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女孩为什么会被聘用?原因就是:在一件很细小的、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上也能体现出对别人体贴、关心的人,总是受到幸运女神的青睐。
在一些不经意中流露出来的“小节”往往能反映一个人深层次的素质。
我国内地有家工厂,为了能从美国引进一条生产无菌输液管的先进流水线,曾做了长期艰苦的努力,并终于说服了对方,且美方代表已经来到中国,就要在引进合同上正式签字了。可是,就是在签字的那一天,在步入签字现场的一刹那,我方厂长突然咳嗽了一声,一口痰涌了上来,他看看四周,一时没能找到可供吐痰的痰盂,便随口将痰吐在了墙角,并小心翼翼地用鞋底蹭了蹭,那位精细的美国人见此情景不由得皱了皱眉。显然,这个随地吐痰的小细节引起他深深的忧虑:输液软管是专供病人输液用的,必须绝对无菌才能符合标准,可西装革履的中方厂长居然会随地吐痰,想必该厂工人素质不会太高。如此生产出的输液管,怎么可能绝对无菌?他于是当即改弦更张,断然拒绝在合同上签字——我方将近一年的努力也便在转眼间前功尽弃!
成有成的道理,败有败的缘由。“成也细节,败也细节”的提法自有其合理之处。既然如此,无论在大事情上,还是小事情上,都需要做到“滴水不漏”,“一丝不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稳操胜券。
敷衍了事,不成大事
哲语云:“轻率与疏忽所造成的祸患不相上下。”有许多人之所以失败,就是败在做事敷衍了事这一点上。这些人对于自己所做的事从来不会做到尽善尽美。有一位师父,他收的徒弟第一天进门,他就安排徒弟做例行功课——扫地。
过了些时辰,徒弟来禀报,地扫好了。师父问:“扫干净了?”徒弟回答:“扫干净了。”师父不放心,再问:“真的扫干净了?”徒弟想想,肯定地回答:“真的扫干净了。”这时,师父会沉下脸,说:“好了,你可以回家了。”徒弟很奇怪,怎么刚来就让回家,不收我了?师父摆摆手,徒弟只好走人,不明白这师父怎么也不去查验查验就不要自己了。
原来,这位师父事先在屋子犄角旮旯处悄悄丢下了几枚铜板,看徒弟能不能在扫地时发现。而那些心浮气躁或偷奸耍滑的后生,都只会做表面文章,是不会认认真真地去扫那些犄角旮旯处。因此,也不会捡到铜板交给师父。师父正是这样看透了徒弟,或者说,看出了徒弟的破绽,如果他藏匿了铜板不交师父,那破绽就更大了,不过,师父说,他还没遇到过这样的徒弟。贪婪或懒惰的人是不会认真地去做别人交付的事情的。
有无数人因为养成了马马虎虎、轻视工作的习惯,以及对手头工作敷衍了事的态度,终使其一生处于社会底层,不能出人头地。
在某大型机构一座雄伟的建筑物上,有句感人至深的格言。那句格言是:“在此,一切都追求尽善尽美。”“追求尽善尽美”值得我们每个人作为一生的格言。如果每个人都能采用这一格言,实行这一格言,决心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竭尽全力,以求得尽善尽美的结果,那么人类的福利不知要增进多少。
养成了敷衍了事的恶习后,做起事来往往就会不诚实。这样,人们最终必定会轻视他的工作,从而轻视他的人品。粗劣的工作,不但使工作的效能降低,而且还会使人丧失做事的才能。所以,粗陋的工作,实在是摧毁理想、堕落生活、阻碍前进的大敌。
实现成功的唯一方法,就是在做事的时候,要抱着非做成不可的决心和追求尽善尽美的态度。而那些为人类创立新理想、新标准,扛着进步的大旗为人类创造幸福的人,就是具有这样素质的人。
许多人做了一些粗劣的工作,借口是时间不够,其实按照各人日常的生活,都有着充分的时间,都可以做出最好的工作。如果养成了做事务求完美、善始善终的习惯,人的一辈子必会感到无穷的满足。
处处留心,于细微之处见精神
有许多人,总是苦于自己没有发展的机遇,认为自己迟迟不能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幸运之神没有眷顾自己。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很多时候,机遇就在生命的前方等待着,关键是要心思慎细,发现机遇。
“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就是说一定要从小事做起,不要以事小而不为。有的人能够从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体察到悲剧与幸福,他们将自己和他人的点点滴滴的遭遇转化成营养,从而来培育自己。
在北京,有一位年轻人,生活十分拮据,但他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一天,他把自己穿烂的一只皮鞋随手丢在地板上,谁知这只皮鞋鞋尖开了一道口子,像是咧着嘴在嘲笑他。当他一怒之下要把它抛到楼下去时,忽然从中萌发了创意。因为这只皮鞋面酷似一张脸谱。于是,他立即收集各种破皮鞋,并对它们进行艺术加工,使之变成一副副外形各异、表情极为夸张的面具,有的露齿微笑,有的瞪眼发怒,有的张口狂笑,看后令人既惊且喜,回味无穷。这些有特色的面具推上市场后,很快成为抢手货,这位曾经十分潦倒落魄的青年也因此苦尽甘来。
