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面对同事还是朋友、男人还是女人、上司还是下属、陌生人还是老熟人,你都应该具备一套操纵他人同时不被他人操纵的本领。
展开心理攻势,操纵他人,建立心理防线,避开心理陷阱,你可以游刃有余地面对人生中的各种心理挑战。比如,了解了首因效应,你就会明白第一次就“闪亮登场”的重要,既学会了用第一印象来成功推销自己,又学会了不被别人的“第一眼”所迷惑,要日久见人心;懂得了距离与美感的关系,你就可以通过距离让爱情保鲜,同时也知道要守好自己的隐私,不被别人操纵;冷热水效应教你如何赢得对方好感,如何迫使对方同意,同时摸清底细,准备充分,避免被别人操纵;登门槛效应让你明白欲得尺,要先进寸的道理,学会用温水“煮”顾客,让他难以脱逃的手段,同时也要注意别人“套近乎”背后的真实用意……
总之,操纵术就是教你既能够看破人心,按照自己的意愿操纵对方,驾驭他人的思想,从思想上使其畏惧和诚服,而非利用职权或是武力,从而达到你所需要的目的,也能够不动声色地识破操纵者的图谋,并采取有效的对策从对方的控制中逃脱。
刚柔并济:礼让与争取的艺术。
刚与柔两者的含义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刚而能柔,这是用刚的方法;柔而能刚,这是用柔的方法。刚直容易折断。圣人贤哲待人,只在于温柔敦厚。所以说广泛地爱护人民,这叫做和而不同。若只任凭他们凄凄凉凉,保持自身冷傲清高,如此,便是世间的一个障碍物。即使是持身方正,独立不拘,也还是不能济世的人才。充其量只能算一个性情正直、不肯同流合污的人士罢了。但是,倘若世界上只有柔,那就会成为可悲的柔弱,它就可任意扭曲,像一根在水里浸泡了许久的藤条一样。刚与柔如鸟的两只翅膀,车子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刚柔并济,这才是全面的方法,也是成功的驭人之术。
争利并非斤斤计较,让功会赢得更多。
中国人历来将谦让作为一种美德,但是当谦让变成了一种相安无事、与世无争的哲学,它就走向了反面。刚柔要讲究分寸,刚太过了,到了一定极限就会产生暴虐,便会折断;柔太过了,就显得卑弱,便会靡软。遇到功利争夺的情况,是采用“刚”的手段,坚持功劳是自己的,还是采用“柔”的策略,自己退出,将功劳主动让出,是要分情况、看场合的。
争取自己的应得之利并不影响你的人际关系。
生活中有这样一类人,他们不敢参与竞争,不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即使某种利益是自己应得的,也被他们轻易所放弃掉。这类人给人的印象是“不争不抢”,“本分老实”,但在社会上却也容易被他人所操纵。
不敢争取自己应得之利,终归是“怕”字当头,害怕受到伤害,害怕承担责任,始终处于一种躲避退让、被动挨打的地位。这就在客观上为不良用心者创造了条件,容易助长他们的嚣张气焰,往往招致他们得寸进尺、肆无忌惮的攻击,既在利益上受损失,又在心理上受折磨,只得吞咽身心折磨的“闷亏”。
比如,不敢争不敢抢,在群体或团队中没有什么地位,在经济利益分配过程中就没有什么发言权,只能被动地等待组织或别人的施舍和安排。所以,不争取应得之利的人常常处于一种任人宰割的地位,注定要吃经济利益的“闷亏”。
不敢主动参与竞争,不愿意加入任何利益团体,缺乏给别人带来实惠的能力。而给别人带不来好处的人,在整个人际关系的链条中就会出现缺失,直接的后果就是办事不畅,路子不顺,要吃人际关系的“闷亏”。
在社会上生存,协调好周围的人际关系,功利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它有时会决定着人际的亲疏,给他人的利益多一点,会平衡人的心理,缓解利益冲突。然而,有的功利并非靠一味的忍让来换得他人的亲近,属于自己的利益就应该积极争取。因为人的生存需要利益,生活必须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保障,获取不足,生活就会出现困难。如果你羞于争利,使应涨的工资未涨,应分的房子未分,应升的级别未升,势必会使自己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并不单单涉及到一个人,其小集体的其他成员,特别是家庭成员也将跟着受害。
不争应得之利,对自己事业的长期发展不利。老实人有理想、有抱负,有公正心和正义感,这很值得提倡,但通往理想的路就像是登山的石径,必须要有一定的实力作积淀。如果你羞于争利,就等于是少登台阶,而有些时候,少登一个台阶就会错过一系列的机遇。
