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朱元璋:从放牛娃到富有天下的创业启示录
20110200000010

第10章 身处困境,要敢于坚持

对目标的追求贵在持之以恒,但凡事业上有所成就,能够自主创业成功的人无不具有坚持的心态。换句话说,这种坚持的心态是否坚定,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在其事业发展上所能达到的高度。

曾经在一本书中看到过这样一个标题:“剩”者为王。的确,

随着一个人事业的发展,他所面临的风险系数会越来越高、问题会越来越多、矛盾会越来越复杂、所承受的压力会越来越大……面对这样一系列的新情况,有些人退缩了,而另外一些人则咬紧牙关坚持下来,最后的结果当然可想而知,成功只会青睐那些比常人付出更多汗水和努力的人。大浪淘沙,淘到最后的往往就是金子。所以,如果一个人想要创立自己的事业,不仅要做好长期努力的心理准备,而且要明确一点:在自己创业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因此无论自己身处顺境、逆境,即使是事业发展遭遇到瓶颈,也要坚持下去。坚持就可能迎来柳暗花明,坚持就可能寻找到突破口,坚持就有可能让你登上另一个高峰!否则,你只能无奈地半途而废、功亏一篑。有鉴于此,我们特意将下面这句话送给那些有志于创业的人:任何时候,输给自己都是人生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时间总是耐心等待那些坚持成功的人。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段关于朱元璋怎样在困境中坚持下来,最终为自己赢得战争主动权的史实。元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郭子兴因逝世之后,朱元璋实际上掌握了这支红巾军的领导权和指挥权。在拥有了自己实际控制的武装之后,朱元璋率军南下,攻破集庆(今南京),军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同时,此时的龙凤政权小明王为了拉拢朱元璋,特意任命朱元璋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虽然在表面上看来,此时的朱元璋既有军事实力又有政治地位。但是,与当时元军以及其他割据势力相比,朱元璋并不占有实力上的优势:他实际控制的地盘很小,兵力弱,而且四面受敌,形势对他非常不利。套用一句现代用语来说,就是朱元璋的创业遭遇到了一个发展的瓶颈。如何突破这个瓶颈,成为摆在朱元璋面前的一道急待解决的难题——是不顾自身实力盲目扩张吗?那样做只会导致自己的速败;是采取保守的办法,安守自己目前所拥有的一切吗?面对周围虎视眈眈的“邻居”,这种想法显然是幼稚而不现实的;是把自己的一切拱手让与他人,以换回个人的与世无争和自在逍遥吗?这显然有悖于朱元璋的理想和抱负。那么,摆在朱元璋面前的选择只有一条,那就是:化被动为主动,不能盲目,不能放弃,更不能投降。

接下来的日子,依旧是血雨腥风。不过,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超人的谋略,朱元璋巧妙地改写了与其他各种势力的力量对比。首先,他利用元朝军队主力和小明王作战的机会,向防守薄弱、力量稍逊一筹的南面和东南的元军进攻。当时元军多线作战,力量受到牵制,再加上无法在短时间内迅速调来援军,所以朱元璋能够屡屡捕捉到战机,并取得胜利。此后,朱元璋致力于自力更生,进一步充实了自己的军事和经济实力。时机成熟后,朱元璋把军事进攻的矛头指向了土地肥沃,人民生活富庶的江浙一带,先后占领诸暨、处州。随后,他又适应新的军事形势,东征西讨、南征北伐,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奠定了统一全国的基础。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朱元璋都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他的最终战果就是赢得了天下,可是,就像今天很多人在创业中常遇到的困境一样,朱元璋也曾经遭遇过四面楚歌的窘境。如果当时他在闲境面前犹豫了,放弃了,那么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就很有可能因此而被改写。可贵的是,朱元璋坚持了下来,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可以读到明朝浩浩荡荡二百七十多年的历史。“以史为鉴,可以正得失。”对于那些遇到闲难就考虑放弃的人来说,朱元璋的成功就是一面正自己得失的镜子。看着镜子中的自己——这个想要成为创业过程中逃兵的人,你不感到惭愧吗?也许,你会觉得朱元璋离我们太遥远了,那么,接下来,我们不妨来看一看一个现代企业集团是如何在激烈的商场竞争中坚持下来,并最终获得成功的:这个事例的主人公就是西部著名企业西安海星集团董事局主席荣海。

