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广积粮”,就是要打好经济基础。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对于处于创业阶段的朱元璋来说,在“高筑墙”的同时,发展经济、巩固占领区的统治就成了摆在他面前的头等大事。
据史料记载,朱元璋在经过徽州时,有一天,一位名叫唐仲实的儒者来到朱元璋的军门前求见朱元璋。士兵把唐仲实带到朱元璋的帅帐后,唐仲实与朱元璋进行了一番对话。他说:“我已经见到过您领导的军队怎样作战了,这支军队不杀人,行仁义,这是能成大事的基础。但是,并不是有了这个基础就可以获得成功。现在的问题是你们的军队人数越来越多,所以向老百姓征收军粮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老百姓需要承担越来越沉重的负担,长此以往,必将失去民心。”朱元璋一听,觉得唐仲实说得很有道理,但是他还是为此作了辩解,他说:“我征粮完全是为了军队,一点也不是为了我自己。”唐仲实微微一笑,回答道:“无论原因是什么,结果都是一样,老百姓不会问粮食都用到哪里去了,他们只关心是谁征收了他们的粮食,是谁让他们因此忍饥挨饿,所以,您应该采取一些其他策略,使您既能够能就大事,又能争取到民心。
听到如此有见地的话,朱元璋陷入了沉思。他在想,自己究竟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才能够两全其美呢?
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朱元璋决定效仿当年曹操等人的做法,实行屯田。于是,他任命康茂才为都水营田使,负责管理水利和屯田的诸多事宜。屯田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第一年下来就收了很多粮食,到了第三年,军队不仅能自给自足,而且还有了盈余。通过实行屯田之策,朱元璋不但增强了自己的经济实力,为军队提供了坚强的物质保障,而且,与老百姓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
不过,朱元璋并没有就此满足,在屯田取得一定成就的基础上,朱元璋又在自己的统治区域内推行了盐法。所谓盐法,就是要求贩卖食盐的商人按比例向国家交纳赋税,这个比例是20取1,也就是说,在商人贩卖的20份盐中,取其中1份的利润上交给国家,即上交给朱元璋的军队,作为军饷。除此之外,朱元障还规定茶商也要按照一定的标准缴税。
当然,“广积粮”,并不是指单纯地积累粮食,而是指要建立一个稳定而牢固的综合性的经济基础,这个基础包括钱、粮、兵器、战马等多个方面。朱元璋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措施,在这诸多方面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施“广积粮”的策略,其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当其他军事集团彼此之间忙于互相攻伐时,朱元璋的根据地在悄然中得到了巩固和发展,等到他们都打得精疲力竭再回过头来审视朱元璋时,才赫然发现,此时的朱元璋已经兵精将广、粮食丰足、物资齐备,俨然一副对天下志在必得的架势。
对于所有的创业者来说,“广积粮”的策略都是实用的。因为创业之初,创业者在资金、技术、市场、抵御风险的能力等方面都非常脆弱,他们的当务之急不是如何称王称霸、独占行业之鳌头,而是首先确保自己能生存下去,在生存中一步步壮大自己的实力,最后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所以,所有的创业者都应该重视和实施“广积粮”的策略,在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进行必要的积累,为自己的创业之路保驾护航。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创业故事,故事很简单,却令人印象深刻,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偏远山区的初中老师。在当地,一名初中老师的月工资只有200元左右,但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就是这样一位月收入只有200元左右的老师如今却拥有50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他是怎样创造出这个奇迹的呢?
