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理三术:洞察术、操纵术、调节术
20026800000007

第7章 洞察术(7)

笔迹流露心迹,签名反映性格。

文如其人。文笔反映人的心路历程和处世心态;文风体现人的个性和胸怀;笔风则流露出人的性格。

字如其人,看笔迹识个性。

汉字的笔迹与书写者的个性之间有着神奇的联系。

运笔有力,笔力浑厚,说明书写人性格刚强,气魄宏大,并有强烈的支配别人意愿,但这种人往往过于自信或容易自满;运笔协调流利,轻重得当,说明书写人善于思索,爱动脑筋,有较强的理解分析能力,善于随机应变;如果运笔轻浮,说明书写人缺乏魄力和毅力,在生活中常常不能如愿以偿。

如果全篇文字连笔甚多,速度极快,说明书写人充满活力,待人热心,富有感情,并且动作迅速,容易感情冲动;如果全篇文字工笔慢写,笔速缓慢,说明书写人性情和蔼,富于耐心,善于思考,办事讲究准确性和条理性,不善谈吐,但往往有善于临时发言的才能。

字体简洁明了,没有花样和怪体,说明书写人比较诚实,办事认真细致,心地善良,能关心他人。如果字体独特,伴有花体和怪体,并夹杂许多异体字和非规范字,则说明书写人有较丰富的想像力和幽默感,但爱吹毛求疵,自我表现欲强,这种人多半多愁善感,很在意外界对自己的看法。

全篇字体大小适中,端正工整,说明书写人平易近人,温柔审慎,行动从容不迫,遇事较为持重。如字体很长,则说明书写人活泼好动,有较强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字形很大,甚至不受纸上格线的约束,书写人往往是办事热情、锐气洋溢,并可能在许多方面有所擅长的人,但这种人缺乏精益求精的态度。字形很小,则说明书写人精力集中,有良好的注意力和控制力,办事周密谨慎,看待事物往往比较透彻。

全篇文字松散而不凌乱,书写人往往是热情大方,不拘小节的人,这种人喜欢直言不讳,善于交际并能与朋友相处,别人征询他的意见时能以诚相见,并能宽恕他人的过失。全篇字迹密集拥挤,则书写人通常沉默孤僻、谨小慎微,不善交际。

字行习惯向上倾斜,说明书写人是个欢快乐观、力求上进,并总是精神焕发、希望成功的人,这种人往往雄心勃勃,有远大的抱负,并且能以较大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付诸实现。字行习惯向下倾斜或忽上忽下,则说明书写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定,遇到挫折容易悲观失望。每个单字都习惯向右倾斜,说明书写人比较热情开朗,乐于助人,待人接物均能以诚相待;单字习惯向左倾斜,说明书写人分析力、判断力强,理智能支配感情,不会感情用事。

通过笔迹识别个性,除以上几种识别方法外,还须对上述各个方面进行综合筛选,剔除假象,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方可求得对书写人个性特征的完整认识。另外,随着一个人的成长,笔迹会有或大或小的变化,应仔细鉴别。

不可小看的“签名”

签名是人们一项重要的交际内容。签名有美有丑,有大气也有小气。别人不仅通过看签名获得其个人信息,还把签名者的性格读了出来。

名字写得特别大的人,表现欲望强烈,喜欢招摇;注重表面文章,总是将非常多的精力用到衣着打扮上,虽然会给人留下良好的视觉感受,却不会让人对他们念念不忘,因为他们没有办法打动他人的内心。他们总喜欢将众多的任务揽于一身,但是他们的工作成绩暴露出他们的真实面目,那就是他们能力有限。遇到困难显得软弱无能,更有甚者无法善始善终,中途退却,所以他们没有成就大事的可能。

名字写得特别小的人,与签名特别大的人截然相反,不喜欢在大庭广众抛头露面、惹人注意,既不积极用特别的外表吸引他人的注意力,也不主动向他人打招呼和表示什么。他们对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工作上的表现虽然不是十分积极,但自己的工作都能集中精力来完成,没有很强的功利心,甘于平淡的生活。

名字喜欢签在上方的人,通常都有雄心壮志。他们不畏艰辛,坚定执著地朝着自己的理想前进,积极乐观,会想尽办法战胜眼前的困难。他们喜欢荣誉和鲜花,对世间的一切享受非常热衷,这也是他们不懈努力的最终目的。他们可以成就大的事业,同样也会将灾难降临到他人的头上。名字向下的人,通常是消极的等待者或妥协者,总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犹如大病初愈,又好像经历了什么沉重的打击。他们自信心不足,不敢设计理想,见到他人取得荣誉虽然有时也会热血沸腾,但转眼间又去随波逐流了。

名字喜欢签在左方的人,不喜欢按照常规办事,喜欢标新立异和追求不同凡响。如果他们喜欢某个人,就会对其冷酷到底;如果讨厌某个人,则会热情周到,不亲假亲。他们喜欢表现自我,在陌生人面前直言不讳,而他们认真诚恳又不失幽默的表现会博得大众的喜欢。

