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理三术:洞察术、操纵术、调节术
20026800000022

第22章 操纵术(13)

在日常交谈中,总会有一些让我们不便、不忍或语境不允许直说的话题,这时候如果从相反的角度深入,使语意软化,就会操纵听者的认同感。在待人处世中,采用正话反说的方法,让自己的舌头打个弯,也许就能使本来很困难的交往变得顺利起来,让听者在比较舒坦的氛围中受你操纵。

齐国有一个人得罪了齐景公,齐景公大怒,命人将这个胆大包天的人绑在了殿下,要召集左右武士来肢解这个人。为了防止别人干预他这次杀人举动,他甚至下令:“有敢于劝谏者,也定斩不误。”文武百官见国王发了这么大的火,谁还敢上前自讨杀头之冤。晏子见武士们要对那人杀头肢解,急忙上前说:“让我先试第一刀。”众人都觉得十分奇怪,晏相国平时是从不亲手杀的,今天怎么啦?只见晏子左手抓着那个人的头,右手磨着刀,突然仰面向坐在一旁的齐景公问道:“古代贤明的君主要肢解人,你知道是从哪里开始下刀吗?”齐景公赶忙离开坐席,一边摇手一边说:“别动手,别动手”把这人放了吧,过错在寡人。”那个人早已吓得半死,等他从惊悸中恢复过来,真不敢相信头还在自己肩上,连忙向晏子磕了三个大响头,死里逃生般地走了。

晏子在齐景公身边,经常通过这种正话反说的方法,迫使齐景公改变一些荒谬的决定。比如,有一个马夫有一次杀掉了齐景公曾经骑过的老马,原来是那匹马生了病,久治不愈,马夫害怕它也把疾病传染给马群,就把这匹给宰杀了。齐景公知道后,心疼死了,就斥责那个马夫,一气之下竟亲自操戈要杀死这个马夫。马夫没想到国君为了一匹老病马竟会杀了自己,吓得早已面如土色。晏子在一旁看见了,就急忙抓住齐景公手中的戈,对景公说:“你这样急着杀死他,使他连自己的罪过都不知道就死了。我请求为你历数他的罪过,然后再杀也不迟。”齐景公说:“好吧,我就让你处置这个混蛋。”晏子举着戈走近马夫,对他说:“你为我们的国君养马,却把马给杀掉了,此罪当死。你使我们的国君因为马被杀而不得不杀掉养马的人,此罪又当死。你使我们的国君因为马被杀而杀掉了养马人的事,传遍四邻诸侯,使得人人皆知我们的国君爱马不爱人,得一不仁不义之名,此罪又当死。鉴于此,非杀了你不可。”晏子还要再说什么,齐景公连忙说:“夫子放了他吧,免得让我落个不仁的恶名,让天下人笑话。”就这样,那个马夫也被晏子巧妙地救了下来。

在很多时候,正话反说可以放大荒谬,让人更为明白地见到了荒谬的真面目,从而达到了更好的劝谏效果。

心理操纵术。

1、打破常规,扰乱对方的阵脚,制造取胜的机会。

2、预先告知话题,使对方集中注意力。

3、巧妙地设置悬念,提高对方的兴趣。

4、对方越急,你就要越慢。

5、自己先说出别人要反驳的话。

6、将错就错,让对方思维混乱。

攻守有度:前进与防守的艺术。

人生中总有迫不得已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大凡人在初创崛起之时,不可无勇,不可以求平、求稳,而在成功得势的时候才可以求淡、求平、求退。这也是人生进退的一种成功哲学。然而,有的人宁肯选择执著慷慨的前进,也不愿意委屈妥协地后退。前进的精神固然值得赞扬,但也常常让自己没有转身回旋的余地,落得个破釜沉舟的尴尬境地。凡是懂得交际心理的人,都能做到进退有道,屈伸自如。前进与防守的尺度,这些人把握得可以说是炉火纯青,达到一定境界了。

