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种效果误区。一个被管理得井井有条的企业和一个被正确领导的企业之间在一段时间内是没太大区别的,然而在未来的发展中两者的差别会越发明显,这也是很多企业死于发展阶段的原因。
对此,我们也在公开课中总结了领导者优于管理者的特点:
第一,领导者在理性之上的洞察力。管理者会管理的前提之一就是管理措施保持理性,以保证企业获取最大利益。而领导者在这之上还具备一种独特的洞察力——从各种理性管理措施中找到未来的领导策略。
第二,领导者可以更灵活地运用管理措施。对于这一点特性相信每个领导者都有感悟,死板的管理策略往往无法达到意向中的效果,而灵活多变的管理可以令团队、企业更具活力,更具发展潜力。当这种灵活的管理升级到非常恰当、非常熟练的阶段时便成为了领导。
第三,领导者可以根据一种管理行为解决多个管理问题。管理者可以依靠管理方法、管理策略有效地解决团队、企业运作问题。而领导者可以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或者一次性解决多个问题,而且不会出现重复的问题。
换而言之,管理者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而领导者以不再出现问题为目的。
第四,领导者拥有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头脑。领导者的这一特点在斯坦福大学公开课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甚至公开课中各位成功领导者所开的玩笑都极具想象力,并且十分有见地。可以说循规蹈矩的发展方式只适合管理者,而跳跃式的思维才是领导者的特征。
从这些特点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管理区别于领导的特征,也可以从中明确成为领导者所需要提升的特质。会管理不等于会领导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明白这一道理不是我们的目的所在,也不是斯坦福大学这一公开课的源起,如何从管理升级为领导,如何提升更多的领导力才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第三节 斯坦福大学展示的领导技能
加斯·塞隆纳是斯坦福大学商学院院长,在一次访谈会上,他论述了斯坦福商学院在培养新一代领导者时所面临的挑战与压力。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企业对领导者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管理问题。而作为专注于培养企业领导人的斯坦福商学院,面对新兴市场对人才的求贤若渴,他们又会作出什么样的改变呢?
关于这一问题,加斯·塞隆纳认为,随着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以往的领导者的确无法适应新型的环境,现在的雇主需要的是那些具备“领导技能”的领导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软技能”。
加斯·塞隆纳说:“融资、供应链管理、会计等都属于‘硬技能’——这些技能在工商管理教育中已变得更加标准化——已成为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一类保健因素。这几组技能的适用性非常广泛。坦白地说,各家商学院提供的此类课程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各种软技能——真正的领导力,与其他人协作以及通过其他人执行任务的能力,仍然供不应求。”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领导力,什么才是“软技能”呢?
领导者是一家企业的灵魂人物,企业的员工一般对领导者有着非常高的期望,但是有时候领导者的表现却往往不能如员工之意。尤其是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全球市场环境迅速变幻,各种新型的问题与危机随之而来,因此,斯坦福大学商学院认为,所谓的领导技能,就是能够处理各种危机的能力,也就是随机应变的能力。
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即将返程时,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中部地区发生爆炸解体,机上的6名美国宇航员以及一位首次进入太空的以色列宇航员全部遇难。“哥伦比亚”号的失事也印证了一点:太过复杂的系统是会出事的,不是今天,就是明天,合情合理。事故之后,人们总会积极地寻找事故原因来避免下次事故,这是人的一种本能,如果因为一次事故而从此放弃航天事业,或者不作检讨和寻找事故原因,听任下一次事故发生,那么这件事情就不是一个国家能够接受的。
美国之前几次航天飞机进入太空都没有问题,所以美国人对航天飞机的安全性就有了信心,认为航天飞机十分可靠,不会发生事故,因此在这次行动的时候特意带上了一位以色列的航天员来学习,但是没想到偏偏就是这个时候发生了灾难。
我们永远不要低估问题的破坏力,我们经常会听到“屋漏偏逢连夜雨”“人倒霉了喝口凉水都塞牙”等,这些情况经常会在我们周围发生。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企业就如同一艘在风浪中航行的船,如果想要保持前行途中的安全,那么企业的领导者就一定要履行好舵手的职责,在面对各种问题的时候都应该保持清晰的洞察力,发现问题,及时防范,不要等到最坏的时候再抱怨,“为什么这个问题偏偏在这个时候出现”,对企业来说,这时候处理问题的代价将是高昂的,甚至是毁灭性的。
既然危机是必然存在的,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对其防范,让它不能对我们产生太大的影响?以下有几点建议:
1.谨慎的乐观比盲目自信更有意义。
任何时候保持乐观心态都是很重要的,它是一种积极、自信的表现,同时也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但是乐观并不代表盲目的自信。
