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选票的背后
19970500000017

第17章 驴象大战百年平衡之谜——党派与大选(2)

少数民族通常支持民主党。比如说,民主党最有力的同盟军是非洲裔选民,他们当中十有八九投民主党的票。2000年大选,10位黑人选民就有9位把票投给了民主党候选人戈尔,不过,2004年大选时,克里在黑人中间也没有戈尔那么高的支持率。主要是因为克里在黑人选民关心的工作、保险等黑人关心的问题上讲得太少,反倒是将焦点集中在黑人选民关切较少的伊拉克战争上,一些政治评论家批评克里让黑人选民“寒心”。

西班牙裔选民也是支持民主党的居多。西班牙裔是指那些从古巴、墨西哥、中南美洲迁移而来的人及他们的后裔,由于他们老家离美国近,因而这些地方向美国移民的人数也多,达3500万人,堪称“第一大少数民族”。由于民主党支持接纳移民,所以他们通常支持民主党,1996年大选,克林顿获得了西班牙裔选民72%的选票。到2000年大选,布什获得了35%的西班牙裔选民的票,2004年他更进一步,年初就宣布要给非法移民合法的工作身份,此举果然讨好了西班牙裔选民,他们对布什的支持率竟然超过了40%,为历年来支持共和党的最高峰。

另外,亚裔在美国作为一个群体,增长迅速,大选中,华裔的重要性也逐渐增强。

从历史传统看,亚裔美国人支持共和党,比如说,1992年总统大选时,一半多的亚裔选民投了老布什的票,而克林顿只拿到了31%的票,不过,此后数年亚裔越来越青睐民主党,这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印度移民进入美国,赞同民主党的经济政策,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相对教育程度低的越南移民和菲律宾移民更喜欢共和党。

随着占人口3%的亚裔选民参政意识的增强,两党加紧了争夺。2004年,民主党候选人克里专门设立了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的网站,但整体来看,华人的投票率还是不高。芝加哥市选举委员会的戴维专门负责少数民主事务,他告诉我,芝加哥市印度裔美国人、华裔美国人的投票率都在9%左右。为了动员少数民族投票,该委员会专门印制了各种语言的选举介绍材料,其中包括中文。

在芝加哥市中心希尔顿饭店旁边的一家中餐馆,我和来自广东的服务员小马聊天,他说自己是合法移民来的美国,已经是美国公民,但不会去投票。“我干好自己的工作挣钱就行了,去投票有什么用?谁当总统又有什么区别?”他说。小马的一位女同事来自新加坡,还没有获得绿卡。她说:“布什说过要大赦,我要是有投票权,就选布什。”

在洛杉矶生活了十年的赵先生是东北人,已经是美国公民,但他对大选不是特别关注,我们在飞机上聊天时他说:“总统大选电视辩论,美国人看得津津有味,我看不太懂,这里面有很多文化的因素。比如说他们会随口说个好莱坞明星的名字,代表着某种含义,可作为外来人,我们不明白。”

在华盛顿州西雅图市,我访问了了唐人街的中文报纸《西华报》的社长吴静雯女士。她总结华人不参加大选投票的原因时说“太忙、没时间、要挣钱”。然而,在1996年、2000年该州选举州长时,她的报纸呼吁亚裔选民支持华裔候选人骆家辉,竟然有从未参加选举的人动员了十几个亲朋好友一起投票支持骆家辉,最终骆家辉成为美国第一任华人州长,并获得连任。

少数民族选民的抉择,有时候和两党对母国的外交政策息息相关。在底特律,阿拉伯裔美国人数量庞大,穆斯林社区自成一体。作为受“9·11”影响最大的少数民族,他们的态度也有很大转变。底特律公共电台助理新闻主任杰罗姆·沃根告诉我,在伊拉克战争前,许多中东移民支持布什,战争打响后他们还举行了一个大型集会进行庆祝。然而,战后的伊拉克陷入混乱,死亡人数逐渐上升,许多人开始感到失望。在美国国内,由于反恐,许多阿拉伯人受到怀疑,他们感到害怕,在这种情况下,阿拉伯裔美国人转而支持克里,希望他当选后促成从伊拉克撤军。

