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大全集
20039600000011

第11章 放下你的架子,尊重孩子(2)

一个孩子需要有机会与个性不同的孩子交往,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例如:孤僻的孩子需要较开朗的朋友;过分受到保护的孩子需要自主性较强的玩伴;胆怯的孩子需要和较勇敢或富于冒险精神的孩子在一起;幼稚的孩子能从与比较成熟的玩伴们的交往中得到益处;爱幻想的孩子需要更平凡一些的孩子影响;霸道的孩子可以由强壮而不好战的玩伴来矫正。因此,父母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建议孩子和不同个性的朋友在一起相处,并鼓励他们之间建立相互矫正的关系。

2.培养广泛兴趣,增强自信心

如果你不会游泳,你就不会被邀去游泳;如果你不会跳舞,你就不会被邀去参加舞会。当孩子在某些方面有善长,就有了自信心,并为他们结识新朋友提供了机会。心理学家怕恩特兑:“友谊建立在共同兴趣的基础上。如果你的孩子朋友不多,那么就努力培养他们的广泛兴趣。这样,在参加共同活动中可以逐步建立朋友之间的友谊。”

3.给孩子足够的选择余地

孩子需要人指导,也需要自己决定一些事。

老李的儿子扬扬11岁时交了一个朋友,老李发现儿子的朋友喜欢和人争辩,生活习惯也不好。这位朋友来家里玩,不经允许就到厨房里拿食品。老李向扬扬提出来,但决不强求孩子停止和这位朋友的往来,很快,扬扬在接触中亲身感到这位朋友蛮横、粗俗,不愿再和他来往了。

4.要引导孩子交“诤友”

“诤友”是指敢于直言不讳地开展批评的朋友。真正的友谊,既要与朋友分享欢乐,为朋友排除烦恼,分担不幸;又要当朋友言论、行为上有了缺点和错误时,能坦率提出批评,诚恳提出忠告,这才是真正的朋友。

5.让孩子感到他的朋友在家中会受到欢迎。

孩子和他的朋友在家中相处得越融洽,就越不可能去外面寻求刺激。这就为孩子交友打下健康的基础。

对10岁以上的孩子来说,对他朋友的直接指责,很可能导致孩子的反对;而间接的、巧妙的批评则要有效些。你可以对他说:“这孩子常闯祸,你和他在一起可要注意!”

如果孩子继续与那个不讨人喜欢的朋友交往,你可以制订一个严格的作息制度来限制他们,并告诉你的孩子,这是你规定中的一个条款,希望他能严格遵守。

6.为孩子做出榜样。

记着别人的生日并安排和朋友聚会的父母,以自己的言行告诉他们的孩子如何和朋友建立友谊,孩子会从父母和朋友的交往中学到很多东西。

没有比友谊更贵重的礼物。在充满爱、耐心和温存的指教下,父母能使孩子们学会这些方法。

⊙与孩子商量,尊重他的发言权

〖场景再现〗

有一个叫李刚、另一个叫王海的两个男生,他们的父母失业了,两个家庭都陷入了困境。面对同样的境况,两个孩子的表现却截然不同。王海依旧没有改变穿耐克、乔丹等名牌,跟着时尚走的习惯,最近又迷上了网吧,并且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更别说按时上课了。

“海儿是全家的希望,只要他读书好,将来有出息就行,没想到他连课都不上!”王海的父亲感到非常失望,“但我们还是觉得孩子应该拥有这个时代给予他们的快乐,再苦再累也不能让孩子觉得委屈,不能让他来承受父母因工作失败而带来的酸楚。所以,我们从不在孩子面前倾诉失业后的失落,更不会抱怨挣钱太辛苦和受到太多的委屈,照常满足他的吃穿要求和他想要的零花钱,没想到这孩子把我们对他的期望抛到了九霄云外。”

而李刚却和王海大有不同,虽然有时上学也常迟到,可是成绩却有进无退。

原来李刚的父母下岗后又另起创业,白天黑夜顾不了家,但思前想后,李刚的父母还是将实情告诉了孩子,与孩子商量商量应该怎么办。“有句古话不是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吗?我们生活困难,孩子是家庭成员,有义务做贡献,帮助家庭早日脱离困境。”

李刚的父亲是一个性情爽朗的人,提起儿子就乐呵呵的:“与孩子商量后,孩子也很乐意,主动提出照顾好奶奶和搞好自己的学习。我们有时回家累了,他还会为我们捶捶背,按摩按摩。这孩子一岁多就会为我们添饭、拿拖鞋,我们就没不放心过,只是表扬鼓励他,并教他做力所能及的事,我们遇到什么困难也会与他商量,请他帮助想办法。我们常对孩子说的就是‘我们都是家庭中的一员,要相亲相爱,尽职尽责’,儿子做到了,他关心每个家人,把奶奶也照顾得挺好,这可解决了我们家的大问题了。而且听说他现在学习也没耽误,真是让我们高兴,也太难为孩子了。”