对待危机,领导者一般都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消极的态度,认为既然错误是不可避免的,灾难早晚会发生,索性就破罐子破摔,坐吃等死,那么,这样的领导者就很难有所作为;而另一种则是积极的态度,认为差错虽然不可避免,灾难迟早要发生,但是更应该不懈坚持,要全力以赴地准备迎接灾难,时刻提高警觉,防止问题的发生,从容地面对难题。显而易见,第二种态度比第一种态度更加实用和优秀,这种思维方式是谨慎乐观的一种体现。
毫无疑问,人类虽然越来越聪明,但是不可能彻底了解整个世界的所有奥妙,也不能掌握这个世界的所有规律。之前的案例告诉我们,容易犯错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弱点,无论科技多么发达,事故总是会发生,而且我们解决的办法越高明,面对的灾难也就越严重。所以,面对我们自身的缺陷,最好的办法还是思考得全面、周到一些,采取多种措施,防止人为的因素导致灾难的发生。
错误是这个世界的组成部分,人天生就是要与错误共存,错误并不总是坏事,错误可以理解为成功的垫脚石,因此,要勇于尝试,敢于犯错,面对错误不逃避、不气馁,更不要试图掩盖它。
不可否认,危机与挫折普遍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这一点谁都无法改变。但是,尽管如此,领导者也没有必要认为事情一定会向不好的方向发展,从而整天沉浸于悲观的情绪之中。恰恰相反,领导者更应该以此激励自己,激励员工,鼓励团队中的所有成员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面对工作,因为悲观和失望只会令事情变得更加糟糕,只有积极、努力地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去,事情才能出现转机,美好的愿望和远大的理想才会有可能实现。
2.面对危机应该去防范解决而非逃避。
危机无处不在,人是如此,企业亦是如此。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在管理企业的过程中总是要面对成百上千甚至更多的员工,这些员工也是形形色色,而且领导者还要处理数不清的内外事务,如果领导者没有能力驾驭这些人和事,那么企业的管理就无法顺利进行,企业就可能遭遇到更多的人为危机。
可以说,在企业经营管理上面,无时无刻不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危机,而这些危机有的已经表露出来,有的却潜伏得很深。已经表露出来的危机需要管理人员及时地运用人力物力去解决,而潜伏起来的危机则要求领导者加强监控和预防,将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让其不能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危害,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防患于未然。
也许是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影响,也许是因为积累了很多的经验,现代很多成功的企业家对潜在的危机都十分重视。麦肯锡公司曾经在对《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五百强公司调查后发现:在受访企业CEO中,有54%的人都对如何处理潜在危机日益重视,而这次调查确认的潜在危机分别有:暴力事件、工人罢工、恐怖活动、诈骗、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引发的官司、道德规范问题、CEO的接替、金融危机等。
危机就像是无孔不入的寄生虫一般侵扰着企业的正常运转。危机无处不在,这是一种切实存在的现状,企业的领导者如果想要减少或者避免危机的发生,就必须做好监控预防工作。良好的监控是防止一个企业可能出现危机的最好途径,而唯有具备足够的危机意识,认识到危机可能给公司带来的危害以及危机无处不在的现状,领导者才能更积极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防患于未然。
3.不要忽视任何小危机。
不忽视任何细节是有效避免企业遭受重大损失的基本要求。
什么是小的危机?这主要是根据危机的大小来定,这种大小是相对意义上的界定,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对于个人来说,房子失火或者是一场车祸都足以酿成一场危机事件。不管是飞机失事还是地震海啸,所引起的死亡都会对一个家庭产生巨大的冲击。个人或者小团队危机或许不会对大环境产生威胁,但是如果事态扩大,弥补和恢复危机所造成的危害也将进一步复杂,这就需要领导者能够分清主次和缓急,危机发生后无论怎样解决,无论是大是小,都会对集体产生一定的危害,而小的危机也可能引发一系列大规模的巨大危机。
西方有这么一首民谣:“少了一个钉子,丢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只马掌,瘸了一匹好马;瘸了一匹好马,阵亡了一位元帅;阵亡了一位元帅,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国家。”
因为少了一个钉子而丢了一个国家,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小的疏忽也会带来大的灾难,这是因为危机通常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个危机经常会引发另一个危机,一个看似小之又小的危机经常会引起连锁反应,这就是危机的连带效应,也是领导者必须重视小危机的主要原因。
小危机就像是将一块石子丢进了池塘会引起阵阵涟漪一般,对外界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所引起的大危机就是能够造成整个池塘的波动。
应付危机的技能,是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学员适应新环境的最佳领导技能。一位领导者如果无法有效地应付危机,即使他的“硬技能”再强悍,也无法带领一个企业做大做强。因此,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锻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