自己该得之利而未得到,会影响情绪和心情。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自然要感到恼火、窝心,生气、烦闷自是不可避免,这当然要影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对身体健康也颇为不利。可见,羞于争利,失去的不仅仅是一种利益,它会有一系列的负面后果。
因此,自己的正当权益绝不无原则地放弃。应该真正认识到,确保分内利益,是每个人都应承担的责任,它不但有利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对社会公正法则也是一种切实有力的支持和维护。只是盯在一事一行的道德上,那只是小道德,而使自己行为的后果做到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那方是大道德、真道德。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不做弱者,不做牺牲品,敢于去争取自己应得的利益,那么坏人就会无利可争、无食可夺、无机可乘、无利可图,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假公济私了。可以说,确保自我正当利益的实现,就是对社会的一种一定意义上的奉献。
主动让功让上司青睐你。
在职场中,即使你学富五车,即使你的功劳再大,也应学会将功劳让给上司。擅长处理上下级关系的人,都会将自己的功劳淡化,做到不显山不露水,而在必要的时候将成绩、功劳和名声都归于上司,这样才会受到上司的欢迎。
有道德的学者不会掠人之美,把别人的成就窃为己有;品德高尚的人则善于成人之美,主动把荣誉让给别人。
中国人在讲自己的成绩时,往往会先说一段套话:成绩的取得,是领导和同志们帮助的结果。这种套话虽然乏味得很,却有很大的妙用:显得你谦虚谨慎,从而减少他人的忌恨。
好的东西,每一个人都喜欢;越是好的东西,越是舍不得给别人,这是人之常情。要是你有远大的抱负,就不要斤斤计较成绩的取得究竟你占有多少份,而应大大方方地把功劳让给你身边的人,特别是让给你的领导。这样,做了一件事,你感到喜悦,领导脸上也光彩,以后,领导少不了再给你更多的建功立业的机会。否则,如果只会打眼前的算盘,急功近利,则会得罪身边的人,将来一定会吃亏。
对领导让功一事绝不可到处宣传,如果你不能做到这一点,倒不如不让功的好。对于让功的事,让功者本人是不适合宣传的,自我宣传总有些邀功请赏、不尊重领导的味道,千万使不得。宣传你让功的事,只能由被让者来做。虽然这样做有点埋没了你的才华,但你的同事和领导总有一天会设法还给你这笔人情债,给你一份奖励。因此,做善事就要做到底,不要让人觉得你让功是虚伪的。
心理操纵术。
1、谦让也有限度。过度的谦让会纵容别人得寸进尺。
2、如果对方欺软怕硬,就要显示寸步不让的决心。
3、不要急功近利,学着多让功劳,让对方对你刮目相看。
4、温柔的礼让比硬性的强取更容易收获。
不为自己的失误找借口,多宽容别人的过失。
无数的人之所以与成功失之交臂,重要的一点是找到了自欺的理由。每一个借口都是自欺欺人的。在某些时候与某种程度上,这些借口看起来只是拿来应付别人、推诿别人而已,可归根结底是自己拿来当作原谅自己的理由。在你为自己的错误寻找借口的同时,在不经意间失去了一次机会。
失误不应成为原谅自己的借口。
美国波士顿大学曾聘请了一位十分著名的教授为传播系主任。这个教授在一次讲课时,讲了一段十分精彩的话,而这段话是他从其他地方看到的,本来他是要交代这段话的出处的,但教授刚讲完那段话,下课铃就响了,教授便下课了。在西方的许多著名大学,要求学校的每个老师和学生不能以任何形式剽窃别人的成果,即使是老师在上课时所讲的内容,如果引用了别人的话,都必须明确指出,如果不指出,便认为是一种不诚实,是一种剽窃行为。所以,当这个教授下课后,有一个学生便向校长反映,说那个教授在上课时用了某个杂志上的话,但却没有交代出处。校长便找到这个教授核对,那个教授承认了自己的失误,便立即提出辞职。由于其他教师的挽留,最后学校决定撤销他的主任职务。第二天,这个教授上课时,第一件事就是向学生道歉。
在许多人看来,这也许是小题大做,但是这个教授明白,失误不能成为原谅自己的借口。
任何人都会为自己的失误而进行辩解,这是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堪萨斯州大学心理学家斯尼德指出:“如能使对方感到出现目前的过失是事出有因,而且保证不再会重复,找借口辩解会消除一定的紧张情绪。”
但是高明的论辩家在被对方击中要害时决不强词夺理。他们或点头微笑,或轻轻鼓掌。如此一来,观众或听众弄不清其葫芦里藏的什么药。有的人理解,认为这是他们服从真理的良好风范;有的人理解,以为这是他们不屑辩解的豁达胸怀。而究竟他们认输与否尚是个未知的谜。这样的辩论家即使要说也能说得很巧,他们往往会向对方笑道:“你讲得好极了!”
