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华人十大科学家:丁肇中
20013900000018

第18章

主持人听懂了丁肇中的意思,就耐心地劝说丁肇中放弃用汉语演说,而用英语演说。丁肇中憨厚的大脸上泛着微笑,就是不放弃自己的主张。授奖仪式就要开始了,这个问题落实不下来就会影响会议的召开。主持人急得头上冒出汗来。

经过几次磋商,最后作出了一项有趣的决定:丁肇中教授发表演说时先用汉语,然后用英语。这一决定打破了惯例,开创了获奖人用两种语言两次发表演说的先例。

丁肇中教授获得诺贝尔奖以后有人曾问他:“丁教授,你为什么先用汉语,而后用英语演说呢?”

丁肇中风趣地回答说:“讲讲好玩而已。”

丁肇中这句近似玩笑的话是值得深思的,在轻松的话题之后有着极严肃的内涵。丁肇中是一位美籍华人,他在科学的道路上经过奋力拼搏取得成功后,仍不忘自己是炎黄子孙,在这个世界瞩目的重大国际会议上,提出用母语汉语作为演讲的语言,其意义是重大的,其用意是明显的,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中国人在世界科学之林中的能力,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中国人在研究世界尖端科学中的地位。

3.领奖台上

1976年12月10日下午4时30分,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皇家音乐厅举行。

这一天,音乐厅布置得既豪华、美观,又显得异常庄严。摆放的鲜花,一朵朵怒放,送来一阵阵沁人肺腑的香味。

5时整,奏响了庄严的《国王之歌》,瑞典国王、王后进入会场,然后在莫扎特D大调的轻松乐曲声中,诺贝尔奖获得者依次进场,这时全场起立鼓掌,会场内一片欢腾。丁肇中高大的个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他微笑着,迈着轻松的步伐,在诺贝尔奖评委会主席的引导下步入会场,面对欢呼的人群,他不断地向大家挥手致意。

评委会主席分别介绍了每个获奖者的研究成果与获奖项目,中间穿插了贝多芬的乐曲,会场显得异常热烈,排山倒海的掌声与欢乐的笑声给会场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随后,丁肇中和其他的获奖者在国王面前接受蓝色的荣誉证书和金质奖章。丁肇中在接受证书和奖章时,国王在他耳边轻声说了表示祝贺的话,使丁肇中感到既亲切又激动。

诺贝尔荣誉证书,每份都有独特的设计,上面的图案与得奖者所取得的科学成就的内容相一致。丁肇中教授的荣誉证书上印有他的名字,在图形上与其他的证书也有所不同。证书上还印有他发现J粒子的内容。

诺贝尔金质奖章,是用23K的黄金铸造的,直径约为两吋半,重量约为半磅。奖章最早是瑞典雕刻家李柏得设计的,正面是诺贝尔的浮雕像和他的生卒年月日(用罗马数字标出)。物理和化学奖奖章的背面是一幅意味深长的浮雕画面:手持财富和科学智慧号角的圣母,轻启着伊西斯女神的面纱。另外还刻有得奖人的名字、获奖年代及瑞典科学院的缩写。在金质奖章的周围印有一段简短的说明:“多么仁慈而伟大的人物,他的献身精神和发现,给人们带来智慧和幸福。”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皇家音乐厅金碧辉煌,豪华典雅。在授奖仪式上,评委会主席以简短的言词介绍了丁肇中教授的重大发现后,丁肇中开始发表演说。他身穿黑色的燕尾服,脸上挂着谦虚的微笑,迈着稳重的步伐,走上了讲坛。会场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闪光灯闪个不停。

丁肇中清理了一下喉咙,扫视会场一眼,开始用汉语发表演说,他说:“研究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是物理学中最早知道的课题之一。”

他从中国历史上最早对光和物质的研究谈起,他说:

“《墨子》中就有这方面的事例。20世纪物理学的许多重大的基本发现都与研究光线有关。”

他谈到了“在过去的10年里,由于建造了巨型电子加速器,研制了能把电子同其他粒子区别开来的复杂探测器,最后还建立了电子———正电子碰撞粒子束存储环”,由于这些科学实验手段的改进和提高,经过不懈的努力,“结果终于发现了一族新的基本粒子———J粒子就是这个家族中的第一个成员。”

他回顾了自己对基本粒子的研究历程:

“1957年夏天,我在纽约当暑假班学生,偶然得到了海森堡的古典著作《原子光谱和原子结构》,我从这本书中第一次知道光量子概念和它在原子物理学中所起的作用。大学毕业前夕,我收到父亲送我的圣诞礼物:阿克西泽和贝勒斯特斯基合著的《量子电动力学》一书的英译本。”以后,仔细研读了这些著作,自己算出了书中的某些公式,并对量子电动力学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接着,丁肇中教授详细地介绍了他发现J粒子的研究过程。他说:他和他的研究小组通过一系列的检验,“使我们确信,我们已经观测到了一个真正的大质量的粒子。我们费了一些时候来讨论这个新粒子的名称。”

丁肇中谈到了向外界公布发现J粒子的情况,“我在11月6日拜访了《物理评论通讯》的编辑特里格,探询可以不经审查就发表文章的规定有没有改变。后来,我就按照我们1967年的那篇QEG论文的文体写了一份简单的草稿。论文仅着重论述了J粒子的发现和我们对数据所做的检验……”

最后,丁肇中教授在演说中提出了一些发人深思的问题:“当我们向更高的能量进军时,会怎样呢?似乎完全可能的是,应当还有许多新的系列的类光子存在。

“J粒子的存在意味着,我们至少需要四种夸克来解释迄今观测到的现象。如果我们在更高能量领域里又发现了一系列新的粒子,那么,我们还将需要多少夸克呢?