名字向右的人,积极乐观,信心十足,总是一副充满朝气、和蔼亲切的样子,在人际交往过程当中经常主动向他人靠拢,别人也会笑脸相迎,和他们愉快地交谈。但这并不是他们成为社交高手的主要原因,他们真正高明之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交往的时候表面热心参与,而实际上置身事外,对全局进行缜密的观察,别人的一举一动几乎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所有的发展变化都在他们的预料当中。

心理洞察术。

1、边听边记笔记,会给人一种严肃认真的印象。

2、签名时字体大一些,会让人感觉更深刻。

3、随时翻看记事本,会让人感觉思维很缜密。

从小错误中检测人品,从细微之处探查心理。

了解他人的心理不仅要抓住对方大致的心理波动,而且要于细微之处下工夫,利用细小的刺激来影响特定情形下的心理,既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又有极强的针对性。

人为什么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犯错误。

人人都不喜欢犯错误,却又难免犯错。有的人犯了错会勇于承认,知错就改,而有的人不但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反而把错误强加于别人,或者坚决不认错。

对待犯错误的态度,不但可以推测出一个人的性格,而且能大概得知其心理态度和变化。

如果一个人犯了错误,以诚恳的态度认错,并请求大家的原谅,说明此人不想突出个人的意志和想法,不想表现得另类和与众不同,在人际关系中,也渴望得到团体的包容。这种人不太看重个人形象,有了错误会知错即改,不会找借口掩盖或搪塞,更不会把过错推给别人。

相反,如果一个人犯了错误,不但不知悔改,反而不认账。这种人个人意识非常强,常常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在众人中注重个人形象的维护。为了不毁坏形象,这种人会极力为自己的错误辩解,或找借口加以掩盖。对这种人来说,个人形象比什么都重要,承认错误对他们来说就是对自己的贬低,这是难以让他们接受的。所以,为了形象和面子,这种人会拒不认错,即使得罪人也不肯承认自己有缺点和过错。

把过错推给别人,不愿承担过失和责任,这类人自我保护意识较强。当然每个人都有保护自己的本能,避免受到人身伤害,但不愿意承担过错的人常常找各种借口来替自己减轻过错,这种人在人际关系上是比较脆弱的。为了维护自己的人际关系,会设法减轻自己的过错。有时,把错误推给别人是出于心里胆怯的缘故,怕担当不起责任,怕别人追究自己,这样的人在人际关系上往往不太受欢迎,因为大家都知道错误在此人身上,却故意推脱,造成了别人的反感。

春风化雨,细微之处见真情。

1971年7月29日,基辛格率代表团秘密访华,进行打破外交僵局的谈判。来华前,尼克松总统曾不止一次为他们设想这次会谈的情形,以为中方会大拍桌子叫喊“打倒美帝国主义”,勒令他们退出台湾,滚出东南亚。为此基辛格一行非常紧张。

但事实出乎他们的意料。周恩来总理在钓鱼台国宾馆亲切会见了他们。周恩来总理微笑着握着辛基格的手,友好地说:“这是中美两国高级官员二十几年来第一次握手。”当基辛格把随行人员一一介绍给周恩来时,他的赞美更出乎他们的意料。他握住霍尔德里奇的手说:“我知道,你会讲北京话,还会讲广东话。广东话连我都讲不好。你是在香港学的吧!”又对斯迈泽说:“我读过你在《外交季刊》上发表的关于日本的论文,希望你也写一篇关于中国的。”最后他握住洛德的手,“小伙子,好年轻,我们该是半个亲戚,我知道你的妻子是中国人,在写小说。我愿意读到她的书,欢迎她回来访问。”

周总理认识到基辛格一行的紧张心情,在严肃的外交场合,他有意淡化了政治角色,而是抓住细微之处,拉家常似的,对其语言才能、论文、家庭成员进行了一番巧妙的赞美。既亲切又得体,缓解了对方的紧张情绪,使对方对中国领导人顿生敬意,认识到中国人民的友好态度。

周恩来总理能做到这一点,是事前大量细心准备的结果。他先对基辛格一行的工作、生活资料做了一定的了解,准确地找出他们在外交场合一般不为人所提及的细小之处。同时对他们来华心理做了大致分析,这样才会有外交场合出色的表现,亲切的言辞。

人的心理有相对稳定的一部分,也有不稳定的部分,往往随气氛和场合的变化而变化。细心的人就非常善于捕捉对方此时此地的心境,予以适当的激励。

元旦晚会上,大家都兴高采烈,有说有笑,台上节目精彩纷呈。在角落里,只有小王一个人闷不作声,心事重重。这时主持人发现了他的变化。他想:“小王平时表现挺积极,做事挺热情,今天怎么了!”他又想到小王是新来的学生,可能想以前的同学、朋友了。他就对大家说:“小王是这学期刚转咱们班的。平时各方面表现很积极,与同学关系也很融洽,我们现在就像是一家人了,共欢乐,同进步。现在,让小王为我们唱支歌,好吗?”小王听了这番话,被深深感动,感到了新班集体的温暖和凝聚力,很快与大家融在了一起。