退避三舍,后发制人。

妥协从退让开始,以胜利告终,表面上是以对方利益为重,实则是为自己的利益开道。不合时宜的进,其实是在大踏步地后退;积极巧妙的退,却有可能是实际意义上的前进。

遇强则示弱,遇弱则示强。

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肯定避免不了吃亏。在交往中,要想人人不吃亏,完全达到“平等”,是不可能的。两个人相处,必定有一方在某方面要强于对方,而在另一方面又不如对方。“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或三人以上之间相处,必定有一个人在其间表现出强于其他人的方面。这些优于别人的强项对那些相对弱势的人们来说,在心理上就会有点“不平衡”。

因此,与人交往,要讲求进退之道,必要的时候要吃点亏。不善进退者,就是失败者。过于急进者,常会自以为聪明至极,从而在某一天突然遭到大败。因此,进是基于摸准对方心理的行为-只有摸准对方,才能进行有效的行动,这是人际交往的基本道理。

有的年轻人明明自身实力不强,却硬要与比自己强的人争个输赢,拼个高低,结果只能是“鸡蛋碰石头”,自讨苦吃。动物圈里软与硬,强与弱似乎是天定的,谁都不可能去改变。但人类社会却不同,人类固然也有先天软与硬、强与弱以及后天的软与硬、强与弱,但因为人类有智慧,可以通过学习及经验的积累,在人性丛林里巧妙地获得生存的机会。

在社会上行走生存往往缺乏过硬的手段,而面对的困难和对手又像前进道路上颗颗铁打的钉子,不拔除就会阻碍前进的步伐,但仅仅靠“软手”是奈何不了这些“硬钉子”的。这种“软”与“硬”,“强”与“弱”的态势有一个有效的改变策略,那就是遇强则示弱,遇弱则示强。

“遇强则示弱”的意思是:如果你碰到的是个有实力的强者,而且他的实力明显高于你,那么你不必为了面子或意气而与他争强;因为一旦硬碰硬,固然也有可能摧折对方,但毁了自己的可能性却也很高,因此不妨示弱,好化解对方的戒心。

相反,如果碰到的是实力较你弱的对手,那么就要显露你比他“强”的一面。这并不是为了让他来顺从你,或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优越感,而是弱者普遍有一种心态:不甘愿一直做弱者,因此他会在周遭寻找对手,好证明他也是一个“强者”。你若在弱者面前也示弱,正好引来对方的“杀机”,徒增不必要的麻烦与损失。示强则可使弱者望而生畏,知难而退。所以,这里的示强是防卫性的,而不是“侵略性”的。

擅长社交的人在这方面做得很出色,即摸透对手的弱点,以退为进,把“退功”发挥得淋漓尽致。如果你不容易去改变自身的软与硬、强或弱,那就利用示强或示弱的方式为自己争取有利的位置。

以退为进,退步原来是向前。

学会退让,是一种谨慎的处世方法。适度的退让不仅不会招致危险,反而是寻求安全、明哲保身的有效方法。为人处世,要有退让一步才是聪明的选择,暂时的退让实际是为日后的进步打基础。

退步有时是为了获得更大的进步。比如体育运动中的跳远运动员,他们为了跳出更好的成绩,都会在起跳之前先向后退几步,然后再向前冲击。生活也是这样,在自己力不从心的状态下如果勉强使劲,效果往往不好,此时不妨先将困难放一放,让自己来个缓冲,再利用后劲争取最大的冲击力。

当固执的思想不能摆脱时,可以先把问题放在一边,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待精神和压力得到缓解之后,那些原本看似复杂的问题就会变得简单。这也是以退为进的表现。

当然,有的人是不喜欢后退的,也不赞成退让可以换得进取。在他们看来,退让就是一种懦弱、无能、甘拜下风的表现,退让就是在倒退。事实上,如果双方处于势均力敌的情况,彼此都不甘居人后,非要争个你强我弱,结果只会是耗费彼此的精力和时间。

有这样一个笑话:父亲叫儿子去买酒招待客人,途中儿子经过一座独木桥,正巧桥的对头也过来一个人。于是两人僵持在桥上,各不相让。父亲见儿子迟迟未归,就前来探个究竟,却发现儿子原来是在与人对峙。哪知父亲并没有告诫儿子只需后退一步便可得路,而是与儿子站在一起,三人继续僵持。

其实,后退一步并不有损你的面子,为了打破僵局,为自己开路,适当地退步,让对方先行,又有何妨?