“如果我们需一大族夸克,那么,它们是否就是自然界真正的基本积木块了呢?它们为什么还一点没有被发现呢?”

丁肇中用极富启发性的问题结束了他的精彩演说,全场这时爆发出长时间的热烈的掌声。

丁肇中走下讲台后,记者们纷纷拥到丁肇中面前抢着为他拍照。人们都热情地祝贺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祝贺他演说的成功。

4.“唯一的好处,如果我去一家中国饭馆,人家都知道我是谁了”

发奖仪式结束后,瑞典政府在斯德哥尔摩市中都会大厅设宴招待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亲属们。

夜幕降临,斯德哥尔摩市街灯齐亮,霓虹灯闪烁,到处张灯结彩,洋溢着节日的气氛。都会大厅里更是灯光、火炬交相辉映,灿烂辉煌。瑞典皇族成员也参加了欢宴活动,给宴会增加了光彩。800多名贵宾和诺贝尔奖获奖者们欢聚在一起,气氛异常热烈,丁肇中和他的父亲、妻子兴奋地和大家一起喝酒碰杯,倾听大家热情祝贺的言语,沉浸在欢乐之中。

宴会上摆着鹿肉、鲜鱼肉、香槟及各种美酒饮料,大家尽情享受了两个多小时。之后,举行狂欢舞会,丁肇中和妻子露易斯·凯薏随着欢快的乐曲翩翩起舞,他们的脸上布满了欢笑,舞姿洒脱、优美。他们矫健轻盈的身影赢得了大家的喝彩。

隆重的授奖典礼结束的第二天,丁肇中得到了基金会赠给他的奖金支票,他和里希特博士共同分享了16万美元的奖金。诺贝尔奖金的数目是逐年增加的,最初几年大约3万多美元,后来逐年增加,30年代为4万多美元,到70年代增加到16万美元,到了80年代时,增加到20多万美元,到了90年代,奖金数目猛增至100万美元。这是因为在80年代后期,诺贝尔奖的本金参与了股票买卖,获益甚大,因此拿出来2000万美元用于诺贝尔奖的各项费用,其中用于获奖者的数目为1000多万美元。如在1997年,美籍华人朱棣文博士与鲁德·科恩-塔努吉、威廉·非利普斯共同分享了100万美元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以后,当有人问起丁肇中的感受时,他风趣地说:“唯一的好处,如果我去瑞典的任何一家中国饭馆,不用拿出身份证,人家就知道我是谁了。而且我还能得到最热情周到的服务。对了,还有———”他接着说道,“甚至我的女儿们在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内变得对我很亲热了。”

他的幽默风趣的回答,逗得周围的人都笑了起来。

诺贝尔奖授奖结束后,基金会派人担任导游,陪丁肇中和他的家人游览了斯德哥尔摩的风景名胜。

斯德哥尔摩是座美丽迷人的城市,它始建于13世纪中期,1436年首次定为都城。老城区已有700多年的历史,由于免遭战争而保留完好。这里有装饰着木雕和石刻的中世纪建筑物,狭窄的街道,显出一派古城风貌。附近有巍峨的王宫,古老的尼古拉教堂以及政府大厦等建筑。动物园岛与老城遥遥相对。著名的斯康森露天博物馆、北欧博物馆、“瓦萨”沉船博物馆和游乐场“趣伏里”等云集于此。市区的国王街、王后街及附近的地下商店是斯德哥尔摩最繁华的商业区。附近的塞尔格尔广场是政治活动中心,广场的一侧是议会大厦。广场的中央有一个大喷水池,一根近40米高、由8万多块玻璃组成的柱子屹立其中,在阳光和灯光下发出奇异的光影。

丁肇中平时忙于工作,穿梭于三个实验室之间,根本无暇参观游览,这次参加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给了他和父亲、妻子、孩子在一起轻松一下的难得机会。他们一起饱览了斯德哥尔摩的风光,特别是参观斯康森公园(又称斯康森露天博物馆),给他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大饱了眼福。这座公园坐落在动物园岛上,1891年,一位叫奥脱尔·赫赛里乌斯的有识之士为了保存“正在消失”的“古老的瑞典”,在这里建起了这座博物馆。博物馆收集了瑞典各地不同时期、不同建筑风格的典型农舍、教堂和风车等建筑物。简陋的木制农舍内陈放着当时的家具、炉灶、农具、生活用品、纺车等。穿着各种民族服装的姑娘和老太太在这里迎候游客,按古老的方式给参观者表演织布、编织,解释他们故乡的器物用品和风俗习惯。人们在这里还可以看到打铁、吹制玻璃器皿和制作陶器。

丁肇中在授奖仪式之后,即回到了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之中,他又要向新的目标迈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