尽管少数民族倾向于支持民主党,但是民主党的核心不是少数民族,而是工会会员。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竞选总统时,工会一直站在民主党一边。不过,有时候支持也不是绝对的,共和党人在大多数选举中都可望拿到至少三分之一的工会会员选票,1984年,共和党在工会会员中的得票率竟然高达46%,接近半数,令人吃惊。2000年,有37%的工会会员家庭投票支持共和党。

因此我们直观的印象是,共和党是富人党,民主党是穷人党,其实也不尽然,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也可望得到大批中上阶层选民的支持。例如,在2000年大选中,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在家庭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的选民中的得票率达43%。而共和党的红州,其经济实力远在民主党蓝州之下,全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富人支持共和党。

传统上,受过大学教育的专业人士支持共和党,可1988年到2000年的4次选举中,支持民主党的人占52%,领先共和党的支持者12个百分点,因为这些人为环境问题、人权问题所困扰,有自由主义倾向,因此更多地选择了民主党。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离婚者和单亲家庭倾向于支持民主党,而传统夫妻家庭往往更支持共和党。这是因为,共和党讲究小政府、大社会,反对对穷人“施舍”,他们的意识形态中,穷是因为你没有努力奋斗;而民主党则关注弱势群体,如果民主党执政,单身妈妈更有可能得到政府的补贴。

当然,如前面所讲,宗教归属和参加宗教活动和仪式的多寡也是判断共和党基本选民的有力特征。一个人参加宗教礼拜越多,就越可能是共和党人,投共和党的票。主张宗教与教育或国家功能分离的人或者非信教人士多为民主党的支持者。

各党的选民基础在地理分布上也有所不同,即我们说过的“蓝州”和“红州”。

蓝州投的是民主党的票,这些州集中在东西海岸,另外还有北部地区的一些州。红州,即共和党占上风的州,则多分布在南部,在农业州和落基山脉诸州,另外还有几个中西部的州。

从各州内也可看出不同政党选民的分布情况。民主党的基础多在城市内和近郊区,而共和党在远郊区和农村地区更占优势。不管是“红州”还是“蓝州”,按照州内投票的结果,城市选区多为民主党地盘,而郊外选区则大多由共和党控制。

近年,民主党的势力在高科技发展地区日益壮大,而共和党的主要势力是在美国一些人口减少了的地区,也就是一些农村地区。共和党在南部各类郊区都颇为得势,包括在迅速发展的亚特兰大市周围地区。汉密尔顿V.S.杰斐逊 ——美国党史的起点 2008年,非洲裔候选人奥巴马竞选总统,传统上支持民主党的黑人自然不甘落后,90%以上的黑人投票选择奥巴马,这毫无疑问,甚至连调查数据都不用看。翻开历史书,你会发现历史有时候是个善于开玩笑的家伙,当初号召解放黑人的不是民主党,而恰恰是共和党。

美国人的党史有些复杂,还是从头一一道来为妙。

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对政党没有什么好感,他在《告别演说》中对政党系统提出警告,他说:“我已经提醒你们,在美国存在着党派分立的危险,并特别提到按地域差别来分立党派的危险。现在让我从更全面的角度,以最严肃的态度概略地告诫你们警惕党派思想的恶劣影响。”“那些常见的党派思想的形式,往往是最令人讨厌的,并且确实是政府最危险的敌人……它往往干扰公众会议的进行,并削弱行政管理能力。它在民众中引起无根据的猜忌和莫须有的惊恐;挑拨派别对立;有时还引起骚动和叛乱。它为外国影响和腐蚀打开方便之门。外国影响和腐蚀可以轻易地通过派系倾向的渠道深入到政府机构中来。这样,一个国家的政策和意志就会受到另一个国家政策和意志的影响。”

