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位母亲坦然地说:“不要紧,既然你孩子喜欢,小汽车就归你儿子了,过一会儿,我会领着儿子上玩具店,让他知道这辆小汽车值多少钱,能买多少个纸飞机。这样,他就不会第二次做蠢事了……”
另一方面,家长要善于跟孩子讲道理,要让孩子明白,这个世界上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对于不能做的事情要坚持原则决不迁就。另外要通过具体事情逐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独立性。
我们不能因为孩子还很小,就告诉他“你要听什么,告诉爸爸妈妈,爸爸会帮你放”,“你要看哪个?爸爸妈妈帮你调”,一切爸爸妈妈帮你代劳……如果是这样子,孩子会感觉到不愉快或是不能接受。因为每个人都喜欢照自己的意思做,不管做什么,只要能成功就会有成就感,哪怕只是折架纸飞机或做个小卡片。
以己心度彼心,做父母的千万不要把孩子看得太愚昧,以为他什么都不懂,便事事代劳,动辄约束他的行为,限制他的行动。一位专攻儿童心理的老教授曾说:“行为的约束,会约束其求知欲。”
逆境是造就天才的最好环境。
从一个人成长的一般规律看,逆境、挫折的情境更容易磨砺意志,早出人才。在逆境中经过挫折千锤百炼成长起来的人,更具有生存力和更强的竞争力。因为,逆境中奋斗的人既有失败的教训又有成功的经验,更趋成熟。他们能把挫折看成一种财富,深谙只有失败才可能成功,成功是建立在失败的基础上的,因此更具有笑对挫折、迎难而上的勇气。
要想让孩子具备勇敢面对挫折的能力,必须从小磨炼他们的心理承受力。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古时候,那些高门望族的子弟依赖祖荫,过着优裕闲暇的寄生生活。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有的坐吃山空,倾家荡产;有的昏庸到老,游手好闲,大都没有什么出息。人生在世,理应是幼则仰食父母,长则反哺双亲,这样才能显示出一个人的尊严和价值。
人身依赖关系是封建土壤上的产物,是以丧失人的个性和创造性为代价的。随着封建关系的解体,随着时代浪潮的冲击,依赖的观念和性格也越来越没有市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鄙视。况且,在当今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里,一个缺乏自我独立精神的人,将无立足之地。时代呼唤着独立精神,社会将越来越崇尚独立人格。
父母不必事事包办,许多事情孩子自己完全可以做得很好。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放心地让孩子做自己的事,让孩子认识到“我能行”,就能够培养出孩子的自信和勇气。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事先假定孩子什么也做不好,什么也不用做,所以事事都会阻止他们自己干,都要替他们代劳。殊不知,这样一来孩子慢慢地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失去了自己努力去探索、去追求、去锻炼自己的自觉性。
其实,孩子有时也很反感父母过分的保护。有个孩子曾说:“我期望父母不要总是事无巨细地过问,总是过于细致地表现出关心,这样会使我在伙伴面前没面子,好像我是个无能儿。其他小朋友能做的,我却不能做,这是多么不公平!”
不难看出,父母越是怕孩子冒险,越是阻止孩子做事,孩子越是反感,内心越感到失衡,有时还会产生逆反心理,执拗地去做父母不让他做的一切事情。
某些成年人看来是危险的,认为不适合孩子们做的事情,实际上孩子是可以胜任的,但父母出于爱心或因为对孩子的能力缺乏正确的认识,常常阻止孩子去探索新的事物,去熟悉新环境,剥夺了孩子锻炼自身的机会。
勇气,是一个人积极进取的动力。应该让孩子懂得:勇敢和坚忍是受人尊重的,懦弱和胆小是被人瞧不起的。
孩子受到意外伤害,是每一个做父母的经常虑及的事。但如果过分地强调危险性,为防万一而牺牲了孩子接受锻炼的机会,也是不明智的。
父母这样做甚至可以说是自私的表现。他们当然担心自己的孩子受伤害,而深层次上的思虑是万一孩子受到伤害,自己的感情会受到更大的伤害。
实际上是父母的一种自我保护。可以这样说,要锻炼孩子的勇气,实际上是对父母自身勇气的一个考验。
要知道,日常生活中的意外伤害是随时随地存在的,有些磕磕碰碰的事情是不可避免的。对孩子来说,有些时候应该不逃避各种危险,要学会去面对、去忍受,因为长大之后的生活环境需要忍受的东西更多。所以从小培养孩子自信、独立和勇敢的精神是为了他日后更好地工作、生活。