荣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有一段话让人感慨万千。说,从西安地区看,到目前为止,当年跟海星一起创业的公司,或者一起创业的其他公司,今天已经一家都没有了。这不是说那些创业者当时不如我,更应当说那时相当一部分人要比我强得多。他们的学历比我高,人比我年轻,而且他们在初期积累财富的速度要比我快……这段话虽然很质朴,却揭示出创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实,这也是很多人都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为什么在一个行业中,尤其是新兴行业中,往往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笑到了最后,而当初那些实力远胜于这些小企业的公司却相继破产或者不得不转行呢?这其中就涉及到一个创业者或者创业团队是否敢于坚持的问题。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坚持不是指被动地坚持,对市场或者环境的变化熟视无睹,而是指主动地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断增强自己的适应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中时刻不忘把自己做大做强,才能在进取的道路上奋勇向前:正如荣海所说:“我没有被一时拥有的辉煌所陶醉的确,当海星集团在1990年通过计算机贸易获得业界肯定之后,荣海没有被这片刻的胜利冲昏头脑。相反,他开始考虑如何使自己的企业走上多元化的问题。走多元化,这对于现代中国的企业来说,几乎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然而,在多元化所代表的巨大商机和利润背后,却隐含着巨大的风险。更何况,商场如战场,稍有不慎,很容易满盘皆输。所以,很多创业者都视多元化问题为一个瓶颈。这种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一个人只有在自己最熟悉的领域里才最容易获得成功,跨行业生产或者经营很容易使自己陷入欲速则不达的境地。是保持自己目前的规模还是突破瓶颈增强企业的实力?在艰难的抉择之后,荣海选择了后者。这是因为,当时计算机贸易的市场竞争已经逐渐升级,如果想要使自己的企业持续拥有竞争优势,那么就必须走多元化道路。也正因为这一明智的选择,海星摆脱了单一经营对风险承受能力差的弱点,使自己的发展更上了一层楼。而与此同时,那些与海星一起创业的公司却在墨守成规、缺少长远规划和不主动适应市场变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勉强支撑。如果这个时候,这些企业能够主动适应或者选择其他积极的补救措施,那么,我们今天就可能不会只看到一个发展势态良好的海星。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那些曾经风光一时的创业者都选择了规避和放弃,他们没有坚持下来的勇气。现在回过头来看那些创业者,他们距离最后的成功只差那么一小步而已,然而,就是这一小步却成为了界定成功和失败的楚河汉界。因此,对于那些在创业过程中萌生出放弃念头的人来说,如此的前车之鉴,怎能不让自己在是否坚持的选择中慎之又慎呢?

再让我们来看一下海星今天的成就,因为成绩才最有说服力。当年,海星的掌门人荣海是从计算机起步的,随后,他涉足商品零售、饮品、房地产、生物制药等领域。在他创业的过程中,每一次的决策,都是一种对信念的坚持,而这种执着的坚持又为荣海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例如,除了保持传统的计算机贸易不变,海星在海南进行富于远见的热带农牧业投资,在海南房地产市场异常火爆的今天,海星创立的独具特色的热带果林观光园和大型特种水产养殖基地别具特色,源源不断地为海星带来了财富。此外,海星的投资力度和发展速度也令人瞩目。海星先后投资数十亿元,进军中原腹地和京津要塞,先后取得了国家重点高速公路河南开封段和阿深高速河北廊坊段的建设经营权……

创业没有尽头,海星用其蓬勃的朝气昭示着一个创业的真谛:坚持才会成功,坚持才有希望。我们都知道,当我们白手起家的时候,我们的力量很弱小。可是,“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任何的“大”都是从“小”开始,由“小”组成的。创业也是如此,只有不断坚持,克服重重困难,才能积少成多,成就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