华盛顿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在任期间超然于政治之上,不属于任何政党,但实际上,他的思想倾向于汉密尔顿为首的联邦党,他的《告别演说》草稿也多次请汉密尔顿予以润色、修改。

汉密尔顿是个奇才,他年少时给一家商社工作,老板不在他就担负起管理职责,工作出色,这时候老天开眼,一些非亲非故的好心人资助他一笔钱,让他到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没念多久,革命就爆发了,他自愿参军,显示出一流的军事才能,被华盛顿任命为参谋部的中校,以后的数年,他担任过华盛顿的秘书和主要助手。

汉密尔顿是个具有世界眼光的理财高手,有多年从事国际贸易的经验,他希望把美国建设成一个类似当时欧洲列强那样的、联邦权力集中、工商业发达的国家,然而,当时的议会里许多议员是农民,他们从小就不信任大城市里每个毛孔都有铜臭的放贷人,他们希望把美国建设成一个充分保障州权民权,以农场、种植园为主的农业经济。

于是,沿海和边疆、放贷人和借贷人、城市和农村、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冲突爆发了,慢慢地形成了两派,一派聚集在汉密尔顿周围,赞同一个由出身高贵者、教育良好者和富有者管理的强大的中央政府,他们被称为“联邦党”,另一批人把托马斯·杰斐逊奉为精神导师,他们认为出身低贱者的品质更高贵,起初他们被称作反联邦党人,后来他们自称为共和党人。

这样,美国早期历史上的“两党制”就此形成。由于观点对立,吵架在所难免,两派使出浑身解数辱骂对方,在对手眼中,杰斐逊是危险的蛊惑家、不负责任的思想家、滥用感情的人、理智不健全的人。

1796年,华盛顿退休。在总统选举中,联邦党人亚当斯击败了民主共和党领导人杰斐逊。根据当时的选举制度,杰斐逊同意担任亚当斯的副总统。1800年,杰斐逊卷土重来,问鼎白宫,那一年的选举异常激烈,联邦党人为了击败杰斐逊,四处散布谣言,说他如果当总统,所有的《圣经》都会被烧掉,公民的财产权会遭到破坏,连婚姻制度都会被废除。

然而,无论争吵多么激烈,这两次选举树立了美国政党轮替的榜样:杰斐逊失败后妥协,担任副总统,4年后重来,1800年两党之间和平交权。此时,大洋彼岸的法国则完全相反,大革命让贵族们一无所有,而穷人也什么都没有得到。这个时候的中国,乾隆皇帝刚刚把地位传给嘉庆,结束了“康乾盛世”的大清,正处在即将被列强宰割的前夜。

杰斐逊入主白宫后,民主共和党开始长期执政,联邦党从此式微,到1816年之后几乎不复存在。这也就是美国政党体制的第一阶段,联邦党和民主共和党对峙阶段。需要注意的是,杰斐逊的这个党多次易名,起初叫共和党,后改称民主共和党,最后改名民主党。因此,可以说杰斐逊是民主党的开山鼻祖,日后,该党产生了产生了威尔逊、罗斯福、肯尼迪、克林顿等为人所熟知的总统。

和开国英雄们都当了总统不同,汉密尔顿却在一场决斗中死去。

事情的起因,看来似乎不是一件大事。1804年6月18日,副总统艾伦·伯尔要求汉密尔顿对一封信件的内容做出解释。信的作者是库派博士,上面有这样一句:“我还可以告诉你有关汉密尔顿将军对伯尔先生鄙视的看法细节。”汉密尔顿拒绝道歉,于是双方决斗。按照决斗的规则,汉密尔顿先开枪,奇怪的是,他发出的子弹离伯尔甚远。而伯尔毫不手软,一枪命中汉密尔顿的右胸。在整理汉密尔顿的遗作时,人们发现他决斗前一天晚上写的日记。汉密尔顿在日记中说,自己是基督徒,明天不会开枪。