在锻炼孩子勇气方面,英国人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英国西南部的瓦伊河畔,有一所由少年探险组织建立的河流探险训练中心,专门为孩子们提供进行探险活动的机会,以训练他们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在这里,孩子们每天一早就来到河边,由专人负责教他们游泳和划船。训练是艰苦而紧张的,每一次练习都有孩子落水,也有些人受伤。在激流中拼搏,需要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勇气。孩子们在这里不仅仅学习了划船等技术,更重要的是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培养出了勇气的精神,同时也懂得了互敬互爱和团结合作。
在英国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活动,目的不是为了学习某种技巧,而是为了锻炼孩子的意志和勇敢精神,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不要管他:给孩子一些“残忍”的爱。
动物界有这样一种残酷规律,每种小动物长到一定的年龄,它们的父母就会拒绝给它们喂食,甚至会把它们无情地赶出巢穴,听它们哀哀地哭叫。可是没过多久,那些食肉动物的孩子就因为饥饿的驱使而学会捕食猎物了。食草动物的后代则由于没有双亲的庇护而练就了快跑如飞的功夫,最弱小的飞禽也都能借助日渐丰满的羽翼振翅高飞了。
从小动物的成长过程看,它们的父母是残忍和绝情的,但从它们成长的结果看,它们的父母又是聪明和理智的。
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独生子女,父母总是视为心肝宝贝,往往是宠爱有加。
孩子遇到挫折,做家长的总是想力保孩子少受或不受严酷事实的影响,担心孩子的心理承受不了一时的压力而受到伤害。在家长过度的保护下,孩子失去了锻炼、学习、迎接挑战、战胜困难与提高心理素质的机会,强化了逃避的心理。
长此以往,孩子一旦遇到棘手的事情就会束手无策,由此产生沮丧、焦虑并想办法逃避的心理定势,这肯定会大大阻碍孩子的发展。父母要用自己面对生活的态度,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在生活中困难与挫折的出现是正常的,每一个人都有能力与毅力克服困难,渡过难关。
谢晚晴就是这样一位深爱孩子的父亲,他在儿子“求助”的时候,只是远远地看着,并不断为儿子加油。
在暑假里,谢晚晴带着儿子参加游泳扫盲班,游泳池的水并不深,可这孩子天生对水具有恐惧感。而且身边的其他孩子也和儿子一样。惊叫声、哭喊声此起彼伏。每个孩子都两手紧抓池边不肯放开,嘴唇哆嗦着,脸色苍白。老师的命令几乎没人听,谁也不敢用水擦脸和把头埋进水中。老师走到一个个孩子身边逼着做,而且连续给他们撩水。这些小家伙挣扎着躲避,无助地胡乱挥舞着手臂,等老师一走开,他们喘过第一口气后,立刻迸发出号啕的哭声。外面观望的家长比孩子更紧张,其中也有个别家长挤出笑容鼓励孩子,可笑容是那样勉强和僵硬。老师来到谢晚晴儿子面前,根本不理会他的恐惧,接二连三地向他泼过水来。孩子把头尽量扭得背对老师。老师索性一把把他抱起来扔进了池中央。他在水里折腾着站了起来,老师又把他扔下去,他又起来,还用仅有的一点间隔时间对老师喊道:“求求你!求求你!”老师毫不动心,又如此重复了六七次,直到孩子不再怕水,老师这才转向其他同样胆小的孩子。
像谢晚晴这样“狠心”的父母,会让孩子具备更强的生存能力。而有了较好的生存能力,在充满竞争的社会里才可能立于不败之地。
对子女百般照料、关怀是一种爱,而“残忍”地让他们受些磨难同样是一种爱,而且这是更厚重、含蓄、意义深远的爱。
有些父母教孩子走路时,惟恐他摔倒,很不愿意松开手。事实上,每个学走路的人都要经过摔倒的过程。
有人问丘吉尔在学校里学到的所有经验中,哪一项是最有效的?他想了一分钟后说:“是我在高中留级的那两年。”“你是不是(考试)失败了?”“没有,我只发现了殊途同归的原则。英国所需要的并不是聪明和智慧,而是在最困难的时期,能够坚持下去的勇气。”丘吉尔的这段话耐人寻味。
父母鼓励孩子努力去探索各种各样可能性的时候,孩子将会觉得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并且认为失败并不可怕。再举一个国外的例子。