一位江西青年,尽管失业在家,但他喜欢琢磨事情。于是,他开始经营地板砖,由于同行多,竞争激烈,生意一直做得很难。一天,他去厂家进货,当他看到工厂旁堆着许多无人问津的破损地板砖时,忽然觉得这是个很好的赚钱机会。因为破损地板砖经过切割,可以加工成正品地板砖或地脚线。于是,他立即大量购进这些破损的地板砖,用自己装配的几台切割机进行统一规格切割,再以适当价格售出,获利甚丰。
其实,这对于一个人来说也是一样的。“细微之处”尽管只是一举手、一投足,只是一点一滴、一丝一毫,但像“一滴水折射太阳的光辉”一样,从其一言一行之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细微之处”不仅是个人道德修养的折射点,而且也是一个人道德养成的立足点,虽然微小而细致,但在人的成长中却至关重要。曾经的日本内阁邮政大臣——野田圣子,在很多场合她都会这样介绍她的身份:最出色的厕所清洁工,最忠于职守的内阁大臣。原来,步入政坛前的野田圣子曾在日本帝国酒店职业培训时得到一份洗扫厕所的工作,第一天伸出手洗马桶时,她几乎呕吐。勉强干了两个多星期,她再也不想干下去。有一天,她看见一位和她一起做清洁工的老前辈在洗完马桶后,居然伸手从马桶里盛了一杯水,当着她的面一饮而尽。她顿时目瞪口呆。那位在帝国酒店做了23年清洁工的老前辈却很自豪的说:“你看,经过我的手清洗的马桶,干净得连里面的水都可以喝。”从此以后,野田圣子像考古家清洗刚出土的稀世古玩般,洗每只马桶都全心全意,一丝不苟地,在培训考核验收时,这位贵族小姐当着很多人的面,从自己洗过的马桶池里盛出一杯水,仰头喝了下去。
清洗厕所不是什么大事,难事,但小事不小,小中见大。很多人没有成功不是因为他没有雄心壮志,不是因为他没有学识,没有胆识,而是因为他在处理小事上没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很多人都是败在了细节上,而成功也源于对细节的处理,就像野田圣子做清洁工时培养出来的对待小事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品质和精神,成为她成功的垫脚石。
专注是成功的重要元素
专注就是把意识集中在某个特定的欲望上的行为,并一直集中到找到办法并付之实际行动为止。专注有两个重点:让你的头脑冷静下来,把握住现在。这不仅是做人必备的,也恰恰是做事必备的。
在荷兰,有一个初中毕业的青年人,来到一个小镇谋生,找到了一份替镇政府看大门的工作。他在这个门卫的岗位上一直工作了六十多年,他一生没有离开过这个小镇,也没有再换过工作。
也许是工作太清闲,他又太年轻,需要打发时间。他选择了又费时又费工的打磨镜片作为自己的业余爱好。就这样,他磨呀磨,一磨就是六十年。他是那样地专注和细致,技术已经超过专业技师了,他磨出的复合镜片的放大倍数,比别人的都要高。借助他研磨的镜片,他终于发现了当时科技界尚未知晓的另一个广阔的世界——微生物世界。从此,他声名大振,只有初中文化的他,被授予了在他看来是高深莫测的巴黎科学院院士的头衔。就连英国女王都到小镇拜会过他。
创造这个奇迹的小人物,就是科学史上卓有成就、活了九十岁的荷兰科学家万·列文虎克,他老老实实地把手头上的每一块玻璃片磨好,用尽毕生的心血,专注地致力于每一个平淡无奇的细节的完善,终于他在他的细节里看到了他的上帝,也在他的细节里看到了自己更广阔的前景。
《成功》杂志庆祝创刊一百周年时,编辑们节录了一些早期杂志中的优秀文章,其中有一篇关于爱迪生的访谈给读者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这篇访谈的作者奥多·瑞瑟在爱迪生的实验室外安营扎寨三周才获得了访问这位伟大发明家的机会。以下就是访谈的部分内容:
瑞瑟:“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什么?”
爱迪生:“能够将你身体与心智的能量锲而不舍地运用在同一个问题上而不会厌倦的本领……
可以说,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做了不少的事。假如你早上七点起床, 晚上十一点睡觉,你就能做整整十六个小时的工作,唯一的问题是,他们能做很多很多事,而我只能做一件。假如你们将这些时间运用在一个方向、一个目的上,你就会成功。”
由此可见,只有选准目标,并且专注于其上,才可能获得成功。
面对小得不能再小、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工作,这些成功的科学家没有灰心丧气,没有悲观失望,而是专心致志,悉心观察研究,努力从中寻找变数。专心致志,求精求深,这也是智慧吗?比之那些朝三暮四,好高骛远,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愿做,无所事事,无所作为的人,那不是智慧又是什么?
人,一旦进入专注状态,整个大脑围绕一个兴奋中心活动,一切干扰统统不排自除,除了自己所醉心的事业,生死荣辱,一切皆忘。灵感,这智慧的天使,往往只在此时才肯光顾。没有专注的思维,灵感是很难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