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潜意识与第六感大全集(超值金版)
20033800000035

第35章 最难借的东风——运气(2)

这九个层次正是意识攀爬的阶梯。按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肯恩·威尔伯的观点,每个人都必将经过这样一番旅程。从最初级开始,在自我意识得到阶段性的成长后攀爬到下一阶段,并获得新的更开阔的感知。但是,在每一个阶段的自我发展都可能会出现一定的状况,阻碍或影响自我的正常发展,并在晋升到下一个阶段时埋下隐患。当然,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到达意识巅峰。所受内外修炼不同,而每个人最后所能达到的意识层级也就不同。

在发展阶段中,自我都会面临一些难题,这也正是每个人成长的困惑。那么,自我如何克服这些难题,可以决定它的结果是更健康还是更混乱?自我首先会认同它所处的阶段,接着它必须通过那个阶段的考验,不管是学习生活能力,或学习语言。但为了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发展,自我必须摆脱前一个阶段或不再认同它,这样才有空间晋升到更高的阶段。

每当意识处在一个阶段的时候,会领略到相应高度的意识体验。因此,人们生活在现实中,很容易接受命运的限制,最大的枷锁是世间相对的价值观,认定人生所要追求的不外乎长寿、财富、官位与声名,等等,而忽略了自我提升转化才是人类的正确选择。

由此可见,视野,极其重要。

有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寓言故事。

一口废井里住着一只青蛙。有一天,青蛙在井边碰上了一只从海里来的龟。

青蛙对海龟夸口说:“你看,我住在这里多快乐,有时高兴了,就在井栏边跳跃一阵;疲倦了,就回到井里,睡在砖洞边一回。或者只留出头和嘴巴,安安静静地把全身泡在水里,看看那些虾和蝌蚪,谁也比不上我。你为什么不常到井里来游赏呢!”

青蛙沾沾自喜,它所能触及到的视野范围,就是井底的世界。视野的范围围住了它对世界的认知。它的世界只有一片宁静和泥淖。对此,我们认为青蛙是可笑和可怜的。事实上,有时候,可怜的何尝不是我们自己。我们凭借自己狭隘的认知,对世界作出自己的“权威”定论,很多人往往执迷其中,并沾沾自喜。

海龟听了青蛙的话,倒真想进去看看。但它的左脚还没有伸进去,右脚就已经绊住了。它吓了一跳,连忙后退了两步,把大海的情形告诉青蛙说:“你看过海吗?海的广大,何止千里;海的深度,何止千丈……那里才是真正的世界。住在那样的大海里,才是真的快乐呢!”

青蛙听完海龟一番话后,吃惊地待在原地,惊讶于大海的宽广与博大,惭愧自己的狭隘,顿时哑口无言。

大海的世界固然博大,但真正的世界是无限的,在海龟感知之外,还有更宽广的土地,更广袤的天空……

人生又何尝不是呢?视野范围之外的天空,远比想象中的要辽阔。

成长是一番曲折的旅途,意识的成长也是如此。从最初自我的身体感受,逐渐成长感知世界,对世界表象的了解,内在的思考,逐步形成稳定的价值观……由此,视野越宽阔,对世界的了解越深刻,自我感知的世界也会逐步拓展,进而形成自己的感知圈。而那一个圈的范围,即是能看到的世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每个人的圈的大小各不相同,并不具有同一性。

如果感觉到自己的无知与渺小,又想逃离狭隘的自己,认识更精彩的世界,那么,就得一直在路上前进。领略更多的人生风景,让意识攀爬更高峰,感受生命更高一层级的快乐,这才是秉承自我本真的最美好向往和追求。

在“大鹏南飞”的寓言中,大鹏要南飞之时,水面激起三千里波涛,它展开翅膀盘旋而上,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它是乘着六月刮起的大风而离开的。为了奔赴南飞,它执著地高飞,却得来蝉、小鸟和麻雀的讥笑。

蝉与小鸟讥笑大鹏说:“我们一纵身就飞起来,碰到树木就停下来,有时飞不高,落在地上也就是了。何必要升到九万里的高空,再往南飞去呢?”

水泽边的麻雀讥笑大鹏说:“它要飞到哪里去呢?我一跳跃就飞起来,不到几丈高就落下,在蓬蒿草丛中翱翔,这也是飞行的绝技啊!它还要飞到哪里去呢?”