主持人是很细心的人,善于观察他人心理的细微变化,并用赞美、鼓励的话解开其心中的不快。如果是个马大哈,只顾自己开心,那么气氛一定不会很融洽。

从细节看人是一种能力,这种洞察入微的功夫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就的,而需要长期的积累,在注重对每一个细节的观察中不断地训练和提高。

心理洞察术。

1、从对方的小变化可以看出其近来一段时间内的心理变化。

2、大错误使人警醒,小错误却不易被人察觉,看人品先从小错误着手。

3、细节决定成败。

4、滴水藏海,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看人要善于从细微处观察。

由虚探实:看你来我往,识别人情心意。

无论哪行哪业,只要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离不开对人的心理的体察。政治家往往是揣摩心理的高手,而商人为了得到顾客的欢心则更是绞尽脑汁。即使是我们普通人,大到为了成就一番事业,小到为了防止吃亏上当,也都要对人类心理的基本规律有一个基本的掌握。然而,很多人对人的心理的理解比较单一,看不到人在不同的环境之下可能会有不同的心理表现,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不懂得根据对方的心理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和行动。

洞察上下级的“微妙”关系,看穿同事间的“复杂”心理。

人际交往,少不了和上司、同事打交道。有的人能够很好地处理和上司之间的关系,和同事能很好地“打成”一片,关键在于其善于把握对方的心理,会看眼色行事,会投其所好,捕捉对方的心。

上司意有所指,下属心领神会。

如果上司与你的关系并不特别和谐,你可能很苦恼但又无法弥补,原因何在?原来有时你对领导的意图反应太迟钝。

上级和下属相处时,也是有一些讲究的。有时,他们的某些行为动作或语言也会暴露出其微妙心理。

要了解上司与下属相处的心理状态,对于他们的每个细节,都要细心地分析。便于你搞好公司的人际关系,处理好上司与你的关系是你做好工作的关键。当上司劝说下属应打起精神努力工作时,如果下属只是口头上响亮地回答“是,是”,但是实际上却并没什么改进,也不打算做改进,这一般都表示内心对上司有反感。

比如,当你向上司汇报工作时,上司皱了一下眉毛,避开你的眼光,这说明他对你的汇报不感兴趣;这时,如果你还不理会老板的动作,他或许会点燃一支烟或倒上一杯茶,这时,上司已经对你感到厌倦了。

一般上司对下属的谈话总是居高临下,他可以紧盯着下属的眼睛和每一个动作,而下属通常都是采取恭敬的态度,俯首贴耳地倾听,并不时伴以理解和应酬性的微笑。这就是心理优越和心理劣势的表现。社会地位低者对社会地位高者进行说明时,对方只是随意地附和,并不向说明者使用客气的语调说话,这通常都是对对方怀有藐视表现。

当上司对下属有反感时,大部分情况下不会将反感压抑在心底,而是直接表现出来。例如,谈话当中突然离席,故意让对方久候。谈到主题时,故意岔开话题。假装正在思考问题,将视线转移到别处。更有甚者,根本不听你的谈话,一个人看起报来。

同事之间的心真的不可琢磨吗。

每天上班或下班,当一大群同事站在电梯内等待进入办公室或走出办公大楼时,你注意过他们的表情和表现吗?

心理专家实验表明,人们在使用电梯的一些行为和表情,从某种程度上透露其内心世界。仔细观察电梯里的人们,通常都可能会有不自觉的各种反应,这些随意的行为看起来是很有趣的。

比如,在电梯内来回踱步或跺脚的人,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同事,那么很可能说明此人比较敏感,内心世界丰富,洞察力较强,相信自己的直觉和判断力。在生活中,也是个感性的人。

在电梯内不耐烦,按捺不住地重复按电梯钮。这样的人性格急躁,办事讲究效率,时间观念强,是个行动派人物。如果你的同事有这样的习惯,那么他很可能在工作上干得比较出色,常常超额完成任务,而不致于拖后腿。这样的人人缘很好,性情随和,容易与人相处,但有时也会表现出情绪化或自私心理,以个人为中心,当目标已定或决心已下时往往不顾别人的感受。

眼睛只盯着电梯楼层指示数字,或只等电梯门开。这样的人比较理性,性格稳重,做事小心谨慎、有条理,深得他人信赖。他们不喜欢插手别人的事,也不喜欢别人干预自己的工作,有时给人一种冷漠的感觉。如果你的同事是这样的性格,不要认为他们是冷漠的,对人缺乏关心的,他们只是不喜欢惹麻烦和加重负担而已。

在电梯内环视周围及观察每个人,注意电梯内的细节标志和装饰等。这样的人心理防卫意识强烈,不轻易向他人展示自己的内心。在人际交往上,他们主张知己不需多,贵在感情深。

在电梯内只低着头看地面。这样的人看上去比较沉默,不太喜欢表现自己,其实内心是真诚而坦率的,能够赢得别人的喜爱,因此人际关系比较和谐。这类人的缺点是容易轻信他人,缺乏原则,不善于拒绝。

心理洞察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