任何人在论战中都难免有失误,任何一方都可能遇到强劲的对手,若一方稍有不慎,就会被强敌抓住把柄击中要害。此时既不能强辩,也不可狡辩,否则你将败得更惨。为了终止已造成的失误,最好装聋作哑,不予理会。
暂时的终止辩论,偃旗息鼓,这是在论战中不慎失误,形势对自己明显不利时,你可以采取的一种暂时退却的策略。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你振作精神,调整战术伺机再战。
宽容是一种高境界的礼让。
人与人之间情谊的保持、巩固和发展,离不开谅解。两个人之间的交往,马尚有失蹄的时候,人哪能没有些失误、过失?诸如此类的情况,每个人都可能遇到:朋友可能不问青红皂白,没头没脑地说你几句;朋友可能一时傲慢,对你不恭不敬;朋友可能一时失言,揭了你的疮疤(短处),触犯了你的避讳;朋友可能无意中讽刺、挖苦了你,使你下不来台;朋友可能误解了你,使你蒙受了委屈,自尊心、自爱心受到损伤……这时就需要一颗宽容的心,能够谅解对方。
谅解首先需要理解,即体谅对方的处境、心情,从而原谅对方冒犯自己的言行。有些时候,理解比拔刀相助更令人感到温暖。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自己做了一件对不起朋友的事,担心得不到朋友的谅解,可是朋友反倒来安慰自己,令自己深受感动和感激。
谅解还需要有一个博大的胸怀,就是通常所说的“宰相肚里能撑船”,能够容其辱,听其骂,咽下火,吞下怒。斤斤计较对方的态度,锱铢必较,就会使彼此的感情出现裂痕。
斯宾诺莎说:“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征服。”如果一个人能原谅别人的冒犯,就证明他的心灵乃是超越了一切伤害的。宽恕人家所不能宽恕的,是一种高贵的行为。
在社会交往中,有些人欲以攻击方式对那些曾给自己带来伤害或不愉快的人发泄不满,这种情绪就是报复。报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它不仅会对报复对象造成这样或那样的威胁,而且有害自己的心理健康。复仇从来不能造成“平衡”和“公平”,报复常常使仇恨者和被恨者双方都陷入仇恨越结越深的痛苦深渊中。甘地说得好:“要是人人都把‘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当作人生法则,那么整个世界早就乱作一团了。”所以,每个人都该学会用动机和效果统一的观点去衡量人的行为,这样可以减少许多不满情绪的产生,为报复心的萌生断了后路。当他人给你带来伤害时,你应该试着回想自己是否在某时某刻也给别人带来过同样的伤害。如此将心比心,报复的欲念就会慢慢散去。
穿梭于茫茫人海中,面对一个小小的过失,用一个淡淡的微笑,一句轻轻的歉语,来显示对他人的包涵与谅解,这是宽恕;在人的一生中,常常因一件小事、一句不注意的话而被人误解或失去信任,但“人不知而不愠”,以律人之心律己,以恕己之心恕人,这也是宽恕。
宽恕意味着勇敢而不是怯懦。要向自己的仇人做出高姿态是需要不少勇气的。同时,它还需要一颗善良的心。
心理操纵术。
1、勇于承担错误是对他人负责的表现,可以获得对方的真诚谅解。
2、对别人多一分宽容,就会多赢一个朋友。
3、认真对待自己的错误,“模糊战略”看待别人的过失。
4、换位思考,理解万岁。
不给别人强加意志,不让自己勉为其难。
操纵别人的目的就是让对方服从自己,反过来自己也能够服从于他人。有的人心甘情愿被服从,而有的人撕破脸皮也不屈服,如何迎合别人的服从心理,是操纵人心的巧妙艺术。
强加意志是心存偏见的表现。
一个年轻人因受不了妻子近来变得忧郁、沮丧,常为一些小事对他吵吵嚷嚷,甚至打骂孩子。他无可奈何之下只好躲到办公室,不想回家。
有位经验丰富的长者,见他这样,就问他最近是否与妻子争吵过,年轻人回答说:“为装饰房间争吵过。我爱好艺术,远比妻子更懂得色彩,我们特别为卧室的颜色大吵了一架,我想漆的颜色,她就是不同意,我也不肯让步。”
长者又问:“如果她说你的办公室布置得不好,把它重新布置一遍,你又如何想呢?”
“我绝不能容忍这样的事。”青年回答说。
长者却解释说:“办公室是你的权力范围,而家庭以及家里的东西则是你妻子的权力范围,若按照你的想法去布置‘她的’厨房,那她就会和你刚才一样感觉受到侵犯似的。在布置住房上,双方意见一致最好,不能用苛刻的标准去要求她,要商量,妻子应该有否决权。”
年轻人恍然大悟,回家对妻子说:“一位长者开导了我,我百分之百地错了,我不该把我的意志强加于你。现在我想通了,你喜欢怎样布置房间就怎样布置吧,这是你的权力,随你的便吧。”妻子听后非常感动,两人言归于好。
夫妻生活也和其他人际关系一样,对那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只有采取豁达宽容的态度,才能有助于矛盾的解决。世界本来就很复杂,什么样的人都有,什么样的思想也都有。如果你事事要求别人按你的想法去做,那只能失去朋友,自己堵住自己的路。
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其实是个人偏见的反映。偏见往往会使一方伤害另一方,如果另一方耿耿于怀,那关系就无法融洽。如果受损害的一方具有很大的度量,能从大局出发,这样会使原先持偏见者,在感情上受到震动,导致他转变偏见,正确待人。
不必为了满足他人的需要而勉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