【深度诠释】

“这件事爸爸妈妈想听听你的意思。孩子,这是个严重的问题,咱们商量一下看怎么解决好。”作为家长,在尊重孩子的发言权方面你是否这样做了。

孩子是家庭的重要一员。可是,许多父母在决定一些事情尤其是一些重要的事情时往往把孩子排斥在外。是的,生活中纯粹的大人之间的事没有必要不让孩子知道,可是还有很多事是完全应该让孩子也参与讨论的,尤其是涉及到孩子的某项决定时。不要以为孩子小,什么也不懂。更不要以为孩子是你的,你就可以随便对他做出决定。

事实上,只要是家庭的成员,即使年龄小,总归是一个人,他有权知道关于自己以及家里的事情,有权参与家庭事件的讨论与决定。

由此,我们作父母的要时刻记得,孩子是家庭重要的一分子,许多事情,不要忘记弯下腰与他平等商量。

一家人坐在一起商量某件事,大人和孩子各自的观点都被摆出来,做父母的把意见耐心地传递给孩子,让他思考判断,然后耐心地听取孩子的想法,把自己置于孩子的思维高度,总能找到每个问题最合适的答案。

当然,商量,不是父母发号施令,而是要使每个问题的解决都打上“民主”的印记。商量更不是迁就,而是父母与孩子对话、沟通、相互了解,形成双方可接受的意见或办法。

如果你还在抱怨孩子不理解你,老跟你作对,那么就先想想自己是否在理解和尊重了孩子的基础上与孩子商量了?

【专家支招】

学会与孩子商量,可以从下面的小事开始:

你现在不想睡觉吗?明早你能够按时起床上学吗?

你又要这么多钱做什么?给一半可以吗?

旧文具盒扔掉买新的,可是这不在我们这个月的消费计划里,怎么办?

……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写过一篇文章,叫《商量,商量,再商量》,这一点对于孩子的学是十分必要的。卡耐基不是也曾经这样说过吗:对待杀人犯,还该讲三分道理哩。与孩子商量,完全可行,作父母的赶快试试吧,一定会发生你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许多父母也想和孩子商量,但往往不知道怎样做才合适。那么,你不妨按照下面的方法来做做看。

1.尊重孩子的每一个意愿和想法,给孩子一个自主决定的机会

尊重孩子的权利,就是要征得孩子的同意,让孩子有选择的机会并且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给予引导,这也是民主家庭中父母为孩子应当负起的一个责任。

2.父母在决定之前,不妨先听听孩子的意愿和想法

现在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艺,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那么,如果让孩子学,一定要仔细观察,再选择一种比较适合孩子性情及兴趣的才艺。千万不要让他一下子接触太多,或强迫他学习没有兴趣的东西,破坏了他以后学习的信心和欲望。

⊙尊重孩子的理想和追求

〖场景再现〗

肖琳是个充满幻想的女孩子,喜欢写作,梦想能成为一个大作家。她每天都会把所思所想记录下来。上了初三,马上要中考了,学习和生活越来越紧张起来,可是她每天还是坚持2000字的创作,这样有些影响学习,学习成绩开始下降。

这学年的期中考试过后,肖琳的妈妈到学校开家长会,才知道肖琳的成绩已经由原来的上游下降到了班里的中游,妈妈很是生气。回到家里,直接奔入肖琳的房间,还没开始说话,就看到了肖琳桌子上摆着一摞的手写稿,自然是气不打一处来,二话不说就把这些稿子打翻在地。肖琳看到妈妈的这种做法,看到自己珍贵的书稿被随便丢到地上,很伤心。哭着对妈妈说:“你知道这些书稿付出了我多少心血?对我有多重要吗?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妈妈在气头上,听不进肖琳说的任何一句话,不由分说地骂道:“能写点东西能考上高中吗?能考上大学吗?你这样下去,一辈子都没有出息!你这些东西,都有什么好处?简直就是不务正业!”

肖琳一下子蒙了,她根本想不到妈妈会说这样的话,她不知道妈妈怎么会觉得她的梦想竟是如此的幼稚。

【深度诠释】

天下做父母的,没有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龙成凤的,因此有的父母从孩子咿呀学语时就为孩子设计了一幅理想的蓝图,甚至孩子以后要上哪所大学的哪种专业都考虑到了。为此,父母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不顾孩子的爱好和理想,强迫孩子按他们自己设计的轨道发展,如果孩子有一点没有符合自己的意愿,就对孩子的所有努力和成绩全盘否定,甚至打骂孩子。确实,随着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父母这种望子成才、追求上进的良好愿望,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为了孩子能有一个好的前途,而给孩子过大的压力,结果让孩子不堪重负而走向极端,这就太让人遗憾了。

