也属违法行为:1.与信用交易有关;2.为雇佣目的;3.承做保险;4.与合法业务需要有关;5.奉法院的命令或有联邦大陪审团的传票。
对于消费者资信调查报告中的负面信息,法律规定在指定的年限后,可以在资信调查机构的调查报告上删除负面信用信息。例如:破产记录保存平限为10年,偷漏税和刑事诉讼记录保存7年。
法律规定,凡以欺骗手段取得他人个人资信调查报告的,将被处以一年以下徒刑,同时处以5000美元的罚款。该项法律条款的细节内容由联帮贸易委员会(FTC)作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