且不论南方是否真有光明,是否真能让人得到智慧,但是,大鹏清楚地知道只要往上提升,才可以有更加宽广的视野,视野是唯有高处才能得见的乐土,只有更宽阔的视野才能看到更加美妙的人生风景。

意识的高度,决定视野的广度,意识向上攀爬的路线,是成长的轨迹。而更宽广辽远的世界在更高的山峰。人生的成功与否,与视野高度息息相关。也正因为视野决定人生高度,所以古人才有登高望远的名言,也才有坐井观天的寓言。一个人一生的脚步,绝不会超过其视野的极限。请跨越自我的藩篱,攀爬意识的阶梯,拓宽视野,在越来越高的人生高峰眺望最美的风景。

预期目标:拉好终点线的冲刺

【心理预期,如同一根神奇的魔杖,它能让人腾云驾雾,一路顺风,亦能让人坎坷不断,步步惊心。】

每个人都渴望掌握命运,并希望通过各种外在或内在的方法对其进行探求了解。其实,每个人的命运都与他内心的渴望有关。一个人所能取得的人生高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在童年时的梦想。梦想是人们心理的预期目标,一旦这个预期目标被设定,人生的轨迹定会向其而行。

网络上流行这样一句励志话语:“你相信什么,就会看到什么。”这话听上去有些夸张和神乎,可其中却蕴藏着一个心理学道理,正是心理预期目标对人们产生的巨大作用。

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神”,它也是世界上最科学的“神”,它通过控制思想和行动来帮助人们达成所愿,并且,在大多数的时候,都非常顺从。这并不是一个脱离了唯物论的形而上说法,因为它还具备一个十分权威的依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肯恩·威尔伯在他的著作《一味》中这样写道:“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永远有一个清醒的东西。它在醒时、入梦或深睡中,一直都维持着觉知。那永远存在于当下的觉知,就是我们的神性。那份潜伏的、持续不断的觉知力就是神性的不灭之光,也是我们通往‘神’的管道想要领悟我们的无上神性,我们必须接通这股持续不断的觉知电流,使得醒时、入梦与深睡都充满着电力。它将使我们不再认同肉体、心智、自我或灵魂,并且帮助我们认出那持续不断的或不受时间限制的‘神’。”

这其中所说的“神”,正是所谓的超越感官知觉的第六感的力量。而如何让这个住在我们心中的“神”顺从意志的引导,转化为达成所愿的力量?

方法并不难,这就需要对其发布命令,听从意志的指挥。在心中树立一个预期目标,拉出一个清晰、明确、强烈的终点线。这样“神”的力量也会数倍增加,在生活中才更能抢占先机,顺心称意。

著名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说过:“世界上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抱着希望而做成的。”人们基于对环境的认识,进而产生了价值感和期望,引出需要,而需要又引起动机。一个人生存在世界上究竟是为什么?为了拥有更多的幸福感,为了自我价值的实现,为了功成名就,为了帮助他人……答案各有千秋,但无论是为了什么,在心中总会设定一个目标,并且为了达到这个人生目标,不断学习和成长。

目标是人心理预期的愿望,为自己确定一个希望达到的场景。而生活中也的确如此,每个人在做事之前总会有一些期盼,或达到一个什么效果,或积累到一个怎样的范围。无论是长时间的还是短时间的,无论是高远的还是平凡的,这些期盼正是心理预期目标。

心理学的许多实验表明,漫不经心的练习是没有什么作用的,也因此会“无的放矢”。由此可知,意识的特点是有目的性的行为,有无目的性的行为结果也大不一样。行事前,在心里树立一个积极而明确的标杆,在不觉之间,内心多了一层的积极的牵引力和推动力,身体里会充满力量,好运气也会随之降临。

人本身的渴望和存储的力量决定着未来,并为未来制定方向,驱动行为朝着人生的“太阳”执著地前进。很多人都知晓这个道理,但却不愿放弃旧有的思维,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或者是很难如此。

心理预期,如同一根神奇的魔杖,它能让人腾云驾雾,一路顺风,亦能让人坎坷不断,步步惊心。

很多成功人士经常会强调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其实这也正是这个道理。对他人的预期往往会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自动实现。

一开始认为对方是一个好人,对方往往就成为期待中好人的样子;而一开始认为对方是一个坏人,对方往往就成为一个自己最讨厌的坏人。如此奇怪的现象,很多人常常费解。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这一切会渐渐明朗起来,在经过第一眼判断后,潜意识就已经在大脑中对这个人做出了心理预期的目标:这个人是坏人,我不会与他过多的沟通和交流;这个人是好人,同他交往会给我带来很大的益处,我期待同他更进一步的交往。

正是如此,当肢体和思维对潜意识暗示命令后,一个顽固的心理预期目标即刻产生,而这个预期目标,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事态发展,掌控人际关系、生意合作、幸福感受,等等。

有一个非常普遍现象,无论是著名人士,还是普通百姓,抑或是研究学者,在他们口中经常会听到类似的话语:“社会就是这个样子,我也是无奈”“世界根本就不存在公平,我也没办法”……人们已经习惯了把自己的无奈感归罪于整个社会,于是,在千万的抱怨声中,社会便理所当然地成了人们一切不顺心的代罪者。但一些对人生、对社会持积极态度者则认为:如果你无法改变世界,那就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心理预期。将事情朝着一个光明的方向期盼,人际交往更多的朝着融合期待。