心理操纵术。

1、恰当的时候示弱,能够打动人心。

2、主动退让,再打个措不及防。

3、反复攻击对方没提防的问题。

4、抓住对方的弱点加以驳斥。

5、善意的威胁让对手就范。

低头隐忍,厚积薄发。

人们只想着用最快的速度获取胜利或成功,却忽视了积累的重要性。一切的忍耐、坚持、屈尊和累积,都是在为前进做准备。要想在众人中脱颖而出,积蓄内功、积攒力量是有必要的。

低头是为了等待时机。

三国初,曹操想请司马懿出来帮他,司马懿见形势还不明朗,便推说自己病了。曹操派人前去打探,见司马懿整天卧床不起,只好作罢。后来曹操势力大了,司马懿还是出来做了官。曹操死后,传位给曹丕,曹丕死后,又传给曹睿,曹睿死后又传给8岁的曹芒,由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佐他。曹爽独断专行,司马懿失去了实权。这时候司马懿意识到了危险,便又称病在家,什么事也不管了。曹爽听说司马懿病重,自然高兴,但也不无怀疑,便派了一个叫李胜的人去察看。李胜来到司马懿家里,只见一个婢女正在给司马懿喂粥,司马懿的胡子、衣襟上洒满了粥。看见李胜,他装聋作哑,唠唠叨叨地说了一通废话。

李胜果然被骗住了,回去告诉曹爽,说司马懿那老头子只剩一口气了。曹爽放下了一块心病,更加独断专行。但司马懿的夺权计划却在秘密进行。魏嘉平元年,司马懿集结几千名精兵,迅速占领了都城,假借皇太后命令,罢免了曹爽的兵权。曹爽交出兵权后被软禁起来,不久又以谋反罪被诛杀。至此,曹魏政权落到司马懿的手里。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忍受暂时的屈辱,低头磨炼自己的意志,寻找合适的机会,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质。

人在一生总会有不同的际遇、不同的处境。顺风好行船,逆境难为生;位高好成事,位卑难做人。但历数中外得大成之人,无不是善处逆境和善待位卑的智者。他们能伸能屈、能俯能仰,从不把自己看得比别人更高贵、更显赫。特别是在屈尊和低就于人的时候,更能显示出做人的风范。

深圳街头矗立着许多雕塑,在这些雕塑中有一头牛,它的显著特征就是低着头。创作这座雕塑的艺术家其用意大概是:面对喧嚣的尘世、纷扰的人群,我们没必要表现出傲慢、怪异和过分张扬的样子,而应把自己的言行举止融入人群当中,并始终把自己看做是社会上普普通通、实实在在的一员。

现实世界中的每个人面对的不光是蓝天高挂,“屋檐下”的挤压、拍打谁也逃不过。面对社会,我们没必要昂首挺胸、牛气冲天。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一个“该”字,说明了低头的恰到好处,而不是丢掉尊严、人格和做人的原则,这句话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不该低头的时候绝不低头。

该低头时就低头,不是逆来顺受和甘受屈辱与压迫,而是你具有对世态炎凉的感知所采取的自我保护策略。

该低头时就低头,是对利益的权衡所做出的选择,而不是消极避世,也不是不去抗争,是你知晓这现实世界里充斥着辩证的法则,它需讲究一些做人的技巧。有道是“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捕,弭弭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况且,低头方能奋力前行,比如顶风爬坡,比如逆水行舟。该低头时肯低头,是“绵里藏针”,到头来还是会“仰首向天笑”的。