我在华盛顿采访时,经过美国财政部大楼,看到了汉密尔顿的雕塑,这位第一任财政部长、联邦党领袖虽然逝去,但他的政治理想却为后人所实践,包括“工业建国之路”包括建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西奥多·罗斯福所施行的政策就是建立在汉密尔顿的遗产基础上的。

不过,华盛顿坊问对于汉密尔顿的死另有说法。有人说,风流倜傥的汉密尔顿和伯尔的妻子有染,伯尔怒极,两人这才决斗,汉密尔顿心中有愧,所以开枪时放过对方。是真是假,无从研判,当是历史的花边为宜。无论如何,那个绅士的年代,那个开国元勋和在任副总统在小河边开枪决斗的场景,令人景仰,那时候的美国虽然没有现在富有,却更可爱。超级牛人改变政治版图 ——野蛮人安德鲁·杰克逊大选有招 继杰斐逊之后,民主党出现了一个超级牛人:安德鲁·杰克逊。 此公是田纳西州的一个富裕的种植园主,拥有数千亩土地和一大群奴隶。由于他在新奥尔良保卫战中的英勇表现,成为闻名全国的战斗英雄,人送外号“老胡桃木”。那些东北地区上流社会的贵族,把他看作粗鲁无知的好战分子,特立独行、执迷不悟的独裁者,而在西部人眼中,他直率、无畏、慷慨、果断,随时和人民站在一起。

和汉密尔顿一样,安德鲁·杰克逊也曾决斗;和汉密尔顿不同,杰克逊决斗中打死了对手。1803年,一个叫迪金森的花花公子侮辱了杰克逊的女友,杰克逊发出决斗的挑战,这时候大家认为杰克逊肯定要完蛋了,因为迪金森是田纳西最好的枪手。决斗时,迪金森率先开枪,可是,由于杰克逊穿着宽松的衣服,子弹只是打断了他的一条肋骨。杰克逊忍住疼痛,缓缓举起手枪、瞄准,击毙了迪金森,这时候杰克逊说:“我打算杀死他,即使他把子弹射进我的脑袋,在倒下之前我也会有足够的时间把他击毙。”

如果你看过《亮剑》,可以把杰克逊看作李云龙,两人的匪气、霸气、人气可谓旗鼓相当。

1824年,杰克逊竞选总统,他的对手是亚当斯、克劳福德和亨利·克莱,四人竞选总统。结果,杰克逊却在选票、选举人票均占优势的情况下被排挤出局。各人得票情况为,选民票:杰克逊,152,453票(42%);亚当斯,115,696票(32%);克莱,47,136票(13%);克劳福德,46,979票(13%)。选举人票:杰克逊,99票;亚当斯,84票;克劳福德,41票;克莱,37票。各州选票:杰克逊得11个州,亚当斯得7个州,克劳福德和克莱各得3州。然而,由于4人均未获多数票,选举移交到众议院。根据宪法第12条修正案,众议院直接从得票最多的3个人中挑选总统。克莱第一个退了下来,转而支持亚当斯。听到这一消息后他十分气愤,相信克莱和亚当斯作了一笔“肮脏的交易”,但他的抱怨于事无补,1825年2月9日,亚当斯在众议院第一次投票中以微弱多数当选总统。

本次选举杰克逊虽败犹荣,众多选民认为“民意托付之人”被“东边的腐化贵族”剥夺了应得的权利,杰克逊的政治形象更添光彩,为四年后东山再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825年,杰克逊辞去美国参议院议员和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全力以赴准备总统选举。当年,田纳西州议会作出决定,提名杰克逊为1828年总统候选人,决心要让他们西部人的代表人物入主白宫。