威尔逊要到山里去参加为期两天的野营。校方为他们介绍了营地情况,对他们的准备工作提出了建议。妈妈问威尔逊是否需要帮忙,他骄傲地说我会照顾自己。在走以前,妈妈检查了他的行李,发现他没有带足够的衣服,山里要比平原上冷得多,显然威尔逊忽略了这一点。再有一点,她发现孩子没有带手电筒,这是野营时经常要带着的东西,但是妈妈并没有说更多的话。威尔逊高高兴兴地走了。
过了两天,等他回来的时候,妈妈问威尔逊:“怎么样,这次玩得很开心吗?”威尔逊说:“我的衣服带得太少了,而且由于我没有带手电筒,每天晚上都要向别人借手电筒,才能够走出去,这两件事搞得我有些狼狈。”妈妈说:“为什么衣服带少了呢?”“我以为那里的天气会与这里的一样,所以只带了这里平常穿的衣服,没有想到山里会比这边冷,下次再去,我就知道该如何做了。”
大人们总想把孩子放在“安全环境”之中。例如,在孩子上学前,妈妈总是要检查孩子带的东西,说“等一等,我看你是否忘了带东西”。这可以说是将孩子置于“安全环境”的典型例子。
有的家长虽然让孩子自己准备上学用的东西,但最后还是由妈妈来检查,对于孩子来说,由于有妈妈给自己检查就产生了安全感,即产生了“最后是由妈妈负责”的依赖,这样一来孩子永远也不会从依赖妈妈的心理中摆脱出来。
是失败的经验使孩子得到成长。如果因为经常忘了带东西而伤脑筋,就做一个“忘记物品检验单”等,要设法让孩子以自己的判断和责任去进行处理。如果母亲插手进行帮助,则有百害而无一利。
在重视安全的名义下,大人一再干涉孩子的行动,孩子将永远也不知从何入手去提高自立的能力。
不让孩子面对小的危险,就不能使其度过大的危险。如果人一次也不体验危险,也就不会产生回避危险的智慧。这么说或许有些夸张,但是可以说人类的历史就是反复与各种危险进行斗争的历史。
例如,幼儿在起立行走阶段,开始时净栽跟头,但是吃过几次苦头之后,孩子便不知不觉地掌握了平衡,可以一个人行走了。如果父母抢先行动,孩子一摔倒马上扶起来,不仅孩子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学会走路,而且稍微长大以后一摔倒也不想自己爬起来,磨磨蹭蹭地等着别人来帮忙。
当然没有必要让孩子平白无故地去经受危险,在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机会,可以让孩子在父母不在的情况下自己去克服一定程度的危险。
应该允许孩子失败。
很多孩子惧怕失败,为了避免失败,他们争取了各种方法。有些爱走极端的孩子,甚至用自残来避免失败,因为他们害怕不能满足父母、老师的期望而焦虑甚至恐惧。
日本本田技术研究所的创始人本田宗一郎先生说:
“不能怕失败,之所以不能怕失败,是因为一怕失败,就什么也做不成。人在开始做一件新事情时,总是不知道是否会失败。即使如此,不做也就什么也不会。”
本田宗一郎先生的这些话,在父母教育孩子时也很有参考作用。孩子想做某种新的事情时,大人比孩子更了解失败的可能性,便在事前经常说“弄错了可不行”、“别弄错了”。但是这样不但没有起到鼓励的作用,反而给孩子增加了压力,使其畏缩不前。而且,孩子会从父母的话中得到“恐怕会失败”的暗示,反而易于出现失败。进而,孩子由于过于担心失败,便竭力回避做事,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做事情的积极性,甚至陷入对一切都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孩子所以惧怕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长不愿看到孩子失败。为消除孩子的“失败恐惧症”,家长首先应具有允许孩子经常失败的胸怀。
我们再看看卡尔?威特对儿子的教育方式吧:
当小卡尔尝试自己穿衣服的时候,经常把衣服穿反。他的父母亲从来没有嘲笑或责骂过他,而是耐心地教他。
父母还鼓励他自己收拾房间,即使他的“动作”很糟糕,也会夸奖他一番。房间收拾得是否整洁并不重要,对于他来说,他已经做了,这已足够。
在学做事之中,小卡尔在探索,在锻炼。只有通过锻炼和闯荡,他才会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当孩子犯错误,或做一件事没有成功的时候,我们不应该用语言和行动向他们证明他们的失败。我们应该清楚,做一件事情失败了只能说明孩子缺乏经验和技巧,并不能证明他本身的无能或是他不愿意做。父母有责任耐心地去指导他们。
作为父母,应该培养孩子敢于犯错误、敢于失败的精神。孩子和成人一样有能力去犯错误,也同样有能力去纠正和改正错误,敢于犯错误和改正错误是同样珍贵的。不要总把孩子限制在条条框框之中,而是要让他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天赋才能,达到真正地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