也许这些父母认为,孩子还小,很多事情他们都不懂,父母们为他们做出的选择对他们有好处。殊不知,孩子虽然年龄小,但是他们也有着鲜活的思想和情感,有自己的兴趣、志向和理想。孩子为了自己这些目标而努力的时候,是自觉自愿、积极主动的,而且学得又快又好,同时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如果父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让孩子担负起父母的愿望,那孩子就会感到身上的担子太重了,压力太大了,孩子就会觉得学习是一种痛苦的过程,同时也会使孩子失去自己的成长空间和独立意识,这就可能导致孩子产生抵触、反叛与对抗的情绪,出现与父母关系紧张、厌学等现象,甚至走上歧路。也有些孩子会变得精神委靡,对生活、学习感到迷茫、失去信心等等,这些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极其不利,甚至可能引发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

【专家支招】

父母千万不要为孩子设计发展的模式,不要让孩子做自己的“接力棒”。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孩子也不例外,那么,父母又该如何对待孩子的理想和追求呢?

1.给孩子一个想成为自己的空间

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成长空间,让他们有自己的理想和愿望,有自己的思想和独立思考的权利,不要让孩子成为别人怎么想,孩子也要怎么做的盲从的产物,更不要让孩子成为代替父母实现未尽理想的工具。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和兴趣,向孩子提出建议,引导孩子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

2.尊重孩子的独立性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会逐渐形成独立的意识,所以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充分地发展,而不是被父母限制在已为他们设计好的框子里。不然的话,他们也会像自己的父母一样,在补偿父母遗憾的同时,留下自己的遗憾。

3.给孩子最后的决定权

对孩子的理想,父母如果觉得是合理的,就应给予尊重和支持。对孩子理想真正的支持应该建立在对孩子的充分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之上,以孩子的心理准备和接受能力为前提,然后进行适当的启发和引导,需要的是精心呵护,不是说教,不是命令,更不是趁机提条件。即使孩子的理想与父母的意愿产生了很大的偏差,也要平静地与孩子沟通,在尊重孩子理想和追求的基础上,通过充分的商量和探讨,让孩子充分理解父母的想法,然后再把决定权交给孩子。

4.对孩子的要求不可过高

父母在尊重孩子理想和追求的时候,还要注意一些问题:不要在孩子建立理想的初期就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和警示,这样做很可能就会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轻易放弃自己的理想。

5.精心培养孩子的“理想之苗”

当然,对孩子的理想,父母采取不理不睬或者拔苗助长的做法也都是错误的。如果父母们用这样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的理想之苗,那么,也许孩子永远也不可能树立稳固理想。正确的做法是鼓励孩子树立理想,并为理想而努力。总之,父母对孩子的理想之苗,要一点点地培养扶持,要细心浇灌滋润。

孩子的成长之路本身是五彩缤纷的。对于社会来说,不仅需要高层次的人才,更多需要的是普通劳动者。作为父母,培养孩子要顺其自然、因材施教,是什么铁就打什么钉。因此,为人父母者,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从精神上给孩子关爱,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愿望发展,而不要一味地强行让孩子按照父母设计的轨道生活。

⊙尊重孩子的隐私

〖场景再现〗

丽丽是某校一名初二女生。有一天,她正走在上学的路上,突然间,她想起了昨天晚上的作业忘记带了,于是急忙又掉头往家跑。当她掏出钥匙打开家门时,看到妈妈正从自己的房间里出来,脸上带着不自然的表情。丽丽走进自己房间去拿作业本,推开房门,她愣住了,她看到自己书桌的抽屉全部敞开着,自己的日记本、同学们送的生日礼物及贺卡等全都胡乱地堆在桌子上。

丽丽非常生气地质问妈妈:“你为什么翻我的抽屉,随便动我的东西?”

没想到妈妈却比她还生气:“怎么了?当妈妈的看看女儿的东西还有错吗?”

“可是你应该经过我的允许才能看啊!”丽丽很愤怒地回答妈妈。

“小孩子有什么允许不允许的,别忘了我是你妈妈,好了,快去上学吧!”妈妈毫不在乎地对丽丽说。

【深度诠释】

生活中,很多父母和孩子在“隐私”问题上可能也有过不少交锋。一封封“地址内详”的信件让父母们疑心不止;孩子在日记本中记下心中的真实想法,父母们也希望能够“拜读”;而对打到家中的电话,父母们更要例行检查了……这些关心的行为都让孩子们感到不舒服。

隐私,是每个人藏在心里,不愿意告诉他人的秘密。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隐私,孩子也不例外。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生活领域、知识、情感都逐渐丰富起来,自我意识、自尊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原先无所顾忌敞开的心扉也会随之渐渐关闭起来。但是,很多父母却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孩子正在长大,忽略了孩子也会有自己的秘密,总认为自己是孩子的父母,可以无所顾忌地进入孩子的世界、随意闯入孩子的“隐私地带”,甚至粗暴干涉,私拆孩子的信件、监听电话、偷看日记等。

那么,这些孩子为什么对父母偷看他们的日记、私拆他们的信件如此反感呢?又为什么总爱在家中自己使用的抽屉上锁上一把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