用这位热爱教书育人,即使成为富翁也不愿意放弃教学工作的老师自己的话来说,那就是:想发财,就是要积累原始资金。
这位老师的创业过程深刻印证了上面这句话。在他准备创业的时候,当时的县城还很冷清。但是,他认为,冷清只是暂时的,不如趁现在大家还没有一拥而上的时候,自己捷足先登。于是,他用自己辛苦积攒下来的一万元钱资金,承包了河东车站旁最大的门面,后来,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他又在河西车站旁边花了比别人高一倍的价钱,将另一个门面也收入囊中。事实证明,他的眼光是正确的,几年以后,这两个门面中的每一个月利润都能达到3000-5000元。有了这样高的回报率,对于一些安于现状的人来说,就没有必要再去冒风险做其他事情了。值是,这位老师并不这样看,他把自己赚到的钱用于原始积累,准备找准机会再次出击。后来,他看到当地的旅游业发展迅猛,就果断地承包了县城最大的宾馆,投入百万元对其进行了装修,当然,这家宾馆也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不过,他的财富积累之路并没有就此结束,现在,他正在投资开发一个漂流景点,发展前景非常看好。
从这位老师的创业之路,我们可以看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性。其实,投资创业就是一个滚雪球似的发展过程,只有不断地积累,才能为扩大发展而增加投入,也只有投入到位之后,才能给自己带来丰厚的回报。这就是“广积粮”的策略在今天的创典活动中的涵义。假如没有事先的积累,即使创业者瞄准了商机,也会因为资金不到位而使自己的财富梦想付之东流。
事实上,在创业过程中,每一个创业者都应该有“广积粮”的意识,毕竟只有学会摘果子和摘取多种果子,并善于保存的人,才能够使自己的生活即使在严冬也能过得如盛夏一样充实和丰富。
在此,不妨再举一个关于“广积粮”的创业故事。
1983年,24岁的农村青年黄兆基,怀揣900元创业资金开始了创业之旅。他选择的创业项目是在村里办一个小型蘑菇种植场。当时,养蘑菇在当地还是一件新鲜事,但是,也正因为如此,黄兆基的种植业获得了立竿见影的成功。当年,他收回了全部投资,第二年,他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万元户”。
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黄兆基便开始寻找更好的发展空间。1987年,当黄兆基看到蘑菇种植户越来越多,前景不太乐观时,便投资办起了鸡苗孵化场。这次转型每年为黄兆基带来了五六万元的纯利润。到1996年的时候,黄兆基靠鸡苗孵化所获取的利润超过了100万元。
2003年,由于非典疫情席卷全国,养鸡业市场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之下,黄兆基又把投资方向转到了另外一个波动较小的项目,那就是水产养殖。由于有了较为雄厚的资金积累,前期准备工作很快就落实到了位,从此,黄兆基这个有想法、敢闯敢为的创业者又走上了与水产打交道的创业之路。如今,在黄兆基承包的200多亩水塘里,生长着各种适应市场需要的水产品,这些水产品也为他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不过,黄兆基并没有就此满足,他计划,等自己的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守候,就扩大生产规模,将自己的水产养殖基地变成绿色生产基地……
20多年来,自主创业的黄兆基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积累、投资、回报的良性循环,而他的事业也在这种循环中不断发展壮大起来。如今,比较富裕的黄兆基为了奖赏自己多年来的辛勤劳动,特意买了一部40多万元的丰田轿车,每天驾车往返于鱼塘和家之间,自得其乐。
从黄兆基的成功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善于从多个行业中“摘果子”的创业者和投资者的形象,但是,应该肯定的是,这种“摘果子”并不是一种投机行为,而是基于对商机的敏锐把握。正是因为拥有了这种能力,黄兆基在自己的创业之路才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无论是那位偏远山区的老师,还是黄兆基,他们实际上都是“广积粮”的典范。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看到另外一种现象,有些创业者总是固守在某一个创业项目上,虽然这个创业项目暂时能够为他带来物质上的回报,但是一味固守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意味着保守。如果一个创业者不敢继续捕捉可以为自己带来更大发展空间的机会,那么他的事业也只能到此为止,不会有更大的发展。反观那位山区老师和黄兆基,他们始终保持着创业的激情,不断地积累,不断地实现再次创业,结果他们的事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强。
因此,在创业路上,创业者要时刻提醒自己“广积粮”,以积极的心态不断将自己的创业之路推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