既然了解了这个道理,试着转换思维,调整心理期待,在面对同样的一个人,同样一件事,其事态的结果会完全不同,由此便会发现,成败是可以由自己掌控的。

一个人要使自己生活得有意义,就要树立一个明确的理想目标。不要因为害怕目标定得太大而成为遥远的空想,完成巨大的预期目标会很难得到预期效果。这必定不会成为阻碍,可以将大目标化解成几个小目标,再将小目标一一完成。用这个方法有助于克服畏惧心理,如此一来,成功也就会变得更踏实,并且有据可依。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一个不知名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无名小将,赢得了世界冠军,这结果的确轰动。全世界的人都好奇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很多人都说他得了神助,人们习惯用神话的说法解释一些不寻常的奇迹。而这无名小将得奖后的自传,使真相大白。

他在自传中这样写道:“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把我分解的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这是他成功的秘密,简单、朴素且惊艳。他的心中也有一个赛道,他把一个长远的终极目标划分成一个个短而容易达到的预期目标,在每一段路上都给自己拉上了一根终点线,用无数个小成功,累积出了一个世界冠军。

其实,人生终极期望目标是统帅,是灵魂,是抽象的理念,它贯穿于生活的每一个目标,每一个目标也都体现了人生的终极目标。这好像连环套,大目标统率小目标,小目标牵制大目标,大目标是实现小目标的动力,而小目标是实现大目标的基石,如此相互缠绕、制约和影响。

预期目标的力量是超乎想象的。懂得运用这心理预期目标的技巧,正是对这种智慧的完美运用。比如,在谈生意时,却已经暗下结论,认为这笔订单不可能成功,当如此负面预期产生,那么,得偿所愿,结果一定糟糕极了。

很多时候,人们会因为一些表面的现象而产生负面的预期心理。

举个例子,当业务员遇到的客户可能衣着很不讲究、头发没梳、办公室设备很差、沙发座上都是裂痕、讲话很不上档次……

一旦大脑先入为主地认定这个项目谈不成,潜意识便会听命于心理预期的指令,从而放弃让这笔生意成交的机会和可能。这并不是邪门儿歪道的神乎论,当意识中作出判断后认定这个客户不会买你的东西时,业务员推销的热忱就会瞬间消失,客户很容易察觉到这种消极的态度,所以也不会购买。

又如,婆媳关系。当一个女孩嫁为人妇,假如刚开始婆婆对女孩有些冷淡,心思细密的女孩就会暗自揣度,会不会是在什么时候无意得罪了婆婆?是不是婆婆从哪儿听到关于她的一些坏话?也许婆婆讨厌她?

一旦产生这样的想法,在下一次见到她时,自然时刻注意保持警惕,不敢越雷池半步,言行中处处保持距离,以防触碰自己在心中设下的警戒线。事实上,有时候婆婆并不是媳妇想象中的模样。可能婆婆只是恰好有烦心事,心情不好罢了,而且她看到媳妇的言行,认为她在刻意疏远自己,必定有意见,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是因为行为主体最初设定了一个消极的心理预期。

“你打心底里认为会发生的事,就真的会发生。”心理预期会影响到周遭的人,尤其是越尊敬的人,对人的影响越大。预期心理决定人的态度,而态度决定了人的外在的行为。这类似于蝴蝶效应的道理,环环相扣,最终趋向于最初的预期,一切都是心向所致。

理想、计划或者一个正确的目标,它会给人最适合的方向,并将一切有利的因素吸引到身边,然后促使人们采取最恰当的选择和行动。

善用此种意识的力量,学会认识自我,臣服于内心正确的东西,调动全身的积极力量,才可以为能量提供足够的空间,来吸引内心的愿望,向着一个最终的目标前进。摒除一切消极的心理预期,为自己设置一个阳光的预期目标,更好地发挥自己身体中的潜能。凡事朝“最好”的方面想,随时保持“正面的心理预期”。随时为困难做准备,周遭的人自然就会对我们投以微笑,好运也会被积极的能量吸引过来。

内心追问:为什么说性格决定命运?

【性格,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主要体现,它标志着一个人的行为方向。】

命运,究竟是由谁掌控?

有人认为,很多事情是上天注定的,并且把一些无可奈何之事归结为宿命或者其他神秘的东西。

有人则认为,命运走向,并不是由他人操控的,而是自身与外在世界共同反应的结果,就好像是提前设计好的电脑程序一般,无论过程如何复杂变幻,却一直都是在一条已知的轨道上运作。

事实上,谁都不会是命运的主宰,因为它们本身就藏于每一个生命的体内,伴随生命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