埋头耕耘,蓄势待发。

许多有抱负的人都忽略了积少成多的道理,一心只想一鸣惊人,而不去做埋头耕耘的工作。等到忽然有一天,他看见比他开始晚的、比他天资差的,都已经有了可观的收获,他才惊觉自己这片园地上还是一无所有。这时他才明白,不是上天没有给他理想或志愿,而是他一心只等待丰收,可是忘了播种。

有一个人学的是法律,却热衷于戏剧,常想有机会跃登银幕,成为大明星。可是,他的朋友从没有看见他去尝试那些可以进入影剧界的机会。于是朋友问他:“为什么不去试试看呢?”那个人说:“我不愿去和那些初出茅庐的小孩子们竞争。我已经快三十岁了,即使考进去之后,也不过是做个小小的配角,有什么意思?我要等什么时候有大公司找某一部影片的主角和我的性格戏路合适的,我一去,就会录用,那才可以一鸣惊人。”

于是,他只好任岁月蹉跎,年华老大,而他的愿望仍止于是个愿望。只因他不肯从头做起,所以永远接触不到他理想的天堂。

单是对自己那无法实现的愿望焦急慨叹是没有用的。要想达到目的,必须从头开始,低头拉车,抬头看路。所谓“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正如爬山,你只好低着头,认真耐性地去攀登。到你付出相当的辛劳努力之后,登高下望,你才可以看见你已经克服了多少困难,走过来多少险路。这样一次次的小成功,慢慢才会累积成大的更接近理想目标的成功。最终的目标不是转眼之间就可以达到,在未付出辛劳艰苦和屈就的代价之前,空望着那遥远的目标着急是没有用的。而唯有从基本做起,按部就班地朝着目标进行才会慢慢地接近它、达到它。

比如,你是部门骨干,当你的部门进来了一个新同事,他不仅比你年轻、学历高,而且进入工作的角色也很快,工作能力比你强,领导也开始注意他了。于是你的心里肯定是酸溜溜的,怀里暗暗揣着嫉妒的“盾牌”。

然而,能否正确处理这种事情,却是一个人格高低的分水岭。对于一个心胸狭窄的人来说,在这种情况下,处理事情可能会将自己的嫉妒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在言语上还是在行动上,都会给对方制造障碍。但这样做的结果却是很不好的,不但会得罪同事,弄不好还会使领导对你产生看法。你应该将其作为自己的一个强而有力的对手,激发自身的潜能,增进自己的动力,在埋头奋进的过程中获胜。

每个人占优势的特长并非一蹴而就,靠的是多年经验的积累。因此,你若想超越对手,不妨先埋头努力增进自身的能量。比如利用业余时间去学外语、财会、管理等,或者学一些能提高个人修养和品味的东西,诸如陶艺、插花、刺绣……哪怕只是一些理论上的知识。

不要小看这些本事,要知道所有这些很快能收到功效的事情,其实是在为你增加无形的资本。

心理操纵术。

1、心中先有数,就会占据主动。

2、在争论中不要先抢占上风。

3、聪明人吃小亏,避大亏。

4、智者赚明天。

5、练好自己的“内功”才不会在人前心虚。

用直言让对方明白,用暗示让对方知趣。

根据不同的对象和环境,有时说话需要直来直去,有时则需要拐弯抹角。想让对方更清楚地明白自己的心意和意图,就要采用开门见山、直抒胸臆的表现方式;当感到为难、不便、难以启齿时,含蓄和暗示就起到了巨大的威力。

如果爱就直接告诉他(她)

有个小伙子爱上了一位姑娘,姑娘对小伙子也深表好感,但是只是把这份爱记在心里,口上却始终难以流露爱情之词。小伙子时不时地追问姑娘,是否喜欢自己,然而每次得到的答案不是沉默,就是含糊其辞,或者一些蓄意深刻的话。当然这些话并不表示拒绝。但是却让小伙子很是迷茫:她到底爱不爱我呢?

爱情需要含蓄美,但更需要直接的表白。如果你的含蓄和沉默变成了对方的猜测和怀疑,那么这就不是含蓄,而是一种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